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的传统风俗
立春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许多的文化和习俗,那么立春的传统风俗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立春节气的传统风俗大全,欢迎大家来阅读。
立春的传统风俗
1、咬春
吃春饼、嚼生萝卜叫“咬春”;交相庆贺叫“拜春”;乡民以麦米豆抛打春牛叫“打春”;南方还有摸牛脚之俗:“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查最早楚俗,立春日在大门上立春字为“讨春”;唐人始作春饼,卷饼用生菜为“春盘”,妇女在头顶戴“迎春髻”,互赠春词为“春帖子”。
2、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3、报春
民间,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
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或众农家敲锣打鼓将小孩拜请回家,摆上果品春盘在案等待春的到来)。
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其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务农,莫误大好春光。
4、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有的地方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5、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立春简介
立春,为廿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之仪。
立春诗词大全
1、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2、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3、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
4、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5、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杜甫《雨》
6、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
7、丝金缕翠幡儿小。裁罗捻线花枝袅。——张孝祥《菩萨蛮·立春》
8、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9、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10、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毛滂《玉楼春·立春日》
11、小烟弄柳晴先暖。残雪禁梅香尚浅。——毛滂《玉楼春·立春日》
12、明日是新春,春风生鬓云。——张孝祥《菩萨蛮·立春》
13、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赵长卿《探春令·立春》
14、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
15、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岑参《题苜蓿峰寄家人》
16、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吴文英《解语花·立春风雨中饯处静》
17、春如有意,未接年华春已至。——张孝祥《减字木兰花·二十六日立春》
18、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赵长卿《探春令·立春》
19、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20、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李颀《寄司勋卢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