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
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一
中宣部、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教师获得此项殊荣。其中,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作为吉林省优秀教师的代表榜上有名。
孙正聿,1946年1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负责人。曾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
从教几十年来,孙正聿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杰出教学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科研和教学成果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9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二
9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经过中宣部、教育部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代表的严格审核和民主投票,最终评选出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2018年度“荆楚好老师”马丹入选。
2018年,楚天都市报“寻访荆楚好老师”栏目以《武汉“最美援藏教师”组建西藏首个啦啦操队》报道了马丹老师的事迹。同年,马丹获评“荆楚好老师”荣誉。2019年,马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今年,马丹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49岁的马丹是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的教师。她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自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
援藏期间,马丹发现很多藏族孩子都有歌舞天赋,只是缺少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天地。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她创建了一支充满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队,为的是将更多的孩子带上更大的舞台。三年如一日,她亲力亲为带领学生进行舞蹈啦啦操的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7月,马丹带领舞蹈啦啦操队代表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了冠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三
9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荣耀入选。
郭晓芳出生于1979年12月,是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也是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曾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在“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上,郭晓芳讲授新时代“云端”思政课,从人物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将思政教育“养分”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个大课专题、600余个配套课程。她的创新课堂覆盖全省2.8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单节课学习人次突破3000万,单个平台学习人次突破1亿,形成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品牌。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四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发布了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我省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杨明生名列其中。
杨明生,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
他从教38年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虽身患多种疾病,仍坚守在教学一线,践行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和育人导向,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探索多种育人实践,强化德育实践效果。他坚持教育科研、改革兴校,大力推进以备课改革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五
9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会上公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荣获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康绍忠从教37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在立德树人、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成就突出,受到广大师生和同行赞誉。
康绍忠长期坚守教书育人一线,放弃节假日休息,完成的年工作量是普通教授的3至4倍。先后主讲11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指导博士生78人、硕士生76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提名奖1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和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1项(当届唯一的特等奖),并入选2018年度全国唯一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人物。长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案例被收入教育部思政司组编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案例汇编》,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余家媒体报道。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面向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康绍忠创建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促进了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出版著作与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论著被引用3800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并获2006年度ICID国际农业节水技术创新杰出贡献奖(该年度全球唯一获奖者)。
