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培训心得>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HT分享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

10月9日下午,我校三个校区分别在各自会议室举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专题培训的教研活动。培训会以观看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及经验交流会”视频为主要形式,倾听xxx等专家对三上及四上新教材的剖析解读,虽然我们只是观看了网络视频,可是我感觉每个专家的演讲都栩栩如生,令我醍醐灌顶。我是教授三年级数学,因此xxx老师对于三上新教材的解读,使我对三上新教材有了全面到位的认识,更让我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力。

xxx老师结合新教材的理念,将三上的数学内容分成四大块,分别为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倍的认识、量与计量,她按顺序对这四大块内容的编排特点、具体内容以及教学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也对新旧教材之间的相关变化做了充分说明。下面谈谈我的感想和收获。

1、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的最大变化是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数学设计更为合理,而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此编排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计算数学的另一大改变是关于估算,新教材关于估算的改编更加注重估算的作用性,而非单纯的估算计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书本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清楚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情境创设的最大特点是主题图的运用,这样在解决一道应用题时,学生必须首先从图形中获取相关数学信息,再进行有关计算。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是三上新教材一个非常明显的改变,编写者将倍的认识从二年级提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因为三年级的孩子数学思维已经初步形成,并拥有大量数学做题经验,因此对于抽象知识—倍的知识更容易体会和理解,也就更易掌握和运用。

4、量与计量

三上新教材将时、分、秒提为第一单元进行教学,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贴近,且内容形式非常丰富,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得在教授这个单元的过程中,学生是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掌握知识,知识更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总而言之,这次新教材培训,使我更加深入的把握了教材的编撰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做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

20xx年10月26日,我们槐树铺学校初中部语文老师认真学习了省举行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克服语文教改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一、必须转变观念

新教材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初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阶梯的在作文之路上成长。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二、终身学习是新教材提出的要求。

新教材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材和时代的要求。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语言水平和诵读能力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终身学习”不再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三、要勇于利用教学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四、要学会处理教材

对于新教材我们也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

五、要善于总结,会走新路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

2月11日和12日,在工作室柳青霞老师的组织下,我有幸观看了20xx年全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培训的直播课程。专家们精彩的论述,深刻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明白,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上一节好的科学课,教师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的本质,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并能乐学、爱学科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潜心钻研教材,积极参与研讨,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4

20xx寒假以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20xx人教版中小学教材培训会上,学习了新教材,统编教材对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都定有内容目标,更加的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加的明确,我们备课时应当研读教材,关注课后思考题,做到一课一得,语文要素,点状化,序列化的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真正的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教材是体现教育质量最重要、最直接的载体,此次国家层面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不仅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更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义务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培训期间,专家们从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教材新内容的挑战及创造性使用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既有“宏观”的统编教材特点介绍,又有“微观”的教学指导建议;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可感的课例操作,让参训老师对统编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了解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思路,促进了统编教材理念的践行。

通过此次学习,我了解了教材改革的背景,理清了新教材的编写思路,获益匪浅。现将我的一些体会梳理如下:

一、了解了教材改革的背景

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世界瞩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为世界提供样板,应成为自觉追求。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教育与教材改革相结合是必然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组建了三科教材编写团队,历经四年还没有编完。这次的统编教材着眼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战略意义。

二、理清了新教材的编写思路

在理念上,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主,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特点。在内容上,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主要内容。对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研讨交流,强化实践应用,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在语文课与学生语文生活之间建立通道,努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是突出“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新教材仍然要着力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语言感受与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等。同时,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注重阅读方法与策略指导

注重阅读方法与策略指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指引学生不断的进行学习探究,主动进行学习。

我通过这次培训,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一、对统编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

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增加了综合性学习、习作,还有专门的文体,如名著、神话等。新教材也增加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有所增加,说明新教材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小说的阅读教学要求:学会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诗歌的阅读教学策略:还原情境,增进理解;多文对照,比较深化;拓展资源,提升思想;凸显活动,任务驱动,群读推动,学用转化。

议论性文章的教学策略:思维训练突现“一课一得”,每节课落实一两个小目标;提纲挈领,把握文章思路;细读内容,分析论据、学习论证方法;精读课文,分析论证过程;朗读、对比、品味语言,领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概括、严密、辩证);读写结合,迁移应用;安排一定数量的“复原”与“延展”“补充”的练习。

