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百家讲坛的观后感
“知识故事化”是《百家讲坛》值得借鉴的另一大“法宝”。之所以此刻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重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将精彩的历史史实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抽象成了教条理论,完全消磨了学生的兴趣。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百家讲坛的观后感,欢迎查阅。
百家讲坛的观后感1
《康震评说李清照》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其中对于李清照诗词风格的分析和背后蕴含美学情感的表述流畅到位、情节感人,自不必说。读罢有些许感叹惋惜也久久挥之不去。
感到书中亮点是在第122、第123页,《再嫁婚变》里的“信其所守、得其所哉”一节。(李清照是否再嫁,从古至今研究者各持一说,争论不休。此本学者专家之分内,而非我等普通观众所能。)但真如文中作者观点,甚至从张汝舟的角度来分析李再嫁后的感情和家庭生活,则让人眼前一亮,“文物字画既不可得,家中一应事务也不能完全做主,自己粗鄙的言论行为也许还曾遭到李清照的冷嘲热讽,这对于五十岁的张汝舟而言也难以忍受。由此看来,两人在思想情趣、生活观念、双方的期望值都存在较大差距,两人之间龃龉争吵甚至打闹势必难免。”对于李清照这样的爱情理想主义者,没有共同语言怎么能够在一起走下去?诚如作者所说,这是造化弄人的婚姻悲剧。而在今天不如意的婚姻又何尝不是如此?人毕竟是高级生理动物,再嫁又离婚,在传统的男权社会,李清照这样的举动要付出多大的勇气,背后又要承当多少流言蜚语、悲愤和孤独!然而曾经和赵明诚彼此真心相爱,这对李清照来说就已足够。为真爱的短暂难得而叹,为爱情的理想主义而叹。
在《金石录后序》里记载经过颠沛流离,文物终去十之七八,不禁令人扼腕。然而又怎能苛求李清照对文物的保护不周呢?在国破家亡的大时代里,个人的力量终究微弱渺小,以一女子孱弱之身却要在赵明诚后保护数量巨大的金石字画文物,谈何容易。假若文物未经收集整理,而是藏于民间,是否就能逃过战火洗劫和宵小计算?她说: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又说:“呜呼!余……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这是多么无望的.表达,无助的旷达,无奈的坦然!为散失毁灭的文物而叹,更为个中折射出的民族空前灾难和时代悲剧而叹。
及至晚年,李清照欲授其生平所学于孙氏小女,岂料孙氏小女一句“才藻非女子之事也,这与朱淑真《杂题》云:“翰墨文章之能非妇人女子之事”何其相似,“朱淑真等到的是死亡”,而李清照则陷入更深的失望。多年后,陆放翁在为孙氏女写的墓志铭云:“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渭南文集》卷三十五《夫人孙氏墓志铭》)。一代词宗就此没有传人,诚如作者所述:“这是中国文学史的巨大遗憾,也是古典知识女性的遗憾。”所幸还有《后序》、《词论》,还有易安诗词传于后世,至今研读不衰,它渗入文明的点滴,甚或成为我们的文学生活方式之一,这正是易安永恒之所在!为李清照没有传人而叹,更为她的诗词穿越时空,依然优雅鲜活而叹。
掩卷长思,时移事易。感谢康震老师带我走近李清照。云涛晓雾,星河帆舞,在时光深处,仍旧伫立着那个美丽的身影,清新婉约、风骨卓然,直到永远。
百家讲坛的观后感2
中华民族的璀璨五千年历史,象一卷优美动听的乐章。然而在这跌荡起伏的乐章中,有几个不和谐的音符------朝政中的贪官。
他们象一只只害虫,侵蚀着繁荣昌盛的国家。而我看的历史节目:《百家讲坛》中,也披露了和坤这个大贪官。这期节目主要介绍了:在偶然的一次护皇上出宫的过程中,和坤因为好记性,回答了皇上的难题,因此被皇上看中,后来他掌管朝廷中的重要职务,贪赃枉法,横行霸道,谋害忠臣,甚至还偷穿龙袍。
当他后来被皇帝抄家问斩时,人们在他家里竟发现他的家产有白银8亿到10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10年的收入。看完电视后,我禁不住倒吸几口冷气。和坤贪污的东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数目大得令我震惊。此刻我的眼前浮现出和坤搜刮奇珍异宝时的情形。我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和坤步步高升的过程。
可8亿两白银这个数字总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挥之不去。它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使我对和坤这样的人了解得越来越透彻。和坤从一个小小的护轿士卫,到朝廷里的大官,令我困惑不解的是,举报和坤的人不止一个,为什么皇上宁可相信一个贪官,也不愿相信身边的忠臣呢?也许是因为皇上被他的甜言蜜语所蒙蔽;也许是和坤掩人耳目、不断变化的花招;也许……
我愤慨地做着各种推测,但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本质的问题:难道和坤从一开始就有那么大的野心吗?不是。在朝廷这个利弊分明的环境中,清官常常受苦受难,而贪官却能凌驾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便十分容易被诱惑,而和坤就是在白花花的银子中越陷越深的吧。贪官,是摧毁国家的头号“原子弹”,一个集体中,如果冒出一个小和坤,这个集体的后果就不堪设想。每当我看到“贪官”这两个字,我就总会联想到我们班的班长。
我们的班长大多数都是“老好人”,办事看关系,你跟他要好,他就帮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要跟他关系不好,他就处处抓你的“小辩子”。虽然我对这些作法有看法,但有时自己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掩面而思,不禁想到:“贪字就象毒品,会使人越陷越深。只有把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才能真正为祖国效劳”。所以,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不能忘记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通过收看《百家讲坛》,使我明白了许多,了解了许多,知道了许多……
而今天我所受到的启迪,可能使我终身受益。
百家讲坛的观后感3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许多经
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耳熟能祥的,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
