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观后感范文
《少年时代》讲述了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少年时代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少年时代观后感范文1
在影院里看完了《少年时代》,两个多小时感觉并不像先前看过的同学所说的那样难熬,甚至有点觉得结尾来得太快,转瞬12年就过了。说是12年,其实也只是12个夏天,实际上按照拍摄来说是39天。这就像回忆中的那些瞬间,如果说要按照时间的顺序硬生生回忆每年在干什么,想到的也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碎片化了。或许其实相反:今天的媒介只是把这种碎片化的本来面目直接不加修饰地展示了出来。
看到后来伊桑.霍克那多少让我觉得有点毁容的胡子我才想起来这不就是他吗,不就是《爱在》三部曲的男主角么。而整部《少年时代》,虽然主角是儿子,实际上不也正是《爱在》的女方版本么。我们在三部曲中看到了男主角(不合道德的)浪漫,也看到之后他的幸福表象下两人之间的争吵与谅解。而故事的另一半,也许就像《少年时代》那样延展开。随着反反复复的结婚离婚最后决定放弃那些一地鸡毛,母亲这边的故事更“丰富多彩”。然而,毕竟是中产阶级的狗血生活。
在使用过度简化了的阶级分析方法毁掉影片之前,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那些“狗血”的桥段,它们真的有什么冲突吗?我们看到盆子被砸了,然而呢?我们会被一时所震慑,然而这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生命寻找自己的形式或“总体性”的过程,没有明显到让我们一看便知作为主角的儿子成长着的重要时刻。因此有许多人,相反,说这部影片过于平淡,从而也没有什么艺术性,只是平庸之作罢了。
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平庸的啊。
对生活形式的追求一旦成为逻辑上在先的东西,或者说姿态,人恐怕就很难逃脱克尔凯郭尔那样徒劳的姿态。相反,生活的形式是在生活本身貌似无法控制、捉住的洪流中浮现出来的。认为没有形式就无法把握生活是倒果为因,是自相矛盾的:生活本身无法理解的一点,套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大概就是它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在现在,而是在将来,在回忆的时候。在回忆的时候,不是只有过在说话,相反,其实是未来在说话。换句话说,当人把握到生活的形式或那种总体性的时候,过经历的一切就因此找到了位置,并且由于他在面对未来说话,这种形式本身是有价值的,因此过经历的一切也一道获得了价值。
戏剧,实际上也包括了那些强调戏剧性的小说,是关于未来的,然而并不是一个开放的、待实现的未来,而是命运。威廉.麦斯特同娜塔莉亚的结合同少年维特的自杀一样,是命运的一部分。这种命运是面向过的展望,由于一切都已经决定,所有的事件只有唯一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从实现目的的角度来看具有了完善的形式与总体性。相比之下,面向未来的回忆深知自己当下的判断是有局限的,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它有一个预期的目标,但也不是唯一的;并且无论如何都是一种事后的完型。
然而电影,如苏珊.朗格所说,是一种关于现在的艺术。在12年的拍摄与等待过程中,生活的形式无时不刻在发生这种变形,使得剧本不可能按照12年前确定的唯一线索——命运——发展。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先定且预知的命运,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神话。也因此,电影呈现的是生活形式尚且混沌、人不自知时的那些“当下”,那些犹豫和混沌中的当下,那些磕磕碰碰然后心存侥幸的当下。从这一点上来说,《少年时代》是一部真正的电影,而不是对戏剧的模仿。在有命运的叙事中,主体——编剧和导演抓住了时间,他们可以说:“Seize the moment!”而在这里,只有主角们自己可以用言不及义的话说:“Moments seize us.”
