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语文>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范文5篇

巧绵分享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的一部长篇小说。那海边的卡夫卡的读后感如何写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

  在新华书店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书名挺耐人寻味的,加上村上春树的名气,于是便买了下来。

  我仅仅花了一周不到便消化了这本书,与其说我阅读速度有所提升,不如说这本书内容能我让产生诸多共鸣,爱不释手,想一次把它看完。

  《海边的卡夫卡》主要是由15岁少年田村卡夫卡和60岁老伯中田两条主线组合。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 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图书馆馆长佐伯,即一幅画作《海边的卡夫卡》的作者,是两条主线的“交点”。但当两条交叉的主线汇合的时候,中田死去,卡夫卡 离开。看完这本书后长嘘一口气,心里有种莫名纠结的疼痛。至今这种“余音缭绕”的感觉仍不断涌上心头。我真正读到的、重要的始终是暴力中的温情,每一个人的蜕变与成长。每一个人都是在那所图书馆里找到了失落的自己。

  回想起自己曾经的15岁,回想起自己当时在干什么,与书中的田村卡夫卡作比较,发掘出我们彼此间诸多相似,也存在重大差异。

  故事中的樱花、星野、大岛都是极具个性,充满叛逆的人物。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主人公田村卡夫卡。他母亲与姐姐从小抛弃了自己,在15岁的时候,他背着被父亲的诅咒离家出走,孤立无援地投向成年人社会,不顾一切地冲向社会的边缘。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一个人单独在陌生的环境中闯荡,当内心孤独的时候得到好人的救济,那种万分感激的感觉无以言表。就像上次回初中卖书,当你付出的心血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认同,当他们掏出钱包对你的成绩表达一种肯定的时候,自己会不自觉的将这些“善良”人与先前对班级文集不屑一顾的大叔作比较,感慨社会人心的种.种。

  这种“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的心态,不正是一种人性的弱点么?但是在社会这种特定的环境之下,当迷茫得到希望的救赎,即使是灯火,你这只飞蛾也会不顾一切地扑过去,因为你被“给予、赞扬”蒙蔽了双眼,不能客观地分析这个世界。

  村上春树也许试图从侧面说明,在当今社会,人类最应该做的不是忙着拯救他人,而是及时拯救自己。

  在社会上,当你为“善良”等这些积极的因素付出代价的时候,你就成长了。没错,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书中“十五岁”这个年龄意识到“拯救自己”的重要性,及时将自己从幻想中抽离,未晚。

  社会是一本没有页码的教科书,人心善良、尔虞我诈,只有只身体会到身边有许多诡异的力量蠢蠢欲动,想要一瞬间跳出来伤害自己的时候,才能学会保护自己,辨别真伪,拯救自己,在体验伤疤的疼痛中成长,然后勇敢地活下去。

  我特别喜欢书中大岛讲说给卡夫卡的一句话:“世界是隐喻,但是无论对我还是对你,唯独这个图书馆不是任何隐喻。这座图书馆永远是这座图书馆,非常solid,个别的,特殊的图书馆,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也许世界是隐喻,但感情不是,成长不是,那座图书馆也从来不是。”

  我跟卡夫卡也一样,渴望成长。平时自己经常外出闲逛,而且总会背个背包,它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在旅行的自由中寻找自我的象征。背着背包行走在大街小巷,寻找隐喻,揭示隐喻,其实也就是在避世的“桃花源”中正视生活,面对生活现实,然后勇敢地从人性的软弱中走出来,拯救自我,这的确需要很大勇气。但是,成长,只能从现实里“走出来”。

  有时候也会觉得,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想着自已这个存在,但越想越觉得不具体,甚至觉得自已不过是个毫无意义可言的单纯的附属物。所以,有人会渴望成长,寻找自我价值。

  成长,不会因为四季交替加快其速度;成长,也不仅仅是肉体的魁梧,身材的高大。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才是成长。成长,是发自内心的灵魂的救赎。我们需要一次蜕变,需要一次成长。

  用书中开头一章的话来结尾吧。“命运就像沙尘暴,你无处遁逃。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经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2

  刚读完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想起了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卡夫卡,一个幻想能够当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人。为了逃离父亲的诅咒,他离家出走。却因此去实践了这个预言。生之无奈,像一个漩涡一样将他卷进。杀了父亲,与母亲结合,强暴了姐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也是卡夫卡的悲剧。充满血腥与暴力的历程。而森林深处的那个世界。他们都把自己的影子留在了那里。所以在生活中失去了力量。佐伯在逃避的,卡夫卡却不能逃避。

  我想,这只是人性里那种难以避免的趋向性。越是害怕的东西,越是躲不开。卡夫卡害怕验证预言,于是他反复强调,可是又反复验证。他爱上了少女时期的佐伯,也就是他的母亲,与她结合,一次又一次。可是。如果卡夫卡愿意克制自己的欲望,或许这是可以避免的悲剧,对吧?人性里必须克制的东西其实有很多,为着这人世间很多让我们身不由己的东西,我们需要隐藏和压制自己的欲望。的确是身不由己。

  我们终究,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所至而如是去做。而我只能宽恕。这样的行径。只因为卡夫卡,曾经年少。在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如作者所期待。每个人的阅读,都能够在自己的经历窥见另一个卡夫卡,这才能够,对小说所叙述的故事,有所感悟和体会。我们是否需要去谅解,曾经的,未来的,自己。当下的。自己。需要把握住灵魂,还有欲望。不要等到佐伯来告诉我们,回到你原来的场所,继续生活下去,即使你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其实佐伯也不知道。可是我们不能够再把影子留在那个世界了。你明白了吗?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3

