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实施方案>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业鸿分享

通常公共事件指的是危及公共安全的一些紧急事件,怎么样的应急预案可以处理突发的公共事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篇1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公共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的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本着对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处置”的指导思想,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确保稳定”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及时、妥善地处置重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预案》的范围和启动条件

本《预案》所称的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学校里所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事故包括:

1.学校的建筑物倒塌、楼梯通道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2.学校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3.学校内建设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4.学校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5.发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6.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

7.学校发生暴力或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8.学校突发传染性疾病等。

9.学生校园出走及交接过程中学生走失。

《预案》启动的条件是:

1.学校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急性中毒)的。

2.经济损失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

3.重大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有可能继续扩大的。

4.虽不属于重大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5.其他应启动本预案的。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学校迅速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

总 指 挥:聂灿(校长)

副总指挥:刘秋良

成 员:全体教师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抢险组、疏导组、救护组、警戒组、后勤组、宣传组、善后处理组。

(一)办公室:

主 任:雷菊香

具体职责是:

1、掌握突发安全事件的全部情况,按指挥部的要求收集、汇总、上报有关情况,下达上级指示精神。

2、统一调配人、财、物,负责做好处置事件的具体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负责安排值班,督促检查反馈各组工作落实情况。

4、调动机动车辆。

5、接待安排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

(二)抢险组:

负责人:朱百福

具体职责:一旦有破坏性地震发生,所有男教师在学生安全安置之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抢险救灾。

灾情过后,为保障学校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后勤处要在指挥组领导下,紧急做好各种设施的检修工作,保障水电气及教育教学设施的正常有效使用。

(三)疏导组:

负责人:王旭

具体职责是:

对大型活动开展期间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端提前进行预测、评估。事发现场,面对面开展疏导、化解工作,引导现场人员有序撤离。

(四)救护组:

负责人:朱百福

具体职责是:

1、活动开展前做好医务人员、救护地点、医疗器械、药物的准备工作。

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3、对重伤员送医院继续治疗。

4、保护好水、电等设施,保证安全用水、供电。

(五)警戒组:

负责人:刘秋良

具体职责是:

1、维护事发现场及周边秩序。

2、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配合公安部门完成现场保护、线索调查和取证等工作。

(六)后勤组:

负责人:刘秋良

具体职责是:

1、搞好应对安全事件所需设备、设施物资的采购、供应工作。

2、安排分配救助物资。

(七)宣传组:

负责人:雷菊香

具体职责是:

1、掌握事件过程中张贴的口号、标语及散发的传单,积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2、保证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在事件的各个不同阶段,及时向广大师生通报相关情况。

3、负责媒体采访的接待工作。

4、对网络宣传进行监控。

(八)善后处理组:

负责人:雷菊香

具体职责是:

1、保障处置安全事故期间所需的资金。

2、搞好财产损失的评估和统计。

3、做好受伤人员的慰问安抚工作。

4、做好受伤害人员亲属的接待、沟通和思想工作。

四、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现场指挥部在溪江乡学区、溪江乡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工作。

现场指挥部的具体职责为:

1.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命令、指示。

2.指挥、协调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3.制定、实施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人员抢救。

4.及时反馈现场信息,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向上级应急指挥领导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5.协助做好有关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事宜。

五、学校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1.及时迅速地向镇联校、镇政府和教育局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

2.组织、协调好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迅速开展受伤人员的抢救、现场的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社会治安。

3.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事故现场。

4.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

5.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6.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伤亡师生及家属的`善后、安抚工作。

8.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使之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六、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及新闻发布规定

1.学校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的情况报告镇联校、镇政府和县教育局。

2.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县教育局。

3.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⑶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⑷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⑸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安全事故不得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在事故(事件)原因未查清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发布相关信息。事故(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及原因由县教育局应急处置指挥部公布。

七、重特大事故(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1.重特大安全事故(灾情)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实施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救援情况及时上报县教育局。

2.重特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发生后,在镇政府、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请交通、供水、供电、电信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3.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好现场。

4.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5.事故(自然灾害)发生后,学校校长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要认真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去。

八、学校应急预案的制定

1.学校要广泛宣传和普及事故防范、应急处置知识技能,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要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建立人防、制度防及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工作职责,并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2.学校要修订、完善切实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调整应急领导小组及应急抢险救灾队伍。每学期要组织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演练活动,对制订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检验、修订和完善,切实提高我校对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

