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全观后感心得
浦东30年的变化,称之为奇迹。30年前,浦东的这些老房子、田地和芦苇荡,逐渐成为今天的片片楼林,这就是现在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面小编整理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全观后感心得5篇,欢迎阅读。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1
站在陆家嘴金融城过街天桥,当天股市行情及时更新,金融气息扑面而来。伴随着浦东30年的开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已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交易所,成为上海重要名片之一。
1990年,上海浦东正式开发开放,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于黄浦江畔。2020年,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也迎来“而立之年”。
浦东开发开放“金融先行”。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的稳步建设,上交所将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理念贯穿始终,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四大类证券交易品种、市场结构较为完整的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翻开那本老日历,往事历历在目。1990年11月26日,上交所成立;1991年7月15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上证综合指数;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1994年10月24日,上交所实行信息即时披露制度;1995年4月19日,上交所推出A股自动查询系统;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将上证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1998年1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正式生效......
30年的成长修炼不负人心。《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如今,上交所无论是市场筹资总额还是股票成交金额,亦或是债券发行和托管金额,均在国际交易所联合会的排名中名列前茅。
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交所股票市场总市值位列全球第4位,已成为中国投融资的主要市场。债券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发展地位,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交所债券现货挂牌数1.7万只,形成了国债、地方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品种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衍生品和基金市场取得战略性突破,2015年上证50ETF期权上市,上交所成为境内第一家跨期现产品线的交易所,至目前,50ETF期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ETF期权品种;上交所基金市场也已成为境内投资者重要的金融资产配置场所,ETF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二,交易量稳居亚洲第一。
继续走向世界,提高影响力。上交所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沪港通实现了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第一次与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交易连通,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上交所已经走向了世界资本市场的中心舞台。随着沪港通、沪伦通的顺利落地,上交所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浦东开放成效来之不易,改革前行步伐从未停息,上交所一直承担重要历史使命。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在宣布后的短短259天后正式落地,创造了“科创板速度”。落地一年多以来成效显著,对新经济企业的包容性带来了科创板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截至11月11日,科创板已上市公司达194家,总市值超过3万亿元。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2
从落地生根到枝繁叶茂,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紧紧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起步、发展与腾飞。而对于这片土地的未来,他们也同样看好。
恒生中国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对于金融开放态度明确,希望以最大限度的开放吸引外资长线进入中国。恒生将会利用这个难得窗口期,注重服务国内企业和新兴产业。
大华银行(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符懋赞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目标实现之年。站在这一新起点,我们相信在浦东的引领下,上海将成为更具活力、更繁荣,更具创新的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纪级金融中心,并可以在三个重要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深化资本市场,特别是人民币债券,让人民币资产作为更多国内外企业的融资工具,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交易连通;
二是作为双循环战略链接,联通内外市场,提升内外循环效率,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需求;
三是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加强开放合作和多方参与,以培育更多金融创新成果。
可以说一直以来,浦东都是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桥头堡。而回顾自身多年来的发展,上述恒生中国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其中之一便是2007年之后外资银行的法人化,这使得恒生业务进入发展新纪元。
2007年5月,恒生银行在内地的法人银行——恒生中国正式成立,总部设于上海,为恒生银行全资附属公司。至此,恒生中国不断拓展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等地区业务,在内地的网点遍布全国重点策略性城市。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
2009年,高达632米,耗资148亿元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建设获得最新进展。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八家中国内地知名银行为其提供建设资金保障,即高达100亿元的银团贷款。时任上海副市长沈骏致辞称,此次合作不仅为上海中心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更体现了各大银行对上海金融服务业发展乃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信心。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领域最大的对外合作项目,2010年,上海迪士尼项目落户浦东,一期工程总投资为245亿元,整个投资额超过想象。这么多钱哪里来?背后仍离不开银行的支持。
2012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6家银行与项目建设单位签署贷款协议和意向,上海迪士尼项目一期获得银团贷款129.15亿元。
