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11篇

航就分享

如何准备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快来看看吧。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欢迎阅读与收藏。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11篇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1)

邓小岚1943年生于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村,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2月,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邓小岚的感人事迹由此再一次广为流传。从北京到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县的马兰村,自驾车需要4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在十几年前通往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开通的时候,早晨8点从北京出发,一路换乘火车、大巴,抵达马兰村时往往已经傍晚时分了。这条路,77岁的邓小岚已经走了17年。北京来的邓奶奶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孩子们的童年也因为音乐变得绚丽多彩。

邓奶奶对教育的这份热爱、这份坚守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她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她不愧是我们的楷模、我们的榜样。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努力做到:要有无私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为学、为人、为师,都要高度集中;平凡、平淡、平常,都要务实创新。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找一个理由为她喝彩,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及时送给她一缕“爱的阳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快乐的成长。

从邓奶奶身上,我重新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她学习,以热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真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以虚心对待荣誉,做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教师。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2)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河南大学杰出校友邓拓之女、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创办人邓小岚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邓小岚的颁奖辞是:“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电视屏幕前,看着邓小岚在马兰村的支教短片,听着邓小岚和合唱团的感人故事,不少河大师生早已热烈盈眶。他们不仅为邓小岚持守18载带山里娃走向世界的精神所感动,也感怀于邓小岚与河南大学的不解之缘。

邓拓,原名邓子健,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我国著名新闻家、历史学家、诗人、杂文作家,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1934—1937年就读于河南大学。

一生追求真理和光明的人

1934年秋,22岁的邓拓来到河南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学习。

就读于河南大学三年期间,邓拓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绩。他用文言文写作的历史研究著作《中国救荒史》一书脱稿,成为研究中国救荒问题的“扛鼎之作”。《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过程》等若干篇引人注目的学术论文,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有力批判与回击。这既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邓拓今后从事历史学研究奠定了深厚根基。

在学术领域努力钻研的同时,邓拓还经常深入学校,参加青年学生的读书会、座谈会,为大家讲解时事,分析全国救亡运动的形势。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北平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震撼全国的示威游行,之后北平学生联合会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下简称“民先”),各地学生纷纷建立“民先”组织,支持北平学生。1936年暑假后,河南大学学生中开始建立“民先”组织。邓拓很快在开封青年学生中树立了威信,被推举为“民先”开封支队总支队长,带领进步学生开展各种爱国抗日活动,将河南大学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937年6月,邓拓刚刚在7号楼参加完毕业考试,就在大楼北门被蓝衣社特务秘密抓走。经多方营救,不到一个月,邓拓被保释出狱。此后,邓拓投笔从戎,毅然奔赴晋察冀抗战根据地,开启了新的革命战斗。

2012年9月24日,河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邓小岚、邓小虹和邓壮等邓拓的儿女们来校,参加邓拓纪念碑揭幕仪式。

“去矣勿彷徨,人生几战场。廿年浮沧海,正气寄玄黄。征侣应无恙,新猷尚可长。大千枭獍绝,一士死何妨。”邓小岚摩挲着纪念碑上的《狱中诗》,向在场师生深情讲述父亲邓拓的革命斗争岁月。师生们深受教育与感染,决心赓续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沿着校友邓拓的光辉足迹,勇毅前行。

“永远做党的好女儿”

邓小岚,1943年寒冬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旁的山林之中。

马兰村,位于阜平县深山区,不仅有像花一样的名字,还有荣光的红色历史。它曾是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晋察冀日报》的旧址所在地,也是第一部_诞生地。

1937年9月,邓拓进入五台山抗日根据地,先后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他率领新闻队伍,转战太行山,坚定不移地在新闻战线上奋斗、抗争。

1939年春,报社第一次到马兰村。乡亲们用木杠、绳子,抬的抬,拽的拽,将沉重的机器运到村里。

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邓拓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坚持每天出报,犹如一颗颗射向日本侵略者的“子弹”,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

1943年底,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扫荡,逼问乡亲们报社人员和印刷机的下落,19名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史称“马兰惨案”。也是那年,阜平遭遇特大洪灾,报社全体人员节省出口粮和衣物,支援受灾群众。

作为一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拓紧握战斗的笔,热情洋溢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44年5月,邓拓具体负责编辑出版了有五个分册的_,这是我国出版界问世最早的一部_。

战争年代,邓拓和妻子丁一岚书信传情,被称为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对比翼鸟”。

1943年的寒冬,在日寇扫荡的阴影下,邓小岚出生在马兰村旁的山林之中。因为工作需要,邓拓夫妇曾把女儿寄养在当地村民家中。直至1946年,邓小岚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成长过程中,邓小岚多次请父亲讲他以前出版《晋察冀日报》的艰险过程,但父亲总是一笑了之。他说:“那些工作只是我的分内之事,比起办报过程中牺牲的同志,那点事情实在不值得一提。”

临终,在给丁一岚和女儿的遗书中,邓拓满怀深情地说:“盼望你们永远做党的好女儿,做主席的好学生,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到底!”

“我愿意回到这个村子,我觉得我的生命就像村民们生命的延续,我一定要为老区的村民做贡献,去帮助他们发展。”邓小岚每次去探寻父亲邓拓的足迹,内心触动一次比一次深,“马兰村就是我的家。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用音乐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希望,另一个是希望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

两代人接力,同一份坚守。

自2004年起,邓小岚便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44个“红脸蛋”两度登上国际舞台,唱响《奥林匹克颂》。排练过程中,作为合唱团的音乐指导老师,邓小岚始终陪伴着孩子们。 然而,就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一个月后的3月21日,邓小岚因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离世,享年79岁。惊闻噩耗,河大师生不胜悲恸。河南大学委派党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发去唁电,表达沉痛悼念之情。

沧桑巨变,山河锦绣。当年邓拓等无数革命英烈期盼并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动人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冬去春来,花儿盛开。如果你此时来到太行山深处,在狭长的山谷里,听到这首优美动听的民谣,眼前看到的便是如画的马兰村,这里的马兰花开得生机蓬勃,这里的孩子们无时不刻不在想念亲爱的邓奶奶。

“我父亲是河南大学毕业的,对母校有深厚的情感。父亲在校读书时,河南大学有罗章龙、范文澜等众多名师,学术氛围开放活跃,父亲得以快速成长。希望河南大学今后更多延揽名师、兴教育人,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更好的发展。”2022年2月,笔者采访邓小岚时,邓老师和蔼可亲,散发着向上、朴实、执着的气质,言语之间充满着对河南大学的无限感激和美好祝福。