3.学校每位教职工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确保教育的一方平安,确保学校正常教育秩序,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篇2

为了积极做好预防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确保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学校安全工作要求》有关精神和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火灾、重大集会、水灾、地震、本土防空、暴力入侵等社会安全类、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事件。

一、成立幼儿园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园长)

副组长:__(保教主任)

成员:__(保健医生) __(安全员)

二、成立基本应急小组

1、安全保卫小组:各班班长

职责: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

2、医疗救护小组:

职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3、综合信息小组:

职责:实时纪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按规定拟稿汇报,并负责向新闻媒体报送真实材料。

三、建立保障机制

1、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中,定期开展保教人员安全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健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和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及要求,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2、严格门卫制度,加强门卫值守和管理,作好来客来访人员的接待,及时掌握流动人员信息。

3、建立幼儿园安全工作信息网络:门卫——分管园长——班长;园长为最高级网络第一责任人。

4、建立问题人员信息档案,随时掌握其动态,发动一切力量,做好问题人员的思想工作。

5、作好预警联动,在作好日常预警预防工作的同时,与社区、应急指挥中心、教育局、派出所、交警、消防、医院等建立联动机制,保持信息畅通。

一旦幼儿园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突发处置应急工作机制,开展各种施救和善后处置。

1、及时向110、辖区派出所,就近警亭呼救;

2、发生火灾时,指挥和报警同时进行,着火点附近的教师就近取灭火器灭火,其余人员指挥撤离;发生地震时,各班教师立即到本班,组织指挥幼儿疏散到教学楼前空旷场地。教师要注意踩踏事件,本层楼教师要负责幼儿在经过楼梯时的安全,最后一名幼儿离开本班教室,安全通过楼梯后教师方可尾随本班最后一名幼儿撤离。就近的人员协助疏散,并由就近保安或行政人员切断电源总控制。

3、幼儿园行政、现场保教人员(未带幼儿的)和保安人员一起,坚决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并请求现场家长的帮助。同时,根据事态情况,或立即关闭园门,而各班级或立即关闭活动室门,带领幼儿躲避,或将幼儿疏散到安全地带。

4、在前来施救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5、保健医生开展查询和施救工作,必要时向“120”呼救。

6、事态一旦得到控制,班级保教人员立即开展安抚学生的工作,必要时,通知家长来园。

7、对突发事件的经过书面向教育局、社区等相关单位汇报。事后,认真总结,查漏补缺,奖惩分明,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篇3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爆炸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本预案是根据国家、省、市《非典疫情突发应急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制定的。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

3、结合整合卫生资源的要求,无条件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4、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5、医院设立应对突发事件专项资金,所有专项资金列入本年度财务预算。用于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主要包括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训、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等。

6、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1、为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与领导,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各类急救小组。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对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关部门

和小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1)领导小组全权负责疫情突发后所有应急处理工作。

(2)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下设临时指挥部和工作组,各个工作组根据职能确定人数,并结合实际进行增减。

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临时指挥部负责领导全院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负责督促、检查急诊和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医疗急救队。

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护理急救队。

④食物中毒医疗急救队。

⑤化学物中毒医疗急救队。

⑥传染病暴发流行医疗急救队。

⑦重大创伤事故医疗急救队。

⑧物品供应小组负责应对突发事件所需设备、防护物品和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

⑨院内感染监控小组负责全院范围内的消毒喷杀、感染监控工作。

⑩专业流调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配合市防疫站等部门做好全市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⑾医护人员防护小组负责全院职工的防护工作,做好对职工和社会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

⑿后勤服务小组负责突发事件中医护人员的生活、饮食等后勤服务。

2、建立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1)制定《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依据《异常信息报告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

(2)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3)抓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4)制定并实施对全院职工和社会群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教育计划,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重点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院前急救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三、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发生后,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迅速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意见。

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小组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履行职责。

3、急诊科及门诊各科室应当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在突发事件中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患者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患者,应当按照规定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并结合疫情,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4、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临床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配合市区行政部门进行人员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5、感染科、保健科等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6、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应当按照突发事件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7、医务人员应当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开展突发事件的'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8、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立即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并采取控制措施。

9、对收治的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依法报告属地主管部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四、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2h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5)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他重大伤害事件。

2、疫情突发时,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报告程序。接诊医师应立即汇报医务处和预防保健科,主管部门汇报分管院长和院长,由预防保健科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缓报和瞒报。

