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湖畔的随笔作文精选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描写湖畔的随笔作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描写湖畔的随笔作文精选一
《阳光下的写作》
晴天真好。
当然,我说的是冬天的晴天。是皖南冬天的晴天。
略一回顾,我来到皖南的太平湖边,已经快两个月了。几十天的时间,我感到对于这里的山水,是越来越喜欢了。不足之处不是没有,但在我的增减法中,好处比不好处多得太多的时候,不好处就减到了看不见。比如楼下那条公路上车辆奔驰发出的音响,对这样宁静的阳光和山水,明显是一种切割和破坏,但我现在却可以做到充耳不闻。这便是我的胜利。
最令我满意的,是能够在阳光下写作。
没有在成都时那种太阳一出来,全城出动晒太阳喝茶聊天打麻将的阵势,在这里我只能是一个人独享这份温暖和惬意。不,也许还应该将对面和左右的青山算上吧,它们对于我的陪伴,是很忠诚不倦的。
往往是在上午,10点以后,太阳悠悠的就上到了南山的山头。我就从屋里出来,一手提了笔记本电脑,一手握一杯茶,到四楼的平台上去。平台有几十平米那么大。除了我,基本没有别的人来。平台边的墙壁下,摆着一张木椅子。这椅子除了我,也从来没有别的人来坐。我便坐下,将茶杯放到脚边的水泥地板上,将笔记本在两条腿组成的支架上打开,让它的屏幕背着光,而我的面孔却正好是向阳的。呵呵,这很有点向日葵的样子。
一般的,我会这样坐上一到两个小时,浑身也会被太阳烘得微微冒汗。我的笔记本电池老了,充满电也只能坚持两个来小时。两个小时,刚好是我写一篇小文章的时间,一般是一千多两千来字。这样的安排似乎正好。并且,电池用完了的时候,也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饭店的服务生xiaoli就会在楼下叫,南北老师,吃饭了。我便大声的应着,噢,听到啦。然后收拾了电脑茶杯回屋,换了鞋子下楼。
我想,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写作,对我简直是有点奢侈了。两个月前,我还是不敢想望的,只能在梦中梦上一梦。又想,也许正因为我不断的在梦中去梦,才会有了现在的兑现。人说梦想是人生的翅膀,我现在得说,梦想是人生的方向和向导。
我在写作的当儿,会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右边山上的竹林。这些我最爱的朋友们,它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受到冬日的恐嚇,一派翠绿的生机中鸟语不断。对面的山峦则被一层乳白的雾气包裹着,显得有点邈远而神秘。湖在我的左边楼下。我坐在这里看不到她,但我能感觉她的存在,感觉她的呼吸和语言。
一只很小很美丽的蜂儿飞了过来,它先是迟迟疑疑的落在我正在敲击键盘的手指上,害得我半天不敢动弹。而后又飞到我的后面去,落在我的耳朵上,弄得我一阵痒痒,又不敢去触摸。最后,它飞起又落下,这次是落在了笔记本屏幕的边缘上,像是从操作系统中蹦出的一个什么精灵或符号。
我有时也会不写挣钱的正经文章,而是写一两首新近正尝试着玩的“六行体”现代禅诗。这确实很过瘾,也很开心。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写诗的感觉,反正在一首诗完成时候,那种瞬间的忘我和愉悦,是可以叫做快感的――
拾柴,切菜,煮米
两个小娃娃
在楼下的空地上忙得正欢
我在楼上观看
