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道路观后感5篇600字

明健分享

观“生命意义展”,对于未出校门的我们,是一种最直接、最贴切、也是最感人的教育。而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这个不大的展室里,我们得以有此殊荣与高尚的心灵对话,聆听他们无言的教诲。也是在这个不大的展室内,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儿女人格的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道路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道路观后感1

20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为改革开放迈出了一大步。

202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迎来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运兴则体育兴,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体育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40年,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依托于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记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中国体育改革发展40年的宝贵经验,对于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探索,确保中国体育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道路观后感2

建设团队,就是要去创造奇迹的。而要不断地提升一个团队的业绩,特别是要寻求业绩突破时,主观能力的作用远远超过客观能力,或者说,没有主观能力的加持,客观能力没有任何价值,也可以说就是个屁,在客观能力上你投资再多都是个屁。

而主观能力的核心产出就是士气,就是相信、凝聚、坚持,就是废寝忘食、绞尽脑汁、排除万难去确保业绩。但是,提高主观能力最大的障碍是人们的自信经常不够用,除了极少数卓越者。在顺境时,人们意气风发,势如破竹,一旦遇到困难,团队里80%左右的人就会信心不足,就会自信不够用,就会迟疑、质疑、怀疑,甚至逃离。怎么办?除了团队领导者本身要坚定自信外,提升团队士气的最好办法就是树立榜样!

榜样就是团队里那些少数的卓越者,他们是团队的凝聚者、追随者,在困境时依然坚信领导、坚信团队,依然积极寻求业绩突破,并且还做出了成绩。有的可能是大成绩,有的可能是小成绩,有的可能还在出成绩的路上。成绩大小都重要,他们就像暗夜里的灯光,哪怕是一点点绿豆大小的灯光,都是其他人心中希望的灯火。它可以点燃更多人心中熊熊烈火。

普通人甚至优秀的人的自信经常不够用!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当这些人的自信在慢慢消失时,在很难凝聚时,榜样的力量就会发挥巨大的能量。所以,伟大的团队领导者一定是善于树立榜样的人。

毛就是一位善于树立榜样的伟大的团队领导者。他老人家树立的榜样非常多,雷锋、黄继光、刘胡兰、江姐、王进喜、白求恩、大寨、大庆、草原英雄小姐妹、红旗渠等等。这些榜样成为那个时代的国民的精神力量。在刚解放时,中国真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是,就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创造很多震惊世界的奇迹,也是现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迹。这些奇迹从哪里来的?来自于国民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从哪里来?来自于伟大的团队领导者和众多榜样的力量。

道路观后感3

《塘约道路》这本书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塘约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将一个遭遇大洪水灾难、濒临绝境的山村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的故事。塘约道路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农村未来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路标。

2014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了塘约的村庄。濒临绝境,塘约的村民们却选择了一条组织起来的道路: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起“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组织。由此,塘约从灾难中贫困中崛起。灾后两年,塘约从一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拥有200万资产、吸引90%的村民返乡安居乐业的集体化村庄。放眼中国,太多的村庄遭遇留守、空巢的孤寂,随着生产和生活开支的无情上涨,还有相当的村民陷入增收难脱贫的困境。

作者在书中贯穿了一个观点: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过去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为了追求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往往要求农民有了项目才可以争取到扶贫资金,结果是扶了村里的强者,漠视了村里的贫困者,这就违背了扶贫工作的初衷。而扶持村集体,集体才有能力帮助贫困村民脱困致富。扶贫工作才能落实到根子上。农民有了集体组织依靠,才能制度性地得到政府扶贫工作带来的实惠,扶贫工作也才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长久效果。

道路观后感4

农村如何脱贫?农村基层党支部该发挥怎样的带头作用?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撰写的《塘约道路》(人民出版社出版),叙述了贵州安顺平坝区塘约村,在一场大洪水洗劫了这个村庄后,大家投票选择了土地确权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的模式,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规模化的运输、装修、种菜,还用“全村酒席统一办理”来正村风。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人均收入从2014年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170万元。外出打工的人们纷纷返回家乡,塘约不再是“空壳村”,人们充满希望地劳动着,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身。《塘约道路》感情真挚、有血有肉,语言质朴,内容更是发人深省,深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说,这篇报告文学,树立了一个中国当代扶贫攻坚的典型,让人震撼思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给人民以希望。塘约的脱贫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真正脱贫。

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认为,塘约达到了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利益统一。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应该明确承包制的必要性,塘约是在承包基础上的推进、完善,不是简单地重回集体化。专业化生产才能让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守英教授表示,塘约经验一是对农民和集体关系的变革。过去的集体制是模糊产权界定,这里是全面的产权确定;二是对公与私问题的触及,承包制解决的个人利益,但集体公有财产的归属没有顾及;三是产业分工合作,规模扩大,具备发展前景;四是村治和党支部的关系,新的村规民约,结合了传统的村治和共产党的管理,值得关注。

道路观后感5

这是一间朴2113实无华的展室,不大的空间,5261却无不散发出的深刻的4102安详。它陈设简单,不铺1653张,不张扬。而正是这样一个空间之内,却又无不处处昭示着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

遗体捐献。这个的话题虽然时有耳闻,但对我们来说常常还是仅仅停留在媒体的宣传与报道中。这一次,踏入这间展室,有机会亲眼看到了许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生前立的遗嘱,他们之中有建筑工人,有知识分子、有老干部,有教育工作者,也有普通的农民、工人。生前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他们,在朱宪彝教授伟大事迹的感召之下,共同选择做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决定。

朱宪彝先生,是著名内分泌学家。他老人家逝世前,曾立下遗嘱。将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他创建的学校,奉献给这个他深爱着的医学事业。他献出全部存款建立“朱宪彝医学奖”;他献出全部珍藏图书供后人查阅(仅他的读书资料卡片就有10万多张);他献出一座私人住宅楼,供学校使用;他献出自己的遗体,用于解剖课教学。朱宪彝教授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其对生死达观的态度和纯粹的唯物主义精神无不展现了一位医学大家的风范和胸襟。

更让人感动和敬佩的是,在朱老的感召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摒弃传统的世俗观念,志愿在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给医学解剖教学使用。近年来,已有近三百人实现了他们捐献遗体的愿望。翻开他们生前亲笔撰写的遗嘱,泛黄的纸页上虽显出岁月更迭的痕迹 ,然而时光却永远抹不去灵魂圣洁的光辉。他们有的曾是市政协第三至七届委员,和平区人大第一至六届代表,为国家和人民操劳一生后还献上了自己最后一份力;有的是一生简朴的教师,在将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之时,又将终生积蓄捐出来创办教育基金;还有冲破重重思想阻力、开风气之先的农民伯伯。这些捐献者中年龄最大的93岁,年龄最小的仅有26岁,他们身份虽有所不同,但遗嘱都无一例外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哪怕是最为朴素的话语,都无不饱含着逝者对生命真谛最透彻的理解,对祖国医学教育事业最无私的支持。站在这里,就会被一种高尚的力量所吸引,所震撼。

道路观后感5篇600字相关文章:

《风雨哈佛路》600字观后感5篇范文

《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作文600字以上5篇

5篇《风雨哈佛路》观后感600字作文

关于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观后感作文600字范文精选5篇

《风雨哈佛路》600字5篇观后感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5篇600字高中作文

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大全600字5篇

影视观后感5篇600字

《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600字

《釜山行》5篇600字观后感

    636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