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精选10篇)
从扎根基层到治病救人、从海事研究到国防建设、从载人深潜到逐梦航天,他们艰苦钻研,点亮了时代的希望!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向他们致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精选10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1
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朋友们,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隆重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在此,我代表中共____市委、____市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团队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
刚才4位代表的发言,真挚恳切、满怀情谊,展现得是他们创新、创造的苦与乐,我看到的,更是他们扎根____、奉献____的情与义。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过,科学中的美是无我的美。此时此刻,我想与大家分享下我对“科技美”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科技美是奉献之美、科技美是自强之美、科技美是服务之美。
第一句话,科技美是奉献之美。正是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忘我奉献、无私奉献,才让创新成为____的城市气质和鲜明标识,才让创新的东风、创业的火种,越烧越旺、越烧越广,使创新成为自觉、创新成为名片、创新成为优势。
——创新成为自觉,我们开展“山东走在前,____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思维创新为先导,在科技创新和实业创新上一路奔跑,在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上持续突破,人人讲创新、处处讲创新、事事讲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的思维自觉和行动自觉。
——创新成为名片,我们落实省委“十大创新”行动,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干出了全省第1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干出了全省第1的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愉悦口罩、惠民绳网、兴福厨具这些____科技元素闪耀北京冬奥,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的实业品牌和城市名片。
——创新成为优势,我们持续做优科创平台,做优科创服务,做优成果转化,“五院十校N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桥梁,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正加速变成现实生产力,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的后发优势和争先底气。
第二句话,科技美是自强之美。“创新争先、自立自强”是今年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崇尚“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做科技攻关的开拓者、科学普及的推动者、科创兴滨的担当者。
——做科技攻关的开拓者,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瞄准前沿引领科技,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创造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助力科技创新和实业创新中继续担纲承梁。
——做科学普及的推动者,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向身边的青年人才传授知识技能、传递品德情怀,同时积极投身科普志愿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做科创兴滨的担当者,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产品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催生出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更多的上市企业,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展现“在____、知____、爱____、建____”的硬核担当。
第三句话,科技美是服务之美。各级各部门要锚定“科创品质更强”目标,围着人才转、盯着服务干,把机制建好、把平台做优、把政策落实,让科技工作者舒服,让各类人才满意。
——把机制建好,科技创新是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合力共为。我们将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把科创工作谋划好、组织好、实施好。
——把平台做优,依托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科创平台,视研发为产业、视技术为商品,更好促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类主体协同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在____大地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把政策落实,实施好人才“三进三创”工程,把人才激励、创业支持、子女教育等政策落实落地。各级科技部门和科协组织要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让各类人才在____创业无忧、工作顺心、生活便利。
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朋友们,正因为有你们,____当下有为、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奋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____的当下更美丽、明天更美好!
最后,再次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2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于以祖国需要、人民需要为己任。结核病防治专家马玙如今90岁还在坚持工作,她说自己舍不得脱下白大褂,从医66年她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在结核病这个顽疾面前她没有退缩,她说“因为人民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自己应该从事这个工作。”于是结核病研究成了她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国超声电机奠基人赵淳生如今也到了耄耋之年,他一生以“科技报国”为初心,纵使病痛折磨也没能阻止他科研的脚步。他总觉得给国家干的事情太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国家。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于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点沙为土”你听说过吗?貌似异想天开,然而易志坚却做到了。自从他萌生了沙漠土壤化的设想之后,便带领团队扎进沙漠搞研究,不断开拓进取。即使面对外界认为沙漠土壤化成本过高、没有意义的质疑,他也没有放弃。经过多年努力,试验基地获得可喜成果,生态系统得到了明显改善。易志坚团队的努力使得沙漠变绿洲的梦想成真,“点沙为土”“变沙为宝”都不再是天方夜谭。