康绍忠长期扎根西北旱区边远农村,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同时,牵线搭桥帮助在河西走廊贫困地区建设7所希望小学,助力边远农村教育发展。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称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六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封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其中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张先庚入选。
张先庚,女,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张先庚作为中国卫生健康教育事业的践行者、改革者与引领者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等27项荣誉。
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为国为民初心,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中,忠诚担当、善谋敢闯、为民务实、大爱无疆,书写了新时代卫生健康教育者奋斗追梦新征程的巾帼华章,展示了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形象。
张先庚从小就树立了用爱心和知识温暖服务社会的信念。1989年7月,她成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名临床护士和护理实践教育者。她言传身教的指导众多实习护生用仁爱与专业开启护理职业生涯。1996年,张先庚脱下了燕尾帽,拿起了教鞭,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护专业第一位专任教师。面对无团队、无教研室、无课程体系的“三无”现状,她迎难而上,构建起涵盖“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教育体系。她先后作为院长和教授,带领团队将学科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因张先庚在高校教育业绩突出,于2015年通过选拔到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和教授。学院离家很远,张先庚每天奔波路途近3个小时,为高效推动学院转型发展,几乎每天工作时长达16-18小时,双眼时常布满红血丝。她常说,每一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只有她们成人成才,才能不辜负每个家庭的期望。在她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很快转观念、重创新、求突破,实现了教学、科研、育人等多项工作快速发展,仅用3年时间就顺利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升级,连评审专家都惊叹学院的跨越发展。2021年,张先庚事迹入选四川省“庆祝建党__周年—党的女儿”宣传活动。
仁爱奉献育桃李,言传身教传师德。张先庚一直乐于为学生授课,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使命追求,即使管理和学术研究任务繁重,仍然以三尺讲台为乐。她激励广大学子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爱”的能力,做到“心有大我、行有大德”。学院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入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对未来迷茫,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她就常找学生谈心,言传身教,引导大家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使命担当,在为病人的奉献中收获快乐与幸福。多年来,她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尤其厚爱与资助贫困学生。
2020年,在疫情最严峻时刻,张先庚作为队长立即组建了以学院教师为主的130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爱心志愿服务队”,身先士卒,大爱奉献,创建“政、行、校、社、医”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带领团队硬是在3天内熬夜编写社区居家防护手册6本,她带领队员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排查、疑似病人转诊、隔离监测和心理疏导。大家不忍她整日劳累便劝她休息,她坚定地说“我是教授、队长也是专家,现在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尽全力去服务”。
她带领团队在社区抗疫中募集40万元中药香囊,完成重点疫区返蓉人员入户医学观察2332人、体检服务6279人次,守护了24万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中国教育在线、家庭生活报等2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七
她是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她是全国第一所幼儿园附属乡村社区大学的创办者。
她是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
她就是郭文艳。
从乡镇到乡村走出别样教育人生路
2002年,20岁的郭文艳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幼儿园和小学做了两年教师。
结婚后,等到有了孩子,郭文艳也做起了全职太太。后来儿子要上幼儿园了,她也不愿意一个人在家待着,便报名参加了辉县市教育局组织的招教考试。“成绩竟然还不错,第一名,考上了市第二幼儿园的教师岗位。”从师范毕业到结婚生孩子,离开几年之后,终于又要回到熟悉的校园了,郭文艳有些激动。这一年,她30岁。
郭文艳所在的辉县就像是挂在山上的,2000平方公里总面积,其中山地就有1007平方公里。“盘上”是辉县人对北部山区盆地乡镇的泛称。其实,这个盆地名叫侯兆川,因其四周山峦叠嶂、中间是地势平坦的平原而得名。
偏僻的地理位置、落后的经济条件,造成了生源流失、师资短缺等一系列难题,一些家长不计代价,甚至举家外迁,也要将孩子送到山外读书。为了给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2012年,辉县市在西平罗乡成立了侯兆川教育文化中心(简称“川中”),建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当地人习惯把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叫作川中幼儿园。
有了学校还要有教师,教师优先从城里调,可谁会愿意放弃城里的优越条件去山区呢?
郭文艳当时的园长张青娥,是一位具有深厚教育情怀的基层教育人,即便身患重病,依然主动请缨到山区任职。
“找我谈话的时候,张园长已经是癌症中晚期,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要去川中。”郭文艳说,“张园长真的很让我感动!我也想成为她那样的人。我早就想好了,只要她提出来让我跟她去川中,我马上就答应……”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郭文艳,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她跟着园长张青娥,背起行囊,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川中幼儿园。
3年之后,年仅47岁的张青娥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川中幼儿园园长的接力棒,自此传到了郭文艳手中。
