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文学>励志文章>

不甘贫穷的励志文章

壹宁分享

  没有人会为你的贫穷负责,却有人为你的富有而喝彩!所以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里,做好自己!有路,就大胆的去走;有梦,就大胆地飞翔;前行的路,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看了以下几篇不甘贫穷的励志文章,相信你不再会贫穷面前倒下!
一、不甘贫穷的心灵

  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选择自己生活的地方。可是,有一种处境却是不能选择的,就是自己的出身。有人出生在富贵之家,更多的人出生在贫穷之家,有人出生在富裕文明的国度,很多人却出生在战乱频仍的国家里。但是,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却是可以改变的,不思进取的人会从富贵沦落为贫穷;出身贫穷的人通过艰苦的奋斗会摆脱贫穷走向富贵,只要你拥有一颗不甘贫穷的心灵。

  “我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里,”担任过美国副总统的威尔逊常常这样说,“当我还在摇篮里呀呀学语的时候,贫穷就对我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我知道,当我向母亲要一片面包,她手中却没有的时候会是什么滋味。我知道我的家里非常贫穷,但是我不甘心。我告诉母亲,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威尔逊的母亲没有能力把儿子送到学校去读书,孩子10岁的时候就离开家去当了学徒工。小小的威尔逊很愿意去做学徒,因为那家工厂规定,做学徒每年可以享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他做了11年的学徒,不仅仅利用每年一个月的时间掌握了初步的文化知识,还得到了一头牛和六只羊作为报酬。

  在他21岁生日后的第一个月,已经长大成为了一个青年的威尔逊带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去采伐那里的大原木。“我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我可以凭借自己的辛苦和智慧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了!”他这样告诉自己。他每天都是在天际的第一抹曙光出现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工作到天黑后星光出现。每天回家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脚步行走在漫无边际的盘山道上,很多时候因为自己难以支撑,他请求同伴们先走。但是,每一天他都顽强地回到了家中。他说,“那种痛苦和恐惧的感觉是难以描述的,但是,当我想到这是在改变自己的贫穷时,就顿时有了力量。”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他得到了6美元的工资。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告诉妈妈。在当时来说,这对于威尔逊一家,是一笔多么巨大的数目啊!每个美元在威尔逊的眼里,都如同夜晚天空皎洁的月亮一样银光四溢。

  威尔逊征得母亲的同意,自己留下了几美分,去书店买了自己心爱的几本书。然后,又去图书馆办了一个借阅证。他把一切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利用了起来,如饥似渴地进入了知识的海洋。

  冬天到了,大雪封山,采伐的工作停止了。他徒步去100公里之外的内笛克学习皮匠手艺。他同时在学习的间隙里参加当地的辩论俱乐部,利用自己学到的书本知识,发表自己对于政治和经济的观点。一年以后,年轻的威尔逊已经在当地的辩论俱乐部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了。后来,大家推举他在州议会发表了著名的反奴隶制度的演说,一时名声大噪,成为知名的民主人士。

  12年之后,刚刚过了33岁生日的的威尔逊,与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查尔斯平起平坐,一起进入了国会。在国会里,他依然锐不可当,成为著名的国会议员。后来,威尔逊又竞选副总统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统。

  威尔逊出生在贫穷之家,他生来是贫穷的,但是他有一颗不甘贫穷,不屈不挠的心灵。正是在这颗不甘贫穷的心灵的照耀下,他一步步摆脱了贫穷,登上了成功的巅峰。

  二、充满自信,不甘平庸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五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人的实力并不如你。

  于是,这名运动员轻松地跑了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一个十人小组的比赛,教练把平时其他人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跑了第一名。

  再后来,这个运动员又参加了二十个人的小组比赛,教练说,你只要战胜其中的一个人,你就能取得胜利,结果,比赛中他紧跟着教练说的那个运动员,并在最后冲刺时,又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换了一个地方,赛前,关于其他运动员的情况,教练并没和他沟通过,在五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第一名,后来十人小组的比赛中,他滑到了第二名,二十人的比赛中,他仅仅拿了第五名。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同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是的,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就是这样,欠缺对,对手能力的估量,而往往给自己安排着一个较低的位置,就像上学时的学生们:小学的时候,自己是班里的佼佼者,觉得第一名非自己莫属;升到初中后,人多了,觉得自己能考个前十名就不错了,于是一旦考到前十名,便沾沾自喜;高中以后,定的目标更低,即便考试稍有出入,也会安慰自己道:高手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就这样,他就会一步步从优秀走向了平庸。