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于努力奋斗、攻坚克难。“大黄鱼之父“刘家富,为了拯救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的大黄鱼,边学边干、不懈努力,带领团队攻克了大黄鱼育苗和养殖技术难点,培养了许多技术人才,不但成功拯救了濒危鱼种大黄鱼,还带领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打造我国陆战之王的幕后功臣冯益柏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做好研发技术工作只有专注做好每一件事。”他带领团队攻克难关,打破西方垄断,研制出了具有“中国心脏“的VT-4主战坦克,使我国坦克军工实力跃居世界一流水平。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于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年过七旬的庄文颖在真菌世界探索了近半个世纪,推动了我国真菌学科的发。她从不关注个人收益,耐得住寂寞,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她说自己没做过轰轰烈烈的事情,但就是在她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下,实现了她当初深造归国时想让中国真菌学走到国际舞台的愿望。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于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年过半百的毛献群是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她担纲过多艘舰船的总设计师,为我国海军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在工作中一直力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放过设计中的任何细微瑕疵,在她看来总体设计容不得丝毫差错。
科技工作者的“美”是对科学家精神的完美诠释,是永恒之美,不断激励和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进。最美科技工作者像一道光,将梦想照进现实,照亮祖国的未来。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相信在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引领下,我们必将建设成科技强国,我们将更有能力和信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____班的______,很荣幸为大家做演讲。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致敬科学前辈,做德能并重之后学”。
忆往昔,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今朝,“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他们用卓越的才能掀起科学旋风;他们用崇高的品德,坚守爱国初心。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想到为科研事业呕心沥血的无数科学工作者们以其德能夯实祖国建设大厦的基础,我常常思潮翻滚:好儿女当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成为像他们一样贡献卓越的爱国者,这才是对他们的致敬。
“德者,才之帅也”,我致敬前辈之德。钱七虎用国家奖金,助力家乡学子圆求学之梦;于敏,隐姓埋名几十年献身国防矢志不渝;屠呦呦,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科学前辈用亲身实践谱写了一首首“德能并重”的赞歌。今天更有钟扬潜心研究,奔波忙碌,将原本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在上海临港地区的滩涂上试种成功。他们为祖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折服人心、感动中国。我们当致敬前辈,以前辈为学习楷模,正心诚意,端正德行,努力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才者,德之资也。”我致敬前辈之才。只有德行,而无真才实学,也不能成就科学伟业。“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科学成就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这才是其“根本”,才是其“泉源”。嫦娥探月背后的工作者们为了模拟月球环境,选择西北沙漠,试验队员煞费心思,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顺利探月。他们潜心钻研于实验室的身影令人感动,他们用“精”“专”的科学知识打造“他有我精”的独门秘籍,让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上空。
“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德才并重,才使科技工作者们把收获融进奋斗的战场,将预定的目标装入出发的行囊,助力中国奇迹,铸就辉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们新青年当向科学前辈们致敬,更应遵循他们的步伐,德能并重,以高尚的德行操守传后世之效用,以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民族之芳魂。德能并重,全面发展,以自信饱满的心态迎接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4
各位朋友们!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虽金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16,17世纪的科学虽命标志看人类知识增长的重大转折,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19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催生了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前期,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形成了第二次科学革命,继而发生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变革,基于新科学知识的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引发了以航空、电子技术、核能、航天、计算机、互联网等为里程碑的技术革命,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我们的先人在农、医、天、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近代以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我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从世界强国变为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列强侵略、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多少怀抱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理想的人们报国无门,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同时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5
最美科技工作者发言稿
历史的维度,铸就了格局的宏阔。
信仰的坚守,奠定了胸襟的情怀。