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任,交给了上海、交给了浦东。2019年8月6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横空出世。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成为首批入驻临港新片区的金融机构,围绕自贸新片区金融改革的三个“突破”提供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一时间为新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提供3200万元专项融资支持,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新片区各项产业扶持政策。
交通银行临港新城支行华丽转身,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闪亮登场。短短时间内,上海市分行与新片区管委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新片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和产品手册,落地转口买卖业务等二十余项新片区首单,以“交行速度”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4
浦东开发开放引领了一场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开发区建设热潮,带动了许多沿江城市开发开放,引进外资,调整产业模式,使得长江中下游城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协调和融通。在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下,至1990年8月,江苏省批准新建的127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有106家是设在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城市。同年10月,800里皖江两岸也掀起一轮开发浪潮,安徽省委制定“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决策,加快沿江经济开发。至1992年底,浙江先后建设宁波北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投资区、温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椒江等较大经济开发区。就上海市内来说,也形成一些局部的小开发区,例如1992年起步的徐家汇商业区。
开发区建设之后,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浦东将原有传统的棉纺、毛纺织业缩小比例,大力开发电子产业、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金融产业等新兴产业。浦东作为标杆,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开发区纷纷招商引资,其中也包括长三角其他一些城市与浦东、上海之间的投资、贸易、合作开发,以及以浦东为平台的跨国贸易。经济转型对上海产业的影响也扩散至长三角区域。比如,浦东成立一个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将订单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功能放在浦东,将生产制造转移到苏浙皖的城市,逐渐形成头脑机构和利润中心在浦东、制造加工外移的产业链。
在浦东的对内、对外双向辐射开放带动下,截至2000年,全国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在浦东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700多家外地企业在浦东的长江流域产权共同市场实现跨地区产权购并和重组。1992年,长三角14个城市拟在浦东联合兴建科技协作中心,后来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至1993年,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建立起上海漕河泾、浦东张江、南京浦口以及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七个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高科技产业带。1995年浦东功能开发出台新的政策,各地可到浦东设外贸子公司,实现跨地域经营。
无论是发展第三产业还是先进制造业,上海的经济转型给长三角乃至更广阔的地区都带来有益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浦东开发开放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很重要的带动作用。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5
“安联集团深耕浦东,伴随浦东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与浦东共同成长,见证了安联投身浦东不断蓬勃发展的成果。”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副总经理、安联人寿保险CEO陈良说,得益于浦东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浦东优质创新的发展环境,和浦东对外开放的制度优势,安联(中国)保险控股作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其成立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浦东成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体现了浦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在上海独资设立的安联(中国)保险控股于2019年11月顺利获准批筹,注册于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片区,并于2020年1月正式开业。
“我本人1991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是来进修中文,1998年至2006年的8年、以及2012年至今的8年,我都在上海工作,合计时间已超过16年,亲眼见证了上海在改革开放政策下高速迅猛且高质量的发展。如今,三井住友已进入中国上海整整27年。”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三井住友”)董事长伊藤幸孝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伊藤幸孝兴奋说道,他很荣幸在去年拿到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荣誉奖”,这个奖是基于三井住友对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他也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家总公司在上海的外资险企,对上海做出贡献的同时,公司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公司和上海是相互成就的。
“1995年,当我站在外滩望向江对岸,当时的东方明珠已经是浦东最高的建筑。此后,我往返于中国和新加坡之间。十年后,再次回到浦东时,我惊讶地发现明珠塔后早已高楼林立,金融城初具规模,俨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在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见不到的。”聊起浦东这些年的变化,安达保险总经理博凯文(Kevin Bogardus)感触颇深。
博凯文告诉记者,他在亚洲拥有26年工作经验,其中有25年都是在中国、服务上海,奉献浦东。2005年,他就职于怡安奔福(Aon Benfield)时,就全面负责公司在中国市场业务。他当时选择了陆家嘴的中银大厦作为办公室所在地,因为他看到浦东在开发开放中的潜力,不仅仅将成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地区,也会吸引更多世界目光。
2011年,安达保险中国区总部于上海成立,博凯文再一次选址浦东,带领公司积极参与浦东自贸区和两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加大了在浦东、在上海的投资力度。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全观后感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