因为电影是现在时的无命运叙述,凡是需要通过回忆才能理解的当下都不会道出意义,一切回忆与反思都在特定情境之中带有主观色彩。也因此电影中没有任何旁白或解释,只有对当下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否会产生共鸣则完全取决于观众自己的经验。而对电影所选择的那些瞬间来说,这实际就是迎接与道别。尽管有的道别是逃离,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都是无法阻挡的道别。甚至来不及道别,车窗外骑车的朋友就消失在草丛之中,而曾经遇到过的人再也不会相见。这样想来,人们所谓学会道别,实际说的是:学着不说再见。
孩子需要道别,需要道别所赋予的仪式感,保证今后会再相见。这是他们对生活形式的最初理解——要见到见过的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种形式的需要会被更高级的(或者,更低级的)追求所代替,仪式退场,道别就变得不再有意义。所有的难舍难分最后都被证明甚至不会再提起,领悟到这一点,人才第一次学会理解处世之道,甚至是理解生与死。活着就是仍会被想起,而遗忘同死了并没有什么区别。
没有命运富于能动性的插手,一切都在事后被赋予了带引号的“必然性”亦即价值。在我们对电影的回忆中记起自己的瞬间,电影没有提供的形式在我们对自己生活决断的反省中浮现出来,形成对位赋格的复调。道别的人也许也不会相见,没有道别的人也许还会再见,相逢同各种事件一样,对当下并不蕴含什么承诺,而只有在未来因凭彼时的期待而道出意义。那时,简单的电影叙事就被神话叙事所取代,这是一种自我神话,具有完善的形式与总体性。正是借此,别人平庸的生活叙事也能够打动人。在那一刻,变动不居的杂多被把握住了,因为我们赋予了它形式,以及真正的心灵。
少年时代观后感范文2
电影叫《少年时代》,剧情一句话概括起来也是“一个普通德州男孩6到18岁的人生”,但我觉得,林克莱特镜头下的主角是“时间”。电影里我们随处可见时间留下的印记:主角们用的通讯设备,从翻盖手机到iPhone4;各种电子游戏(这方面由于我是女生所以不太了解,应该都是当年很流行的游戏,有全部玩过的朋友吗?);美国总统由小布什变成了奥巴马;新千年流行金曲大串烧般的OST;爸爸(Ethan Hawke)开的车从古董GTO变成了新款SUV... 但最明显也最让人唏嘘的,还是角色本身的外形在12年的时间里真的成长、改变了,给观众的震动绝对是那种“多年以后”然后换个演员的做法达不到的。梅森(Ellar Coltrane)由一个萌萌的小正太,变成有点小肥的懵懂少年,突然又变成瘦削的长着青春痘的打着各式耳钉的高中生。妈妈Olivia(Patricia Arquette)的变化更让我感同身受,她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努力地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看到她坐在厨房戴着眼镜处理成堆的账单,心里突然一阵酸:从我记事时起,就一直觉得爸爸妈妈是“正当年、力壮的中青年”,他们身材没咋走样,头发也没咋变少,看看年轻时候的照片绝不会觉得天上地下的那种,每天工作、回家,过问我的学习,吃饭时开开只有三个人懂的玩笑。但突然有一天,我离开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求学、工作,一年才能见到他们一次;三年前暑假回家,我突然发现他们看书看报都需要一人戴副老花眼镜了。虽然我现在早已习惯两个人视频前说“等一下,我找找眼镜”,但这件事当时给我的打击我却一直记得。我们看着每天见面的家人,会觉得时间很慢,不会感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一年见一次——就像《少年时代》这样——会觉得这种无形的力量包围、改变着每一个人。
所以最后的成片我们看到,没有任何字幕来提示时间到了哪一年、梅森多少岁了、几年级了,剪辑师无缝拼接般地把素材连起来,更让人感到时间在不经意间从指间溜走。上一个镜头梅森还在和爸爸讨论如何和女生交流,下一个镜头他已经带着女朋友在凌晨的奥斯汀拥吻。许多人会觉得,德州少年的青春期和自己的人生实在太不一样,电影没有很强的代入感。但我觉得,这三个小时就像——我从12年前开始,就和一个叫梅森的男孩每年一起参加夏令营,成为了朋友,每次就两三天的时间,我没有机会了解他生活中全部的故事,却足够听他道出他觉得最值得回味的瞬间。三个小时可以是一部很长的电影,也可以是一段很短的时间,让我去了解一个人并爱上这个角色,他的故事我愿意一直看一直听下去。
和林克莱特往常的电影一样,本片没有传统的三幕戏剧结构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上。他的电影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种“意外的美”,里面的人物聊起来似乎永远停不下来,说到哪是哪,所有的对话都像即兴表演。但正是这些自然、无痕迹的对话最体现他剧作的功力:他的电影全都是有完整的剧本和全部的对话的,《少年时代》在开拍之前已经确立了所有的情节大纲,虽然具体的对话是一边拍一边完成的,但无一例外全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