为了孩子们,她挑起了前辈的重担。
为了乡亲们,她选择了别样的教育人生路。
在实践中探寻教育真谛
还记得2019年6月,第一次走进川中幼儿园,记者便被眼前郁郁葱葱的植物、环境幽雅的教室、取材于山间田野的工艺品,还有眼睛放光的孩子所吸引,不禁有些疑惑:“这哪里像偏远山村的幼儿园?”
“当初可不是这样!”尽管时隔多年,但回忆起创办时的情景,郭文艳依然动情,几欲落泪:“没电没水、没桌椅、没大门、没厕所,早上洗脸要端着脸盆,到很远的工地上去接水……我们这些老师跟张园长一起,在四壁空空的教室里,汗流浃背地白手起家。”
后来,为了筹建课程需要的生态种植园,郭文艳成了一个“不坐办公室”的园长。那段时间,她凌晨5点便开始工作,中午稍作休息接着干,一直干到天黑,一天两头见星星。盛夏阳光刺眼、天气炎热,只见她赤脚挥锄,弯腰拔草、撒化肥,手上脚上都是泥。稍微有些空闲时间,她顾不上休息,就跑到班上给孩子上课。
有人到幼儿园找她,问园长办公室在哪里。教师们都会说:“园长的办公室好找,但是园长不好找。因为我们园长几乎从来不坐办公室。”
生活的艰苦尚可以接受,可面对教育理念落后、办学资源紧缺、教具学具匮乏等状况,郭文艳犯了难:如何因地制宜开设课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一切从头开始,需要怎么做?郭文艳想到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开创者陈鹤琴。“对于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我们不能简单照搬,要进行本土化的创新落地。”在此理念引领下,川中幼儿园遵循规律、回归朴素,构建起了适合幼儿发展的生态教育园本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自主自由的社会公民。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乡村幼儿园虽然缺乏现成可用的资源,但是山间田野、河道密林随处可见的农作物、树叶,农耕技术、四季变化等,都是孩子体验、学习、成长的独特而优质的课程资源。”郭文艳说。
一片片原本枯黄的玉米皮,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拖鞋、靠垫、盛开的花朵等,这是“玉米皮”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野菊花、枯树枝、废旧纸箱、玻璃瓶等进行各具特色的花艺创作,这是“插花”课程。这些“自然课程”提升着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是属于山里孩子的课堂。
这是属于乡村教育的创造。
创办社区大学助力乡村振兴
“孩子在幼儿园好不容易培养起的良好习惯,一回家、一放假,就一下子回到‘解放前’。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郭文艳对记者说,家园共育也有了一个大前提——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家长;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为把家长引领到科学教育孩子的大军中来,郭文艳请专家开展育儿知识专题讲座,并定期带领教师进行全员家访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帮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但这些,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
为了彻底改变家长的思想意识,2014年,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庆忠指导,郭文艳为家园共育换了一个新思路——她带领幼教团队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川中社大被定义为“不是家长学校,不是农民技术学校,是成人终身学习的公民学校”。
“川中社大每年都有发展,每年都有新的规划,创新和发展的道路没有尽头,我们不敢停歇。”郭文艳说,“川中社大是平民教育,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生活在乡村里的人,那么就需要我们走进乡村,在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上都与老百姓近一些、再近一些,真正实现平民教育的价值。”
就这样,在郭文艳的带领下,川中社大又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在西平罗村和兆村创办乡村学堂。
如今川中社大的课程,也从最初的4门增加到24门,更加科学,也更接地气:育儿知识、卫生保健等课程提高学员的生活认知水平;美术创作与欣赏、非洲鼓、音乐与欣赏等艺术课程丰富学员的精神生活;侯兆川自然风物与人文景观、烹饪与家乡美食等课程贴近学员的日常生活……每次课前,教师还为学员准备了丰富的热身活动,如游戏律动、音乐律动等。
郭文艳和她的团队成员,现在不仅有着川中幼儿园教师、川中社大讲师的双重身份,每个人都还担任着西平罗乡一个行政村村委会副主任的职务。“我们想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走进社大,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吵架和搓麻将的声音变少,让歌声和读书声变多……”对此,郭文艳越来越有信心。
每次采访郭文艳,记者脑海里都会有一句小诗在回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啊,郭文艳这一路走来,似乎只做了一件事——献身乡村教育,担当育人使命。而郭文艳一直在做的,并将继续做下去的,不正是以乡村教育的绵薄之力来助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吗?
乡村振兴需要教育力量的助推和凸显。
乡村教育需要郭文艳们的坚守与支撑。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篇八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发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入选,随甘小教一起看看有哪些教师入选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教书育人,就是我最幸福的事”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安文军
9月1日清晨,农田里薄雾渐渐散去,太阳升起,距离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城80多公里的明花乡许三湾村醒了。在被玉米、洋葱、番茄包围着的明花学校,记者见到了开学前正在忙碌的安文军。
戴着眼镜的安文军总是带着笑容,可说起话来语调铿锵,他说:“我读书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给我这个山里娃教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品格和勇气。”
安文军决心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当一名好老师。
乡亲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生于斯,长于斯。
1993年,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安文军,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
那年8月,安文军被分配到人人羡慕的区教委工作,可他认为做老师就要上课,就要到学生中去,在多次申请下,2个月后,祁丰学校成了安文军教育生涯的第一个“根据地”。
祁连山下,几排低矮的土坯瓦房在寒风中伫立,教室里光线昏暗,火光微弱的煤炉旁坐着几名搓着手、哈着气的学生……安文军永远记得第一次来到祁丰学校的情景。
“夏天,火一样的太阳从千疮百孔的窗户射进来,刚好射在讲台那片区域。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得人如坐冰窖。”安文军说,即使条件再艰苦,只要看着眼神里充满纯真和渴望改变命运的牧区孩子,他便舍不得离开。