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将做客《百家讲坛》,从七个方面,为观众朋友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
得。
《天地人之道》:您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吗?我们一个生命个体,在浩瀚的宇宙中意味着什么?
《心灵之道》:人生不如意事常九,当遇到人生的缺憾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处世之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君子之道》: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呢?
《交友之道》: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我们如何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又如何才能交到好
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理想之道》:“匹夫不可以夺志”,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但我们该怎么理解
“理想”的含义呢?
《人生之道》:您知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
逾矩。”的真正含义吗?
这两天,看到于丹教授的讲课,很精彩!她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一个学者,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民在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也在逐步引导,把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个物质至上,道德沦丧的时代作为一个软力量在宣讲,不但在国内宣讲也越来越让“孔子文化”对国际上在宣讲。在听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对圣经知识的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匮乏。
教授讲解的《论语心得》,我被深深的吸引了。这部在中国传承了近2500多年的《论语》,诠释了人类的道德品质,净化了人类的灵魂。而 教授把先贤那些精辟的理论转化成了大众易于接受的平民化的内容,影响到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同时也深深的影响到了我。更令我感触的是 教授讲课时的气概,真是一种大家风范,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势,对我来说真是来自于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教授讲解的过程中有一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就是泰戈尔说过的: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你也可能失去星星。这是 教授在讲解《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时引用的一句话。孔子曰:人生百年,熟能无憾? 教授是这样给我们诠释这句话的含义的: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你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也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学会宽容的看待学生,看待工作,其实就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教育就会变成一件其乐无穷的事,也会让我们乐在其中的。
教授讲解的《论语心得》精髓不是我们能立刻领悟的,但心灵的震撼和净化却是实实在在的。
百家讲坛的观后感4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长期受到妈妈的熏陶,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心灵,架起了通向百姓的桥梁…… 它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让我们了解了我国5千年的历史,了解了古代伟大人物的故事,了解了我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了我们的为人之道、心灵之道、养身之道……
《百家讲坛》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论语》、《庄子》心得了。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庄子》,也让我们从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更好地吸收知识,并将知识转变为我们自己的能力。 于丹教授通过《庄子》的现代解读,以中国经典文化的精髓提醒观众,怎样以平和的心态和得当的处世态度追求我们的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怎样坦然面对;在竭力追求的过程中,怎样协调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怎样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让人们明白奋力拼搏为了什么。
现代社会的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各行各业的“白骨精”们以及正在修炼的准“白骨精”们在义无返顾的追求途中,往往遭到诸如工作升迁、爱情、亲情等方方面面的打击,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成为社会隐患。于丹教授提醒我们:在沉醉于工作时,不要错过与父母、爱人、孩子共享天伦的机会;在遭遇打击时,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在确定奋斗目标之前,要正确看待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怎样感悟与超越…… 在《庄子》心得中,一个牧羊人的比喻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
