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有哪些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武帝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汉武帝的评价范文1
另一位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汉宣帝对曾祖父汉武帝评价非常高,要为他加庙号(大汉非有大功大德的皇帝不能加庙号),认为他文治武功之大以至言辞都无描述 :“躬履仁义,选明将,讨不服,匈奴远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蛮乡风,款塞来享;建太学,修郊祀,定正朔,协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应,宝鼎出,白麟获。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其议奏。”
班固在盛赞汉武帝功业的同时,又可惜“如汉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只谈文治,竟然无一字提及他的武功。
后世的司马光对汉武帝评价比较苛刻:“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汉武帝的评价范文2
及汉兴,冒顿始强,破东胡,擒月氏,并其土地,地广兵强,为中国害。南越尉(赵)佗总百粤,自称帝。故中国虽平,犹有四夷之患,且无宁岁。一方有急,三面救之,是天下皆动而被其害也。孝文皇帝厚以货赂,与结和亲,犹侵暴无已。甚者,兴师十余万众,近屯京师及四边,岁发屯备虏,其为患久矣,非一世之渐也。诸侯郡守连匈奴及百粤以为逆者非一人也。匈奴所杀郡守、都尉,略取人民,不可胜数。
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特,远遁于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模可见。又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下之祠,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单于守藩,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
高帝建大业,为太祖;孝文皇帝德至厚也,为文太宗;孝武皇帝功至著也,为武世宗,此孝宣帝所以发德音也 。
汉武帝的评价范文3
大汉之所以是大国、强国,之所以被称为“强汉”,并不是因为汉初的黄老之治、诸侯并立,更不是因为屈辱的与匈奴的“和亲”,而是汉武帝真正完成了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精神认同的统一,真正塑造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意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南征北伐、东西开拓的赫赫武功、开疆拓土的基础之上。
一个国家要有强烈的统一认同,就需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个被异族,特别是中原华夏文明看不起的蛮族欺凌的国家不可能有自豪感,也不可能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独尊儒术”也需要用现实的功绩来证明、来保证儒家“大一统”“尊王攘夷”观念在实践中的正确,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意识形态领域,仅仅是口头的宣传,否则没有人会真心信服。
汉武帝的评价范文4
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而且一提到汉武帝,又离不开“好大喜功”的评价。今天我们看他的纪录,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业,仍要在长期的历史上评判。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所以我们读他的传记,一定要上与“文景之治”相陪联袂,而下面“从霍光到王莽”,更与他一生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汉武帝刘彻,出身离奇。他的母亲王氏进宫前已婚,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她的母亲亦即是未来皇帝的外祖母,强将她从金家夺回,进与皇太子,是为景帝。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至141年登基,实足年龄当不过15岁。兹后他在位54年,在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来是享国最长的君主。这纪录直到18世纪才为清朝的康熙打破。
从各种资料看来,刘彻的胆子大,也富有想象力,如他常化装微行,几遇不测。他打算进攻西南夷,就在长安附近凿地作“昆明池”,以便习练水军。在其他范围之内他也不拘形迹。例如他母亲曾再婚,又有金氏女,人家都隐匿不敢提及,他听到此事,就公然亲自寻访他的半姊,并赐她名号田宅。他的皇后卫子夫曾为歌伎,他宠爱的李夫人,曾为娼女。
汉武帝也不是一介蛮夫,没有文华辞藻的雅致。他的宫廷里,既有正派的儒生如董仲舒,也有恢谐人物如东方朔,更有名士如司马相如。我们再看他悼李夫人的赋(班固称武帝自作),“秋气潜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而且他又似乎看见李夫人的形影,作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则又可以想象他不是没有情感的人物。
刘彻未曾在战场里实际指挥作战,但是每有重要战事的部署,今人所谓“战斗序列”的安排都是由他自己作主。而且他也知人善用。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又是卫青的侄子,都以外戚创立不世军功。霍光与霍去病为异母兄弟,兹后更成为汉朝宫廷里的中枢人物。只有李夫人之兄李广利被任为贰师将军,作战不利降于匈奴才算是武帝任人的最大失策。
武帝对待臣属,也视人而定。他可以在厕所里见大将军卫青,也可以平常燕居的服装接见大臣,只有右内史(助理机要秘书)汲暗老是据事直言,皇帝偏偏怕他,非戴冠整容,否则宁退避帐中,不去见他。后来因淮阳地方难治,召拜汲暗为太守,汲暗辞不肯就,皇帝就说:“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他也就知道仅以此直言忠臣的名气,就不须特别振作,也可以把这地方处理得很好。后来汲暗在淮阳10年,死在任所。
汉武帝的评价范文5
汉武帝洗刷了大汉长达近70年的耻辱,“名为中兴,实同开创”,他是“强汉”的创建者,否则西汉留在后世的印象就是一个富而不强,小而分裂的懦弱政权(汉初的版图只及秦的三分之二),只能依靠向匈奴送钱送女人苟延残喘,只能称为“弱汉”;汉初的评价就不是所谓的韬光养晦,而是屈辱胆怯,可以说汉武帝洗刷了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三代的耻辱,奠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
王舜、刘歆的评价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强汉”形成的过程以及汉武帝个人的作用与历史地位:“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这具有强烈深厚的历史感与现实感。
另一个强盛的王朝大唐,之所以在官方、私人场合频频自称“汉家”“汉国”“汉皇”“汉将”“汉兵”……正是因为对大汉的强烈认同,彰显自己是大汉的合法、正统、合格的继承人,因此才要不懈努力恢复大汉故土朝鲜半岛与西域。
地球上第一大民族称为“汉”,不是因为“弱汉”,而是因为汉武帝创建的“强汉”——这一民族历史上最光荣、最自豪的时代。
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