我的目光穿过群山和岁月――
千里外,是童年
这个就是我忙里偷闲写的,想了半天没有题目,干脆,就叫《家家》好了。
关于描写湖畔的随笔作文精选二
《山中花事》
饭店一边的油菜,已经长到一米多高,金黄的油菜花丛中,蜂飞蝶舞,很是热闹。但我每天的看,也就惯了。我依然是沿着公路向曹家庄的方向走,因为我在楼上,远远的看到那边的山坡上,有一些什么树开满了白色的花。
在加油站一边的湾地里,有两个女子在挖野菜。我见过她们,但说不出她们是曹家庄的还是镇政府或者码头的。她们前些天曾在饭店对面的竹林中挖竹笋,我远远曾拍到过她们的影像。
在经过一处两边崖壁上长满茅草的路段时,我听到那些茅草在午后的阳光下,发出一种类似爆豆一样的声音。但此时并没有风。我想,这些声音不是那些枯干了的茅草能发出来的。这应该是生命生长的声音。对,是新的茅草在向外拔节时发出的声音。当然,这关系春天,关系阳光。枯黄了一个冬季的崖壁,用不了多久,就会变绿起来。新绿的生命会很快将那些干枯的茎叶遮盖,最后将它们变成营养吸收到新的生命中。这样的轮回,是大自然的宪法,是不能更改也不能违逆的。并且,是一种美丽。
那片开满花的山坡到了。在半山的地方,有三户人家。我沿着一条田埂小径向上走,很快就接近了那些树。它们散在田埂和茶园中。这些树应该是果树,但可惜我不认识它们。不过,这不要紧,它们认识我也就行了。我用数码相机给它们拍照。就在我寻找合适的角度时,一只山鸡被我惊动,嘎嘎的叫着从茶棵中飞起,落到了对面山坡的另外一处茶园。
继续向山上走,须从两户人家的门口经过。一户人家的门前有一群鸡,在追逐嬉闹。他们门前晾着衣服,但却都没有人在家,门上都挂了锁。从他们标着太平湖镇xx号门牌的门口过去,沿一条石子小路上去,就到了山腰的废弃公路上。据说,在下面那条公路没有开通之前,来往的车辆行人,就是从这条路上通行的。我沿着这条路继续向上走,绕几个弯子就可以走到我住的饭店上面,从那片竹林中梯道下去,就回到了住处。
这条山路我走过好多次了。因为在山下散步要遭到来往车辆的影响,所以,我在天气好的时候,会从竹林那里攀爬到这条路上。这上面很少有人。只在冬天的时候,遇到过砍伐杂木枯草清理防火道的守林员,后来还遇到过守林员的妻子护送他们的儿子到下面的移民小学校去上学。后来我发现山半腰的一座房子,那原来就是守林人的家。孤零零的,就住着他们一家三口。但有电线通上去,他们还用了自来水――从山上引下的泉水。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住处。假如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有这样的一个住处,那该是多么合乎我理想的一件事情。
很早的时候,我就曾设想过自己能有一天去当一名守林人。但我知道,直到今天我也是只能想想而已。我不知道该通过怎样的一个途径,才可以让我去实现这样的一个隐逸之梦。
我继续沿着那条走过多次的山路,向上走。路上,我看到一些映山红开了。更有一些,已经开得败了。它们是自然的事物,并不要人去欣赏去怜惜。我将几枝半开的折了下来。我要带它们回去,作为一种见证。它们在山林里面很不起眼。但等我将它们布置到房间里的一个显要位置,它们就立刻会重要起来,成为一个房间的主题。
在山道上,我还看到一种不是花的花。它们的学名我不清楚。这些一年四季翠绿的树木,我曾经请教国守林员,他将它们叫作“防火树”。因为叶片厚实多汁,不易燃烧,所以山道的两边就都栽了这样的树,来防止山火万一突发时的扩散和漫延。但现在我看到的防火树,却每一棵都举着无数的小火炬。开始我当是花,到了近前仔细看才知道是新生出来的叶芽。红色的,比花还艳丽的红色,像极了经霜后的枫叶,但却比枫叶要有生气得多。看来,这防火的树,是先储存了火的颜色和意志在自己体内的。