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又是林克莱特最不一样的一部电影。他在女儿Lorelei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有了这个想法,觉得应该用影像为她记录下这一段特别的人生(做他的女儿真幸福呀)。于是就像一个社会实验一样,他每年找同样的一小班人马,用很小的投资(用制片人的话来说就是“每年拿出公司的一点零用钱”)只拍三四天,演员们在镜头里和镜头外都像家人一样亲密,难怪最后的效果像记录片一样真切了。电影虽然说的是成长于21世纪的一代,但仍旧有从林克莱特自己生活中取材的部分。他自己的母亲就和Olivia一样,结婚生子后重新回到学校,一边工作一边深造,支持家庭的同时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导演解释说,其实周围的人对他母亲这样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做法有误解,觉得她没有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和关心,电影某种程度上是给妈妈的“正名”。
而就算是性格浪荡不羁甚至说不太称职的爸爸,总是有一遭没一遭地出现,却在每次的相聚流露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每次父子的对话都令人印象深刻。是的,电影里每个主角都非常可爱,美好到不可思议,甚至都有点太完美了。我想这一定是导演的私心,在这本私人家庭的相簿上留下的都是最美的人、最美的瞬间。电影里也有些混蛋角色,妈妈的几任老公首当其冲,酗酒的酗酒,打人的打人,但他们来了又都走了,许多当年看上去危急如命悬一线的事件,等它完全过去后竟像上辈子那么远。这些人这些事肯定或多或少在生命中留下了印记,可生命和时间的长河冲不散的,是那些更值得留下的人。
在梅森高中毕业准备去上大学的时候,妈妈突然情绪失控哭了起来,说“我本来觉得人生还会有更多”。但电影看到这里,我并不觉得伤感占了上风,尤其对妈妈来说。没错,过着最普通人生的我们,时常会发出这种感慨,为什么我的生命还没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事,它就过去了?林克莱特通过《少年时代》好像在对我们说,你看,你的生命里其实发生了很多很多,多到你都无法看到全部。对于过去的事,与其伤感地去回忆,不如把它看成时间留给自己的宝物,去感受、拥抱它。爸爸对梅森说,“生活的意义?重要吗?重要的是你有所感悟。”电影好像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它不像以往的作品,不在讲述过去的故事,也没有赋予未来的想象,它说的就是“现在”,一个正在进行时,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点——或许这部电影也无法把握这一瞬,但它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现在”的存在,和它不可比拟的美。
对于“现在”的把握,或许林克莱特的感悟的确深——在两年前一场德州大火中,他失去了自己一块地上大部分的房屋和几乎所有的胶片收藏。那是他在20年前开始就自己动手打造的家,顷刻间灰飞烟灭。而他也惊讶于自己并没有因这件事过分伤心,去年《少年时代》结束拍摄后,他就开始动手在同样一片土地上重建。他在采访中说到,自己在911事件前几个月还曾去了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感叹这建筑真是人类的奇迹,一定会长久地留存下去,没想到几个月后一切瞬间坍塌,让他意识到这世界上或许没有任何东西能永远存在。
所以最后梅森驾车离家,给我的感觉不是离别的难过,而是对未来的期待,期待看到下一章人生。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呀,就是去年看完《阿黛尔的生活》之后一模一样的。蓝裙子的女孩失去了爱情,但她还有最宝贵的青春,我就想这样一直看她看下去,永远期待她生活里下一个故事的发生。The moment seizes us... the film seizes me. 我有时候会觉得“过好生活已是不易,就别花太多时间沉迷(烂)电影了”,但每次看见这种电影,如同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击中似的,它投射出比一部电影、三个小时多得多情绪,放大了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最普通的美,或许这力量就是“永恒”吧。
花絮:1-电影里的古董GTO是林克莱特的,TOYOTA卡车是Ellar的,那个造了一半的屋子工地是Ellar一个朋友家的... 2-Lorelei在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变得很叛逆,不愿再继续演了,于是问林克莱特,“能把我的角色写死吗”... 林克莱特说不行这太抓马了你必须给我接着演下去...