邓拓,邓小岚,还有河南大学建校110年来涌现的无数仁人志士……他们在革命奋斗与事业发展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将永存于河大师生心中,将成为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成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再攀高峰的磅礴力量。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3)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个被追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带着好奇,我打开了关于她的报导。

“我只想尽我所能把这些孩子教好,让他们快乐,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在物质上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是至少在精神上我不会让他们觉得比别人差,让他们自信地生活。” 当我听到邓小岚老师说的这句话时,我十分感慨邓小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先进事迹,

她节衣缩食,把不多的退休金和精力全都花在山区小学教学上了。她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唱歌、画画,细到给孩子们剪指甲,理发。还深入了解山村情况,为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出主意想办法……邓老师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甚至是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仅仅这些还不够,邓老师还用歌声帮助孩子走出大山,从2017年到2022年,每年她们在北京和马兰之前往返十来次,一个来回就是600公里,但他们迎难而上,最终站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孩子们的声音如同天籁,从声音发出的那一刻,他们打动了全世界。

邓老师用歌声陪伴孩子们的童年,而童年能够点亮一生,如同马兰花扎根在美丽的山村,生生不息。马兰花生生不息,教师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一颗水滴落入水中可以泛起涟漪,无数颗水滴凝聚力量,一定能激起千层浪。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4)

“在荆棘丛生的山野上有一种最美丽的花朵,那是孩子的笑脸,在浩渺无垠的天际当中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那是孩子的眼眸。有这样一位老人用她的余热为所有的孩子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是写给邓小岚老人的颁奖词。

在前些日子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她曾带着河北阜平县马兰村的44个孩子组成“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抗日战争年代,邓小岚的父亲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的人员,辗转于阜平县马兰村地区,坚持边战斗边出报,这里也是邓拓主编的史上首部_的诞生地。1943年,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在马兰村制造了“马兰惨案”,日军冲进马兰村时,19名乡亲为掩护《晋察冀日报》工作人员和印刷机而惨遭杀害。母亲丁一岚在突围后生下邓小岚。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直到1946年,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邓小岚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

邓小岚热爱着马兰村这片土地,视她为“第二故乡”。退休前的邓小岚发现,马兰村的孩子们很少体会过音乐的乐趣。于是,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她要用音乐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改变命运这件事一做就是18年。

刚开始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简陋的学校只有4间危房。为了给孩子们建一个“音乐教室”,她不仅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还动员北京的弟弟、妹妹一块儿捐钱。她亲自设计,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后来邓小岚又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了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等乐器。但那时的村里哪儿有人会这些乐器呢?邓小岚下了决心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她坚持每个月来两次马兰村,风雨无阻,寒暑假更加频繁。

18年来,邓小岚从北京往返马兰村的行程超过了20万公里。一年年过去了,渐渐地,沉睡的小山村飘来了优美的音符。小学校旁边的荒土坡变成一座“音乐城堡”。不少孩子们有了一技之长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好、浪漫。属于他们的未来渐渐清晰,美好。这些年的变化邓小岚很满意。她说,真切地看到,音乐让山里的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了。

邓小岚老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红色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呈现出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极具历史传承感。在中国,有无数像邓小岚老师一样的“蜡烛”甘愿放弃平稳的生活,将自己献给大山里面的教育事业。她们值得被学习、被赞扬。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走进乡村,乡村教育制度也会得到完善,乡村里的孩子能得到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和知识,中国未来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5)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的少儿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质朴而优美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飘向世界、打动人心……

从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村落,到北京冬奥舞台聚光灯下,44名孩子梦想绽放的高光时刻向全世界传递的是:在阳光、富强、开放的中国,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迈进小康新时代,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孩子出生于什么家庭,都有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中国少年迎来了追梦圆梦的难得人生际遇。革命先辈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就是孩子们的“筑梦人”之一。

邓小岚生前应邀接受了《中华魂》杂志、《中华魂》网的采访。她退休后18年倾尽生命传承红色基因、培塑红色少年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所有人。令人心痛和万分遗憾的是,就在接受采访后的第11天凌晨,邓小岚突发疾病,永远倒在了她支教的太行山崎岖小路上,采访时她动情演唱的《马兰花开》竟成了她的“生命绝唱”!

清明时节,邓小岚的骨灰被安葬在她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太行山区马兰村,与79年前曾经与她生死相遇的7名革命先烈再次相聚、直至永远……

革命先辈的夙愿就是当代人的初心

马兰村是一个有着700多户、2000多口人的山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由马兰、坡山、上庄等22个自然村组成。这里群山环抱,山路崎岖,风景优美,曾是《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社长邓拓带领报社同志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是我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大区党报。

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邓小岚一出生就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老乡家3年。“这里不仅是我出生的地方,更是父辈战斗过的地方,父亲曾在《燕山夜话》专栏署名‘马南邨’发表文章,谐音‘马兰村’,以表达自己对马兰村战斗生活的怀念。”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随后遭到日军的疯狂反扑。侵华日军华北司令官多次率数万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梳篦扫荡”“对角清剿”“马蹄式堡垒战”“鱼鳞式包围阵”等战术,对晋察冀边区展开“覆灭战”。

《晋察冀日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引起了日军的密切关注与仇视,报社和社长邓拓成为日军每次扫荡的首要目标之一。当时报社驻在平山滚龙沟,本可以及早转移出包围圈,考虑到要及时把党的声音传到各地群众中,稳定人心、鼓舞士气,报社决定把转移时间推后10天。连续出了10期报纸后,原计划撤退路线被敌人截断,只能临时转移到位于山顶一个叫铧子尖的村子隐蔽下来。虽然离敌人只有5里地,但是在当地乡亲们的掩护下,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报社又冒险连续出版23期铅印报,边区军民抗日士气一天比一天高涨。

“这可把敌人气坏了,天天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出报纸,就是找不着。乡亲们就是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当敌人搜山,还没到山下,他们就推倒‘消息树’,我们就迅速将设备坚壁好,报社人员藏起来或转移出沟。等敌人一走,我们又把设备挖出来,继续出报。”“‘七进七出铧子尖’成为传奇,乡亲们和报社同志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邓拓向邓小岚讲起这段惊心动魄的办报经历时,眼里每每噙满对老区人民感恩的泪花。

1943年11月,日军冲进马兰村,举着刺刀逼问乡亲们报社人员和印刷设备下落。但乡亲们宁死不屈,没有一个人泄密。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挥动着刺刀,一连残忍地杀害了19位乡亲,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兰惨案”。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中,报社先后牺牲了7位战友,都安葬在马兰村。邓拓曾作《题马兰烈士墓》诗,镌刻在墓碑上,颂扬烈士业绩,寄托对战友的哀思。