四、思考了专业提升的路径

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语文的教学目标,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本次培训听到最多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语文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方法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平常的教学,我们重基础的比较多,而忽视了学生的习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了只会做题而不会生活的人。

通过学习新教材,我更加感受到了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总结反思的重要性。作为教研员,要引领方向,要走在教学研究的最前沿,就要钻研新教材,研读新课标,研究课例,学习方法,将新理念根植在心。扩大阅读视野,广泛涉猎,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建构立体综合的知识体系。在平时的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基层学校的调研,和一线老师的沟通交流,了解新教材的使用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有计划地实现育人目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有名师的引领,有不断地磨砺思考,我相信即便起步晚走得慢,也不必畏惧山高水长,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那迸溅的可贵的思想的种子,定将在教学改革的田野上孕育出绿色的希望。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5

10月17日,我们办事处品社教师齐聚在微机室,在网络上认真学习了新教材培训。很荣幸领导把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给了初任品社教师的我,所以我抱着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心情参加了这次新教材的培训。下面把这次学习的收获和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本次培训的主讲人是由教研员方丽敏和安子琴来担任。从20xx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制”。更名的意义就是“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堂”。

一年级教材里面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就是体现法制精神。我认为这一内容体现的主要是规则教育应该是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规则教育应该是一种法制教育的内涵,例如《校园里的号令》这一课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懂规则,守规则进而体现出法制精神。我们一起回顾 “老虎咬人事件”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比老虎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对规则的蔑视”。

教材有两条线索:

明线:儿童生活的时空顺序

暗线: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

教师在讲述教材的主要特点时就这四个方面分别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讲解。比如第二点体现中华文化传统,有中国味主要体现在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材中采用了儿歌童谣的表达方式,儿歌童谣简明易懂读起来郎朗上口,让人喜爱。

我觉得在学习时,应该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感悟、榜样学习和批判反思等四个方面。在生活中感悟教师出示的实例是这样的。老师偷拍下学生上课铃响后学生的表现,在课上播放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回望反思,哪些行为上是不当的,哪些值得表扬。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6

X月X日我校派7名历史教师参加了延安市教育局组织的关于《高中新课程教材专题培训》,来自延安市各县、区的一线历史教师齐聚新区一中报告厅内。此次培训为期一天,以帮助历史学科教师深入学习新高考相关政策,提升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认识和实施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

本次活动邀请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历史学科教研员熊国荣做了关于《高中历史统编教材解读及教材建议》的主题报告。天津是全国第一批新教材试点试教学校,这使得其对于新教材的理解更具有前瞻性和借鉴性。

熊老师从新统编历史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与思路入手,剖析了统编历史教材的基本体系,并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及教学思考进行分享,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分析了新教材新高考下历史教学的内容与实践。

在历史教材中,熊老师详细剖析了教材基本结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内容要求,教学要求,学业要求,新教材栏目的创新设计,渗透的七大教育主题,教材叙述的特点,教材学习的难点。详细分析了单元体系,整体把握了教学方向。

在历史教学中,确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树立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形成历史发展大趋势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增强学生的史实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从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海洋意识及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及贯穿生态文明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会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学习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释,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学生还要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熊老师以天津历史教学调研及自身教学教研实例,向我们展示分享经验。他提出几点建议:

1、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历史发展的大势,了解世界历史横向、纵向及交流,认识人类文明在相互学习中进步发展。

2、制定科学教学目标,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

3、抓住关键历史概念,合理整合教学内容,认识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文明的多元面貌。

4、有效设计教学过程,推动学生探究思考,强调学习中心课堂,问题引导教学。

5、依据历史逻辑关系,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梳理单元导语的逻辑关系,分析单元—课—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6、运用结构图示,加强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

熊老师的讲座既高屋建瓴,又细化生动,对一线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提高一线教师的学科视野和理论素养。

学习很短暂,但陕西新高考之路刚刚开始。通过此次培训收获满满。我将会把此次所学所悟用于教学之中。作为新高考改革路上的指引者,实践者。我们肩负着学生新高考之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成就和问题,明确不同在当今文明对话与融合的背景,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宽广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为目标,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让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7

