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值周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综合自己的情感与教学经验来书写一份德育思想感悟。我相信,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育值周心得体会5篇,仅供参考。
德育值周心得体会【篇1】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优秀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将来才能成为对企业和社会有用的人。
我校中专学生由于生源层次问题,存在的一些现状令人堪忧。如厌学队伍日渐扩大,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理论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实习成绩就可找到工作。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学生的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脏话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学校周边住户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及网络的影响等。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当代学生缺乏道德教育,他们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俗话说,人必自尊而人尊之,德育教育的开展很有必要。
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各班主任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总结的主要工作有这几方面:
1、加强日常规范,进行德育渗透
日常规范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日常规范是准绳,学生必须遵照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如果仅仅强行让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而教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日常规范必然形同虚设。教师在此德育教育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看到老师都以校规校纪约束自己,学生就会照做,不至于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活动中的德育,进行德育普及
在活动中进行德育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性强。良好品德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而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些看来不相关的方方面面逐步培养起来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还可以培养集体观念,又由于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学生们可以自我表现,自我管理,实现师生、学生间的思想和情感的平等交流。在活动中学生锻炼、表现了自己,教师在这时进行教育,形式比平时苦口婆心的讲述要生动的多,效果自然也要好的多。更重要的是活动开展多了学生就会信赖教师,就会自然打开接受教师和教育的闸门,学生有心理话就能向班主任倾吐,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开展。
3、放开班委权力,培养自制能力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活动交往的位置和对象,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向心力。实践证明:实行班委轮职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条件,教师教给他们开展轮职的方法,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放手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这样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轮流执勤,让每名学生知道了班委工作的内容,能让学生更好的互相配合,提高自制能力,久而久之则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4、德育始于课堂,最终融于生活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德育与智育并举,并且要做到德育先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与学习意愿所决定的,而这些都属于我们德育工作的范畴。
另外德育工作不像理论教学那样,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上听懂记住了。我们必须充分地利用好“课堂”与“生活”这两块德育阵地,尤其是生活这个真正的德育大课堂。我们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德育内容,须要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检验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生活,
如何做人。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品质均优秀的人才,这才是我们德育的最终目的。一个品德败坏的人,他掌握的技术越高明,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我们都知道,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言传身教,做到有的放矢,并持之以恒。以上只是我当班主任以来的一些体会,希望随着班级工作经验的积累,今后能胜任班主任的本职工作。
德育值周心得体会【篇2】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的评比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录片,还有关于国防、自然、科技题材的优秀影像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以及国防教育和环境教育。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走入革命前辈家,听革命英雄事迹”的社会活动实践等等,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几互助合作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我班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心直口快,自尊心特强,经不起批评,却有调皮爱捣蛋,上课时大声说话不懂的尊重他人。经过多次谈话教育仍未转变,我及时向家长反映,分析该生的情况,共同探索教育方法争取家长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家访工作不仅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还应持有之以恒,全面铺开。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家访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家访应该长期持久进行,随时进行。另外,家访也应全面铺开,不管好学生还是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都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但要分轻重,哪些学生是重点家访对象,哪些只是点到为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值周心得体会【篇3】
接到学校通知,我参加了20--年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题培训班,认真学习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通过学习自己感悟很深,尤其是弄懂了很多这几年工作中比较困惑的问题,也为自己指明了今后的教育教学方向。下面写出我的心得体会:
一、科教兴国,德育先行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要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放思想,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尤其小学低年级的德育目标: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更是结合了孩子的特点及年龄,所以,作为低学段教师,要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找对方法,家校协作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我国古代有谚语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抓好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又是时刻存在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起着尤为关键的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就成为了孩子德育教育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并做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要想提高德育教育效果,需要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德育培养生长出一双有力的翅膀,促进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三、营造氛围,提高效果