  三、贫穷是学习的动力

  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上进的动力,这种动力可能来自自尊、自强,可能来自感恩,也可能是来自于改变贫穷的愿望。

  在山东沂水一中时,我班还有一个学生,在同学眼里行动诡秘。每天早晨,出完早操,学生都去食堂吃饭,可是这个学生却急匆匆地就往校园外面走。校园外面是荒郊野外,大家都很纳闷:他为什么往外面跑?后来,有几个好事的学生跟在后面看,才发现了秘密所在。

  原来这个学生的父亲一年前病故了,剩下他和他母亲相依为命。他母亲身体不好,而当时农民的负担又比较重,孩子上学也需要一笔花费,他母亲以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没办法供得起这个孩子,就边打些零工,边去讨饭。讨到饭后,第二天早晨,就在我们学校外面的一个石坑附近等着他的孩子。孩子来了之后,把讨来的饭交给孩子,孩子回来继续上学,母亲继续去讨饭。

  对于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它又是真实存在的。

  我原先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后来偶然一次跟其他同学聊天,同学说起来我才知道。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事。我很感慨,也力所能及地给他一些接济。高考前,我问这位学生有什么打算。他说:“我今年打算报考军校。因为军校没有学费。我这一年多来就靠我妈讨饭供着我,以后我一定不会让我妈再受苦了!”

  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军校。现在在广州,是一艘战舰的舰长。

  对这位学生而言,改变家里的穷困生活,就是他学习的动力,高考的动力,一生的动力。我在沂水一中教书期间,有很多学生都是农村的。我们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按理说,他们回一趟家,大老远来来回回,应该感到疲劳才对。但每一次放假回来,学生学习的劲头就会上一个台阶。我问学生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告诉我说:回家一看穷成这样,父母为给自己凑学费,往往是借钱借半个村,那种滋味真是不好受,就想着回学校来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改变这一切!

  同学说:平时天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们说说笑笑,就忘了这些,一回家看到父母省吃俭用,心里受到很大冲击,以后要是再不努力,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人们常讲,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往往失去了奋发向上的动力。其实,贫困必然导致有动力吗?富裕必然导致没有动力吗?也不是,这取决你的选择。生活在向富裕的方向变迁,没有人愿意过贫困的生活。但是,那些身处贫困的孩子们,当觉得家徒四壁的时候,你至少可以把改变贫困,当作你生活的动力。

  法国有个人叫巴拉昂,曾经是穷人,后来从推销装饰画起家,最终成为法国首富。临终前,他说不想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就立下遗嘱:谁若能答对“穷人最缺少什么”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他留下的100万法郎专项资金。消息通过媒体传出后,许多人给出了答案,这些答案包括:金钱、机会、技能、帮助、关爱,等等。可是,打开巴拉昂的保险箱后,最终发现答案却是:雄心。看到这个答案,许多富翁都承认:雄心,改变贫穷的雄心,才是生命的永恒动力,才是点燃奇迹的火种。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在他的自传里这样说:

  我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里。当我向母亲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么也没有时,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啊。我家确实穷极了,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不会像父母那样生活,这个念头无时无刻不缠绕在心头。在10岁那年,我离开了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在我21岁生日之后的第一个月,我带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去采伐大圆木。在经受贫困的煎熬中,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境况,决不做贫穷的俘虏。一切都在变,只有我那颗渴望改变贫穷的心没变,我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在我21岁之前,我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这对于一个农场里的穷孩子来说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在离开农场之后,我徒步到100里之外的马萨诸塞州的内笛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一年之后,我已经在内笛克的一个辩论俱乐部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了。几年后,我进入了国会,后来,我又竞选副总统,终于如愿以偿。可以说,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归结于我这颗不甘贫穷的心。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