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

新华分享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精选8篇)】,供你选择借鉴。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1

有幸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送培进疆”中小学新课程教师培训,自8月1日开始,到8月10日结束,不足半个月的培训时间内,担任初中历史培训班的班主任,与新疆初中历史骨干教师一起聆听赵亚夫教授、陈其博士、尊师姬秉新教授的教诲,一起与新疆的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参与讨论,真切地感受着专家们的博学多识,自感收获不菲。仅将新疆之行的一点感悟,写下来,以防时间之久逐渐淡忘,亦恐思想之火花日益消磨,聊做自我鞭策。

回想新疆之行,培训的内容从历史新课程到历史教学设计,从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到历史教育要培养国民的自信力,从国外历史教育到历史教学观摩,整个培训在热烈的参与式研讨活动中展开。梳理整个培训的感受,收获颇丰,感慨良多,笔下难以表达更多,仅以三个词来做一总结:

一、学习

“今天教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学习环境。”把学习提高到政治的角度说,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放低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层面,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全面推行,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地学习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成就自己。学习,不仅仅关涉着教师专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所面对的是不断成长中的学生,面对的是渴求学习的学习者,他们不断成长的心态,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教师不能一本黄历翻到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才能谈得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反思

也许众多的教师认为,这节课我已经讲完了,我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我大可放心地去休息了。但是,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想过,你的教学中还存不存在问题,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哪些细节问题还没有处理好,哪些知识还没有给学生交代清楚,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当这些问题摆在教师们面前的时候,正是我们的教师需要反思的时候。反思,有没有必要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从教学目标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抑或是从知识与理解、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从学生是人、是需要学习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的角度,反思自己对学生成长的帮助是否足够,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否合理;从教师自身专业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资源是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等等。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三、尝试

当教师学习到了足够或者还不足够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时候,当教师满怀信心走出教师培训的教室的时候,当教师面对着自己的学习者的时候,是教师需要将自己学习到的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教师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担心因自己运用这样的新的教学方法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担心自己所教班级的成绩下滑,害怕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失败……也许正是这些担心,让我们的教师内心充满了矛盾,踌躇观望,日益失去了在教学中进行尝试的信心,也就失去了教学创新的精神。何必呢?尝试,哪怕是在你的日常教学中尝试一点点,哪怕你失败了,不要紧,在反思中去进行教学设计,再去尝试,总有你成功的一次,总会让你尝到成功的甜头。尝试,不是拿着你的学生当作你的试验品,而是你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在你反复的尝试中,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渐点燃。

以上三点仅仅是对本次培训学习心得的小结。在与学员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交流中,新课程的气息如一股暖流,冲击着教师心头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困惑和疑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2

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

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

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自己,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

03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04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他看到有女学生抹口红,当即拿着纸巾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生抽烟,就罚他们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学生别着斧头当“混混”,立刻将他赶出了教室……

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管学生的老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生,让上课爱偷看小说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3

教育惩戒,施之有度

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一个最常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一现象,想必无数个班级想了无数个办法。而某班的班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罚站的时间。

这一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迟到,但这没有针对问题,且弊大于利。

学生的心里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规定里,一分钟可能换来十分钟的心里摧残。作家三毛在上学时就受到老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心里受到摧残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从疾病走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目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虽然是罚站了,但学生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而复始,学生是因为惧怕罚站而不迟到,但依旧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有教书先生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行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行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一词,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一个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4

《中小学生守则》是一个张力十足的价值体系、任务体系、行为体系,洋溢着继承和创新交织的辩证思想。

——关于爱国,《守则》既强调爱国、爱人,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质。要求孩子从小认识、热爱、维护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权,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和道路的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是时代的特征,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制度选择,也都采取不同方式转化为对孩子教育的内容。

——关于勤学。《守则》既强调学习的意义,更强调学习的路径和方法。现代教育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师生要充分互动,让孩子学会思考和提问很关键。学习要主动,逐渐成为自身的需要,在探究中把握知识,体会创造。学习即生活,有苦更有乐,所以要养成良好习惯。工业文明以科技为支撑,应该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的素养。