20xx年7月27日至7月30日,我参加了高中生物新教材网络培训。本次培训以中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着重分析了教材部分知识内容的修订,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第一天上午,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曹老师,对新课标“新”在哪里做了讲解;下午赵师谈了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第二天上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编辑室谭老师对《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进行简介。从第二天下午至第五天,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的吴老师,王老师,包老师,刘老师等几位老师对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 《遗传与进化》,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教材做了系统全面分析。这次培训为期4天,紧张有序,现将自己的收获和今后工作中的打算简要总结如下:

一、对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与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贡献,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进行教学,能够使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高中生物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其中,生命观念是基础和支柱,在形成生命观念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过程,最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概念教学。生命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但机械性的背诵并不能使学生对生物学概念进行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注重对概念本质的理解,避免机械、狭隘、死抠字眼的概念教学。

然后,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要全面考虑核心素养任务的针对性落实,在扩展、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能力和品格方面的要求。对比传统应试教育,机械的背诵、做题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不应只注重和答案的一致性,要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其次,要注意情境的创设。通过不同的情境设计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最终得出探究性学习报告,并可以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整个过程中,教师更多地作为组织者、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提高探究实践活动的可行性。

再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类的学科,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离不开科学实验的进行。实际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体会一切理论都来自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对于教材的实验步骤进行改进,对比改进前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最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注意与学科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学过程中穿插着社会热点问题,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材在知识内容选择与学生活动设计方面的修订情况

(一)“科学家访谈”更新访谈对象

实验教科书每本书开篇的“科学家访谈”,用科学家现身说法,以培植学生的科学精神;用我国科学家为例来体现我国科学研究的成就,以帮助学生养成爱国情怀。因此,教材修订时予以保留。鉴于实验教科书中“科学家访谈”介绍的科学家多数年事已高,因此本次修订时对访谈的科学家做了更新。新教材5本书访谈的科学家分别是施一公院士、袁隆平院士、许智宏院士、方精云院士、杨焕明院士。他们都是各研究领域的杰出人物,所做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各册教材主体内容有密切关联,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是学生易于理解的,因此对这些科学家的访谈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材知识内容的变化情况

考虑课程标准关于必修的内容要求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实验教科书使用十多年来,一线师生普遍认可其总体框架结构,因此必修教材的总体框架结构不做颠覆性的改变。同时,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变化和一线师生对实验教科书所提的建议,对必修教材章节内容做局部微调、优化。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跟原有教材相应内容比则有较大的变化。原《稳态与环境》模块被拆为两个模块——《稳态与调节》和《生物与环境》,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时翻一倍,内容有增加,因此这两本教材的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充实。

《生物技术与工程》主体内容包括原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除了生态工程之外的全部内容,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有关微生物应用的内容,以及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发酵工程的部分内容等,编写时对有关内容进行了整合。

全套教材在知识内容方面主要有以下变化:

必修1《分子与细胞》在维持基本框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微调。

第1章“走近细胞”,删除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并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提前到第1节,充分阐述了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内容略有调整,修订后的五节按照知识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依次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材中关于水、蛋白质的内容略有增加,阐述更为透彻。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将教科书第4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移到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将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整合在一起。这样既符合教师的教学习惯,也能更好地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将实验教科书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移走后,重新组织的两节分别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阐述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具体内容有一定的更新。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四节顺序依旧,但是具体内容,包括ATP、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原理等内容,都有更新。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将实验教科书第4节“细胞的癌变”的内容移入了《遗传与进化》;关于有丝分裂的内容明晰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全能性定义改为: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必修2《遗传与进化》继承实验教科书的组织主线——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奥秘的历程,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做了一些调整。课程标准在“遗传与进化”模块增加了表观遗传、生物进化的证据等内容,原在必修1安排的“细胞的癌变”也移到必修2,因此,必修2的内容有所扩增。考虑到课时有限,因此将实验教科书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删除,有关育种的内容简化后分散到各章节相应内容中。教材在“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一节,用一个黑体字标题的内容、一页半的篇幅介绍表观遗传。为落实课程标准具体的内容要求,第6章内容有较大的变化。首先,由于要有机融入“共同祖先的证据”,因此增加“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作为第1节,这样本章的立意就不再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而是介绍“生物的进化”。第二,实验教科书的两节内容重新组织,将“自然选择”的内容单独成节,阐述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从而更好地凸显“进化与适应观”。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共五章,分别是“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原必修3前三章内容相比,由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变化,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都由一节扩充为一章,内容有较多扩充。特别是神经调节的内容,由于对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都各安排了一节进行介绍,因此这部分内容扩展较多。“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增加一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共四章,分别是“种群及其动态”“群落及其演替”“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其中关于种群、群落的内容都有所扩展,增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的主要类型的内容。为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原属于选修3的生态工程整合安排为“人与环境”一章。生态工程由原选修3的一章精简为一节,内容大大简化。