阳光被早上没有散尽的雾气遮挡着,不算很明亮。但毕竟是春三月,走着走着就浑身热了起来,便将身上的毛衣脱了,提在手上。有一种小飞虫,很是令人烦恼。它们似乎专门在眼前飞舞,且一不小心就向眼角里钻。并且,好笑的是它们不但往人的眼睛里钻,就连照相机的镜头它们也不放过。我在拍照的时候就要不断的驱赶它们才能进行。大概,它们将相机的镜头也当成眼睛了吧。
从饭店那里出发到绕山路从竹林这里下来回到饭店,我用了大约两个小时。
当我从竹林那里往下走的时候,隔着竹林看到白色的楼房和金色的油菜田,远处青绿的山坡茶园。我停下脚步拍下这样的一幅风景。
这的确是美的。很美。
关于描写湖畔的随笔作文精选三
《太平湖的冬天》
皖南的冬天,从天气预报上看,要比成都冷些。且阴雨天气一连续就是十天半个月。但只要一出太阳,马上就温暖起来。且晴天也像是会传染一样,一晴也是十天半个月。虽说夜里的最低温度有时也会低到零下5、6度,但白天太阳一照,就暖洋洋的。有时也有风,通常有3到5级。但这里不像开封、郑州那样,一起风就尘沙满天。这里山水清幽,虽在冬天也不见有多少枯黄。而成都基本无风,或者风是有的,但总是1到2级,基本感觉不到。所以空气就总是有些混沌凝滞。成都的冬天虽说温度最低也到不了零下,但极少晴天,所以也是会感觉很冷,是那种湿漉漉的冷。
我在这里最为享受的,就是晴天的近午或者午后,坐到走廊或者平台上去晒太阳,边享受阳光边喝茶看书。有时也将笔记本拿出来,在阳光下面敲篇小文章。附近的山林里面,不时会有空通空通的声音传出来,那是山民们按每年的惯例在删减山林中过密的树木。我在西面半山腰的一条老公路边,就看到一垛一垛的水杉被砍伐下来堆在那里,等待车辆上去运走。
我的家乡河南,是真的比这两个地方都冷的。虽说这些年的暖冬天气一年比一年更甚,但进入冬天还是会很冷,到了11月份,通常就会开始下雪了。今年冬天,有开封的朋友告诉我,那里下了好几场雪。去年的春节我是在开封过的,春节期间的雪也是非常壮观的。
成都基本无雪。有时天空会飘下一些雪花,但你不要指望它会将地面变白,因为它们往往落不到地上就化了。
我在皖南的这个冬天,也基本没有雪。只有一两天,天空飘了些雪花下来。有天早上我起床后在走廊上向外望,看到湖滩和楼边的菜地上,颜色有了些改变,像是晚上谁偷偷的将一些白色颜料,涂在了一些地方的边边角角上。但到了上午的9点左右,太阳一爬上上头,就又都被抹去了。
最为有趣的,是我有一天竟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了茶树。并且看到了茶树在冬天开花结果。在此之前,虽说本人喝茶的历史也很有些年头了,但茶叶的来历对我来说却一直是个传说。我那天看到坡上的一种像冬青一样的植物,开出了一朵朵茉莉一样的白色花朵,就采摘了几枝,到饭店后问了老板,才知道这就是茶花。也才知道那山上一坡一坡的,都是茶棵。茶叶就是春天的时候,从那些茶棵上采摘下来的。后来,我又发现了这些茶棵结的果实。这里的人叫它们茶果,说是可以炼出茶油来。
还有就是这里的腊梅。我先是在曹家庄的村头看到了一棵临路盛开的腊梅,后来又在附近的山坡上,看到更大的几棵。那腊梅不似成都公园里或郊区花农种的那样,是经过了修整的。这些完全是野生的,保持着本来的面目。黄灿灿的在风雨中或阳光下。它们几乎不被人注意。这里的人们似乎对于它们并没有特别的感情,不过是一种到时开花的野物罢了。因此我便明白了,那被写进诗词文章,画入山水丹青中的腊梅,不是山民们的,只是文人雅士的。
腊梅对于这里的山民,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但对于成都郊区的农民,却是一种经济植物,是一种财富。呵呵,看来同样的花木,生在不同的地方,身份价值也就天壤有别了。