  村上在前言里说,我希望的,是读者在卡夫卡的历程其中能够看到曾经年少的自己。卡夫卡鼓起勇气在十五岁的年纪离家出走,投入不知道何等凶顽的成人世界里去探求,自己想要的结局。自然有人愿意引导,譬如大岛。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了他继续下去的力量。当然,阻碍也是有的,来自现实,来自现实之外的。佐伯坚持让他回到原来的场所,继续生活下去。即使他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那就让他回来看画。佐伯,用尽一生去经历得到的真理,就是让他回到原来的场所。

  这是作者的一种的期冀么?年少的我们可以离家出走,离开我们想要离开的地方,去经历那些凶顽,那些爱恋,却在最终,需要回到原来的场所。这难道是所有的人的宿命?若是生命中本有注定的路途,那么我们闭着眼睛,也可以去旅行。是这样么?我并不愿意去相信这样一个结果。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有时候,会发生一些让我们以为是逃脱不了的窘境。我们身在其中不由得疑惑,以为是注定的事情。于是我们,就会缺乏动力,缺乏勇气,缺乏信仰地去妥协。就连卡夫卡,这个一心想要逃避预言的十五岁孩子,都无法避免地与母亲结合,强暴姐姐。哪怕诅咒是预先被知道了的呀。如果重来一次,也会是同样的结果吧。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4

  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把《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看完,很有感慨,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围绕如何面对孤独、找回自我而展开思考的书,采用实虚两条线交织写作,现实与虚幻相结合。有些章节看不大懂,可不管如何,该书主人公15岁找回了自我,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书中对图书馆的描述、音乐的诠释和对自然的向往,是我尤其喜欢的。作者花了一些笔墨写图书馆,那真是令人向往的地方,那么静谧。我想像中的图书馆就是这样的美好,也是我长期寻求的场所。看到这段描述后,我居然做梦也去了这样的地方,徜徉在村上所描述的图书馆中,时而看书,时而弹钢琴,时而喝喝咖啡……

  作者对音乐的诠释也是喜欢得不得了的地方,如写到贝多芬的巅峰之作《大公三重奏》,据说该曲子是当年贝多芬为自己的挚友而作。书中的小人物星野,一个无所世事不求上进的小青年偶然听到这首曲子,给他一生带来很大影响,从此决定洗心革面,找回自我,足见音乐的力量相当强大。

  最想提及的是,15岁的少年田君卡夫卡,很坚强很勇敢。虽是离家出走,但终归还是找到自我,追求到自己所想要的强壮——那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不是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而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和悲伤等等种.种情况的强壮。而我在这点上是相当欠缺的,也是需要好好培养、历炼。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5

  决心是把一些想做的事情都做一遍,其中一项就是看一些之前没有看完的书。

  这部《海边的卡夫卡》是很久之前就买过的,一直没有时间看。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小说,讲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离家出走,经历一切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到学校的俗套故事。可有时候,事情往往是超出自己预料的。这其实是讲一个十五岁少年离家出走后,经历了一系列超现实情景,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有这样的感觉,莫非作者是通过这个故事在探讨哲学?文章的引用很多,最终的导向直至——记忆和自然、人性真正的自由。从翻译者的序言中,我了解到村上春树性格,恰恰是符合这些特点的。这样看来,一个人的作品也是其内在观念的展示吧。

  故事中,十五岁少年卡夫卡,经历了幼年时母亲离去,又经历了雕塑家父亲的诅咒(杀死父亲、强奸母亲、强奸姐姐),逃离了自己的家,来到陌生的地方。遇到了自己的姐姐,自己的母亲,并恋上了她们,此时,他还不知道是自己的亲人。最终和姐姐睡觉,和母亲交合。和一名阴阳人好友在一家私立图馆探讨人生。还间接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己的一直渴望,一直寻找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最终,带着答案回到了学校——记忆和自然、人性的真正自由。

  从故事中,其实可以读出,作者的文字朝着自由发展的。对性的细微描写,对鬼怪,异界、奇闻异事的随意穿插,简直就是天马星空的作品,或是说自由的作品。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有共鸣。卡夫卡这个人物,就像是十五岁时候的我,那时候我也是孤独、渴望逃离,对现实世界失望,不知道人生的意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找回到自己失去的东西,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东西——亲情、爱情、友情或是说记忆(亲情、爱情、友情总是能带来很多美好的记忆),愉快的身体刺激、对未来的无限想象。虽然和作者当时的想法不完全相,但确实我赖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根基。

  人不能无意义的活着是吧?总是需要一个支撑你活下去的动力。

  关于自由,我之前真没有考虑过。什么是自由?不为利益和物质所束缚,由心而生活的话,才是自由吧。可是现在还有这样的自由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无数的物质,欲望,关系束缚着我们,我们真能由本性的生活吗?也许都活不过下一集?

  最近看了《荒野生存》这部电影,男主角,逃离父母,把自己放逐到野外,和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内心的平静,最后死在了一辆废弃的车厢里——原因是食物中毒。临死的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回到了父母的怀抱,父母能理解它心中的所想。

  什么是自由?在自然中是会感到很自由,这或许是人类的天性。我也很喜欢这个样的时刻,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自由吗?如果这样想,我想我没有那么爱自由吧。我喜欢这个世俗的世界,喜欢处于被政府保护的温室中,喜欢物质,喜欢和人相处。那么,我喜欢的也许不是真正的自由。

  另一个电影《海盗电台》,一群电台主播,为了远离政府的干扰,在船上主播,自由自在,纵情物质、肉欲。我想我或许喜欢的是这样自由。非本性的自由,世俗的自由吧。

相关文章:

1.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2.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3.读《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4.源氏物语读后感范文500字

5.源氏物语读书心得5篇

    上一篇:细米读后感范文5篇

    下一篇: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000字范文

    35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