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共四章,分别是“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对应原选修1和选修2部分内容;其他三章则对应原选修3部分内容,胚胎工程安排在细胞工程一章。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一章内,新教材根据国家近年出台的有关政策和文件,明确了经过审批上市的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与传统作物的并无差异。

(三)整合、优化学生活动与教材正文内容关联的学生活动,整合为两大类,从而便于教学。

将实验教科书中的“实验”“探究”“模型建构”“模拟探究”等整合为“探究·实践”,将“资料分析”“资料搜集与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整合为“思考·讨论”。整合之后,教材正文中的栏目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要观察、实验、制作等动手操作的活动:“探究·实践”,一类是基于资料、不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思考·讨论”。两类活动均做了修改和完善。“思考·讨论”类活动更加聚焦各章节重点学习内容,全方位地更新资料、完善思考讨论的问题。“探究·实践”类活动则根据教材修订之前的调研结果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删减、增补、改写等,其目的是增强活动可行性,提高活动的教育价值。以下重点介绍“探究·实践”类活动的修改情况。对必修模块两本教材中的“探究·实践”活动,进行精简并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增补个别实验。

《分子与细胞》删除3个实验,调整1个实验,补充1个实验。删除的3个实验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操作难度大,效果不理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材料不容易得到,效果不理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价值不大)。其中“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改为思维训练“运用模型作解释”,保留其发挥思维训练的价值。“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则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调整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该实验可以说明酶的专一性。

《遗传与进化》模块,将“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探究活动改编为“思考·讨论”活动,降低难度;“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增加一个活动“模拟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增加“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该实验加深对较为抽象的“自然选择”的理解。

对选择性必修模块三本教材中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实验教科书中可行性好、教育价值高的活动保留并完善,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取舍、补充。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可行性,有的实验调整了实验环节,明晰了实验步骤;有的增加了备选的实验材料。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删除了苏丹Ⅳ染液,减少了实验操作环节;调整备选实验材料为梨匀浆、葡萄匀浆等7种。增加关键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图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增加三种有机物与相关试剂的颜色反应;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增加了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等等。为了营造开展实验探究的情境,一些实验增加了相关的情境导入。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前增加这样的一段话:“正因为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很大差别,我们才需要在日常膳食中做到不同食物的合理搭配,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我们的食物来自各种生物组织。那么,怎样检测不同生物组织中的营养物质呢?通过下面的探究实践,你可以尝试检测不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网络培训,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摸索、调整和改进,在完善学生学习体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最终成为一个有思想、敢质疑、实践能力强、有崇高社会责任感的人。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

20xx年8月24日,我参加了20xx年儋州市初中英语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一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老师们的细心讲解给我带来的是内心深处的震撼。一次次的聆听与讨论,让我对新课标及新教材的理解就更深一层;我对自己之前的教学理念、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剖析、总结与同培训的骨干教师交流,明确了我今后教学方向。无论是理论的层面,还是实践的操作,此次培训给我带来了质的飞越。下面我详细地谈谈我的体会。

一、对新修订版《义教课标》的理解及实施有了新的认识

本人之前对《课程标准》的了解是极其少的。这也是第一次这样的集中学习,李青鹏老师就如何理解和实施好《义教课标》的精彩讲座,他精辟的解读,给我指明了实施课标的方法及对教师的要求。

1、首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修订后的课标前言中强调了英语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素质教育。并且课标第一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使他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其次修订后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用能力。

2、课标中目标更清晰。就初中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初中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听了李青鹏老师的报告对于我这个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了解了新教材,收获了无以伦比的教学建议

李青鹏老师给我们全面解说了新教材。新教材强调了音标,调整话题,更加贴近学生。增加口语范例;精心设计阅读板块,加强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体裁也更丰富了;增强写作的过程性和指导性。虽然新教材删减了单元,减少了词汇量,但我认为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外籍专家Michael对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多教学案例,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一定要大胆尝试运用,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活起来。