1943年12月24日,邓拓的妻子丁一岚在一次突围后生下邓小岚。当地乡亲用四根木棍扎了个大担架,将虚弱的母女送到报社所在地。因为战争环境,丁一岚不能自己带孩子,只能把邓小岚寄养在老乡家。干爹干娘的悉心照顾,使战火中出生的邓小岚得到保护、健康成长。

1946年,抗战胜利后,邓小岚离开马兰村回到父母身边,但马兰村一直是她全家魂牵梦绕的地方。邓小岚一生珍藏着两枚印章:一枚是父亲的“马南邨人”,一枚是父母送给她的“马兰后人”。

1997年,邓小岚回到马兰村,找寻父母战斗的足迹。50多年过去了,乡亲们一见面就喊出了她的乳名,邓小岚顿时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当时,马兰村还未脱贫,房屋破旧、道路狭窄,学校还是危房。看到乡亲们生活这么困难,孩子们上学条件这么差,心中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我想让老百姓知道,从这里走过的部队没有忘了他们,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始终心连心,为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夙愿和追求;从这里出生的孩子也不会忘了他们,实现前辈夙愿就是革命后代的初心和使命。一定要为乡亲们做点事!”邓小岚心中立下誓言。

喝胭脂河水长大的马兰好后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成为邓小岚牵挂马兰村的生动写照。

“捐钱捐物,自己的力量非常有限;招商引资、办实业,并非所长。”她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迈出第一步,办好第一件事。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带领马兰村小学2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为烈士扫墓活动。活动结束后,邓小岚想领着孩子们唱几首红色歌曲,可孩子们几乎都不会唱。“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空落落的。”“没有音乐的童年是苍白的,马兰村怎么能没有歌声呢!我想让他们的童年变成彩色的!”

邓小岚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高中时,师从中央广播交响乐团的老师学拉小提琴。她深知音乐的力量,决定通过音乐,在孩子们心田种下梦想的种子、植入红色的基因。

2004年退休后,在邓小岚的带动下,家里兄弟姐妹捐款4万多元,把马兰村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校舍。她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募集一批乐器,自己当起了村里第一个全能的音乐老师,教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

从此,潺潺的胭脂河边不仅有追逐嬉闹,还有了悦耳的琴声;高高的铁贯山上,不仅有调皮玩耍,还有了动听的歌声。孩子们也变得自信多了。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着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藏着抗敌的英雄,这里的人们和你们一样坚强善良……”每逢清明和重大节日,邓小岚就组织孩子们到烈士墓前演唱经典歌曲。

在教孩子们唱歌的同时,邓小岚还经常给孩子们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抗战英雄故事。当年《晋察冀日报》报道的《神枪手李殿冰》《“爆炸英雄”李勇在反“扫荡”里》《狼牙山五壮士》《回民英雄马本斋》《爆炸大王李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英雄王二小》《雁翎队》等,以及各地群众开展“地雷战”“麻雀战”“飞行射击”等抗日事迹,通过她充满深情的讲述,浸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我长大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孩子们有了英雄情结,心中就有了向上的力量。音乐基础较差,就苦练,一段歌谱几十次奏,一首歌曲上百次唱,一个弹奏动作成千次练。在邓小岚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从不识谱子的“大白嗓”到挑战外文歌曲,从独唱到合唱,从小提琴独奏到多种乐器合奏。

2006年,邓小岚从亲戚朋友那里筹措到了各种乐器,组建了只有6个孩子的马兰小乐队,不仅能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歌》等红色歌曲,也能演奏出《欢乐颂》《雪绒花》等世界名曲。2008年国庆节,邓小岚带着马兰小乐队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马兰乐队小型音乐会”,为《晋察冀日报》社的老报人们演出。看到孩子们阳光自信的表演,听到一首首经典歌曲,这些革命前辈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孩子们的手感叹:“好样的,不愧是喝胭脂河水长大的马兰好后代!”

2011年6月,孩子们登上了《红歌嘹亮唱响中国》演唱会大舞台,与著名主持人、歌唱家同台献唱,共庆建党90周年。在2012年北京卫视春节联欢会上,他们与将军后代合唱团合演的节目《我们的田野》受到广泛好评。他们还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欢乐英雄》等节目的大舞台,为全国观众奉献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2013年8月,70岁的邓小岚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成为全国同类音乐节开创者之一。马兰小乐队同将军后代合唱团、清华艺术团乐队等20多个演出团体同台演出。孩子们空灵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演出视频被各大网站转载,收获无数点赞。“城里孩子有迪士尼乐园,有公主城堡,马兰的孩子也可以有。”2015年,在学校旁的山坡上,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打造了一座三层音乐城堡,孩子们在浪漫的城堡里,享受美妙的音乐,希冀灿烂的未来。

随着马兰小乐队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刷屏的“网红”。邓小岚心系马兰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他们决定让乐队的孩子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奥林匹克颂》是一首演唱难度极高的歌曲,从接受任务到开幕式举行只有短短的3个月时间,邓小岚与孩子们一起学声部、学希腊语,每天进行5个多小时的高强度合唱训练,春节都没有休息一天,最终孩子们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在北京冬奥会上,用纯真、质朴的歌声完美地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孩子们从太行深处的山村,走上北京冬奥会这个国际舞台,真了不起!”邓小岚就是孩子们实现梦想的筑梦人!

“孩子们的演唱很纯粹、很干净,带着泥土的芬芳。我觉得这是天籁之音,它真的是传递了我们今天新时代的新面貌——中国人民下一代的精神风采!”总导演张艺谋动情地说。

用生命筑造“山里娃”奔向未来的舞台

“马兰歌声越飘越远、越唱越响,但当时马兰村还很落后,老百姓生活还很困难,怎么样让乡亲们生活得越来越好?”邓小岚又有了新的目标,这也是她父亲邓拓、母亲丁一岚生前的牵挂。

马兰村乡亲视邓小岚为亲人,其中也饱含着他们对邓拓当年在马兰村期间鱼水情深的情感寄托。

抗战期间,邓拓带领报社人员在马兰村曾度过五六个春秋。他们“一手握笔、一手拿枪”,为了实现每日出报,创造了“八头骡子办报”“三千字内著文”的佳话,书写了在战火中出版铅印日报的传奇。在驻地乡亲们的掩护下,《晋察冀日报》共出版2800多期,成为射向敌人的“炮弹”。反扫荡中,他们与乡亲们并肩战斗、生死相依,在战火中建立了深厚感情。“大洋马迎亲”的故事至今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