皖南在长江之南。江南的事物,是不同于江北或河西。
关于描写湖畔的随笔作文精选四
《山鸡-湿径-竹林》
出门的时候,快七点半了。但酒店的门还没开。整个楼也没有一点动静。我自己到柜台那里寻到了钥匙,将挂锁打开。
出门向左,沿着公路走,是曹家庄的方向。而向右就到了码头。
路上没有人,只有早班的长途车,从身后或对面疾驰而来或疾驰而去。汽车过后,路上或路两边的山峦草木,远处的湖,便又都陷入一片偶有鸟鸣打破的寂静中。
走着走着,我便跑了起来。快速的运动让人心跳加快,血流奔涌。自然的浑身就热了起来,便将出门时顺手扣到头上的长舌帽摘下来,掂在手上。走走跑跑。到了几天前从山上下来的一个路口。便折了身沿着收割后还留着稻茬的田埂向山上走。杨树的叶片夹杂着松针,铺满了湿漉漉山径。
沙沙沙,我的脚步声踩在湿叶和碎石上,发出一片声响。突然,从路边的灌木丛中,发出一连串嘎嘎嘎的叫声,接着一只山鸡从几步远的地方飞起,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模样,它已经隐没到对面的竹林里去了。
过一道青石板搭起的小桥,再往上就是门口钉有太平湖镇xx号门牌的房子。我上次从这里下来时,没看到有人住。门前的水泥院坝很干净,没有什么生活的痕迹遗留。但今天当我登上几级石头台阶时,却发现一个穿红衣的女子,在面前的棚子下凉挂衣服。这出乎我的意料。我脚步不由停下来,想着是继续上去,或是折身下山。而要上山,就必须从她的门口通过。她大概也因为在早上看到有陌生人上来而吃惊,站着看我,满目狐疑。但我决定还是上山去。我只是走路,并不是有意去惊动他们。看我继续向上走,她马上进屋去了。今天是周日,这是个早起的山居女主人。
从他们门前经过,是一道通往山上的小径,落叶铺的更厚。一脚下去,水便从鞋子的边沿处冒出来。这条小径不长,大约有二十来米。上去后就是那条被废弃的公路了。向左,我继续向着曹家庄的方向走。这是下山的方向。转了几个弯,是一片竹林。我突然听到林子里有哗哗的声音响动。这么早,不可能是人在活动吧。或者是野猪?这是我最想证实,又最怕证实的一件事。前天,我在黄昏时分独自上到路东另外的一座小丘上,看到了野猪的痕迹。一座拆掉了的房子周围,布满了被它特有的嘴器拱过的痕迹。
我于是,对着那片发出响动的竹林哈哈呵呵的叫了几声,林子里没有了动静。但不远处却传来一只狗的汪汪回应声。
山洼中,一棵什么树的叶片全红了,像一只火炬,在湿漉漉的一片绿色中高举着。
我想,这里是可以建一座石屋的。
也养一条狗,野猪来的时候,可以发几声警告。但要训练它与山鸡和平共处,甚至与可能拜访的狼,也成为朋友。
关于描写湖畔的随笔作文精选五
《旅游镇》
这不是一个镇的名称,而是说这个所谓的镇设立的缘由。
站在我住的饭店四楼窗前,能看到隔着湖湾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座三层的白色建筑,背后依着太平湖,对面则是一道青山。门前还有一个小广场。广场的边上,又有一个袖珍的小湖泊。有时会有几辆车在那里来去停留,有时也会有几个人在那里走动。但大多的时候那里都是安静的,甚至可以说是空寂。那是太平湖最好的建筑了,依山傍水,且与公路保持着约百米的距离,显得比其他地方要格外清静些。这就是太平湖镇的政府办公楼。在这座白色建筑物的大门另一边,还挂有一个牌子,上书: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景区管委会。
太平湖镇,大概是我平生所见最小的镇了。其实,严格的说这里并不能称之为镇。镇应该具备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商业、街道和居民。但这里没有街道,只有一条103省道穿山沿湖而过,连人行道和路灯都没有。过往的车辆到这里也不减速,只是呼啸来去。