3、突发事件报告电话。

五、法律责任

1、未依照本预案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当事人及其所在科室、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依据突发事件要求,未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等物资供应和储备的,对科室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当场训戒,口头警告、行政处分、就地免职,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对疫情畏缩不前或临阵脱逃的;

(2)不听指挥、贻误救治时间的;

(3)擅离职守或工作消极的;

(4)违反规程,草率马虎,操作不当致使防控救治不力导致疫情蔓延、扩散的;

(5)拒绝接诊患者的;

(6)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调度的;

(7)泄露秘密或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

六、附则

1、医院各科室依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科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篇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⑸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l.6应急预案体系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⑴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⑵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⑶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

⑷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

⑸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⑹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各类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

2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以下简称相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2.2办事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2.3工作机构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

2.4地方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2.5 专家组

国务院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运行机制

3.1预测与预警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2应急处置

3.2.1信息报告

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2.2先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在境外发生涉及中国公民和机构的'突发事件,我驻外使领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2.3应急响应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国务院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国务院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地区、部门开展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需要多个国务院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该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3.2.4应急结束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3.3恢复与重建

3.3.1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有关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3.3.2调查与评估

要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

3.3.3恢复重建

根据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3.4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4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1人力资源

公安(消防)、医疗卫生、地震救援、海上搜救、矿山救护、森林消防、防洪抢险、核与辐射、环境监控、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铁路事故、民航事故、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事故处置,以及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4.2财力保障

要保证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国际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4.3物资保障

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做好物资储备工作。

4.4基本生活保障

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4.5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部门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会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4.6交通运输保障

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依法建立紧急情况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7治安维护

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4.8人员防护

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安全、有序的转移或疏散。

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4.9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

4.10公共设施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煤、电、油、气、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

4.11科技支撑

要积极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大公共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提高我国公共安全科技水平;注意发挥企业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研发作用。

5监督管理

5.1预案演练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

5.2宣传和培训

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有关方面要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5.3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附则

6.1预案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篇5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加强和规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加以处理的事件。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发生的群打群殴、爆炸、绑架、暴力伤害,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灾难;非法x、x、x、罢课等危及校园稳定的社会安全类事件,以及学生自杀、自残、自虐、离校出走、失踪、溺水死亡等事件。

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高度重视师生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摸清、消除隐患,防患未然;定期举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逃生的能力。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协同应对。成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x(教导主任)x(政教主任)x(总务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承担善后处理等职责;负责向主管部门通报情况,重大问题及时向教育局请示报告。

(二)安全保卫救援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门卫人员、年级组长、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疏导、警戒、维护管理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抢险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x教师

职责:负责处理现场所需人员的调集、车辆调配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解决相关人员的食宿。

(四)医疗护送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体音美电教教师

职责:做好伤患人员的心理安抚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救护工作。

(六)信息报告组

组长:x

成员:各教研组长

职责: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采用电话、文件等形式向教育局或相关部门进行直报和续报,(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等情况);任何教职工不得发布、散布未经核实或没有事实依据的有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和传言。

四、应急处置预案

(一)现场应急处理一般执行下列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时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警,并组织师生员工施救或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并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情况向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使灾情尽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集应急处理会议,采取应急措施,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4、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配合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5、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采用电话、文件等形式对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等情况向教育局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报送。

(二)火灾应急预案

1、立即拨打“119”报警,报告内容为“基长镇中学x楼发生火灾,地址__”。

2、迅速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3、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师生撤至安全地带;打开校门,清除路障,等候消防车到来。

4、注意事项

(1)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2)如是电源引起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

(3)扑救液体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不能用水扑救。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情时,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马上报告值班领导,并及时与家属、家长联系,并陪同病患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诊为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如实报告教育局。

(2)对病患所处场所进行布控,对全校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消毒或隔离。

(3)坚决杜绝染病师生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表明其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和工作。

(4)在有关部门指导下,采取其它一系列防范及保护措施。

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与医院联系,实施救护或救治。

(3)视事态发展情况与家长联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将食堂、小卖部中的各种食品、蔬菜、肉类等立即封存。

(四)暴力伤害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严格门禁制度,校外来人履行登记手续,擅自强行闯入的,门卫应全力阻止,不得放行。门卫追赶不及的,应立即电话通知学校值班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在场的教职工有责任迅速采取措施帮助门卫将闯入者逐出。

