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初二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学历史要有联想思维,给出一个人一个时间段一个地点就要联想到发生重大的事件。如何学好历史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重大事件: 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成立(1949年1月1日、国庆节);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2)主要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做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时间 1949年10月1日,地点 北京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指五四运动)到天安门(指开国大典));(2)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新中国成立的启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5、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1)过程:西藏派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到达北京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
1、目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2、概况:时间:1950.10——1953.7 人物: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经过:五战五捷、上甘岭战役 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第3课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
1、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仍是私有制)
2、结果:到1952年底,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3、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重大事件: 一五计划 、民主政治建设、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一五计划 (1953年——1957年) (1)目的: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厂(解放牌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厂。交通运输业: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加强内地边疆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立工业基地。
(4)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民主政治建设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五四宪法,《共同纲领》功成身退;(2)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方式:农业——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手工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公私合营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第6课 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
1、中共八大(1956年),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总路线(1958年): 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2)影响: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3)教训: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4)建设成就(曲折中前进):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重大历史事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十二大召开、十三大召开;邓小平南方讲话;十四大召开;十五大召开;十六大召开;十七大召开;十八大召开;十九大召开。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两个凡是”的方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时间、地点:1978年、北京★★★
3、内容:思想上,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会议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农村改革(1978年):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最早实行的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意义或者作用:解放了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3、城市改革: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结果或意义:改革以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1992年)
第9课 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设立★★★:(1)1980年开始,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2)特在什么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3)代表: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4)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后,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4)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①内容──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等。②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5)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
3、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次会议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会上提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5、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6、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中国梦宏伟蓝图——首次明确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所以然,在学习中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尽力去学习。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真正弄清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处事,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历史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与人谈话时若能博古通今,一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历史还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态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好它。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历史学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实,历史很容易学好,每一个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好它。
二、理清线索,把握整体结构。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注意前后联系,学会归纳整理。
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香港回归”时,我们应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回顾香港是如何被英国占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应联想到中国历史“五四运动”的发生。经常注意前后联系,我们就能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就“港澳、台湾问题”、“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四、及时复习巩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
五、学会解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
1、选择题。历史考卷中的选择题一般都是单项选择题,只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直选法。依据题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②排除法。在做题时,如果一时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该题的选项逐一排除。③分析比较法。我们还可以对所有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通过思考确定选哪一个。
2、判断题。我们先要找出该题中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判断,只要有一个错误,该题就应打“×”。做题时,一定要仔细些。
3、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大胆去做,不要有畏难情绪。其次,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按这个步骤去做:①认真阅读材料,读懂材料;②看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快速浏览材料。③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做答。答案要简明扼要,不要展开讲。
4、问答题。问答题的审题很重要,一定要看清题意,弄明白要求回答什么。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对历史学习付出极大的热忱,有信心和决心,肯努力,讲求方法,你们一定能学好历史,并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中国历史初二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