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

福萍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那么事迹材料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

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篇一

李赞武,男,中共党员,1986年9月出生,现居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府佑社区,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国家危重症专科护士,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冠疫情医疗队队员。

9月17日,中央文明办集中发布了2-7月份“中国好人榜”。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赞武光荣入选,是潍坊市第88位入选的“中国好人”。

越是艰难越向前,主动申请援助湖北黄冈。__年除夕,正在值班的李赞武接到了援助湖北的号召,他毫不犹豫报了名。赶赴黄冈后,他不畏艰苦,全力以赴,每次工作结束,口罩和防护服都被汗水浸透,但他无怨无悔。他将医疗队每天配发的新鲜水果积攒起来,带给病区的患者,患者感动的发“朋友圈”致谢。李赞武被评为山东好人、山东青年五四奖章、齐鲁最美战疫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

毅然决然出征武汉。__年除夕,正在病房值班的李赞武,接到了医院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冠疫情的报名通知,他毫不犹豫报了名。下班后他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同样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李翠波,李翠波坚定地说:“我们就是干这行的,该去!”当天夜里,他就接到组织电话,选派他作为山东省首批医疗队成员,待命出征武汉。初一,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他接到了通知,立即赶赴济南机场。因时间紧张,他都没来得及跟妻子告别,就背上双肩包直奔机场。李赞武年迈的母亲远在河南,为不让母亲担心,他和妻子一直瞒着母亲,只说自己在医院值班。而年幼的孩子只知道爸爸是去武汉杀病毒去了。李赞武在当地结束培训后,编入重症三组,进入被称作黄冈“小汤山”医院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展开工作。

不畏艰苦全力工作。李赞武每天只能抽出5分钟的工作间隙与妻子视频,为不让妻子担心,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直到妻子看了新闻,才得知李赞武所在的湖北黄冈版“小汤山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条件非常艰苦。医院在1月28日晚紧急启用,没有任何供暖设备,对医护工作者体力和技术都是很大的考验。工作时,李赞武需要更换防护服、护目镜、手套、脚套等防护用品,由于隔离衣和防护衣是连帽一体、不透气的,加之医院里面温度较低,护目镜很容易起雾。他只能克服这些困难,不顾滴水的护目镜、被汗水湿透的口罩和后背,在病房严格按规范一丝不苟的救治病人。李赞武所在的重症三组,重症患者较多,许多患者不能进食,需要鼻饲,护理工作异常繁重。他每天连续工作时间超过5个小时,期间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间。除了全心全意全力护理患者,还要处理医疗垃圾、清理消毒病房、擦拭仪器设备、消毒清洗防护用品,患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以心换心温暖患者。一位黄冈的新冠疫情患者小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为:感谢山东救援队精心照顾,满满的爱。配图是小兰和李赞武与队员的合影及一袋水果,手里举着一张大白纸,上面写着“谢谢你,山东人!”。原来,这是李赞武看到患者家属送东西不方便,就将医疗队配发给他的水果一点点攒起来,进入病房值班时带给患者,患者十分感动,便有感而发。新冠疫情患者以肺部浸润为特征,在日常诊疗及护理中肺部听诊非常重要,然而,在二级以上防护状态下,常规听诊器的拾音器音颤由于被较厚的防护服阻断而无法传导,几乎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临床听诊效果。在此情况下,李赞武萌生了发明一种隔着防护服也能有效使用的听诊器的念头。最终,李赞武结合临床实际发明了传染科用听诊器,可有效解决当前的技术难题。他发明的传染科用听诊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李赞武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真诚的态度、奉献的精神用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在他看来,患者的所有需求都是他努力的方向,不管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疫情出现的关键时刻,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计得失,有的只是冲锋在前,任劳任怨。他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以一名护士的职业情怀践行着从医誓言。

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篇二

今天,与您分享“中国好人”竺士杰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重温感动,点赞榜样。

竺士杰,男,198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宁波港某公司桥吊队副大队长。从事桥吊操作20多年来,竺士杰能在49米高空中“穿针引线”,创下每小时起吊185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自创“竺士杰桥吊操作法”,显著提升了传统桥吊操作效率,帮助司机在40多米的高空“稳、准、快”地完成集装箱装卸作业;他言传身教,成立创新工作室,带领着一大批职工奋勇向前。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竺士杰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练就绝活 开拓创新操作法