2、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1)迅速报告值班领导。

(2)视情况报警(110)。

(3)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4)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它犯罪情节,收好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五)、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群体性的'事件的突发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情况决定处理意见。若事件已超出学校范围,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学校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师生受伤。

2、处理群体性的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师生、控制事态。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靠前指挥,控制局面、果断处置,并将处置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3、学校党政领导、德育处工作人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师生,促使事件尽快得到平息。努力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随意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4、对涉及外教或留学生的事件,立即对外教和留学生采取保护措施。

5、对在群体性的事件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

(六)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迅速报告值班领导,根据案情报告德育处,如是学校财物被盗丢失的重大案件,需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况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报案。

3、接报人员会同相关部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事发现场进行保护,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七)学校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生在校园突发摔伤、患病、打架等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

2、值班领导接报后,要及时将摔伤或患病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如遇学生打架,需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就事态发展情况逐级向主管校长、校长报告,决定是否报警。

3、政教处和班主任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知情人员应立即报警110或120,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实施救治,并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班主任。

2、有关人员获悉情况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及时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

3、通知学生家长,并做好家长来校接待和安抚工作。

4、知情人员协助德育处、或公安部门开展调查。

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应急预案

1、学生擅自离校后,知情人员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2、有关人员获悉情况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会同德育处、年级组进行调查,对去向不明的学生应立即组织查找,力求尽快查明该生去向,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3、在无法查明去向的情况下,学校应及时报警。

突然停电应急预案

1、如遇自习突然停电,值班领导和主管主任、全体年级组长应在第一时间到所管年级的教学楼加强巡逻,当堂课教师应立即稳定学生的秩序和情绪,组织学生在教室开展一些活动,等待学校的统一安排,不允许任何学生离开教室。

2、如正值下课、就寝前突然停电,学生正在走廊、楼梯、卫生间、厕所等处,则要学生在原地站立,等眼睛已适应黑暗时,再组织学生有秩序地慢慢回教室或寝室,坚决阻止学生在此时拥挤、追逐、推搡、大呼小叫。

3、马上开启过道、楼梯内的应急灯和学校备用的其它照明用具。

五、附则

1、本预案是学校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文件,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都要遵照执行。

2、在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中,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人员,为该预案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执行者。第一责任人要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控制险情、抢救和报警的任务。如事发或接警后拖延、推诿等,一律视为失职、玩忽职守或渎职。学校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包括开除在内的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对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鼓励和表彰。

3、预案启动实施由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4、本预案由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5、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__县__希望中学

__年__月__日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篇6

为了认真做好处置特大安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县消防部队处置特大安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根据《甘肃省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大队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县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针对高层、地下、石油化工、大型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区,发生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地震、建筑倒塌、化危品泄漏等灾害时,根据消防部队特大安全灾害事故中所担负的任务和要求,从思想、组织、装备、措施上做好处置特大安全灾害事故的准备,确保发生此类事故后能够迅速调集救援力量,充分发挥消防队伍的优势,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置,最大限度的抢救人员生命和保护财产。

二、情况设置

假设__年x月x日x时x分,__单位或__地发生一起特大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地震、建筑倒塌和化危品泄漏等特大灾害,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和命令。和政县公安消防大队接到命令后,迅速调集部队赶赴事故现场,在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特大安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三、组织指挥及职责

(一)组织领导

大队成立由大队长任组长的处置特大安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特大安全灾害事故现场的灭火、抢险、排险、排毒和救援等紧急处置工作任务。

(二)职责及任务

1、现场指挥:

组长:消防大队大队长

成员:应急救援大队全体队员

职责及分工:

(1)进行侦察、救人、灭火、抢险、排险、排毒、洗消等战斗行动的落实;

(2)拟定应急救援实施措施,研究解决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3)组织指挥有关部门的协同作战;

(4)发布战斗行动命令。

2、机动增援组:

组长:消防大队参谋

成员:消防大队文员

职责及分工:

(1)根据上级指示,迅速调整增援力量;

(2)督促检查增援部队的准备情况;

(3)领导、调动、集结、运送增援力量。

(4)根据总指挥部的统一筹划、统一组织,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真搞好物资供应,集中力量搞好饮食、灭火器材、灭火剂、燃料和空气呼吸器给氧的补给,并加强管理,以防丢失,确保安全

四、力量调集

(一)一出动:

和政县应急救援大队对:水罐消防车1台,参战官兵10人。

(二)二出动:

当灾害事态特别严重,大队在实施紧急救援中确认力量不足时,立即报请州消防支队调集增援力量紧急增援,应急增援力量由州消防支队领导视现场具体情况并根据作战需要下达调动命令,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及车辆装备器材及时到位。

五、作战力量编程

灭火作战组:

组 长:专职消防队队长

由专职消防队水罐车1台、3名队员组成。

任务分工及职责:按照火场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重特大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现场的灭火工作,做好其它事故的应急处理及疏散工作。

侦察组:

组 长: 专职消防队指导员

成 员:由专职消防队2名队员组成。

任务分工及职责:负责重特大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现场的侦察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汇报灾害现场的情况,查明有无被困人员及数量,有无爆炸、可燃物存在,查明灾害现场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抢险救援组:

组 长:专职消防队抢险救组组长

由专职消防队3名队员组成。

任务分工及职责:一是负责重特大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二是根据灾害事故现场情况,适时进行破拆、疏散,积极引导被困人员,营救伤员,疏散贵重物资等工作。

供水组:

组 长:消防大队参谋

任务分工及职责:负责火场或其它灾害事故现场的供水,确保供水不间断。

六、应急救援程序

(一)接警出动

1、接警:县公安局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时,电话员要问清和记准事故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和现场情况,迅速准确地填写出动命令,快速发出出动信号,根据事故等级,立即调集县应急大队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2、出动:应急救援大队的全体备战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后,按照战斗编成,着装登车,携带装备和有关资料,立即奔赴事故现场。

3、出动途中保持与调度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有关情况。大队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和当时的气象条件,可预先确定处置方案和力量部署,确定是否通知专家组到场,并选择最佳行车路线。

4、指挥员可根据现场情况,预先暂停车队行进,集中人员搞好个人防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并报调度指挥中心。

5、增援力量在接到命令后,应按指令迅速集结,选择就近路线奔赴事故现场实施应急增援。

(二)战斗展开

1、到达事故现场后,迅速设立现场前方指挥部,大队指挥员参与前方指挥部指挥工作。

2、各参战车辆到达事故现场后,迅速停靠于有利位置,并按照各自分工进行战斗展开。

(三)侦毒检测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和指挥部命令,大队指挥员要迅速组织侦检小组进行侦毒检测,检测毒气浓度,采集毒物样品,确定毒源相应的处置方法,测定毒气扩散区域,配合警戒小组确定现场警戒区和安全区的界线。

(四)控制危险区域

1、实施警戒;

2、消除火源;

3、维护秩序。

(五)救援灾区人民

1、组织人员疏散;

2、抢救受伤、中毒人员。

(六)处置毒源

1、堵漏;

2、输转;

3、除污。

(七)洗消作业

1、对毒气泄漏区参战人员进行洗消;

2、对事故现场车辆装备器材及设备进行洗消。

(八)清理现场

1、对有毒化学事故中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与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要组织力量尽快予以清除,严防对人和环境的继续危害与污染。

2、及时组织人员收整器材。

3、由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做好事故现场处置情况的记录,参战力量的统计,现场力量部署图的拟制,为搞好战评总结积累资料。

七、具体要求

1、所有参战人员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特大安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充分认识特大安全灾害事故的危害性及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应急救援大队要进一步强化战备执勤工作,切实做好随时出动的充分准备,做到闻警立即出动,群策群力、紧密配合,力求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大队要对本辖区的高层建筑、公共聚集场所、油库、化危品仓库等重点单位和场所反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全面消除各类火灾隐患,依法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防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灾害事故的发生。

3、当特大安全灾害事故发生时,大队依照上级指示视情况下达等级战备命令,全县公安消防部队随即进入戒备状态,取消正常探亲和休假,并切实抓好人员、车辆器材装备及救援物资的落实。

4、各级指挥员在处置特大安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战斗中要科学决策,实施统一指挥,当事故现场发生紧急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正确把握进攻与撤退的有利时机,坚决克服组织指挥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停放应与危险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根据现场实际和气象情况设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6、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要根据特大安全灾害事故的性质及危险特性,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切实加强个人防护,确保自身安全。

7、实施洗消作业时,要遵循“既要消毒及时,彻底有效,又要尽可能不损坏染毒物体,尽快恢复其使用价值”的原则,严格按照洗消程序和标准进行洗消,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要注意观察参与处置毒气泄漏人员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进行健康检查。