回首百年奋斗答卷,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航行,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各行各业人才的付出,马玙、毛献群、冯益柏、庄文颖、刘家富、李德仁、吴尊友、沙国河、易志坚、赵淳生等10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作为科研方面的人才代表,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心系“国之大者”,科研报国,无私无我,无愧于人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当追之星。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
银发不改初心,马玙教授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返聘专家,用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她年近九旬,在疫情中仍坚持出诊,在结核病临床与科研教学岗位上已奋斗66年,参与17部专著撰写、发表论文130多篇、主编多部书籍。当遇到结核病患者家境贫寒时,她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省钱,甚至垫付医药费。听诊前先捂热听诊器,扶老年患者下床,亲自去CT室查看影像等等。她精于医术,诚于医德,尽己所能,为民解疾,无愧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她的为民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是新时代学习的楷模。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家国情怀
微观大义,探索世界科技前沿;夙兴夜寐,用半个世纪开辟真菌学新天地。这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庄文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她在“真菌学”这一浩瀚领域,倾注了48年的光阴岁月,用自己的行动照亮了我国真菌学研究的前进之路。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我国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木霉属真菌资源状况面目一新,发现和筛选出了有应用前景的菌株。虽然年逾七十,但庄文颖仍旧积极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为科学普及工作尽己所能。无私奉献是她身上最耀眼的品质,家国情怀是她心中最纯粹的追求。她的精神向我们传递着何谓“国之大者”,她是当之无愧的时代之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情怀
矢志不渝,献身航天探梦;心向科研,无悔至诚报国。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智能炮弹、医疗仪器、光学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1994年10月,他放弃美方给予的优厚待遇,告别已在美国定居的妻女,独自一人回到南京。2000年11月,因积劳成疾,赵淳生被确诊为肺癌。在肺癌治疗期间,又被查出了胃癌,一时间两次连续的大手术,使赵教授的身体几乎虚弱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不仅战胜了病魔,还带病研究出“新型超声电机技术”,哪怕已至耄耋之年,他从没有一天放弃过科技报国的梦想。他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担当意识刻入骨血,是新时代实至名归的闪耀之星。
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致敬伟大的科学家精神,致敬每一位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人!我们要向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心系祖国,自立自强,用我们的努力践行中国梦的承诺,用我们的汗水拼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辉煌,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之光和十四亿人的光荣与梦想,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6
我最崇敬的名人——居里夫人
有的人崇拜名人,是为了追时尚,而这种盲目地崇拜会使人误入歧途。有的人崇敬名人,把自己崇敬的名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激励自己像他们一样,为人民做贡献。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成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名人,无论是崇拜还是崇敬。我也不利外,我崇敬居里夫人。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荣誉,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已具备了漂亮这一资本,但是,她却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她为了做科学研究,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的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然而,她的努力不是徒劳的,最终,她终于发现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镭。
她本来可以就在她发现镭后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大笔财物,可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将镭的提纯方法公布于众。后来,居里夫人竟由于缺少购买1克镭的经费而难以从事科学研究。最后,还是一位美国知名女记者在美国发动一场募捐,筹集所需的10万美元款项。
居里夫人是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作报告的第一个女子。
我对居里夫人的人格感到钦佩。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项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她坚强、她意志纯洁、她严于律己,使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谢谢大家!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7
赞美你,伟大的科学家!你们那神奇而辉煌的一生,似星星耀眼的功勋,都让我们无限敬仰;你们那求真求实,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是什么令科学家们奠定了向科学进军的目标?是早年那孜孜求学的精神。无数科学家,从小就扑进了科海之中。的真菌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年幼时总在劳作之余跑到学堂外听课,或翻看父亲桌上的书籍。凭着一颗不穷的求学上进心,他方年13便以出色的考试成绩被清华学堂录取。少年时代的刻苦求学,为他走上科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啊,哪位科学家不是早年勤奋刻苦地学习?作为我们,未来世界的主人,该如何把握好今天?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是什么令科学家们敲开了科学大门?是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求实创新精神。在旧中国和解放初期,一些来帮助中国找油田的外国专家,轻率地给我国戴上了贫油国的大帽子。地质学家李四光没有被外国的权威"结论吓倒,坚持认为我国国土辽阔,天然资源理应非常丰富。他和勘探队员一起风餐露宿,到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的地区进行调查、勘探,终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一批特大油田,用事实证明了权威的结论是错误的。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不正是我们必须发扬的科学精神?