——关于奉献。《守则》不囿于奉献精神,更要解决好时代发展映在孩子们身上的问题。家庭环境和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其自理能力培育受到影响。过于强调智育使孩子们动手劳动的机会减少。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都需要在主动奉献中培养。这些都是时代交给孩子们的功课。

——关于礼仪。讲礼仪既要在传统的特质舞台上进行,更要有具体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要以法律为底线,以美德为追求。还要从排队守秩序、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物的细处着手。生活处处是礼仪,这是培养孩子素质、约束孩子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于孝师。《守则》既继承了传统思想中“敬”和“忠”的内涵,又突出了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成员平等观念。因为现代社会是人群高度组织和集中的社会,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对于父子之间、师生之间,既有生养教育之恩,也有平等共生的意味。孩子们既要有自我意识,更要懂得如何辩证理解个人发展与社会助推的关系。另外,人与人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是互相批评,鼓励是教育,批评也是教育,孩子们也要学会接受批评并完善自我。

——关于诚信。诚信仍然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人的品质的问题,更增加了一层契约视角。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只有让孩子们从小不说谎、不作弊,做到有借有还,才能树立诚信意识。使自己的人生征信起点靠前,诚信积分高满。未来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善于用契约方式生存发展。

——关于健康。《守则》进行了两方面创新:一是除了身体健康外,还进一步关注心理健康,把身心健康作为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基石;二是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专门提及了文明绿色上网,既要用好这一必要的工具,又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限制到最小。

——关于安全。《守则》将安全意识落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去,便于孩子们对照实行。除点出了最常见的交通、溺水、火灾安全问题外,还提出了现代社会存在的毒品问题;除了日常安全问题外,还强调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使其具备安全知识、自救能力。

——关于勤俭。《守则》在继承中进一步丰富勤俭的内容。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角度强调节俭,从构建生态文明的更广视域出发,通过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了他人生活创造更好环境;通过做好当前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子孙后代谋求福祉。这些具体的要求彰显着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和主张,阐述着现代化育人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事物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传统性和现代性是辩证的统一。《守则》不仅是新时期孩子的行为准则,更是启示健全中国特色教育制度要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的原则。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5

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从20——年3月1日起,也就是寒假过后的这个学期,《规则》就要正式实施了。,我粗略审读了一遍,感觉大方向是有了,也说明国家终于认识到了委屈求全的教育成就不了未来,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就意见稿来看,一线教师要实施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基本管理还是要靠一张嘴!套句流行语就是:“我太难了!”

从当前的管理制度看,班主任作为管理班级的第一责任人,他负责与否,和他的班级纪律息息相关。晚上蹲班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班主任都比较少下班的班级,晚上的纪律都相对松驰。当然,这也是和缺乏有效的惩戒手段分不开的,为什么有行政领导、蹲班老师的情况下学生还敢讲话或做其他的的小动作?那就是因为蹲班老师对他们没有有效的惩戒手段,只能在个别同学或班级比较吵闹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吼一嗓子:“同学们静下来,不要讲话了!”有些班级可能就此静下来,有些班级就你吧吼的时候静一下,一转身,又吵起来了;有些顽皮一点的,就你吼你的,他说他的,你也拿他没办法。你能拿他怎么着?你没教这个班级,你不认识他,他也不惧怕你。瞪他?当没看见;说他?当耳边风;大声点?伤了他的自尊心,动手拉他?更不敢,一不小心就被定义为打学生了!还有其他法子吗?没有!所以,一般的学生都不怕蹲班老师,因为管不到他,对他一点威胁都没有!

当然,班主任也很难,从早上六点多,到下午六点,基本上的时间都在学校,都在班里了,如果晚上再呆在学校,就算家里人没意见,学生也有意见了,“两看相不厌”怕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有很多教育和惩戒措施要学校配合,只靠班主任,那就是累死也没效果。一个学校的管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职,政教处是否威严有力,也直接反映在学校纪律的好坏上。记得2000年冬天的时候,我在安中读初三,那时班里有两个男生早读课不来上学,在操场外面的沙滩上玩,被团委钟书记抓了个正着,然后抓回来站在教学楼三楼顶上罚站,大冬天,冒着凛冽的寒风,站了大半个小时。从那时起,全校肃然,再也没有同学敢在校外闲逛游玩;学生远远看到钟书记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遵规守矩,不敢逾越半分。

