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诗词大全>

中华经典好诗词句

小龙分享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华经典好诗词句,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华经典好诗词句【篇1】

1征人归乡

戎昱〔唐代〕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2长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怀)

戎昱〔唐代〕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3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戎昱〔唐代〕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中华经典好诗词句【篇2】

1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唐代〕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这首诗的诗眼是“归梦”。诗中的“归梦”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

2闻笛(一作李益诗)

戎昱〔唐代〕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3云梦故城秋望

戎昱〔唐代〕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中华经典好诗词句【篇3】

1桂州腊夜

戎昱〔唐代〕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2题招提寺

戎昱〔唐代〕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奔逝的大江边,耸峙着一座山峰,峰顶上陡起一道石壁,这就是招提精舍。由于其地势峻峭,作者一见便为之叫好。这是非常人所选择的构造屋宇的地址,也是常人不轻易涉足的领域。接着,作者既写山寺的独特环境,又语带禅机地写僧人进入的禅境。山影既可在水中消尽,则一切幻象与妄念亦可消逝在水中;天上既可传来乌声,这绝顶之上则或许亦可闻见天国妙音。一盏孤灯伴僧人渡过漫漫岁月,而菩提般若之智也如灯火代代相传。深院莓苔自然是外人久所不至而生成。目色已暮,这方外之地更觉清静,磬声泠泠,替寺僧送走来访之客。这一片清静、超脱,只属于那些深入禅道的人。

3塞上曲

戎昱〔唐代〕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此诗写边将夜猎的场面,虽然背景壮阔,显得有声有色,但并不是为了歌颂,而是寄寓诗人对边防松弛的忧虑和对边将玩忽职守的警告。

中华经典好诗词句【篇4】

1塞下曲·其六

戎昱〔唐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即 最后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 五言律诗 。此题一作《塞上曲》 ,唐新乐府辞,属 《横吹曲》。

2上湖南崔中丞

戎昱〔唐代〕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3塞下曲

戎昱〔唐代〕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

中华经典好诗词句【篇5】

1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

戎昱〔唐代〕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说明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

2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代〕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3咏史 / 和蕃

戎昱〔唐代〕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191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