8、救援行动结束归队后,要全面细致地对车辆器材装备进行清洗、检测和维护、保养,并组织全体人员对救援行动进行总结。

最新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篇7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突发火情、火灾事件,确保人身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最大程度减少火灾损失。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场所、设施(含餐厅、宿舍)的消防应急疏散和灭火救援。

1.4 工作原则

1.4.1 统一领导原则。在安委会应急救援办公室统一领导下,各部、室(含各分属单位)尽职尽责,密切配合,协调有序,全力做好消防应急处置各项工作。

1.4.2 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火灾的发生。

1.4.3 快速反应原则。建立处置突发火灾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消防措施,做到反应迅速。

1.4.4 依法处置原则。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依法处置突发火情、火灾事件,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领导小组及职责

2.1.1 成立消防工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常务副总(分管消防安全工作)。

副组长:业务副总、总工、办公室主任。

成 员:办公室、财务部、营销业务部、物流部、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

若上述人员外出时,则按照工作接替制度由其他负责人替补。

2.1.2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指挥消防应急处置工作;

(2)审核批准应急处置方案;

(3)统一调配人员、物资、设备等;

(4)配合地方专业消防机构组织开展灭火救援,联系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必要协助;

(5)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6)统一信息发布口径;

(7)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火灾事故和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2.2 工作组及职责

2.2.1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即综合协调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由有关部门(单位)派员组成。

2.2.2 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火灾发生部门(单位)组成。负责拟订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负责收集、整理并报告突发火情、火灾信息和处置进展情况,及时报告消防安全工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与当地消防机构的联络及处置、善后工作的协调;负责现场指挥指令的传达和反馈,保障信息畅通;负责落实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器材的发放;负责委内车辆的统一调配;落实消防水源保障;负责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根据现场指挥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后勤服务。

(2)灭火行动组:由公司应急队伍和火灾发生部门(单位)派员组成。负责初起火灾的扑救;遵照现场指挥控制电源、水源以及气源开关等;配合当地消防机构进行灭火;搜救转移火场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地保护财产,消除险情。

(3)疏散引导组:由办公室和需要疏散的部门(单位)义务消防员组成。负责疏散路线的确定,确保安全通道、安全出口通畅;负责人员的安全疏散引导和重大财产的安全转移;负责现场警戒范围的划定,实行现场管制,确保应急工作正常进行;负责引导消防人员和设施进入火灾现场;做好处置后现场的保护,为事故调查、分析提供直接证据。

(4)安全救护组:由后勤服务中心和相关部门(单位)派员组成。负责受伤人员的初步紧急救护;负责与当地医疗机构的联系,及时对受伤人员施救;配合医疗机构开展火灾现场的卫生防疫。

3 预警预防

3.1 预警预防机制

3.1.1 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义务消防员,落实各楼层和消防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1.2 建立定期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1.3 建立消防快速反应机制。各部门(单位)要及时将办公场所火灾隐患和处置情况报办公室,不得缓报、瞒报。义务消防员要按照办公室的统一要求立即做好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

3.1.4 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建立由办公室与地方专业消防机构的纵向应急信息互通机制和办公室与委各部门(单位)的横向应急信息互通机制,确保消防应急信息渠道畅通。

3.2 预警预防行动

3.2.1 报警

任何人发现火情、火灾时,都应立即向消防监控室值班人员报警;火势较大时,应及时向当地消防机构报警。任何部门(单位)都应当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办公室报警电话:

办公室紧急联络电话:

市消防报警电话:119

报警内容:准确报告起火位置(楼层、房间号)、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燃烧态势、现场有无人员被困、重大设备等。

3.2.2 接警与处理

办公室值班人员接警后,应立即派员前往着火现场,同时报告办公室,视火情大小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3.3 预警信息发布

一旦发生突发火情、火灾时,应视情及时打开警铃或通过消防广播等途径进行预警,引导职工安全疏散。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分级

突发火情、火灾事件应急响应分级主要依据失火部位、可控程度、处置难度等确定。

4.1.1 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

(1)危及一个楼层及以上的火灾;

(2)计算机房、通信机房、重大设备控制机房等重点消防部位发生大面积火灾;

(3)机要室、档案库房发生火灾;

(4)危及人身安全的火灾;

(5)电梯设施发生火灾;

(6)视情需要作为Ⅰ级对待的其他事件。

4.1.2 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

(1)两个及两个以上办公室发生火灾;

(2)局域网机房、通信机房、重大设备控制机房等重点消防部位发生局部火灾;