“大洋马”是八路军在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那场战斗中的战利品。这是一匹又肥又壮的石青色大洋马,聂荣臻将它分配给了邓拓。有了它,邓拓不仅大大提高了外出开会、办事的效率,还经常借给老百姓婚嫁迎亲用。遇到陌生人,大洋马“横眉冷对”,又咬又踢,邓拓就亲自在前头牵马迎亲。每次看到小伙子骑着高大威猛的“大洋马”接回新娘的自豪劲,邓拓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还即兴作诗《咏黑骜》,表彰心爱的坐骑。在一次日军扫荡中,报社3位同志壮烈牺牲,“大洋马”也不幸中弹而亡……

一个个抗战故事鼓舞人心,一段段军民之情催人泪下,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打造红色文化,筑造‘月亮舞台’,让一代代马兰少年在红色沃土中立志筑基、健康成长,在‘月亮舞台’上展现才华、奔向未来。”邓小岚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赓续红色传承,邓小岚不遗余力。为了收集、挖掘红色资源,2004年6月,她带头与原《晋察冀日报》的老同志共同集资数万元,代表《晋察冀日报》研究会,为“马兰惨案”牺牲的19位乡亲修了一座纪念碑。她是清华大学工科出身,从设计到丈量,从选料到下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她还带动家人筹资20余万元修建《晋察冀日报》展览室和游览广场。协调有关方面将马兰村列为河北省晋察冀精神研讨会现场观摩点,修缮红色记忆点位,丰富“红色马兰”内涵;树立指示标识,方便参观缅怀。2020年,全国疫情形势严峻,邓小岚坚持留在马兰村,与妹妹一起谋划“寻路”系列活动,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老区交通、卫生环境较差,邓小岚几乎动员身边所有资源,从“厕所革命”入手,带动村民改变卫生习惯。帮扶马兰村修路、种树、整治排水沟,发展养殖和民宿等乡村产业。交通、住宿、卫生条件的改善,为马兰村开展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建设一个让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音乐舞台,是邓小岚多年的梦想。

2021年盛夏,年近八旬的邓小岚在铁贯山脚,亲自抡镐挥锹,与乡亲们一起劈开了登山通道。经过前后8年的“愚公移山”,邓小岚精心设计、筹资建设的“月亮舞台”,于2021年10月展现在绿水青山之间。北京设计师刘阳感慨道:“‘月亮舞台’只能建在马兰。干净、纯粹,符合小岚老师和马兰孩子的气质。”

“梦想”成真,邓小岚站在舞台中央,笑得像个孩子。“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孩子们在台上唱歌,人们在山坡上、山坡下观看,多美啊!”从此,马兰村举办音乐节有了高端的舞台,村民们平时也可以来表演节目。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邓小岚的助力下,通过红色旅游和音乐节的带动,村民收入越来越高。2019年,马兰村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今天的马兰村有了三张响亮的名片——红色马兰、音乐马兰、生态马兰。

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让乡亲和孩子们无比悲痛的是,2022年3月19日下午,连续多日奔波筹办马兰音乐节的邓小岚,突发脑血栓,倒在了通向“月亮舞台”的崎岖山路上。在当地紧急治疗后她被连夜送往北京,两天后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79岁。

噩耗传来,马兰乡亲们悲痛万分。阜平县领导和马兰村民立即赶到北京向她做最后的告别,悲痛表示“邓老师把所有牵挂和关爱留给了马兰村,她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希望把邓小岚骨灰安葬在马兰村”。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心中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情深的花朵,永远的童年……”太行山深处,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流着泪唱起了《马兰花开》,用歌声为至亲至爱的邓老师送别。

“邓老师变成了天上闪亮的那颗星,她会一直看着我们成长,为我们照亮着未来人生之路。我们想对邓老师说,您教的歌我们会一直唱下去。您植入我们心中的梦想种子一定会生根、开花、结果!”孩子们仰望星空表达着心愿,泪花晶莹,目光明亮。

邓小岚走了。她若天上有知,应无遗憾。如今的马兰,红旗飘扬,绿水青山,鲜花遍野、歌声飞扬。一代代“山里娃”正通过“月亮舞台”实现人生梦想,走出大山、走向未来……

她18年的坚守,成就了一批一批山里娃的梦想,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其中很多人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有10余人或在大学里学习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她18年的坚守,日复一日耕耘灌溉,使得这些孩子们像马兰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在了奥林匹克的舞台上;

她18年的坚守,感动了无数的人,一个山村也因红色沃土滋养而走向振兴。

在18年的坚守中,邓小岚付出了全部心血。从北京到马兰来回奔波合计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圈;因患糖尿病需把药常年带在身上,自己打针、用药;古稀之年,腿脚不便,山道崎岖,一次次跌倒摔伤都自己扛,从不让家人和乡亲们担心;退休金全部奉献给了马兰村,花钱花到乡亲们心疼;协调捐赠近500件乐器,数千册图书……

为什么马兰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在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打下了红色底色,留下未竟心愿。如何让新时代的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从小就有英雄梦、中国梦,这是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邓小岚一片丹心传薪火、倾尽生命育后人,交出最优秀答卷——少年红,中国则代代红!少年强,中国则代代强!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6)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人民日报前社长和总编辑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岚女士于3月22日凌晨在北京天坛医院逝世。据了解,邓小岚是日前在马兰村接受采访时突然摔倒后入院的。

邓小岚1943年出生于阜平县易家庄村,她的父亲邓拓曾担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总编、社长,她的母亲丁一岚也是《晋察冀日报》的老报人。

声声乳名让她落泪

1943年底,刚过而立之年的邓拓与丁一岚伉俪在一次部队突围的途中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邓小岚。邓小岚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一家化工厂当工人,一直到1995年才落实政策回到北京。1997年,邓小岚和妹妹邓小虹第一次回阜平看望乡亲。虽然50多年过去了,当地老百姓仍能清晰地唤出她的乳名,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让邓小岚泪流满面。

退休后,2002年,邓小岚再次来到马兰村。5年过去,这个荒僻的山村依然是破旧的村舍,落后的教育,简单的吃食。“这是我国第一部‘毛选’诞生的地方啊!这里曾是《人民日报》前身《晋察冀日报》的所在地啊!这里的人民曾经为了报社牺牲了19个鲜活的生命啊!……”短暂的山居生活里,遥想着父辈的磨难,邓小岚在叶落归根之感中酝酿着什么,“阜平马兰村是我国新闻史上不能忘却的一个亮点,完全可以搞红色旅游嘛。可跟人家别的地方比起来,我们这里还不行,我心里很着急!我现在一年的退休金3万元,我花一万元就够了,那两万元我会用来给老乡们干点事情。”