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 我现在是个学生,因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班级,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才能让我们的班级进步。如果只是在学习好的同学身上下工夫,就算他们成绩再好,我们的班级也不能进步。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让我们在《百家讲坛》中尽情地畅游,细细地品味吧! 观《百家讲坛》有感 我这个人酷爱历史,一有历史节目就“爱不释手”,有一个节目就是让我更深一层了解历史的,这个节目就是《百家讲坛》。
我酷爱历史是因为一本书,那就是《三国演义》,我本以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真正的三国,因为《三国演义》把东汉末年的战事夸张的淋漓尽致,自从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才知道真正的三国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只是少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阴险。 《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说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关羽、马超等一帮文武双全的武武将成了诸葛亮手中的一线木偶,只需在危急时刻打开诸葛亮预先准备好的锦囊,依计行事,就可以安然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把那些文武双全的文臣武将贬得是一文不值。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把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展现在我们眼前,其实与其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不如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罗贯中为了使《三国演义》更加的好看,而胡编乱造的。 我觉得《百家讲坛》除了《易中天品三国》,还有更加精彩的评述,比如说阎崇年的《正说明亡清兴六十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王立群的《品汉代风云人物》、《读史记》……这些都是大师级人物在百家讲坛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有自己的观点来证实真正的历史。
我觉得,如果是仅仅喜欢历史,而没有打算钻研历史的人,那么《百家讲坛》对他就没有多大的作用,而我不同,我想当一个名噪一时的历史学泰斗,并且登上百家讲坛这个舞台,所以我就要尽量的多读历史书、多看历史节目,来丰富我的历史知识,我现在的历史知识好比是深不可测的海洋里的一滴微不足道的水珠,渺无人烟的沙漠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粒,海阔天空的世界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无比浩瀚的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一次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看书来增长知识,当然,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十分局限,那也不行,因为那样就成了一个井底之蛙。
《百家讲坛》这个节目除了让我了解更多的历史,还让我明白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学无止境! 观《百家讲坛》有感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个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的确告诉了我们很多,那我们何不照着论语上说的那样呢?
百家讲坛的观后感5
近几年,历史似乎突然火了起来,打开电视是循环播放的百家讲坛以及各种历史揭秘节目。走进书店,又是满满的各朝“那些事儿”和一本书读懂各代史。
在百家讲坛刚刚兴起的那几年,不得不承认,确实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讲师,像是阎崇年、易中天、刘心武等等。他们属于有自己专攻的领域,对自己的学术范畴有着深入的研究。例如刘心武,作为在当代红学研究中有一定地位的学者,通过对自己研究成果以及周汝昌先生等等大家研究进行综合,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将复杂的红学内容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给大众,一时引发了再读红楼梦的热潮,可以算是相当成功的。
而到现在,百家讲坛的讲师越来越多,讲述内容越来越杂,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所谓学者,都试图通过这一平台来成名成功。上百家讲坛,然后出书,巡讲,似乎成了一大批人“成名”的固定套路。上过节目,总有人会买账。而就他们本身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术水平并不过硬,在讲述历史时,更是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很容易对观众产生误导。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出发点很好,但如果不能保证高质量的节目,结果难免适得其反。
同样的还有如今泛滥成灾的历史书。假期去书店,走到历史书的一架,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速食”类书,像什么“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一本书读懂近代史”,而真正大家大作,都被淹没在它们之中。当然不排除有些书确实不错,这种类型也确实迎合了当代人的“快”心理,可是仔细想想,几千年的历史,岂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能够叙述完全的?这样的文化泛滥,只会给人们造成越来越多的错误引导。
我面对前辈们穷尽一生的研究成果,崇敬非常,而面对如今这看似红火的历史热,却有一丝担忧。很多历史院校招收的学生数量已经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而快餐历史再发展下去,会不会越来越没有人愿意投身历史研究?会不会在大众看来,历史学是个多余的存在,研究者多年的汗水付出,纯属吃饱了撑的?细思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