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

泽慧分享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发布了2024年“最美教师”。李校堃、王芬、刘华东、于洁、彭玉生、黄柳平、周树强、周兴露、高金荣、周晓玲等个人入选。以下是关于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精选篇1)

王芬,女,1976年生,山东潍坊人,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

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聚落考古和陶器考古。主持的焦家考古项目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田野考古奖;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参与的《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等项目多项等。

王芬自2006年开始任教,先后带领9个年级的本科生、15个年级的研究生长期扎根田野,在山东即墨北阡、邹平丁公、章丘焦家和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高质量完成考古实习任务,近5年来承担本科生860个课时,研究生720个课时。承担“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考古学概论》教材中篇幅最大的第三章“分期与考古学文化”的撰写,担任该教材编写组秘书。在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采用的考古教材《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chaeology》中,承担重要章节的撰写。

王芬在教学中打破理论教学、实践实验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壁垒,把考古学特色的“课堂-田野-实验室”无缝对接。其负责的北阡(史前基层贝丘聚落)和焦家遗址(史前大型中心城址),是推进考古科教深度融合、实现多学科育人的成功案例。仅在北阡和焦家教学过程中就催生出丰硕科研成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和青年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还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问题导向、前沿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在环境考古、植物考古、GIS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方向产出46篇各类学位毕业论文。2021年,王芬指导刘同学学生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和华北赛区一等奖。其学生宋同学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优秀个人,王同学等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省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荣誉70余项。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精选篇2)

王芬,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教授。1976年出生,2006年7月参加工作,教龄17年,先后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王芬承担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章丘焦家遗址发掘报告(2016-2017年),2018-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化学考古,2018-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胶东沿海地区史前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2013-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鲁东南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器生产、流通和社会复杂化,2011-2015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即墨北阡遗址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碳氮同位素考察,2012-2015年。

王获奖记录

1.《即墨北阡遗址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沿海先民的食物结构》获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科联;同获山东省考古学第二十七次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考古学会,2014年。

2.入选首批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山东大学,2015年。

3.首届中国考古学学大会金爵奖,中国考古学会,2016年。

4.第十届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山东省社科联,2016年。

5.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政府,2017年。

6.合编的《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分别获:2016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2017年。山东省第三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

7.主持的焦家遗址考古发掘分别获:2017年获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山东省考古学会;2018年获2016-2017年度山东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山东省考古学会;2018年获2017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学会;2018年获田野考古奖,中国考古学会。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精选篇3)

2018年11月15日,“考古新发现——山东焦家遗址出土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正式开幕,一场跨越数千年历史维度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规模宏大、遗存丰富、价值纯粹的远古画卷。这已经是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发掘成果继国家博物馆专题展后的又一次重要亮相。入选由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7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焦家遗址的工作凝聚了山东大学考古发掘团队的辛勤汗水,他们的领队就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芬。

走进历史文化学院,我们在一间办公室看到了王芬伏案办公的身影。一头利落的短发,神情温暖,目光明亮,让人难以将眼前这位年轻学者与古老遗址联系到一起。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王芬报以莞尔一笑。见面之前,我在网站上了解到关于她的信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考古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焦家遗址发掘领队。2015年入选首批“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6年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爵奖,同年获山东省社科联评选的第十届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2017年获评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2016年,焦家遗址的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因为是考古学生实习,容不得一点马虎,王芬对该项工作全力投入,从一开始的发掘申报,到现场考古发掘以及之后的器物修复,每一个环节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由一百多名考古系师生组成的山东大学考古团队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初步了解了这个大型史前城壕聚落的演变、内涵和价值等,为这一地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的源头,意义重大。对于焦家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王芬不无感慨:“虽然发掘的过程很艰难,但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焦家考古参与者最珍贵的礼物。”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精选篇4)

王芬,女,1976年12月出生,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人,山东大学教授。

1995-2006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2003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王因墓地分析》,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海岱和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比较研究》,200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政协山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2024年1月3日,山东大学考古学院王芬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发表题为“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nalysis of Early Harappan painted pottery from the Jhang Bahatar Site, Pakistan, by using a multi-analytical approach”的研究论文,对巴基斯坦巴哈塔尔遗址出土的哈拉帕文化早期彩陶进行了制作工艺观察,陶胎、陶衣和彩陶表面颜料的成分和物相结构的科技分析,初步研究了哈拉帕文化早期彩陶的原料和制作工艺。该文第一作者为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王芬,通讯作者为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申静怡,共同作者为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博士研究生杨菊贤和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施兰英。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精选篇5)

王芬,1976年出生,山东临朐人,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考古学大会金爵奖获得者,滕州古薛文化研究会顾问。在《中国科学》《考古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有《王因墓地分析》等论著。

“最喜欢早上出门的时候,成队的学生们走在乡间的林荫小路上,迎着朝阳,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早上推着小车出门,晚上伴着月色回家,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与学生们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变得更年轻了。

考古发掘是一次在已知条件下对未知的探索,在发掘过程里充斥着不可预测的变数。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发掘工作一度遇到瓶颈,最初半个多月的发掘略显沉寂,期待的早期文化堆积迟迟未到,不只是同学们,连王芬也隐隐着急:“因为发掘面积有限,如果布方位置不理想,发现遗迹少,会影响同学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多年的考古经验让她坚信自己区域规划的合理性,在鼓励学生们的同时也为自己加油打气。功夫不负有心人,令人欣喜的结果很快便接踵而至。