而现在,感觉个别行政和班主任的角色对换了,行政做红脸,对违规的学生和颜悦色,缺乏威摄力;而班主任做白脸,直接面对学生,严格要求,产生矛盾。个人认为,应该反过来,学校行政人员应该充当白脸,是学校规章制度的象征,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和稀泥,学生就算有意见也不会有直接的矛盾。而班主任,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如果因为惩戒而让学生有意见了,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消极对待班主任所教学科,甚至和班主任对着干之类的。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温亲教育为主,而学校行政领导则要树立规则的威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的改革还在路上,唯有精诚担当徐图之。我也期望有那么一天:师生和谐,无需教鞭!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6

心怀慈悲,高举戒尺

一场球赛要想精彩绝伦,除了运动员精湛的球技、观众的文明观战,还需要裁判的准确执法。正是裁判对比赛规则的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场上运动员最佳状态的发挥,该吹哨时就吹哨,该亮牌时就亮牌,甚至可以罚下场去。惩戒恰恰是为了让比赛更精彩。

人生如赛场,既有硝烟弥漫的竞争,也不乏波涛汹涌的暗战,虽不说是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也是你争我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充满竞争的地方,越需要惩戒的存在,没有了规则的参与,一盘散沙,甚至是乌烟瘴气都在所难免。

曾几何时,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许多教育方法蜂拥而入,不仅冲击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界一时间真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于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标语张扬在校园上空,保护孩子的天性成为纵容娇惯的借口,无私地爱护成为“小皇帝”们的庇护伞,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任性妄为的障眼法。戒尺的悄声消退,恰恰是飞扬跋扈的粉墨登场;惩戒的众人喊打,恰恰是无视规则的肆意生长;教师权威的颜面扫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横行无忌。

当我们感慨“巨婴”的横空出世,当我们悲叹“啃老族”的层出不穷,当我们哀伤“精神缺钙”的难以理喻时,是否想过,高悬在教育头顶的那把达摩克利斯剑的陨落,恰恰是许许多多教育怪相诞生的缘由。

环顾我们的周围,蔑视规则者有之,逃脱责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尽管不能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罪给教育,但是缺失了惩戒的教育变得软弱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今日的问题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蛮不讲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们可都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惩戒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惩戒的参与,教育成为了苍白的说教,成为了“滥好人”的爱护,成为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

曾经,我们是那么厌恶“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们是那么厌恶“道貌岸然”的学究式的师道尊严,我们是那么厌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森严的依附关系。于是我们迫切地希望打倒这一切,希望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希望用国外的教育方法改造我们的教育,希望在教育上的“不破不立”。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教育,如果眼中无“人”,那终将是一种失败的教育。“过犹不及”的古训恰恰在说明任何事物都应“有度”,将所有的惩戒视为“封建余孽”,直接导致的就是“斯文扫地”“规则殆失”。

当然,惩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万能法宝,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我们在承认它的价值和功能时,也没有必要将其推崇到无上的地位。适度是惩戒的必备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惩戒就可能沦落为“滥施暴力”,成为“丧心病狂”的代名词。

理想的教育惩戒应该是什么模样呢?不由得想起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想起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有,但不常用”,“有”说明了惩戒的存在,“不常用”说明了适度的必须。归根结底,教育惩戒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引以为戒,而在教书育人。

给我那把戒尺吧,我会把它轻轻打在犯规学生的手掌,然后师生会心地相视一笑,有真诚的关爱,更有严厉的督导。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7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很庆幸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有专业老师为我们传授教学经验和进行技术指点。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也有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这次培训正好是我一个学习的机会, 虽然学习很紧张,但过得很充实,受益非浅,下面就谈谈我对教育技术培训的点滴体会。

在这次的培训中,“教育技术”,它的真面目逐渐浮出水面。相比起当初的“第一印象”,教给我们搜集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固然是 《教育技术学》这门课程的一个教学目标,但“信息化教育的设计、开发、利用和控制”最能够最具体最贴切的表达这门课程的意义了。搜集信息,就是为了“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使用现代化手段来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这些手段主要包括掌握必要的操作计算机的基础能力、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熟悉各种相关的网站。

