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饮食有哪些的禁忌
白露有注意事项和禁忌要重视,“白露”代表着暑热的结束,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露节气饮食有哪些的禁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白露节气饮食有哪些的禁忌
一忌贪凉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溃疡患者更易复发,因此这个时节应格外注意调停脾胃。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在饮食方面,立秋后人们不宜多吃寒凉食物或生冷不洁的瓜果。所谓“秋瓜坏肚”的民谚就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因此,专家提醒人们,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一般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进食油腻食物。
除此以外,为了增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抗寒能力,很多人都习惯在秋季进行户外锻炼,并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在秋季尽量少添衣物。专家认为,“秋冻”自有一番道理,但人们切不可过于贪凉,秋天的早晚气温较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应在身体发热后,才能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二忌过燥
秋季气候日渐干燥,会使人皮肤和口角干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有些人还会出现毛发脱落增多,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症状,俗称“秋燥症”。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那么很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从而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此外,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在这一时节往往会症状加重。
以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养阴润肺。从中医角度来看,除了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外,人们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养阴润燥功能的保健品和中药来调养身体,比如西洋参、燕窝、哈士蟆油、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西洋参性味苦、微甘,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津少口渴、肺虚咳嗽、虚热烦躁等症。燕窝性味甘平,有益虚补损、滋阴润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虚损痨瘵、咳嗽气急等症。
一般而言,药补不如食补,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多吃一些如生梨、甘蔗、荸荠、柚子、枇杷等具有很好润燥功效的水果,或者乌骨鸡、猪肺、龟肉、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米、花生、鸭蛋、菠菜等食品,还可以自制诸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雪梨川贝冰糖羹这样的饮品,同样可以达到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效果。
三忌乱补
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但进补并非“乱补”,因此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更不要虚实不分就滥补一气。一位老中医告诉记者,“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则不宜用补药。”同时,虚病还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因此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进补时还忌讳多多益善,因为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物以稀为贵,人们在选择补品的时候一般崇尚‘越贵越补’,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比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没有什么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专家提示,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因此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另外,在立秋当天,北京、河北一带的民间流行“贴秋膘”。理由无非是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贴秋膘”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儿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贴秋膘”的民俗往往使人们误以为“秋补就是肉补”。
其实不然。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现代营养学的观点认为,饮食清淡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因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已成为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养生的关键是习惯,秋季养生格外要求人们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锻炼。从中医角度讲,“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能够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加强防寒锻炼,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白露节气一般是几天:15天
一个节气的时间一般是15天。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白露节气象征着什么
实际上象征着天气转凉,炎热的夏天已过。
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物侯特征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玄鸟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羞”是“馐”的本字。古代“羞”、“馐”通用。养羞是汉语词汇,拼音yǎngxiū,指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关于白露唯美古诗词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衰荷》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宋·苏辙
家居简余事,犹读内景经。
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
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历坎幽泉鸣。
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
《满庭芳·碧水惊秋》宋·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秋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释正觉
兀兀心传,了了忘缘。
叶零白露,云散青天。
玉毂兔推而洗开夜色,
银笼鹤出而飞度寒烟。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应无爽而理之平等,
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识者,便与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