“那天我们就快收工了,一个同学跑到我身边,除了脸上挂着的笑容,单就那眼神,我就知道,肯定有重要发现。”王芬对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第一座墓葬就这样被发现。为了保护文物的安全,工作不能因为黑夜来临就停止,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一直工作到晚上快九点,并留少数精兵强将在工地值夜,第二天天还不亮,王芬老师就和几个女同学去换班。在这之后,大量的文化遗存不断涌现,考古工地上一众师生,拿着小刷子、小铲子不停地刷刷铲铲,焦家遗址的原貌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五千年前的东方历史文明在他们的手下如花朵般慢慢绽放。

焦家遗址的发掘确立了目前所知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除明确的城墙和壕沟外,还发现有116座房址、包括20余座大型墓葬在内的215座墓葬以及近千座灰坑等遗迹。此次考古挖掘还出土了大量玉器、白陶和彩陶等高端器物,为早期社会的礼仪制度、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遗存证据和实物资料,是近30年来海岱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甫一出土,名动全国,焦家遗址的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精选篇6)

王芬担任山东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资政,2022年资政报告“关于深化焦家遗址发掘保护、立体再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发挥“立足济青、服务全省、辐射全国、联动全球”优势,全力服务山东建设发展。结合地方文化建设,承担多处主动性考古发掘,并配合基本建设项目开展考古勘探工作,

说起与考古专业的缘分,王芬坦言,自己进入这个专业纯粹是偶然。作为保送生的她,面对专业大类的选择,她中意于历史。初入大学,年轻人的诸多困惑和迷茫迎面而来,性格倔强的她对自己当时的那种状态并不满意,她想寻求一种转变。在面临专业分流时,“考古”一词映入了王芬的眼中:“我当时对艺术史比较感兴趣,也希望考古能够让自己亲手参与历史重现,憧憬着这一过程能满足自己对历史的喜爱。”最终在专业分流的大潮中,她听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了她与考古的缘分。

对王芬来说,考古的意义远不止于器物的重现:“我觉得考古最重要的不是遇到了什么,而是在和文化遗存的对话中研究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承载了漫长时光的文物固然重要,考古人却更希望通过对考古遗存的分析,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进程。

刚开始王芬对考古学的知识很陌生,但她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被考古的魅力深深吸引,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多年。本科毕业后,她继续留在山大学习直至博士毕业,期间在专业顶尖学术刊物《考古学报》上发表长文。她一直认为,知识的持续积累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知识积累不够,即使遇到了好的考古遗存也不能充分解读,那会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因此她也一直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中不断充盈自己。

“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兴趣爱好,闲暇之余也就是读读书。面对不断涌现的考古新理念和新材料,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王芬说。而今她在考古研究的路上,已经多有收获,当初做的选择已经回馈给她最好的结果。谈到未来,她说也没有什么大的规划或目标,汲汲于知识,收获到学习的乐趣就是好的。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她,或许已经忘记了年少时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但是现在的状态,也许就是应该有和最好的模样。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材料(精选篇7)

2006年王芬毕业留校,讲授“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核心课程,积极参与构建“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考古教学体系”。田野考古发掘又称“考古课程的核心和灵魂”,她先后带领9个年级的本科生、15个年级的研究生长期扎根田野,在山东即墨北阡、邹平丁公、章丘焦家和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高质量完成考古实习任务,近5年来承担本科生860个课时,研究生720个课时。

王芬的世界是纯色的,考古与上课两件事几乎占据了她生活的全部。作为大学教师,教学不仅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兴趣与理想。正因为对教学的专注与热情,使得她的课在学生中间具有很高的人气。很多学生评价称:“王芬老师的眼神中是有光的,从她的言谈举止中能够感知到她对考古的专注,在课堂上非常有代入感。”在学生的眼中,王芬不仅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还有极富感染力的教学技巧和幽默的口才,不管是多么枯燥的内容,她总能使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很多学生就是在听过她的课之后,就喜欢上了考古。由于学院工作需要,身为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的她,在日常教学与科研之外也要忙于行政工作。这样一来,给学生上课的时间就少了。“现在的课时和之前比,已经减少了一半,但好在还能给学生上课。”王芬说。

考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从2006年留校任教开始,她就长期带学生下工地进行田野考古。最初混在学生中间工作,她总会被误认为是哪个不熟悉的同学。相仿的年龄使得她与学生很快便相处得十分融洽,在考古实践中总是为学生耐心讲解并亲自示范,在同学们心中,她已成为了亲近的朋友。但作为女性,在野外考古实践中面临着不小的局限性,一是条件的艰苦,二是体力的劣势,因此王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克服种种困难。有一次学生拍了她在工作的照片,照片中突然涌现的白发,也记录了考古人在不饶人的岁月中,悄悄留下的抹不去的痕迹。

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下一次工地,常常不在家,孩子的生活起居只能交给家人。同事们都戏称她为“工作狂”,可是家人的理解给了她莫大的支持。

从本科时的学霸到现在考古领域的佼佼者,谈起这么多年来的成绩,王芬却归结为幸运:“我运气总是很好。”对于同学们来说,王芬的身上散发着强烈的人格魅力,努力、坚持、博学、有趣,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标签使得王芬不仅成为他们学业上的导师,更是精神上的榜样。

    22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