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慢慢参透到实践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本月14号参加了来自XX的冯XX、陈XX两位名教师培训,她们从(PEP)人教版新教材的结构、内容、要求、方法和目标等方面入手,以生动的教学实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山区教师指出了利用新教材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向。

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更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冯XX老师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新旧课标的相同与区别,帮我们梳理了整个新课标的核心所在,更利于我们对新课标的学习。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就要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英语的要求,以指导教学实践。

本人感触最深的是有以下几点:在短短一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

1、她们的教学教法,方法方式有效而能让学生爱学乐学。

2、她们的很多教学理念都是为了学生学习进行有效教学服务。

3、和新人教版新教材的结构、内容、要求、方法和目标一致为了更有的教学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新人教版新教材特点是: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通过培训让我更深的认识到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是全新改版的,无论是话轮的长短还是话题的深度,跟老教材比都增加了难度。这么好一个机会,我有幸去衣锦小学参加了六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主讲方爱老师从以下四方面剖析了本册教材:六年级下册调整状况;单元结构分析及教学建议;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及学习策略内容分析。其中我收获最大的是“单元结构分析及教学建议”这一部分。

1、主情境图

在总体设计上作为整个单元的“序幕”,呈现单元核心语言以及语用环境,A,B部分作为“分场景”进一步展开单元话题并在细节上加以丰富。使用方法:第一,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感知语用环境,适时引入A,B部分的教学内容。第二,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进行单元语言的复习巩固练习。第三,挖掘图片中的文化和情感教育内容。

2、 Let’s try板块

Let’s try板块是对话的引子。通过完成听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体验新句型,还能获得对话部分的人物及场景信息,为进入正式的对话学习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教学建议:

听前:第一,复习回顾句型词汇。第二,三读:读指令语、读题目、读图。

听中:第一,根据题型的疑问句找关键词。第二,根据听力要求调整技巧,勾画做好笔记。

听后:完成说、写的任务。

3、 let’s talk板块

此板块教学4—5个话轮的情景对话。操练活动搭好脚手架,逐步实现语用目标。

第一,多采用针对对话细节提问的方式,操练主句型。

第二,学生结合实际运用主句型进行表达。

此板块的教学目标:

第一,能听懂对话大意。

第二,能读懂并写出核心句型。

第三,能正确朗读所学对话。

第四,能在情境中恰当运用核心句型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

第五,能在提示下写出简短语句。

新课程标准对此版块的教学建议:

第一,对话教学重视重建对话文本,强化学生对核心句型结构的认知。

第二,关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构成。

每一个板块该怎么上,上到怎么样的一个程度,通过这次培训,老师自己心中有了一个度,以后的教学中也更加得心应手。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9

20xx年7月xx日,在xx附中领导团队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xx师范大学举办的“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上午场是汪xx老师的课堂管理课。汪老师深扎教学一线,经验充沛,颇具幽默的授课风格让我们收获满满。尤其是开头的视频分享让我们深刻反思教学实践,去思索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一匹马儿深陷泥潭,发现它的养马三兄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反应方式,其中最后一位建议驱赶马群,让马儿被马群的生命力感染,自我激励,自己找回生的希望,最后马儿不断挣扎着跳出泥潭,重获新生。视频中所展现的问题,正像我们每个教师会遇到的教学困境,不责备,不埋怨,不轻易放弃,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具体的困难所在,找到合适的方法激励,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地方。接下来,汪老师就课堂管理及其基本任务,课堂管理会遇到的一般性问题,课堂管理的调节技巧等方面向我们做了深入的分享。在课堂任务管理方面,教师可谓身兼多职,不仅需要构建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还要组织好课堂的物理、心理、情感环境等,制定班级口号和班规班约。在舆论环境方面,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正确地自我评价,还要对外部的评价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

下午场翟洪明老师以强大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带领我们深入分析分享了新高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明晰了新高考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比如,中学教学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教学管理带来的问题,考试过多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的问题,以及等级赋分的科学性问题等。翟老师层层分析,拨云见日,让我们明白了新高考改革问题急切而复杂,任重而道远。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比如3+3和3+1+2哪种模式好?五种赋分制度哪种更科学?哪种走班制更科学等。在翟老师的分析授课中,我才意识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所要面临的具体困难,每个角色所要做的努力和突破。