少年时代观后感范文3
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故事。
母亲婚姻的“不稳定”带去的并不只是因此搬家的流离感,离开孩子生父后结的第一次婚姻,使他和姐姐有了同龄的好朋友+亲人,回想我的青少年时期,同学朋友是比父母更有存在感的、更重要的。后来母亲遭受暴力而逃出,孩子们虽然讨厌继父,但因好朋友+亲人并没有想离开。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即便看到母亲被打在地,也并没有理解母亲,多么像我的青春期,即便知道妈妈工作辛苦、同时需要照顾生病的爸爸,奶奶对她不好的情况下,我还是跟她吵架,知道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解内心,那时只想着”我我我“,青春期受到的伤害不敢回击,只敢对最关爱我的人释放,而我还是她唯一的支撑。片中的母亲对着甩车门的孩子哭着喊着我已经尽力了,想起几年前偶然看到妈妈的日记中记录那时的心情,”我快撑不住了......",心疼、自责、愧疚。同时,心里暗暗也原谅了一些自己,不只是我一个人是这样的。
第二任继父给男孩送给他一台照相机,给他带去摄像启蒙。最后不堪房贷重负加上这位老公不求上进,在家只是喝啤酒,无聊还爱管教,终究又离开了他。母亲最后在公寓中,目送着自己即将上大学的孩子,痛哭到生命中的里程碑都完成了,仿佛是一生完了,明明还想体验更多啊。这时只有深深的佩服,离婚带着两个孩子,后面的老公也不怎么靠谱,然而还是完成了读大学,读研究生、做了大学讲师,仍旧对人生期望更多。
母亲才是这个片子的主角。
他的生父把自己的靠谱献给了第二任妻子,然而却没有断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及时的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的沟通,尊重孩子。也是在成年后学习找到稳定的工作,抚养家庭。美国的这种文化的确让人佩服,随时学习,学习后仍可以找到工作。反省自己,前怕狼后怕虎,三十岁就觉得人生马上结束了,因为没有活成20岁想象的样子而要自暴自弃了。想佛系时,用影片中的母亲激励自己。
母亲和父亲见一面也会吵架,但是一直来往,继母对孩子也很友好。反观亲人之间不如自己意就翻脸不认人的,尽量不来往,差太远啊。
片中的情节很真实,孩子们小的时候姐姐欺负弟弟,母亲心情不好,处理的并不公正;男孩女孩也会接触到“不好”的东西,但都有惊无险的长大了。
少年时代观后感范文4
不知为什么看了这部电影,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165分钟是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12年就在这短短165分钟中就过去了,我们就像那个男孩一般,一眨眼间,我们已经14岁了,时间如梭,过的飞快。
“妈妈你知道吗?我终于知道那些黄蜂是从哪里来的了。”“是吗?哪里?”