是什么令科学家对科学探索如此痴迷?是为科学,为人类甘愿付出一切的坚强意志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居里夫人在那个破木棚里,既是学者,也是苦工,她以惊的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忘我工作,从数吨的沥青油矿渣找到了新的元素钋;从3吨铀矿渣中犹如大海捞针般的提纯出0。1克镭。为此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与健康。居里夫人这种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啊!
是什么令科学家流芳百世?是那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两弹元勋王淦昌为了研制自己国家的__、氢弹,放弃了许多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从1961年到1978年,隐姓埋名了17年之久,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不分国籍,可科学家们却有自己的国籍。许多中国科学家都曾在国外留学,但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故土。因为他们的根在中国,情系中国。他们的中国心让我们敬佩,让世人称赞,更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向你致敬。你们的献身科学、奋力拼搏、坚忍不拔、契而不舍、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8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我有幸观看了这激动人心的升空过程。从2017年这只昵称“胖五”的火箭第一次发射失利,到如今的顺利发射,我一路跟随,一路见证了新时代中国的航天壮举,也在这一路感受到新时代高中生、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航天壮举的背后,是新时代共和国国力的全面提升,是新时代发展理念的不断与时俱进。
发射成功后,直播镜头切到文昌基地的测发大厅时,我看见大厅的屏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出自日本动漫《银河英雄传说》,在原作中是一句基于战略意图的口号,而“胖五”的发射团队用这句话来表达对科研和未来的展望,包含着一种农耕民族原本很少有的理想主义开拓精神以及剑指太空的豪情。从嫦娥探月到蛟龙深潜,从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到FAST在贵州竣工启用,从首次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验证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的入列,无一不是这样的开拓理念与万丈豪情一步步激励科研人员们为新时代的国力建设添砖加瓦。
航天壮举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们的不懈奋斗与辛勤付出。
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一飞冲天,到2008年载人飞船“神州七号”的太空漫步,从2017年“墨子号”的在轨交付使用,到2019年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二次发射,中国人征服寰宇、遨游天际的每一步,都凝聚和挥洒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汗水。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作为新时代高中生,我对这些壮举背后的一位位付出者心怀敬佩,他们有着筚路蓝缕的拼劲,有报效祖国的赤忱、有隐姓埋名的坚守,更有岁月无改的深情,是他们在这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航天壮举的未来,是新时代高中生、新时代青年只争朝夕、接续奋斗的责任与担当。
黑格尔有言:“一个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而当我们新时代高中生眺望更辽阔的星空时,不应忘记,我们脚下已抵达之处,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曾倾尽所有为之奋斗的诗与远方。因此,在这直播镜头的欢呼声中,我们新时代高中生更应懂得壮举之下的责任与担当。正处于青春韶华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我们的努力向他们献出最真挚的敬意。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赋予我们的担与责。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今天,我目睹了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这一航天壮举;今后,我作为新时代高中生,将更加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不负青春韶华,不辱祖国使命!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9
“3,2,1。点火!”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五号宛如腾跃巨龙冲上云霄,划破黑暗天际。指挥室中的人们屏气凝望直到成功入轨,欢呼声才充斥茫茫戈壁,而屏幕外的我早已热泪盈眶。小时候,太空人在彩色电视中,宇航员在课本插画上,现在,航天,是一个中国科技梦,装在我心里。
我因何感动?因虽无法亲身窥探宇宙的辽阔无限,却深谙跨入星河的一步有多么艰难。