从校舍到厕所,都是她设计的

马兰村的白玉从的父亲是邓拓的老朋友,邓小岚前几次到马兰,都住在这位姐姐家。2004年,村里小学的校舍坏了,邓小岚听说后,动员同是工薪阶层的弟弟妹妹,凑齐了4万多工程款,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从校舍到厕所,都是邓小岚设计的。”对此,邓小岚却说:“哈哈,我喜欢设计、画图。”提到这些,60多岁的邓小岚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看到邓小岚设计的房子挺好,白玉从的邻居、一个学校的老师在盖新房的时候,也征求邓小岚意见。邓小岚给这家做了让村里人耳目一新的房间设计。其中,水冲式卫生间的设计让那家很感奇怪,“厕所在屋里,那不是很臭吗?”邓小岚就给他们讲了水冲厕所的好处,这家真就采纳了。为了推广水冲厕所,邓小岚给村民发传单,还鼓励白姐姐家改进厕所做表率。在邓小岚的提倡下,水冲厕所的概念在山村蔚然成风。

她把音乐带进山村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扫墓,扫完了回村子时,把村里几个小孩儿找来说唱个歌,结果他们什么歌也不会。当时邓小岚特别心酸。她说,音乐可以打开人的心灵,在音乐上,马兰村是个空白,即便是歌谣,也只是机械地说出来,孩子们不知道音乐能给人带来快乐,更没体会过。

从那以后,邓小岚决定把音乐带进这座山村。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和马兰,把家人用过的和朋友们捐送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乐谱带到了马兰村。每年十几次往返于北京和马兰,路途400公里,颠簸近8个小时。北京到马兰的路途并不遥远,但是却并不便捷,先从北京乘火车到定州,再从定州乘班车到阜平县,最后再等从阜平到马兰的班车。

就这样,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2022年2月,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邓小岚的感人事迹由此再一次广为流传。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7)

邓小岚老师是马兰小乐队的创立者,心系山村的党员楷模。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唱响了《奥林匹克颂》,展现了山区孩子动人的风采,惊艳了世界。

不忘本,不忘恩。邓小岚同志退休后,默默为村里做事,帮助马兰村翻修了学校、救助贫困家庭,每年的退休金都用来帮助村子,对需要帮助的村民慷慨解囊,自己却省吃俭用。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养育之恩。

谋幸福,谋未来。她兑现自己的承诺,回到马兰村教孩子唱歌,学习乐器。从北京到马兰村需要10多个小时,这条路走了18年路边的风景一直在变,但她那颗初心恒古不变,用初心照耀舞台,让每个乡村孩子的梦想发光。正是她这份坚持,我们在冬奥会看到了这些“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孩子们在开幕式演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打动了全世界。邓小岚老师用一生回答了:“怎么做人,为谁活着”的价值追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标杆,用自己的初心浇灌孩子们的梦想。

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基层一线,先人后己,无私奉献,_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好老师没有统一模式,是各有千秋、各显身手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必不可少的特质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向邓小岚老师学习,做一名四有教师,点亮孩子心中的梦。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8)

学习了邓小岚老师的先进事迹,她那一心只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震撼着我。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我深知,我们应该有同样的教育精神、同样的教育信念、同样的育人态度和同样的职业操守,那就是淡泊名利、甘做人梯、创新育人。在邓小岚老师的示范和启迪下,我为以后的教育生涯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即努力增强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心,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一位有理想有信念的好老师,才会在学生们心中播下理想与希望的种子。

邓小岚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在乐队成立之初,资金不足,硬件设施薄弱,困难重重,她不怕困难,修建教室,置办乐器,拿自己的退休金、亲友的捐款及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来发展乐队,参加比赛。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她十几年如一日的在大山里坚守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真真切切的改变了大山里孩子们的成长轨迹。这种信念令我十分钦佩。

我要努力做一个像邓小岚老师那样的好老师,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朝着一个理想信念努力奋进的人。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奉献。淡泊名利、甘为人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邓小岚老师义务支教18年,不图名利、不求回报,只为用音乐来点亮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她真的做到了,这是何等的大爱与坚持。图片这种对教育的坚守、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对学生渴求的满足,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再一次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它肩负承载着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如果不时刻提高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飞快,做一个好老师,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锲而不舍的学习研究,以源源不断的进取创新,才能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清泉。邓小岚老师用自己扎实的学识打造的“马兰小乐队”多次获奖,远近闻名。举办音乐节,为小山村带来了“国际范儿”,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极致的归属感、自豪感。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不舍的关怀,爱是真实的行动,爱是责任和付出,不是空口说一说。我深深感受到了邓小岚老师的对孩子们的仁爱与坚持。邓小岚老师家住北京,但她一心扑在马兰合唱团孩子们的身上,坚持每个月去两次马兰村,手把手的教,面对面的指导,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她为了一份承诺一份惦念一份责任一份爱心,长年两地奔波往返。我想这就是_说的仁爱之心吧。只有真心付出,才会有丰硕的成果,这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也在飞速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教师的综合要求也在不断的严格化,身为新时代教师,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十分艰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邓小岚老师坚守支教18年,从北京往返马兰的路程达20万公里,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和使命。她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我引以为傲,并发自内心的钦佩。

邓小岚老师这种精神,深深的鼓舞了我,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高尚、优秀的品质,她把她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铸就了永恒的、发光的、不灭的师魂。她的精神为我的教书生涯指引正确的方向。正如这句话,斯人已去,风骨长存!我会以邓小岚老师为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衡量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争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继续把这份光与热延续下去!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9)

“胭脂河水长,从那天上来,要问去何方,宁静的村庄……”太行山深处,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流着泪唱起《马兰童谣》,用歌声为至亲至爱的邓奶奶送别。3月19日下午,正在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筹备音乐节的邓小岚突发脑血栓,在当地紧急治疗后被连夜送往北京,2天后医治无效,溢然离世,享年79岁。

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邓老师把所有牵挂和关爱留给了马兰,她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她变成了一颗星,永远注视着马兰村的孩子们。

