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
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分裂方式,特点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无论分裂多少次,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
1. 分裂间期——复制与合成
该时期时间最长,为分裂期准备了条件,主要完成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由三个阶段组成: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合成后期)。
2. 前期——两消失、两出现、一散乱
两消失: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两出现: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这是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形态特征。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分裂方式叫有丝分裂,没有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分裂方式叫无丝分裂。一散乱:每条染色体具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3. 中期——一平面、最清晰
一平面:与着丝点相连的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赤道板)。最清晰: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清晰可见,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4. 后期——一分为二染加倍、两极移、两相同
一分为二染加倍:后期最大的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条子染色体,因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两极移、两相同:加倍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完全相同的,每一极的染色体与分裂之前的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是完全相同的。
5. 末期——两消失、两出现、一重建
两消失:染色体逐渐变成细丝状的染色质而消失,纺锤丝逐渐消失。两出现: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可见,末期的“两消失两出现”与前期的“两消失两出现”正好相反。一重建: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新的细胞壁把原来的一个细胞分隔成了两个子细胞。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Who—→谁或什么结构
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怎样发生的
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高中生物的三个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
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