一、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二、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

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总之,这次培训学到许多电脑操作方面的新知识,让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心。通过这次培训,我将会对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在计算机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中小学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篇8

1935年的12月9日,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由爱国的北平学生首先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如星火燎原,席卷全国,成为后来的全民抗战的雄壮序幕,历史上称之为“一二·九”运动。

毛泽东对“一二·九”运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一二·九”运动在国内发展成为全国各界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情况,及其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争取独立解放事业的意义,知道的人是比较多的。然而,“一二·九”运动的发生与发展在国际上引起的巨大反响和产生过的深远影响,在国内却几乎是鲜为人知的。实际上,它是全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其先锋部分,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发展。这方面的情况,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除了几个救亡团体的内部刊物有所披露外,国内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陆璀老人就是这场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和幸存者。她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骨干之一,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革命的女战士,她在国际上宣传共产党抗日的方针、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传到上海,主办《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的邹韬奋先生立即起而响应。邹韬奋是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记者、政论家、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大众生活》用大量篇幅和照片报道了运动情况,邹韬奋先生亲自连续撰文,热情赞扬和全力支持学生救亡运动,称之为“大众运动的急先锋,民族解放前途的曙光!”认为“这个运动实在是全国大众对于救亡的坚决的意志之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当时《大众生活》的销行量突破16万份,为当时所有刊物之最。它对学生救亡运动的热情支持,对同学是极大鼓舞。1935年12月21日《大众生活》第一卷第6期封面和封底,用的就是陆璀在“一二·九”运动的当天,在西直门外一个站台上,手执大号筒向学生和市民群众讲话的照片。当时邹韬奋先生并不知道这个女学生是谁,只是收到有人给他寄来这两张照片后,觉得它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就采用了它,并且在封面上加上“大众起来!”这个口号。谁也没有想到,这两张照片竞成了“一二·九”运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被后来的有关书刊和展览广泛采用。可惜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两张照片的拍摄者是谁?虽然署名“万里”,但显然这并非摄影者真姓名。

12月16日,游行示威的学生队伍受阻于宣武门时,陆璀机智地从紧闭的城门下的一道缝隙中伏身挤入,奋力抽掉城门的铁闩,但门环还有铁丝缠绕。这时,她被赶过来巡警抓捕。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斯诺。在12月16日那天陆璀被警察逮捕时,斯诺正在现场,他跟踪到警察所。在警察的包围中,对陆璀进行了一次特殊的采访,并当即发出了一条“独家新闻”,用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标题:《中国的贞德被捕了》。这篇报道在美国的大报上登出后,确实起了一点轰动效应,为我们抗日救国、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的主张作了有力的宣传。

斯诺对“一二·九”运动的积极支持和巨大帮助,也就是他对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事业作出的第一个重要的贡献。斯诺本人也从“一二·九”运动这段经历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促进了他思想的发展,为他后来访问我陕北红区进一步打下了思想基础。

1936年2月29日,数千名军警带着机关枪,两次包围了清华大学进行大搜捕。陆璀因名列黑名单,被迫离校。组织上就安排陆璀在斯诺夫妇家去隐蔽,住了一个多星期。斯诺那时才30岁,但在新闻界已崭露头角。他除了外出采访外,几乎整天都埋头在他的工作室里。那里堆满了各种书籍,特别是有关中国的书籍。他正在进行艰苦的努力,编译他后来在1936年7月出版的介绍中国新文学的书——《活的中国》。在斯诺家里,陆璀阅读了他已经出版的第一本书《远东战线》。

后来,斯诺经过我地下党的联系和介绍,作为第一位外国记者,访问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历时四个月,并写出了他震动世界的不朽之作——《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第一次向全世界揭开了当时所谓的“世界最大之谜”,真实、生动而且具有权威性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革命。其影响所及,不仅是中国和外国的一代人,而且是几代人以至后世。

斯诺的名字,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象征。陆璀曾说:“我们永远怀念和感谢你——埃德加·斯诺!”

    204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