马兰花多生于荒地、山坡草地,花期长、根系发达。有人说,邓小岚就像这种花,她的根在这里,她把音乐的种子撒在这里,也把她的爱都留在了这里。

斯人已去音容在,海棠花开魂依旧。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流泪,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分别让我们心痛。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的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邓小岚老师扎根大山,把情与爱奉献给人民教育事业,她淡定的坚守,执着的追求,努力改变学校面貌;用爱心温暖学生,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无私地奉献了全部的爱;她默默耕耘,终身不悔,让“爱与责任”和自己同行。我们要向邓小岚同志一样,为爱而歌,追求卓越,谱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之路!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10)

空灵、纯净的童声响起。44个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们身穿虎头服、脚蹬虎头鞋,一身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服饰,用来自太行山深处最纯净的、天籁般的嗓音演唱着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刻,深深打动了全世界人的心。更令人动容是,这支“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来自革命老区太行山脉—河北保定阜平县的五所乡村小学,是真正的“山里孩子”。朴实的他们从大山深处的山沟沟走向首都“鸟巢”的舞台,一曲“冬奥天籁”,不仅传唱了奥林匹克精神,更是邓小岚同志心系山村,坚定自己的信仰,一如既往地为群众做实事的赞歌。

邓小岚同志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代愚公”,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岁月的风吹白了她的黑发,为了一个承诺,奉献了一生。1943年,战火连天。晋察冀日报深入太行,驻扎在阜平县马兰村,一个女婴在这样的反“扫荡”时期出生了,时局动荡,邓小岚被留给了阜平村子里一对老夫妇养育,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把她送回父母身边。后来她两次回到出生的地方,当乡亲们亲切地呼唤她的乳名,她的心里默默地感动着。可五年过去,这个荒凉偏僻的山村依然是破旧的村舍、落后的教育、简单的吃食。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想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里酝酿着、沉思着,她决定在这里搞红色旅游,一定要让乡亲们在大山里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

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她一定会跟着党坚定地前进。退休后,她默默为村里做事,帮助马兰村翻建学校、救助贫困户和贫困生,还帮助村里打造“红色旅游”,她每年的退休金三万多元,有两万元用来帮助马兰村。对需要帮助的村民她总是“慷慨解囊”,对自己却是“一毛不拔”、省吃俭用,真正做到日行一善。邓小岚本着“不忘本”“不忘恩”的初心,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用一生来回报“第二故乡”的养育恩情。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用音乐启迪了山区孩子的心灵,打开了孩子们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

一次她和报社的老人们回马兰扫墓,刚巧碰到当地的少先队员也在扫墓。她提议说让少先队员给爷爷奶奶唱歌,但他们什么歌都不会唱,这件事她放在了心里。

转年来,她就来兑现承诺。回到马兰村,教孩子们唱歌并学习乐器。从北京到太行山深处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村需要10多个小时,这条路,邓小岚已经走了18年。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羊肠小道”变成了“康庄大道”,通往马兰小学乡间路上的那颗初心却亘古不变。她用“初心”照亮了音乐舞台,让每个乡村孩子的音乐梦想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团队看到了媒体关于马兰童声小乐队的报道,他们决定让这些“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孩子们在开幕式演唱奥林匹克会歌。随后的几个月,孩子们进行了紧张而密集的训练,邓小岚总是坐在教室一角,默默地凝望着,陪伴着孩子们。开幕式正式演出那天。马兰花乐队专注投入,勇敢而闪亮,这朵深山里的小花悄然绽放在奥林匹克舞台,他们用精湛的演出,打动了全世界。一句承诺、一生相托。邓小岚用一生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价值追求,她用行动践行基层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她用初心浇灌梦想的花田,只为他人芬芳。我们向邓小岚老师致敬,也致敬每一位点亮乡村教育的筑梦人。

认真学习了邓小岚老师的先进事迹,让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学习邓小岚先人后已、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的精神,学习她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的精神,用“一颗心、一根筋、一股劲”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人生价值,书写基层一线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会多一分热情,对于学生,多一份爱心,对于学生家长,多一份耐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认真上好网课,关心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和家长做好自身的防疫措施,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

邓小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篇11)

人民日报前社长和总编辑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岚女士于3月22日凌晨在北京天坛医院逝世,享年78岁。据了解,邓小岚是日前在马兰村接受采访时突然摔倒后入院的。

邓小岚1943年生于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村,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2月,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邓小岚的感人事迹由此再一次广为流传。

“胭脂河水长,从那天上来,要问去何方,宁静的村庄;宁静的村庄,沐浴着阳光,唱起这歌谣,铁贯山笑了。马兰,早安!天空蔚蓝,阳光洒着泉水欢畅。”清冽冽的歌声,从马兰小区的一栋单元楼里飞出,飞过村庄,飞过山河,去向更远的地方。

光阴在四季里流转,歌声在四季里生长。与山涧鸟儿的鸣唱相和,与风中树木的婆娑相汇,天地之间奏响一支瑰丽的交响曲。

她说:“我相信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他们的一生都会自强自信,生活得幸福快乐!”

她还说:“我想让山里的乡亲们知道,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被哺育过的孩子也没有忘了他们。”

如磐的信念、深沉的情感,令她痴痴坚守,执着筑梦。18年来,她手中那支不曾有半点儿想放下的“音乐魔棒”,点化了贫瘠、寂寥的山,冰冻、静默的河,和闭塞、羞怯的山里娃长长的未来。

冬日暖阳下,站在胭脂河畔、铁贯山下,她望向山顶,笑着说:“我们这里的山上每年会开出各种各样的花,山杏、山桃、杜鹃,可美啦!你们一定要来!”

她,邓小岚,“马兰后人”,村里老少都亲热称呼的“邓老师”。

寻根

故乡如醉远,天末且栖迟。沥血输邦党,遗风永梦思。悬崖一片土,临水七人碑。从此马兰路,千秋烈士居。

——《题马兰烈士墓》

1997年夏,邓小岚和妹妹一起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祭奠马兰烈士。

山深路绕,七岔八岔,邓小岚向路边的一名农妇问路。

“这是麻棚村,再往前走就是马兰村了。”农妇指着说。

“认识陈守元吗?”

“认识啊!”

“那是我干爹。”

听闻,那农妇上下打量着邓小岚,突然惊喜地喊道:“你是小岚子吧?”

