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重视小寒
小寒出门最好是戴个帽子,注意保暖,寒冷天气里,即使穿得很暖,如果不戴帽子,体热也会很快从头部散去。而且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人为什么重视小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人为什么重视小寒
在冬季六个节气中,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节气,有“小寒胜大寒”、“小寒大冷人马安”等说法。古人认为,如果小寒物候反常即非好兆。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解》称:“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宁;雉不始雊,国大水。”
小寒与大寒一样,在节气到来当天,喜阴不喜晴,要冷不要暖。农谚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干裂”、“小寒大寒不冷,小暑大暑不热”。这两句谚语,在阐明“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对应关系后,也点出了冬夏两者之间在气候上的联系,即冬天雨雪少,明年夏天雨水少,往往有旱灾,即所谓“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如果冬天不冷,那明年夏天就不会太热,害虫多,农作物成熟度低,往往歉收。相反,第二年年景会不错,“小寒节日雾,来年五谷富”。
这些谚语都是古人对气候长期预测“岁卜”得来的经验之谈。类似的还有“季卜”,如“小寒寒,惊蛰暖”、“小寒暖,立春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蒙蒙雨,雨水惊蛰冻死秧”、“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等。而小寒与大寒之间,也有气候上的对应关系,谚称“小寒不寒寒大寒”。类似说法还有:“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冻土,大寒冻河”。这些谚语,意在提醒人们注意早做准备,防冻防灾,可见小寒在农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意小寒,还因为这个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小寒到了,寒冬腊月也就来了,此时古人特别注意保暖和保健。小寒后冬天的棉衣全都会上身,牲畜也要加料,“人到小寒衣满身,牛到大寒草满栏。”小寒节气还要讲究养生与食补。明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冬卷”称:“季冬之月,天地闭塞,阳潜阴施,万物伏藏,去冻就温,勿泄皮肤大汗,以助胃气。”又称:“勿甚温暖,勿犯大雪。”
小寒天气最冷,与小暑时讲究“伏”一样,古人一般不会选择外出。对应的字是“焐”,如“焐在家里”、“焐被窝”,讲究一个“藏”字,具体的外在现象就是“冬闲”。同时,也不会选择做易出汗的剧烈运动。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小寒则是“思归节”。小寒首候“雁北乡”,即俗话说的“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因为小寒一到,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就不远了!
小寒节气饮食习俗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
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狗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
其自然为好。因此,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当然,民谚也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俗话讲:“药补不如食补”,在小寒节气到来之际,小编特别为您提供了以下饮食建议,希望通过健康的饮食方式帮您调理身体,防治疾病。“小寒大寒,冷成
冰团”,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实际上确是小寒比大寒冷,因此“三九天”就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古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
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使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根据中医“冬主收藏”的说法,在这一寒冷节气我们应该滋养阳气、收藏精微物质,使脏腑功能得到补充。
小寒如何养生
1.多吃些御寒食物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宜养护肠胃,少食生冷辛辣,宜五谷杂粮。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萝卜、山芋等,可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2.注意防寒保暖
小寒节气,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老人家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谨防心脑血管疾病。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头部特别容易受寒,久之易致疾病发生,因此要注意头部的保暖。
3.适当锻炼
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好时机。但运动也要适度,循序渐进,莫要练到大汗淋漓;衣着以保温、质轻、柔软、合体为主;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运动。每周可参加两三次健身,如游泳、打网球、打保龄球等,平时经常散步、慢跑、做操等。
小寒时节养生汤
1、海带豆腐汤
材料:海带、豆腐各250克,姜片、葱丝、盐、鸡精适量。做法:将海带洗净切丝,豆腐切块,先用炒锅将姜片、葱丝爆香,加入豆腐、盐,翻炒至豆腐微黄,再放入海带,翻炒约1分钟,加水(漫过主料1厘米),加入鸡精,武火烧10分钟,剩少许汤即成。
2、枣杞乳鸽汤
材料:乳鸽2只、葱1段、大枣10颗、姜3片、枸杞20颗、盐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鸽子处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烧开一壶水,将鸽子汆烫下并清洗,处理好的鸽子放进锅里,放入切好的葱段、姜片,加入大半锅水开火,红枣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等到锅里水烧开,用大勺将锅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枣转最小火慢慢炖煮2小时;2小时后,鸽子基本炖好,将泡好的枸杞放入锅中,加入1小勺盐和几滴香油,接着炖煮15分钟,15分钟后,即可关火喝汤吃肉。
3、生姜黄芪炖羊肉
材料:生姜、黄芪各50克,羊肉250克,食盐各适量。做法:先将生姜、黄芪、羊肉切块洗净。羊肉汆水后捞出,并撇去浮沫。加入适量冷水至另一砂锅中,水开后放入羊肉、姜片和黄芪,然后用文火炖2小时,最后加入适量食盐即可。
4、花生猪手汤
材料:花生80克,猪手300克,淮山50克以及适量盐、葱、姜、料酒。做法:先将猪手洗净、切块,将淮山切块。将所有材料及适量的葱、姜、料酒放入锅中,加清水小火炖1小时20分钟左右,加入盐稍煮。
5、山药小排汤
材料:小排400克,枸杞10克,胡萝卜30克,生姜3片,山药150克,家乐浓汤宝猪骨汤1块,3碗水,约750毫升。做法:先将排骨洗净,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接着,将山药、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然后,在锅内倒3碗清水,加入姜片,直至水煮开,将浓汤宝放进锅中,搅拌至完全融化。最后,将小排、胡萝卜、山药和枸杞一齐放入,待水沸腾冒气后扣上盖子加热15分钟。
小寒节气的来历
小寒之一年温度最低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侯,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们知道,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太阳光直射时,地面上接受的光热多,斜射时,地面接受的光热就要少,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斜射时,光线通过空气层的路程要比直射时长得多,沿途中消耗的光热就要多,地面上接受的光热也就少了。冬天,对于北半球,太阳光是斜射的,所以各地天气都比较冷。
太阳斜射最严重的一天是冬至,这样说来,冬至应该最冷?其实不然,最低气温却是出现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间。这是因为,冬至过后,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