“我想一定是,如果你刚好把水抖到空气里,然后就变成了黄蜂。”
这两句话是在电影开头男孩 与母亲的对话,也许你认为这个男孩的猜想十分可笑,但这个问题 你有问过吗?也许你问过,但你可能问了就完了,可能你问了就等着其他人来告诉你答案,或许你已经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在这短短的句话中,充满了小男孩的好奇,但同时为他自己的猜想而高兴。
影片历时12年拍摄,讲述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及其父母亲个方面的变化·······
这部电影让我最深刻的不是母亲冒着很大的危险去救自己的儿女,那个酒鬼后父实行了家暴后,母亲就躲了起来,她已经安全了,可她仍回来接在危险中的儿女,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女奋不顾身,而是一个男孩变换着各种发型,各样的打扮,从6岁到18岁,而同样的母亲在12年里却只是变换着不同的发型,住着不同的房子,换着不同的丈夫,而父亲也不过是卖掉了车子,换掉了老婆,蓄起了胡子。
这个家庭的变化让我感觉到时间过的飞快,在小男孩成长为一个大人时,经历许多的事情,玩游戏、看动画片、和姐姐萨曼莎吵架、一个个新的继父,母亲一次的换丈夫······这些事情一转眼就过去了。
母亲冒着很大的危险去救自己的儿女,送儿女去上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些都是母亲为儿女所做的事情,想到这里不禁想起母亲我和弟弟操碎了心,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我们都应铭记在心中,从我们小时候帮我们穿衣服,系鞋带,教我们走路,骑自行车······母亲的伟大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少年时代观后感范文5
第一幕仰望蓝色天空那稚气的脸和电影的名字都着实唬住了人。剧情的开头,帅气的小男主和他闹腾的小伙伴玩涂鸦,看裸女,真的会让人误以为这会是有一部小鬼当家之类的电影。
剑走偏锋的节奏,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说着一个普通小男孩慢慢长成一个普通男青年的故事。编剧在开头做了多少可以改变整个故事的铺垫,有一个励志的妈妈,有很多可以让他成为一个伟人,一个英雄的理由。在时间慢慢推进中,编剧慢慢把我的这种期待慢慢掐死,可以脑部他冷冷一笑说:故事就是这样的,我实话实说,爱看不看。
当他们的生活闯进了一个刻薄的继父,不,是他们寄人篱下。故事真实得有点不近人情,我们注视的这个主人公怎么没有反抗?为什么只是唯命是从?看到3/4的时候我已经投降了。
当孩子的亲爸出现的时候,我为什么会怀疑他是一个彻彻底底失败的人呢?只是因为他丢下了儿女,让一个曾经相爱的女人承担一双儿女,我对他进行了诅咒,我想编剧一定站在正义的一段,他必将在观众的诅咒下接受命运的惩罚。慢慢的,我放弃了,更可恨的继父登场了。为什么开始看到继父的第一眼会感觉到他是个靠谱的人呢?可不是,男孩子的妈妈一开始也这么认为的。电影中很多角色进入之前都是有过充分铺垫的,故事背景慢慢地像蜘蛛织网那样一点点丰满,完整。()但对于影片的进展和结局,观众没法预测,就像我们面对的生活,愿望是美好的,未来你是不知道的。
影片没看完就关了。真的看得有点累。也许我那个时候需要一个怪兽来破坏世界,我需要大楼倒塌,山洪暴发,僵尸惨死,头颅倒挂。真的是没有辣味似的情节来激发也是蛮痛苦的。
后来几天,看到网上好几次提到这部电影。我又从中间开始播放。其实情节一样。我想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似乎是男孩子从暗房出来,带有一种在平常很常见,但是在电视上很少见的羞涩。那种对话没有好莱坞演员那样自信,我觉得这个男孩子真的是在演自己一部12年拍摄完成的电影,真的像纪录片。
最后男孩子和室友,室友女朋友,室友女朋友的室友去徒步。一对单身男女擦出了火花,这个场景和导演的另一部《爱在黄昏日落前》男女主角在试音间里如出一辙。故事到两情相悦的当间结束,有理由相信,有12年耐心的导演,或者正在筹划着下一个24年的《成人时代》(Adulthood)。
如果你期望他像可乐一样迸发出强劲的力道,还是看小鬼当家吧。这部片子需要慢慢品,这部片子就是一杯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