山高水长,离别51年竟然还有乡亲脱口叫出她的名字,邓小岚愣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一个离“家”的游子,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北部东麓。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此创建了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的邓拓,带着同志们在山里一边游击,一边办报。

1943年秋季,日军疯狂“大扫荡”。“在一次反扫荡转移中,为了不拖累部队,母亲丁一岚独自留在一处山洞中,拿着两个手雷防身,饿了吃土地庙里放的供食,渴了喝岩石缝里滴出的泉水。十几天后‘扫荡’结束,母亲在城南庄附近一间荒废的破屋子里生下了我,后又把我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老乡家里。”

往事悠悠,父母在这里战斗和生活的情景,干爹干娘倾尽所有喂养她的艰难时光,都铭刻进邓小岚的心里。“1946年我随父母离开阜平后,干爹还赶着毛驴车,走了两天两夜专门去看我。”

后来,父亲邓拓把与马兰浓浓的鱼水情镌刻进三枚印章,其中一枚“马兰后人”,留给被马兰老乡哺育过的邓小岚。

2003年清明节,退休的邓小岚和当年晋察冀日报社的老人们再次回到马兰,为葬在胭脂河边的革命烈士扫墓。

那一天,恰逢村里的一群小学生也来扫墓。

“你们会唱歌吗?给爷爷奶奶们唱首歌吧!”邓小岚问孩子们,孩子们羞怯地躲闪。

“《小燕子》《我爱北京天安门》会不会?国歌呢?”孩子们只是茫然地摇头。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邓小岚,“我本是随口一说,想和孩子们打个招呼,没想到却是这样的场面,顿时心里觉得特别凄凉,说不出的难受。”

“童年怎么能没有歌声?生活里没有歌声,该是多么苍白!”那一夜,尽管山里月光如洗,星空浩远,她却心绪不宁,辗转反侧。

“这是爸爸妈妈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我的家乡,我得做些什么。”回北京后,她做出决定,“我要回到村里,为缺失了歌声的孩子们带去音乐,让他们和音乐成为终身的朋友。”

播种

小杜鹃,小杜鹃,我们请你唱个歌;

快来呀,大家来呀,我们静听你的歌;

咕咕,咕咕,歌声使我们快乐!

——《小杜鹃》

邓小岚说,受父母的影响,她和弟弟妹妹们都热爱音乐。“小时候,妈妈会拿回一些歌片,我就跟着收音机学,也学唱妈妈唱的歌,‘春天里,百花香……’”她一边回忆,一边哼唱了出来。

中学毕业,她考进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并在大学音乐团拉了6年小提琴。

“音乐是最好的朋友,只要你不放弃,她就永远不会离开。”邓小岚说,动荡的年代、在异乡工作的岁月,都是音乐给予她力量,她深深地体悟到:“音乐,可以让粗粝的生活变得温柔静美。”

2004年的春天,藤萝花开的时候,邓小岚拎着行李箱再度回到了马兰村。

走进马兰小学,破旧的教室坐着十五六个孩子,“我来教你们唱歌好不好?”

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位“山外来客”。

“跟我学唱《小杜鹃》吧!”第一次,山村里有了歌声。

之后,邓小岚每次回到马兰村,会先到学校来。不管其他老师在上什么课,都会让出来给她上音乐课。她坚持正规的教学程序,先从五线谱开始教起,对孩子们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出的热情和天赋,让邓小岚决定教孩子们学乐器。于是,她自费买、到亲友处“化缘”,手风琴、小提琴、吉他、曼陀铃等各式乐器,如蚂蚁搬家一样被她手提肩背地运到了马兰。

有个调皮的男孩看见这些乐器,第一天说想学吉他,第二天又说要学电子琴,第三天又变了,想改学手风琴。邓小岚抚摸着这个可爱的男孩,告诉他“学什么都要坚持”。

10岁的白梓慧说:“邓老师走时,怕我们忘了学的歌曲,就让我们把小提琴、吉他啊带回家练习。”这个女孩格外珍爱那把小提琴,告诉爸爸妈妈不要动,每次拿放都小心翼翼。

白梓慧的妈妈苏文红是马兰小学的老师,最早和邓小岚认识,她说:“当初寻思着邓老师待不长,没想到一下子坚持了这么久。”

“我不想让她回北京,想让她一直在村子里住着,这样我就能天天跟她学拉小提琴。”白梓慧插话说。

18年里,邓小岚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到马兰。

从北京到马兰300多公里,她早上8时从北京出发,先坐火车到定州,再倒两班大巴到马兰村,每每日落西山时才能到达。即使现在全程通了高速,也需要多半天的功夫。

“邓老师,一重又一重的山,看不到村庄,您不觉得太遥远吗?有没有想过‘下次不来了’?”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问她。

“没有,看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发现真像歌里写的‘山不转啊水在转,水不转啊云在转……’”回答着问话,邓小岚像孩子一样又欢唱起来。

山里的冬天,最难熬。以前住在老乡家,夜晚的温度零下十几摄氏度,邓小岚怕家里人担心,就常常谎报温度,实在冷得没法儿睡,她就用帽子、围巾把头和脸都箍住。

“您到底图什么?”记者问她。

“他们都听我指挥,我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玩儿!”拿着山里树枝做成的指挥棒,慈祥地看着跟她练歌的孩子,她如孩子王一样“宣示着自己的骄傲”。

常常一个人一出来就一个月,家里人总是很担心,劝她是不是停下来?邓小岚说:“我跑到70岁就回来。”近十年的时光倏忽过去,她“反悔”了,“我手脚挺好,不跑,没意思。还是教孩子们有意思。”“学聪明”的她告诉记者:“现在我不说跑到多大年龄了,跑不动就不跑了。”

就这样,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她不急不躁、不厌不烦地把音乐的种子一粒粒播撒在山石坚硬的太行山。经过时间的“孵化”,音乐在小山村生根发芽:课桌上粉笔画出了五线谱,山脚下、小河旁有了结伴练歌练琴的孩子……

11岁的席庆茹说:“我第一次见邓老师在‘音乐城堡’里。那里很漂亮,有古筝,有电子琴,墙上、楼梯栏杆上都是音符。从那时起,音乐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我跟着邓老师学音乐,她教会我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幼师毕业的苏文霞也跟着邓小岚学习钢琴,现在成了邓小岚在村里的助手,帮着照看督促孩子们练歌练琴。7岁的女儿王钰文参加冬奥会开幕式演出回来,开心地对她说:“妈妈,我不仅要学小提琴,还要学大提琴、低音提琴。”集训时还哭鼻子的小姑娘仿佛一夜间长大,她用稚嫩的笔迹在纸上写出:“我以后要当一名默默(无闻)的老师,像邓老师一样。”

花开

马兰是我家,盛开着马兰花;

大山是我家,我是那山里娃;