路和街是不一同的。街是居民活动的空间,有居民有商铺的地方才是街。而路则主要是用来行车或行人的。而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就基本上是跑车的,而不再适合人的走动。人们已经进步到不再习惯在路上长途跋涉了。那样不但慢,而且也不安全。
太平湖好像也没什么居民。沿路的一些建筑,除了公安派出所、信用社和移民小学校等几家官方设置,其他就是私营的几家饭店。
从我住的地方沿公路向北走,约一里多路,是个旅游码头。那里是全镇最热闹的地方。不但有两间小超市,几家饭店,一间电信收费点兼作的小网吧,还有一片绿草坪,草坪的中间竖着写有“太平湖”三个大字的木牌楼。我才来这里的时候就到那里上过几次网,并和那里的老板成了朋友。后来这位冬天也穿着单衣的老板张正,为我安装了宽带,就不再去那里上网了。但我还是会去那里的小超市,购买一些牙膏、面巾纸之类的日用品。
湖就在码头的旅游售票处上班。好像,她还是那里的负责人。我有时白天到码头去,就会到她上班的地方看一下,聊几句天。
小镇的白天,如果没有一阵一阵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会是安谧的,美丽的。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有三两处工地,正在兴建宾馆和别墅,但在我住的地方基本听不到什么声音。
晚上,小镇就更是沉寂。除了码头那里的店铺会将灯火延续到十点左右,沿路的房屋店铺,除派出所的灯光外,其他八点左右就没有了亮光。
夜晚,如果我住的饭店和附近的一家加油站的灯都灭了,远处又没有车辆从路上跑来捣乱。那么,我站在漆黑的走廊或平台上,就可以观看天空的星斗和湖上的灯光。楼下湖湾里面,从山上下来的溪水的玎玲之声,也声声入耳,如同琴弦。没错,不被光和声搅扰的小镇,真是很好。
我住的这个饭店,就在公路边。我的房间在饭店的最里面,离公路约有三十米。我刚来的时候,对路上车辆发出的声音很敏感,有点受不了。但我既然不能来了马上就走,也就只好去接受。不久,我就真的习惯了。白天若不用心去听,就会忽略了那些车辆的声音。晚上八九点钟以后,车辆则会少起来。
据说,这个所谓的镇,在旅游淡季白天的人数不会超过五百。而到了晚上就更少,可能不会超过一百。因为那些白天上班的人,到了晚上下班就回家了。他们的家当然不在这里,而是在十几几十里外的太平(黄山区所在地)或附近别的什么城镇。
我想,这对于我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我对于商业和热闹,向无兴趣。对于人群,更是有意躲避着。
我最满足的是能够每天站在四楼我房间的窗前,走廊或平台上,很近很近的看山,看山峦间缭绕的雾气和云烟。也能看到湖,看到竹林和茶园。
但我知道,这里毕竟不会是我久住的地方。饭店只可能是行者短暂歇足的地方,而不可能是家。
我也知道,这个小镇会慢慢扩张而变大。也会渐渐的热闹起来,最后成为中国无数具有城市功能的小镇中的一个,不再有现在这种独一的面貌。人说,镇政府和景区管委会,不久都将搬到十公里以外的一个地方。镇政府的那些办公楼,沿路的政府建筑以及码头,都已经被浙江的一个公司买下。看来,商家也是看中了这里山水中的商机,而商机就是金钱。
我想,大概等不到这样的商机成为现实,我就在另外的一个地方了。
所以,我关心的,就只是现在,现在的山峦和湖泊,现在的鸟鸣和星月。
我是一个在路上的人,口袋中装的,就只有路途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