我们常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但学生对于实际的意义还不是很明确,尤其是低学段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都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孩子的心里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应该:“营造氛围,提高效果”。我们不能仅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更应该从孩子身边的人、物、事入手,教育学生怎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要让学生知道要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首先要爱家乡、爱学校,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另外,学校课程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开设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效果。
总之,国家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首要位置,才能把我们学校真正办成有未来的教育。
德育值周心得体会【篇4】
在学生的内心播种一颗信念的种子,让其对人生产生期待和积极的作用,从而激励他们走上美好的人生路上,这是我一直向往的育人理想。而做一名刚柔兼济的智慧型班主任也是自己一直努力的育人目标。11月8日至11月10日,我有幸跟随广东省杨青兰名班主任工作室,一起前往阳春进行德育交流学习。三天三校三讲座,两室两情两班会,三天的培训让我感受了智慧的洗礼,让我对“智慧育人”的“智慧型班主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杨老师的“刚柔兼济”“三度空间”“文道导心”理念让我醍醐灌顶,惊叹的是“小”德育里渗透的大智慧。
一、刚柔兼济“小”德育,“文道导心”显智慧
刚柔兼济,为班级常规管理中的辩证之道。刚即量化有矩,柔即和善有度,刚柔兼济乃量化与人性化之完美结合。量化管理体现在学习、宿舍、奖惩等方方面面,做到有理有据,有数有度,有抓手有保障,方能促班级之成长。我是谁?我要到哪里?怎么到达?这是杨老师在讲座《班级常规管理之“辩证法”》之班规制定的引导思想。从教师引导、加强统一认识,到学生讨论,再到遵循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原则下的班规修改,至最后的逐步完善和执行,每个步骤无不体现德育渗透的智慧与用心。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实践还需要情景暗示实现自悟(场面),把脉诊断实现自知(人面),民主评议实现自省(人面),反思文学实现自励(情面)。面面“柔情似水”,方能事事“佳期如梦”。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老师通过五步智慧法,利用把脉诊断、修订方案到把准关键,巧用转变观念、关系和策略实现拾级而上,再到最后的“四要”扭转乾坤,实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两位问题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逐层击破,成功转化,无不体现了班级管理的刚柔兼济之学问和“文道导心”之智慧精髓。
教育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教育不是管,教育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刚柔兼济式的育人理念更好地诠释了教育的守望,这是我从杨老师这场讲座的收获和领悟。
二、生涯规划谋事同,精彩人生各异构
新高考,生涯规划班会课任重而道远。在这次培训中,我观摩了蒋嘉骏老师的《遇见十五年后的自己》与余乐媛老师的《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两节生涯规划班会课同课异构、别开生面。蒋老师的“生涯幻想”畅想十五年后的生活,通过视频分享、榜样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共鸣,并加深对生涯规划成功要素的认知,即包括可行计划、有效行动和毅力恒心的主体因素和包括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余老师则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岛理论,以情境创设、兴趣岛环境介绍、兴趣岛性格职业作指引,登岛分组、小组讨论等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性格、兴趣、能力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职业定位。最后,通过“对话10年后的自己”,引导学生畅想十年后的工作环境和状态。
两节班会课,皆以小见大,以微见著,身心参与,通过活动体验唤醒学生生涯认知,学生反应热烈,这更坚定了我对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的探索、研究和应用的决心。
三、“三度空间”“小”德育,智慧育人大智慧
荀子《劝学》中曾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班主任的管理也需借助“外力”。在杨老师的《班级常规管理的“三度空间”》讲座中,班级管理的“外力”,就是“三度”,即高度、宽度和温度。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利用顶层设计,构建班级管理模型;还要有“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的宽度,利用校讯传情,渗透德育点滴,通过“今日我当家”“借力打力”内生外化;更要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温度,通过人性关怀,人文关爱、人本关爱,实现理解、尊重、悦纳、宽容和唤醒。三度空间班级管理法彰显“小”德育之大智慧。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杨老师的校讯传情,对学生用心付出,用情至真。有人说,教师是“站起来是一座山,走起来是一阵风,坐下来是一本书,躺下去是一条路”。杨老师三十多年如一日对工作的执着,对学生的用心良苦,实在令人内心敬佩。杨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她能传道授业解惑,达人成己。
四、且学且思悟所获,知行合一促成长
本学期,我新接手了一个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班。在刚接手的初期,我经历过德育低效的迷茫期,也经历过身心疲惫的困扰期。但我始终相信,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过程,它需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在平时的育人工作中坚持付出,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终有一天,我相信,量变会实现质变,最终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三天的德育交流学习,再一次深刻认识了智慧德育与智慧育人的博大精深。坚持刚柔兼济的原则,把班主任事务管理做细做深,相信所有的问题行为都会有解法。同时,坚信通过不断学习,知行合一,就有可能成为更专业的更富人格魅力的智慧型教师。
德育值周心得体会【篇5】
感谢教育局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20天的学习,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感受甚多,可以概括为“高、广、新”。
一、“高”理论层面高
本次学习邀请了许多多年工作在教育战线的高层领导作报告,他们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到今天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从中国当今的教育政策到国外的教育体系;从理论高度到实践层面向我们展示了职业教育所处的大好时机以及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从宏观层面给我们介绍了新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的光荣使命。领导们心怀天下、高屋建瓴,跳出德育看德育,不仅给了我们高远的视角,也让我们学会了胸怀大局、勤业精业。
二、“广”——授课内容广、专家层面广
本次培训专家报告近20个,内容充实有层次,涉及理论和实践。既有宏观的政策、理论;又有微观的教学方法、科研方法。培训的专家既有多年担任领导职务的教育专家,又有学术领域的教授,还有工作在德育教育第一线、成绩显著的资深教师,还有企业领导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传授的知识犹如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为我们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相信我们会用这些知识加上自己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收获。
三、“新”
1、观念“新”。本次培训的授课老师不再是泛泛而谈、空洞说教,更多的是把先进的理念结合自己的研究告诉了我们新的理念与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处理关系模式、引导激励学生的技巧与方法、网络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等,这些新的观念从不同的方面促使我们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2、视角“新”。本次培训有从经济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心理学看德育教育的;还有从企业发展看德育教育的。不论从哪个视角都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3、形式“新”。本次培训形式新颖、活动丰富:有领导的报告、专家的讲座;有企业调查、员工互动;还有小组学习、大组交流,组织者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平台让我们相互学习和探讨;除此以外还有课堂活动、与授课者的问答、公民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也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通过学习和大家的交流、活动,让我们迸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模式。
这次学习让我们重温了学生时代、聆听了老师多年的研究心得、感受了同学们纯洁的友谊,相信20天的学习收获终将随着秋天的到来在德育阵地里开花结果。正如周厅长寄予我们的话那样,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是公平、正义之事,他以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期待我们将这份事业继续下去。我们将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将所学习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发现、在工作中思考、在工作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