(3)视情需要作为Ⅱ级对待的其他事件。

4.1.3 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

(1)一个办公室发生火灾;

(2)办公楼内非办公地点发生火灾;

(3)视情需要作为Ⅲ级对待的其他事件。

4.2 Ⅰ级应急响应

4.2.1 先行处置

(1)各部门(单位)、各楼层、各重点消防安全部位发生火情、火灾时,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要及时做好初起火灾扑灭的临时组织指挥,义务消防员要及时做好初起火灾的扑救。

各楼层会议室若在未使用情况下发生突发火情、火灾时,本楼层消防安全责任人临时负责初起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若在使用情况下,则由正在使用的现场人员负责初起火灾扑救。

(2)突发火情、火灾发生后,在先行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当地消防机构报警,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事发部门(单位)负责人立即前往现场,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做好先行处置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临时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后勤服务中心和事发部门(单位)负责人积极配合。

4.2.2 应急启动

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4.2.3 做好应急保障

综合协调组遵照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各项应急保障。

(1)负责车辆的统一调配;

(2)负责办公场所消防应急水源保障;

(3)为参加消防应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器材和生活保障;

(4)加强办公场所安全保卫工作;

(5)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征用、落实相关保障物资等。

4.2.4 划定警戒区域

疏散引导组根据火灾现场情况迅速划定警戒区域,原则上非消防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警戒区域,对不听劝阻者,采取必要措施带离现场,确保人员疏散、灭火、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2.5 查明火情情况

疏散引导组负责火情侦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并立即报告综合协调组。火情具体情况应包括:

(1)起火部位的情况、燃烧物质的性质、火灾范围、火势蔓延线路及发展方向;

(2)是否有人被困,查清被困人员数量和所处位置及最佳疏散通道;

(3)有无毒性物质,查清数量、存放地点、存放形式及危险程度;

(4)查明贵重财物的数量、存放地点、存放形式及受火灾威胁的程度,判断是否需要疏散和保护;

(5)起火建筑的结构、耐火等级、需要破拆的部位。

4.2.6 制定处置方案

综合协调组根据疏散引导组查明的现场火情情况,迅速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报领导小组批准,及时组织实施。

4.2.7 实施应急疏散

疏散引导组遵照批准的处置方案,按照以下程序,采取必要措施组织人员疏散和财物的转移。具体程序如下:

(1)设置引导指示岗

在着火楼层或办公场所各安全出口处安排专人负责疏散引导,维持疏散秩序,避免发生挤压、踏踩,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应主动协助指挥、引导本部门(单位)人员有序疏散。

安排专人在办公场所道路口等候,引导地方专业消防机构人员、设施进入火灾现场和消防控制中心(一楼办公室)。

(2)疏散通报

根据火情的发展决定向整个楼层、部分楼层或全楼通报。

通报方式: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利用消防广播进行疏散通报。

通报内容:大楼X层(X房间)发生火情,请X楼层员工就近从消防安全通道疏散,注意安全,不要乘坐电梯。

(3)疏散次序

先疏散着火房间,后疏散相邻房间。

先疏散着火楼层,其次疏散着火楼层以上各层,再次疏散着火楼层以下各层。

(4)疏散方向

一般情况下应按照楼道中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指示灯的指示方向自行单向疏散,或在疏散引导人员的引导下进行有序疏散。

(5)启动消防监控系统进行人员疏散监控,及时掌握人员疏散情况,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6)寻找被困者

疏散完毕,相关部门(单位)及时清点人数并报告领导小组;利用消防应急广播引导被困人员逃离危险区或告知其他救助方式;视情况派员深入楼内搜寻被困者。

(7)救援被困者

对神智清醒者,引导自行脱离火场;对神智不清者或伤病残人员,帮助其快速脱离火场;当正常通道被隔断时,采取必要措施将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8)疏散重要设备、物品,并负责临时看管;对暂不能移动的设备、物品,采取必要的防火、隔火措施予以重点保护。

(9)在疏散的同时,要重点确保消防控制室等与消防有关的重要岗位的正常运转。若此类岗位受到威胁,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请求组织力量保护,尽力排除各种险情,确保整个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2.8 实施灭火行动

灭火行动组遵照批准的处置方案,立即组织实施灭火行动。

(1)启动EPS电源,打开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确保疏散、灭火行动顺利进行;

(2)启动电源强切,迅速切断相关房间、楼层或全楼电源、可燃气源等;

