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小暑>

2023小暑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

浩然分享

2023小暑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推荐大家进行浏览。而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小暑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欢迎查阅。

2023小暑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

2023小暑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

游伏:和郊游差不多的意思,到了这一天,以前的人们会和家人一起出门游玩,欣赏夏日风光,祈祷全家平安健康,带有美好的祝福。

晒衣服:这个时候日头正旺,适合晒棉被和放置已久的衣物,通常很多地方都要晒东西的习俗,如果小暑当天是晴天,那么场面就很壮观。

吃莲藕和黄鳝: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夏季食欲容易消退,适合食用它补充营养。而该时节属于黄鳝最为鲜美阶段,其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小暑节气的时间是什么

今年是在公历的7月7日星期三,到了该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农作物已经到了茁壮成长的阶段,需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因为华北常有大雨来临。而由于强对流天气频繁,常有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人们出行时要做好防护。

小暑节气代表什么意思

暑字面的含义就是炎热,小暑就是小热,指的的还没到达酷热阶段。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小暑过后几天马上就是入伏,意味着盛夏真正到来,人们要注意降温防暑,及时补水,避免被阳光暴晒。

小暑的由来和风俗介绍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 夏至 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记载道:“暑,热也。今则热气犹小也。”我们可得知小暑指的是小热,还没到达一年中最为高温的阶段。一般到了小暑节气,大家就会带着一家老小出门到郊外游玩,与踏青类似,大家一同欣赏自然风景,小暑节气的时候吃六面,这里指的主要是热汤面。

小暑节气的民间讲究和禁忌

1、小暑最忌吹南风

“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在江南,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2、小暑忌讳坐木头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3、老年人不宜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 总结 出来的 经验 。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但对老年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则就不太适宜了。

    194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