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生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巩诗6分享

  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能力莫过于计算。很多孩子烦恼应用题,但如果计算能力不好,想学好数学简直难于登天。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小学生计算能力差怎么办,来欣赏一下吧。

  【原因分析】

  1、思维定势。《教育心理学》指出: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小学生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干扰新法则,而产生“积累性错误”。

  2、感知粗略。小学生进行计算,必须首先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加上计算本身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

  3、记忆错漏。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

  4、情绪不稳。小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不同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计算过程,学生都希望算得又对又快,由于动机过强、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算式简单则麻痹轻视;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

  5、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对计算教学有所忽略,不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大搞题海战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计算就头疼的现象。

  【如何提高】

  1.应适应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就是老师教授,学生学习,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家长要适应这种情况,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适用,以免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

  2.记住基本算式。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经常训练,让孩子能够熟悉并且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才能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3.帮孩子打好基础。

  学习数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要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扎实,基础学好了,后面的难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4.日常多加引导。

  学习还在意平时的积累,所以,我们平时领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可以注重加上去一些数学的内容,比如数钱方面,购物方面,都可以让孩子积极参与,让孩子对数字更加敏感。

  5.练习心算很重要。

  孩子在初学数学的时候,可能需要借助一些物品来练习数学,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数学计算以后,千万不要总是靠摆东西或者数手指头的方法,而是养成心算的好习惯。

  6.寓教于乐才有效。

  家长可以利用平时游戏的时候,教授孩子数学计算方法,比如打扑克,飞行棋,让孩子去计算比较小的数字,时间长了就熟练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7. 学习以鼓励为主。

  毕竟学习的事情不会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只要有进步,就采用鼓励的方法,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养好习惯】

  认真计算习惯

  很多孩子被老师,被父母批评马虎。好像只要细心点,就不会错似的。这是一个伪命题,也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孩子并没有把计算这件事认真对待。拿到一道计算题,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那能不出错吗?是不会计算吗?不是,完全是不认真造成的。所以,计算中,一丝不苟认真计算的习惯,一定要好好培养。

  善于打草稿的习惯

  随着升入高年级,数学的计算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有些学生在计算时,仗着自己心算好,不喜欢打草稿,有时候,随便找个地方写两笔,划上两划就当打了草稿。有些甚至一看需要这么多步计算,不算了,麻烦。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一定要养成认真打草稿的习惯。打草稿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还可以帮助孩子反思整理。日后即使当初做错了题也可以追根溯源,知道到底是哪一步错了,做到心中有数。

  认真检查的习惯

  一道题终于算完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真是大功告成。事实上,计算题算完,并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在计算中,学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仔细地检查。比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写错了没有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可惜的是,这一步被很多学生忽略,我都算完了,肯定对的,还查什么啊,浪费时间。认真检查,不仅可以帮我们弥补缺漏,还可以让我们对计算的结果把握更准确。

    36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