(3)启动防火卷帘门控制,迅速落下(关闭)着火层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阻止火势蔓延;

(4)启动消防泵,开启室内外消防栓,确保应急水源保障;

(5)启动消防电梯(A、B电梯),关闭其他电梯(C、D电梯)的运行;

(6)启动送风排烟装置,保证楼梯间正压送风排烟;

(7)保护或转移现场及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对尚不能移动的设备、物品,采取必要的防火、隔火措施予以重点保护,避免引发火势的进一步扩大;

(8)破拆影响救火的门窗以及极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毗邻建筑物等;

(9)采取必要措施,严防次生火灾的发生。

(10)档案室发生火灾时,在相应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档案室发生火灾时:首先,灭火装置自动启动,同时紧急疏散办公区人员;其次,查明火源和火情后,并确定灭火气体达到危害浓度以下时,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抢救档案。

办公区发生火灾时:首先,紧急疏散办公区人员;其次,视火势决定是否人工启动档案灭火装置或者紧急转运档案(转运档案具体方案由办公室另行制定)。

4.2.9 安全救护

安全救护组遵照批准的处置方案,立即组织实施安全救护。

(1)应急救援人员安全防护

应急救援人员立即穿戴消防服、防毒面具等,确保自身安全。

(2)现场伤员救护

做好火场受伤、中毒人员的先期紧急救护;

联系当地医疗机构,及时转移受伤人员;

协助当地医疗机构开展其他各项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4.2.10 配合地方专业消防机构灭火

地方专业消防机构人员抵达现场后,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及时向其汇报已查明的火场情况。原则上此后整个灭火工作由地方专业消防机构人员具体组织实施,委消防工作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小组听从指挥,密切配合。

4.3 Ⅱ、Ⅲ级应急响应

发生Ⅱ级火灾事件时,启动Ⅱ级响应,视情成立委消防工作处置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组,参照Ⅰ级响应执行,现场指挥原则上由办公室负责人负责。

发生Ⅲ级火灾事件时,启动Ⅲ级响应,原则上由办公室或火灾发生部门(单位)负责处置,相关部门(单位)予以配合。

视事态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4.4 信息发布

消防安全事件一般不予公开报道。确需对外发布的,按照《应急预案》和公司新闻宣传有关规定进行。

4.5 应急响应结束

现场明火已扑灭、火险隐患和次生火灾发生的因素已消除,由领导小组会同地方专业消防机构现场指挥确定应急响应结束。

应急响应结束后,应及时将各类消防设施恢复到应急前的状态。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工作

5.1.1 事故调查。应急响应结束后,办公室应协助相关部门(单位)查明火灾事故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等,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类似事故发生的建议。起火部门(单位)应如实提供火灾损失情况,接受事故调查,并按规定如实写出检查报告报送安委会,视情况报送上级消防安全主管部门。

5.1.2 核实灾情。应急结束后,办公室要及时组织核实灾情,对被抢救、转移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相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5.1.3 整改落实。对导致火灾产生的当事人或部门(单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追究责任;对消防安全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应限期整改落实,同时做好相关消防设备的检查、补充和维护工作。

5.1.4 救助抚恤。对在火灾中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对造成工作、生活困难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

5.2 总结评估

事件处置完毕后,办公室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对事件的发生、应急处置措施、成效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暴露出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报安委会,按规定报上级消防主管部门。

6 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按照公司通信保障有关规定,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办公室负责编印领导小组成员、各工作小组成员通讯录,并及时做好更新。

6.2 技术与装备保障

由办公室建立建筑、电气、通信等各类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成立相关专家咨询小组,为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咨询。配备必要的消防安全设备和应急设备,保证应急状态下的迅速调用。

6.3 资金与人员保障

办公室按照相关规定,为办公场所消防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负责办公场所消防工作应急处置的机构和人员应相对固定。

6.4 宣传与培训保障

办公室应有计划地组织火灾预防、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工作,增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演习或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7 附 则

7.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办公室管理,根据有关变化,及时组织修订完善,报安委会批准。

7.2 奖励与责任追究

7.2.1 奖励

对在灭火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

7.2.2 责任追究

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火情信息和在消防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不服从指挥、贻误时机、救援不力而导致事态扩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对扰乱、防碍灭火救援的部门(单位)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或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3 预案解释与实施

7.3.1 本预案由安委会负责解释。

7.3.2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186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