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世界地球日学校演讲稿2020范文
4.22世界地球日,让空气更清新。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4.22世界地球日学校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4.22世界地球日学校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携手爱地球》。
昨天,4月22日是第___个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地球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一个,它是我们赖以生存之地,我们每个人都理应爱惜她,保护她,珍惜她,可是我们是否是都这样做了呢?
当我们忍耐气温的突然变化时,当我们已渐渐忘记春天的感觉时,当我们听到我国西南部份地区遭受百年大旱时,当我们从t恤直接过渡到羽绒服时,当我们偶然抬头发现天空已不是那末湛蓝时,我们都在不谋而合的问着一个题目:我们的地球到底怎样了?
我们应积极提倡并从点滴做起,留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本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在此向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1、平时勤动手、多动脑,学会旧物巧利用,变废为宝。
2、在家中、学校、社区和父母、同学、朋友一起种上几盆鲜花,栽上几棵树,既可以改善空气,又能让生活中布满春意。
3、留意勤俭用电。我们要做到随手封闭电灯、电脑、电视、空调、饮水机,拔掉插头。特别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电脑,假如短时间内不用,就将它转为睡眠模式。假如长时间内不用,就将它关机。这样既省电又维护了你的电脑,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4、留意勤俭用水。将水龙头随手关紧。
5、少用纸巾,改用手帕。重复使用纸张,双面使用。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做到勤俭用纸。
6、阔别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减少白色污染。杜尽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资源。
7、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如废旧电池不能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要把它们放进专门的垃圾箱中,集中回收,减少污染。
8、购物时,要尽可能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品,提倡绿色消费。
应对天气环境与减碳节能题目,我们任重道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出发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共同携手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新校园!
4.22世界地球日学校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4月22日也就是上周日是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节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得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城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大量的消耗水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把一个美丽的地球毁得不像样了。水渐渐少了,动植物濒临灭绝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的。人们到处砍伐树木,现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万公顷森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人们还随手丢垃圾,那发臭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树枝上挂着塑料袋、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都消失地无影无踪了地球渐渐被毁灭,人类也会渐渐死亡。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那就是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1.减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使用可重复利用和可再生物品;
2.提倡使用充电电池,回收废电池,集中进行科学处理;
3.不乱丢垃圾,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4.爱护野生动物,注意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动物;
5.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提倡在庭院内养花种草;
6.尽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
7.尽量使用绿色交通工具;
8.积极宣传环保,协助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
9.提倡绿色消费,积极参与环保科技实践。
4.22世界地球日学校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八年级九班的--,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消灭灰尘开始”。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在大街上,背后突然驶来一辆汽车,随后便会扬起许多的灰尘,紧接着路旁的行人便会眉头一皱,难受的咳嗽起来。
然而同学们在遇见这样的情况后是否想过灰尘到底是什么,它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影响呢?灰尘其实是由悬浮在空气当中的微粒所组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说得简单一点,灰尘就是悬浮在空中的微粒。但是,灰尘颗粒的直径大约是百分之一毫米或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的肉眼是看不见的,我们能见到的只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那么,灰尘对人有哪些影响呢?灰尘经常带着细菌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会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愈治的职业病。灰尘过多就是环境不好的表现,过多的灰尘会影响环境的状况并且能使人体的上呼吸道感染,诱发人体的呼吸道疾病。灰尘简直就是人类健康的杀手!因此,我们得加紧对灰尘的治理!可是灰尘是从何而来的呢?
灰尘是人为翻动、动物活动及城市土壤由于刮风、空气流通所产生的。特别是住在马路边的住户,更是饱受灰尘的干扰。所以,针对马路边的居民,的防护措施就是多植树,通过树来吸尘,从而减少灰尘对于人体的危害。
而对于没在马路边居住的人们来说,就可以通过下几点来防尘:
1.晨起时就把窗打开,可以给室内通风换气。但通风只需要20到30分钟就可以,时间过长只会让外面的灰尘进入到家中。
2.可以在家里备一台加湿器,让屋里的空气变得湿润些,这样灰尘就不会到处漂落,也便于打扫及使用空气净化器。
只要我们努力,灰尘只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越来越好。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消灭生活中的灰尘!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4.22世界地球日学校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是题目是《环保,为我们的家园》。
21世纪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极为密切,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让我们想一想,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一切的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有哪一样离得开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然而地球并不是有我们生存,还有很多很多的动物植物,所有生物的生存,又有哪一样离得开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襄、草原呢?地球就是由所有的生物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
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却从来不曾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我们人类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地球上人类、生物和气候、土壤、水等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就好比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各种机能之间都是需要保持平衡是一样的,你想想,我们人类身上的某个器官坏了,人就会生病,就会痛苦不已,其实地球也是如此,一旦失去了生态平衡,便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因为人类的侵害,如今地球面临了很多的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动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等,这些都是令人类头疼不已的事情。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个学生,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些环境不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我们可以积极参与植树节,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我们要爱护身边的环境卫生,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这一切,看起来不是很平凡的事情吗?只要我们愿意,很轻松就能完成,很轻松就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重大工作当中。
亲爱的同学们,你还在犹豫什么呢?从此刻起,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一起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我相信,有了每一个人的参与,我们的校园更美丽,我们的祖国更美丽,让我们时刻谨记保护环境是不容推御的责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4.22世界地球日学校演讲稿
同学们: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珍惜地球》。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她是我们能生存的地方。我们离不开阳光,离不开植物,离不开氧气,也离不开水。
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地球这位母亲的身上的绿,正一点一点地变黄,科学家们测算,在不久的将来,母亲的绿色会消失,我也曾作过一个真实的梦,梦见全球已被沙漠化,一眼望去,只能看见无边的沙子和黑色的天空,而我向一架飞船走去……
可是同学们知道吗?母亲将面临一场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大地淹没,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空气一点点的流逝,动物大量灭绝……
可是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只占世界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是这些水害不断地被污染着,大地上水的颜色,正不停的变换着……
我前几天看电视得知,在长江里,中国独有的中华鲟已经绝种,令几十代中国人自豪的活化石已从我们眼前消失。
我有一个愿望,我要一个三色地球,水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云是白色的,森林覆盖率是,蓝天和白云和谐的搭配着,只有诱人的绿色的大地。
让我们保护环境,珍惜地球,不让最后一滴水是人们的泪水,最后一口气是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为三色地球而努力学习吧!
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