总之,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培训讲座,在场的所有教师无不被汪老师的热情幽默、翟老师的专业分析所感染,无一不收获满满。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0

20xx年2月27日上午,小雨飘飘,来自各单位的教师代表参加了在市二小举行的小学语文教研员解说教材活动。教研员赵飞燕老师在深入研读和思考的基础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说了一年级下册部编教材,结合具体的实例,既说明了是什么,又回答了为什么,还和老师交流了怎样做的建议。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几个老师一路上交流着,那精辟的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老师们得到了几个明确的信息,一是中华优秀诗词和蒙学教育进教材、进课堂,二是教材的改编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领会,三是语文教学应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进行相关内容的渗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这次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虽然我不从事一年级教学,但此次培训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新认识,为高年级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我们学校平行班少,这次学习也将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3、赵老师还告诉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着力点:以“三个基础”为导向,重视学生双基的落实;抓好课内阅读,为增量提供时间和方法的支持;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课内知识和方法的平台,这让我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活动中也能更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培训会上,赵老师举例识字课《小动物》和《彩虹》两节教案设计让我明白了语文课的流程,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训练点都体现在语文课堂中,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

5、在讲座结束,还对古诗吟唱再次指导,我也明白了一些吟唱规律,有增长了很多知识,今后在教学中要多加实践,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解说教材只有半天,偌大的电教室老师们个个屏气静听,飞快地做着笔记,生怕错过一个细节,生怕漏掉一个重点。赵老师的解说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指出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误区,又站在一个专家的高度,为老师们充盈个人素养,提高教学技能,丰富教育人生指明了方向。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1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小学英语教师网上培训活动,学习是短暂的,但通过学习,使我在思想和业务理论上都受益匪浅。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对小学英语理论培训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以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合理使用直观教具,充分发挥教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到直观教具,我们首先想到的将会是多媒体设备,但通过参加培训以及和老师们的交流,我觉得,多媒体设备确实有其先进的一面,但如何用好它,在什么时候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课题。但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进行教学,同样取得了成功。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如何去用好各种直观教具。

二、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使英语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爱好。培训中,老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喜欢学英语,学校里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问题提出来后,我就在思考,没有气氛,那我们就应该去营造气氛,就应该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好典范,在平时教学中或和学生的交流中要尽量使用英语,至少在自己教学的班级是可以实现的,虽然这做起来确实有些难,就像普通话的推广一样,这么多年了,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要知难而上,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去尝试,只要你做了,就总会有收获的,当你通过努力使一局部学生喜欢使用英语说话、交流,喜欢学习英语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没有白付出。

总之,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确实是受益匪浅,从中不但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但是在我心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自己所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多给我们一些学习的时机。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2

我有幸参加了8月6号到7号在兰州“20xx年甘肃省义务教育新教材教师培训”的学习。在会上分别聆听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李俊副教授和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特级化学教师韩立新专家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分析解读报告,受益很多。

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情景素材折射出的教育理念

修订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增加了许多新的教学情景素材,如:新型陶瓷,导电塑料等,这些与时俱进的教学情景素材的加入,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识会不断更新,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等。这些情景能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安全隐患编入了: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等教学情景素材,并在标准中特别要求学生“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编入了: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科学的不怕困难的献身精神。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学情景素材的变化,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首先是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只是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一个载体。让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过硬的能力和发展的眼光,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能拥有有创新能力的新型社会的接班人。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强大。

二、新修订人教版化学教材解读

(1)修订依据:课程标准、课题研究、教材回访、审查意见。

(2)基本原则

增强逻辑性、可读性、趣味性;探究过程的理解、再认识;更新知识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

(3)修订内容

①增加提示性边框栏

新版教材增加“方法导引”栏目,如“观察方法(实验)”、“数据处理”、“配平方法(技巧)”、“分类方法”等,取消了“拓展性课题”。

②内容顺序调整

原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和第四单元“物质结构的奥秘”顺序调整、整合。

③规定了必须完成的八类学生实验

(4)重视化学学习的意义

通过这次的培训中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让我了解到新教材的编写确确实实落实了“以人为本”,“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教育理念。收获很多,加深了对课标的认识,深刻领会了新课标和新教材在修订中的一些新的问题,这些必然会在将来的教学教研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把学到的理念技能转化到教学的行动中,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3