班里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这更让安文军很心酸,他暗下决心:“认认真真地上好每堂课,把山里娃教好,才是真本事。”
为练就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无数个夜晚,安文军点亮蜡烛,批改作业、查阅资料、撰写教研文章……1996年,他所执教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班会考平均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5年,辗转两所乡村学校的安文军来到了明花学校。
乡村学校时常断电,到了晚上,安文军有时只能点蜡烛备课、改作业;乡村学校缺教师,他还常常一个人包揽了多门课程;一边照顾生病卧床的母亲,一边教学……即便再辛苦,安文军也总是笑盈盈的。
那段时间,每个学生家长都认识安文军——这个瘦弱的男老师在假期去遍了每个学生的家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安文军记得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果有学生不来上课,他比家长还着急。
乡亲们从安文军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既是恩师又似慈父
简明科学的书籍分类,精准定位的摆放位置,整齐划一的标签高度,在明花乡的牧童之家里,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严谨准确到让人惊叹,小小的牧童之家,在管理员黄艳宁的精心打理下,井井有条、充满生机。
今年十九岁的黄艳宁,出生于肃南县明花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时因早产而导致脑功能发育不全,并引起肢体残疾。
因为不便去学校,从黄艳宁上小学开始,安文军带领的明花学校送教团队每周都会准时来到黄艳宁家送教上门,给她讲课,也和她谈心。下课了,黄艳宁都着急地询问下次送教的时间,等着安老师下次来上课。
看着黄艳宁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安文军在依依告别时心里浮现出一个想法:“如果无法继续入学,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呢,得给她指条生路。”
2018年,经过安文军的积极协调,以及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黄艳宁被聘请为牧童之家的图书管理员,她每天都会准时去书屋学习、管理图书;每天黄艳宁都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吸收知识带给她的营养和快乐。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关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安文军对黄艳宁如此,对其他学生亦然。
学生小华(化名)和弟弟就是安文军时常牵挂的孩子。小华是一名裕固族学生,家离学校近80公里,平时交通不便、回家困难,加上父母又长期在深山放牧,只能定期托人捎带生活费和衣物,因此,小华和比自己小5岁的弟弟周末也住在学校。
每到周末安文军总是要到学校来看看姐弟的寄宿生活。一个周末,安文军快到学校大门口时,看见学生食堂的窗户里正在不时飘出烟雾,附近弥漫着烧焦的味道。安文军以为是食堂厨师忘记关闭液化气引发了火灾,便匆匆提着灭火器来到食堂,隐隐约约看到烟雾中有两个孩子的身影,他一边大叫:“快捂住口鼻,爬在地上!”一边挥舞着双手冲向趴在地上的两个孩子,用胳膊一边一个夹到了门外通风处,两个孩子早已经被油烟呛的睁不开眼,哇哇大哭。他急忙打来了清水,帮孩子们清洁眼睛,又从宿舍里拿来眼药水,滴到孩子们发红的眼睛里……
经过询问,他得知炊事员有事临时外出,小华和弟弟想溜进食堂模仿炊事员给自己做饭才引发了火灾。安文军在批评了他俩的行为后,又忍不住心疼起这两个孩子。
这件事之后,安文军便毅然主动担负起周末照护十几个不同民族、无法回家的住校生的饮食起居。孩子们生病了,他就第一时间带去看病就医、打针吃药;孩子们缺乏文具和生活用品,他主动帮他们去买;寒暑假放假那天,看着孩子们坐上回家的班车安文军才能放心……
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安文军严慈相济,从帮助住校生做饭洗衣,到教会他们生活自理,在点点滴滴中教会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专业与责任,缺一不可
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专业和责任心。这个准则一直在安文军30年的从教生涯里践行。
平时,安文军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将生活中的点滴、教学中的困惑记录到小本子上,闲暇时与同事讨论,撰写教学随笔,进行自我反思;订购教育教学书籍,潜心学习,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在培训学习中得到专家、名师的指点,助推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安文军语言幽默风趣,讲课犹如讲故事,学生总是能够被轻松代入课文无法“自拔”,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得又快又好,效率极高。安文军的课堂充满了探究学习的氛围,他让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学得又快又好,效率极高。
现已在明花乡政府工作的学生郭冬芝回忆说:“听安老师课是享受,做安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乐趣,跟安老师聊天更是一种快乐。”
安文军还将爱与感恩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爱、感知爱,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立德树人的作用。
“虽然学了很多专业理论,自己也总结了教学方法,但总感觉对于农村学生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安文军坦言,城乡学校有客观差距,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活力,他一直在反思。
在一次城区学校的公开课上,看着讲台上老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信息,安文军恍然大悟,农村孩子学习刻苦,但缺乏开阔的视野。
为此,安文军一方面为学生们购买课外书,通过书籍架起了解世界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另一方面钻研和思考如何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形式和资源。
2020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天变得格外特殊。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战“疫”,安文军虽然有28年教学工作经验,但是上网课还是头一回。
为了做好线上授课,安文军做了两手准备:一是把30分钟线上课上出彩。从教案编写到课件制作,从知识点整理到概念标注解释,从录视频、开直播,到设计学习、线上批阅、重点点拨……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做得仔仔细细;二是通过一边上网学习,一边请教熟悉电脑操作的儿子,让网络授课和在线批作业这些新技术,变得不那么吃力。
清苦生活让一拨拨老师来了又走,而拥有许多荣誉的安文军却成了坚守者;从教30年来,安文军所教学生超过3000人,他们奔赴各行各业,遍布天南地北;
“事实证明,知识能改变命运,我的学生做到了,我也做到了。”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回望从教的30年,安文军感慨万千地说。
2022年,安文军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事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