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需要登高吗
重阳节又被我们成为九九重阳,所以是农历的九月九日。关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什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需要登高吗_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欢迎大家来阅读。
重阳节需要登高吗
要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要登高,其寓意为登高辟邪气、登高山祈福。
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重阳登高的寓意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健康长寿、辟邪延寿、祭祖思亲、登高望远和敬老爱老等。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它是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的,因为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重阳节有许多习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登高。重阳节登高的寓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长寿
登高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祛病强壮。同时,登高也可以欣赏远景,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登高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吸收阳光,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这些都有利于健康长寿。
2,辟邪延寿
在古代,人们认为重阳是一个不祥的日子,因为“九”字与“久”字谐音,意味着长久的灾难或病痛。所以人们在这一天要登高以避开地面上的邪气和不幸。登高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3,祭祖思亲
重阳节也是一个纪念先人和亲友的节日。人们在登高时会携带菊花、酒、糕点等物品,在山上祭拜祖先和逝去的亲友,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人们也会与家人朋友相聚,在山上赏菊、饮酒、赋诗、唱歌等,增进感情和友谊。
4,登高望远
登高可以让人看得更远,更清楚,也可以让人心胸更开阔,更豁达。登高也可以让人有一种超越平凡的感觉,有一种志向和抱负的激发。登高还可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有一种敬畏和感恩的心情。
5,敬老爱老
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人们在登高时会带上老人,或者为老人送上菊花、酒、糕点等礼物,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登高也是一种陪伴老人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重阳登高的道理
重阳登高的道理有:
追求高度和远大的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山象征着崇高、高峰和卓越。因此,登高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通过登高,人们可以放眼远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美好的未来。
激发勇气和毅力 。通过登高,人们可以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成就。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重阳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秋天到了,冷空气南下,雨水减少,天气晴朗。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气温既不寒冷,也是炎热,正好适合出游。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百病的目的。古人很早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比如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南京地区也有一句俗话叫“春牛首,秋栖霞”,就是指春天要去牛首山踏青,秋天要去栖霞山登高。
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叫“花糕”、“菊糕”、“发糕”等,为重阳节的传统食品。糕上还要插五色小彩旗,糕上印两只羊,取“重阳”的意思。有的地方在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放儿女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还有的地方,祝寿回礼就要送糕,也取了高寿和步步高之意。
女儿节
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赏菊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是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高洁、质朴的品格,才有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也写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菊花酒
古时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花酒,共赏菊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菊花含有养生成分,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祈福祛灾的“吉祥酒”。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囊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除了佩戴茱萸,妇女还有头上戴菊花的习俗。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古代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游艺体育活动
古代,有些游牧民族保留着重阳节围猎、射箭、赛马的活动。由于秋季多风,放风筝也是重阳节重要的活动,放风筝的寓意也在于辟邪驱疫。
如今,我国也将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别称
重阳节,也被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起源于先秦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时,人们就有在九月九日祭祀的日子,以表达对天神的崇敬和感恩。到了汉代,重阳节正式确立,成为全国性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