这次参加部版新教材培训,听了张彬福教授的讲析与指导,对这本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尽管学习时间短暂,我事先也没对教材有太多的阅读与思考,但在张教授的精心准备、多方引用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我对这套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

如何要梳理本次培训学习的感受或收获的话,以下三方面,当是最想提及的。

(一)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

整套教材130篇古诗文,占到教材课文的52%,这是很了不起的变化与回归。

语文学习应有语文特色。我们既在学习现代语文,也不能割裂古代语文。毕竟汉语言是一脉相承的。学习古诗文,掌握汉语的传统与特色美。另外,语文学习更要从课程中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语文的责任,更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与体现。

(二)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教材编者非常用心地思考语文学习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如首先要学会朗读,然后者学习默读、快读等;如语文要强化思维训练,教材课后增设了层次多样的思考探究和训练题,课文分教读、自读与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古诗学习更强调教会学生自读感悟等;汉字书写能力的提升要在实践中落实,如教材“读读写定”提供了硬笔书法家的示范,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书写模仿学习;课外古诗阅读的安排,除了有机穿插在各单元间,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自读自悟古诗的赏析文字示范。真正是想办法做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语文,想方设法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三)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

从张彬福教授所谈的教材新变化和教学要求,我深切感受到了要用好新教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是重要前提。

例如,新教材删减了课文数量,那么留下更多时间教师应该怎么用?是否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有时间去学习?总在赶课,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文化素养培养又如何落实?

新教材强调了教师、学生对一些具体名词概念(如在注解、练习中出现的)的学习要求,只有教师自己弄明白,学生才有可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总之,新教材有新气象、新要求,要深入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教,还需要我们对教材下更多的研读功夫。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4

有幸参加了本次市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我受益良多,现将本次的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新教材在编写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分为两大类,即通史和专题史。通史规定为必修课,专题史类规定为选择性必修课。在课程的编排上,内容将更加丰富,单课容量也将更大。在培训会上专家也表示课容量这么庞大,一学期很难做到把一本教材教授完毕。

第二,对比旧教材,新教材在内容上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和创新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

第三,在新教材的使用中一些问题也需要多注意

(1)从内容来看,新教材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内容结构,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更加密切。而且教材在编排上分为通史类和专题史类结合,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更准确的时空观念。

(2)在新教材使用下更倡导改进教学方式,更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更加强调核心素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以人为本,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时空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要求提高了。

(3)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的培训中,专家还介绍了一种“情境·任务·辩诘·生成”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时空定位;老师给学生创设任务;情境设置,问题解决;探究学习,辩论诘问。这种模式非常不错,但是更适合那些自主学习能力强,层次水平高的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太过于薄弱能力水平较低,所以这种模式并不适用我们的学生,但是也值得我们借鉴跟思考。

通过本次新教材的培训,我对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有一了定的理解和体会。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仍有很多的困惑,所以接下来我将会不断地探索,希望能尽快摸索到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5

2月27日,我在市二小参加了一年级语文下期新教材培训。本次培训通过赵飞燕老师的讲解使我更认识到本册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较上册教科书的改革力度更大,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在本次培训中,赵老师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突出特点、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识字写字具体编排与教学建议、阅读教学的编排特点、口语交际教学、备课建议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使我们明确地了解到新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教材有梯度,各部分的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呈现了稳步发展、螺旋递进的编写原则,具有极强的前后关联性;选文丰富,营养与趣味并重,不仅确保了教材全面的思想内涵,而且保证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阅读教学。赵飞燕老师强调扩大阅读量,加强课内外沟通,是这套部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提倡无压力阅读,不着痕迹地将学生领进阅读的大门,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如口语交际。赵老师在指导“一起做游戏”这一教学时指出,我们不妨设计一个游戏,创设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把教材中的某个环节生活化,如“帮助”,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表达会更有效。这样,让孩子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针对新教材,赵老师要求我们备课要有全局意识,要有研究教材的意识,要梳理其“隐在”的语文要素,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赵老师以《彩虹》、《动物儿歌》两课为例,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这又为我们指明了学习方向。

本套教材中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赵老师又以上、下两册书中的古诗为例,为我们示范了吟诵,并鼓励大家和她一起吟诵,再次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真正使我们体会到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总之,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对统编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体会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语文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

    227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