500年前宇宙无限说激发了人们对未知的幻想;400年后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上说出了那句永垂青史的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而一年后中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在宇宙中闪着光,唱着歌,被世界看见。无法想象在当时,人们流下了多少炽热的泪水,无法想象,多少少年将青春和梦想一并沉淀在沙漠大山之中,将对中国航空的憧憬与拥抱天空的灵魂一并化为手中演算的动力:是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航天梦”,倾尽一生为中国航天科技奠基;是航天工程师周湘湘”视力降了,标准绝不能降。”在烈日中持续工作30小时。身体失重,心灵永不失重,一代代航天人为国奉献,让我懂得什么叫以小我换大我,以小家成大家。
我又因何而欣喜?因科技能够推动人类的进步,而中国一直在科技征途中拼命奔跑,努力腾飞。
为什么要探索浩瀚宇宙?因为认识,开发,利用宇宙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航天事业对百姓生活,社会发展,文化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源会衰竭,国家会因科技落后被他人制约,只有用科技增强实力,才可以造福国家,造福后代。深知这个道理,中国科技“当惊世界殊”。2012年中国蛟龙下潜7062米,刷新中国深度;16年中国天眼不拘囿于太阳系,突破中国高度;19年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验证,再展中国精度。不难预测,中国将有更多的东方红照亮宇宙,中国正在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
在感动与喜悦中惊醒,我明白为了后世幸福,国家强盛,我们有义务将责任扛在肩上,努力学习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航天精神,也是科技精神。虽然我们的科技实力还有差距,但只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没有达不到的目标。且看疫情当下,医学科研工作者日夜颠倒的研究疫苗,不断跨越现实阻力;航天领域我们在2020与火星相约,研发新型载人飞船……科技创新重在新,作为新一代青年,不可只见繁花而忘记荒凉外坚守的人,不可“躲进小楼成一统”,只懂索取他人成果,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以国家发展为目标,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新上加新,在国家发展的动力上强上加强,只有这样,才可不负前人,实现伟大的中国科技梦。
航天梦就是科技梦,科技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梦。少年,带着华夏大地的热血赤诚,努力朝璀璨的星海奔去吧。去筑中国科技强国之梦,为人类文明,科技进步填上你的一笔一墨,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10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科技文化节”已然落幕,不论是21世纪以来我国取得的非凡科技成就,还是贴近生活的科学实验,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然而最为可贵之事,莫过于各位心怀科学技术兴中华之志,揣尖端人才之梦,新时代青年当如此!
我看见,众青年亲身投入科学活动,参与科学研究,缜密思考,严谨推理,尖端人才出少年!
那沉浸于化学实验室大胆时间猜想的众多背影,是创新的标志;那致力于机器人比赛精密设计的身影,是严谨的代名词;那不放过1%误差的少年,是缜密的代表。同学们,你们可知,刘明侦23岁时便于《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不是毕业后更是选择回国突破中国太阳能电池瓶颈;申怡飞19岁时获论文大奖,如今三年过去,他已牵头中国5G技术发展,以创“中国芯”为己任。“英雄出少年”,新时代青年应当走在时代前列,在众多科技领域崭露头角,为科技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我看见,中华民族借科学技术之风,逐步兴盛,科技力量迈进世界科技前沿。
陈独秀曾言:“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君可见,自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每次科技革命都大幅改变了世界格局,一个国家科技的腾飞,更是直接决定它的经济实力,从而决定了其政治地位。近年来,中美贸易竞争便是一场科技上的竞赛,掌握核心技术者胜。因此我吾辈青年,诚应为国效力,令我国科技实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看见,众青年遇困阻而仍奋力前行。科技探索之路并非坦途,需各位砥砺前行。
遥想当年,新中国初立,国防力量薄弱,一众老一辈科学家携冲天锐气入戈壁滩,踏罗布泊,历三十五次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和技术事业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才华;今日新冠病毒肆虐,国内外已有诸多病人因此丧命,疫苗研发更适应病毒特性而受到阻碍,然而医护人员、病毒专家仍坚持开发疫苗,是一份责任,支持着他们一如既往的前行。科学的探索,靠的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数百年上千年的积累,几十代人的不断完善,方才建成如今雄伟恢宏的科学大厦。我们作为新时代高中生,又怎能因为学业上或科研项目上的些许小困难就因此放弃呢?为了准确实验结果甘愿等待,为了机械装置不出差错甘愿苦思冥想,这才是新时代高中生在科研道路上应该有的模样。
同学们,科学技术兴中华,尖端人才出少年,希望在座各位皆可铭记“科技文化节”所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兴我中华!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致敬科技工作者演讲稿(精选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