学习啦>学习方法>备考资料>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

淑燕2分享

初中化学的显著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

2、认识溶质质量分数时要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剂质量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中,单位要统一

④表达式中溶质质量指被溶解的那部分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⑤同一溶剂里可以溶有几种不同溶质,计算时要注意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求法:

溶质A的质量分数=(溶质A的质量/溶液的总质量)%

⑥同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分数之和等于1

⑦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高

m液=V液×ρ液(注意质量分数的密度的区别)

3、质量分数的计算应注意:

(1)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式中,各量都是以质量来表示的,不得以体积的数据来代替

(2)无论是用水稀释溶液,还是用两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配置一种中间溶液,所得溶液的体积一般不等于所取用溶液得体积之和

(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一般与温度无关

(4)由于溶液的组成是指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法面的变化,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200C的NaCl溶液的最大质量分为26.5%

(5)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时,必须分清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①结晶水合物:其溶质指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具体计算时,5H2O部分应加在溶剂里

②有些化合物溶于水时发生反应,如Na2O溶于水,溶质为NaOH,而不是Na2O

③溶质只能是溶解的那一部分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梳理

一、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三、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一、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NH4NO3、NaNO3、KNO3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坦”(如NaCI)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Ga(OH)2

(4)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选择正确的结晶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可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二、气体溶解度

(1)定义:在一标准大气压下,一定温度时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同一气态物质在同一液态溶剂中的溶解性于温度和压强有关:

① 压强一定,温度升高,溶解性减小

② 温度一定,压强增大,溶解性增大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九年级化学考试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年

人教版初三的化学重点知识点精选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速记口诀

    113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