马兰花儿多,美丽映在阳光下……

——《我爱马兰》

2006年,6个孩子组成的马兰小乐队成立了。孩子们住在很远的山沟里,但只要邓老师在,他们风雨无阻坚持来演出练习。

黑黑的小手有模有样地弹起吉他,纤细的手臂拉起了手风琴,顽皮的孩子在田野里亮开了嗓,流萤、飞瀑、白云,都听到了孩子们的歌声、琴声和笑声。

2008年10月,邓小岚带着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木雕长廊前举办了小型音乐会。当孩子们唱起邓拓作词、邓小岚谱曲的《题马兰烈士墓》时,曾经在马兰战斗过的耄耋老人们老泪纵横。

为了让孩子们看见更大的世界,邓小岚带着马兰村小乐队参加了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和央视的《我要上春晚》节目,还到上海、湖南、浙江电视台录制节目。

马兰的孩子们不仅喜欢弹唱《小放牛》《山楂树》,也喜欢弹唱《欢乐颂》《雪绒花》,更喜欢弹唱把家乡和他们写进去的“马兰村歌”,《美丽的家园》《心愿》《马兰童谣》……在美妙歌词旋律的浸润里,孩子们和邓小岚一起爱着家乡,恋着家乡,憧憬着家乡。

“音乐就像一个大大的灯泡,照进镜子里,又反射出欢乐。”

“音乐像鸽子一样,托起你飞向天空。”

“音乐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变平等了。”

“音乐让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更美丽了。”

“音乐,是可以开智的!”

孩子们说,家长们说,邓小岚说,认识马兰村孩子们的山外人说。

这些年里,马兰小乐队的成员像山上的花儿开了一季又一季,前后有200多人跟着邓小岚练歌练琴,已经有20多个孩子相继走进大学校园,其中3人考取了音乐相关专业,其他的学习经济、电子、会计、园林等。“好几个到大学后都参加了学校里的文艺社团,都是文艺积极分子。”他们唱着歌、弹着琴弦奔向自己的理想,邓小岚很欣慰。

春节是大小孩子们放假的日子,每年一过初六,邓小岚就要回村。新老队员聚在一起,他们击鼓传花,唱歌弹琴。记者采访时,见到了已经考上河北体育学院的梁一,他给小弟弟小妹妹们伴奏,一起复习唱歌。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女儿刘明明评价母亲,“她用音乐给予了孩子们生命中不一样的色彩。”

2022年的春节,革命老区阜平县山欢水笑。44名城南庄的山里娃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两度登上冬奥会的舞台,用希腊语两度唱响《奥林匹克颂》,溪谷、山岳、海洋、橄榄枝,孩子们用纯净的眼神、空灵的声音传递友谊与和平,也诉说中国的山乡巨变。

这其中有马兰小乐队的8名孩子。

坐在“鸟巢”看台上的邓小岚,迎接孩子们凯旋的邓小岚,由衷地赞叹:“我们的孩子,从太行深处的山村,走到了北京冬奥会这个国际舞台,真了不起!”

太行烂漫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动人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清晨的花朵永远的童年。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的人们和你一样坚强善良。”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

过去的马兰,交通闭塞,人均耕地不到半亩,老百姓看天吃饭,在石头缝里打牙祭。

邓小岚回忆:“路坑坑洼洼,散落在山沟里的人家住着裂缝的黄泥墙房子,看着很心酸。”

2004年驻村后,邓小岚号召弟弟妹妹捐款4万元,先把破旧的4间小学教室翻盖成了7间校舍;在村口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纪念60年前被日寇杀害的19名马兰村乡亲;接着,又协调资源让小学生吃上免费营养午餐;帮助村里修路、改造旱厕……

2012年12月29日,_顶风冒雪来到阜平县,在这里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马兰的脱贫致富,路在何方?

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邓老师可惦记村里了,一直在想办法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村子里的发展,我们要听听邓老师的意见,一起谋划。”

集思广益,马兰村定下了发展的新“基调”——打造出一个红色马兰、音乐马兰、生态马兰。

2013年8月,草木葳蕤,邓小岚发起的“马兰儿童音乐节”在村外的山谷里精彩启幕。

邓小岚带记者看第一届音乐节举办的旧址,回忆起8年前的“盛况”依然激动:“7种颜色制作出一条舞台横幅——‘马兰儿童音乐节’。孩子们和将军后代合唱团、清华艺术团乐队等20多个团体轮番演出,歌声、琴声、掌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你看,这块平整出来的地方,很适合唱《小放牛》,可以让孩子们从那边牵一头牛走上来,自然的、原生态的,多好玩儿!”邓小岚开心地设想。

在筹备这次演出时,在现场的邓小岚被一辆电动车砸倒,腿骨裂。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遥控指挥舞台的搭建、布置。本来放假的孙女准备来村里小住,可儿子迟迟得不到她的准信儿,儿子要求视频,她谎说电脑坏了。半个月后,70岁的她架着双拐又回到村里,带着孩子们继续排练。

2015年10月,在马兰村学校旁的山坡上,一座三层小楼“拔地而起”。房间里,花草、乐器和五线谱的装饰相映成趣,成为孩子们最爱的乐园。“孩子们喜欢童话小楼,我就给他们建个小城堡。”像宠溺孙儿的老祖母,邓小岚自筹资金、亲自设计。

“我想用音乐铺路,把我们村的旅游做起来,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来到马兰。”邓小岚说。

2021年10月,又一艺术建筑在马兰村外的山谷里“亮相”。这是一座建在胭脂河边的“月亮舞台”。

8年前萌生的“梦想”终于成真。邓小岚站在“月亮舞台”前,向记者描摹着美轮美奂的一幕:“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孩子们在台上唱歌,人们在山坡上、山坡下观看,多美啊!”

“马兰儿童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四届。“今年就能在这里举办音乐节了!”邓小岚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她给“月亮舞台”的设计师刘阳捎话:“我们的‘月亮’要升起来了,让全世界看到它的光芒!”

“理想主义的花,终将会盛开在浪漫主义的土壤里。”

如今的马兰,绿水青山,风景如画。山上,核桃、板栗一片又一片;地上,蘑菇大棚一个又一个;村里的男人女人都有了新工作;易地扶贫搬迁,让更多的村民住进了带电梯的新楼房。邓小岚亲历、见证、参与了“家乡”的蝶变。

采访结束时已是深夜,记者请邓小岚唱一首最想唱的歌,她不假思索地唱起了《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的人们和你一样坚强善良。”

甜美的声音,轻柔的旋律,穿过黝黑的山谷飞向星空,飞向黎明,融汇到宏大的时代发展序曲中。

马兰,早安!春天来了,太行烂漫……

    180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