1998年,竺士杰成为了宁波港的一名码头机械操作工人,踏上了爱港敬业的新征程。2000年,操作了一年多龙门吊的竺士杰,已是这一行的“高手”,并且开始带徒弟了。可当公司要从龙门吊司机中挑选一批尖子参加桥吊培训时,竺士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按他的话说:“我要去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转学桥吊操作技术后,竺士杰学习和钻研的劲头并未松懈,针对传统桥吊操作方法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他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用实际操作进行探索,经过一年半的摸索总结,一套“稳、准、快”的桥吊操作法诞生了:原来4个过程的操作法,他只要2个过程,省时省力之外,驾驶室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急刹车”,吊具故障基本归零。

作为宁波港首个以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竺士杰桥吊操作法”一经推出,便立即在宁波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竺士杰桥吊操作法”操作过程的减少,作业效率大大提高,船公司“在泊效率”也随之缩短,企业节省了大量开支。经过测算与对比,采用“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可为船公司和码头节省4.145万元/艘次(进出作业量为2000自然箱的集装箱船舶)的经济成本。2013年,公司接卸作业量2000自然箱的集装箱船约350艘,相当于每年可为船公司节支1400多万元。除此之外,在除去桥吊保养、技改等因素造成故障减少的前提下,“竺士杰桥吊操作法”通过减少手柄回零档的次数来实现稳关效果,机电设备的大电流冲击少,使得桥吊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每年可节省维修成本约16万元。由于操作命中率的提高,作业中多余的操作动作随之减少,桥吊所使用的电能也跟着降低,每年可节约能耗近60万元。

传授技艺 培养百余徒弟

在个人技能提升的同时,竺士杰也不忘帮助同事们提高技能水平。__年41岁的竺士杰,已经带出了120多名徒弟,不少“徒子徒孙”成为了操作骨干和精英。如今,他将“竺士杰桥吊操作法”传到了第四代徒弟手中。对一些“笨鸟”徒弟,他“放手”不“放眼”,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徒弟们操作,一米八、一百八十斤的竺士杰总是缩着身子蹲在驾驶台右侧半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右手一直搭在“紧停”按钮上,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时为了彻底纠正一个不规范的动作一蹲两三天,手、腿、脚全部发麻,直到帮徒弟彻底纠正动作为止。

为了更好地传授技艺,竺士杰在公司最早引入“视听教材”,采用了视频、图片、PPT等多诸多素材,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而他的操作法也不断升级,“竺士杰桥吊操作法2.0”版在原有操作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型空箱吊具”等新工艺的操作手法,并对桥吊司机的操作心理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如何预防急躁型等7种常见的不良作业心态。2014年9月,“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动画版制作完成,用三维动画对操作法进行全新演示。在竺士杰的言传身教之下,培养一位桥吊司机较之以前6个月的培训周期整整缩短一半,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培训费用。

研发项目 创下行业之最

2011年,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了“竺士杰操作法推进研究室”,这是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研究室,研究室由40余名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秀员工组成,竺士杰成为这个创新团队的“总指导”,这也是在公司支持下竺士杰由“个体创新”到引领“团队创新”的一个巨大转变。研究室成立至今,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研究,组织实施了20多个研发项目,推进了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700万元,其中不少项目创下了行业之最。

如今,竺士杰和他的团队依然以卓越的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实践,深入挖潜。2019年,竺士杰对操作法中提高标准化培训能力、安全作业、操作技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2020年4月,大国工匠系列丛书《竺士杰工作法》在全国发行。竺士杰笑着表示,向更多同行分享这份绝活,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篇三

人物简介:赵刚军,男,汉族,1990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为中铁四局市政分公司员工。

事迹简介:6年来,赵刚军走遍合肥、六安等6个地市的近百个乡村,累计行程1.5万公里,累计开展爱心支教1500余人次。他相继成立支教队30余支,招募志愿者500人,团队助学活动不下2万人次。赵刚军还结对帮扶10余所乡村小学,募捐3万余册图书及各类文体用具,总价值超过10万元。2015年被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正文:赵刚军是安徽六安市叶集区人,叶集地处豫皖交界,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区。祖祖辈辈都在土地里刨食的赵刚军家庭困难,在他很小的时候,为了找活路,父母就去浙江的工地上干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工中的一员。父母背井,家中只留下读书的赵刚军和他年逾七旬的爷爷相依为命。“我的爷爷不识字,我的父亲是小学四年级,母亲也不识字,他们话不多,但却都知道‘学文化’的重要性,读书成为我改变命运几乎唯一的机会。”

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从小学到初中,教过赵刚军的老师们,往往身兼数职,教数学的兼教历史,教语文的兼教政治,教化学的兼教生物。至于音乐,体育,基本成了“赵刚军们”在操场、田间、地头的劳动课。“如果说我有什么理想的话,我从小就想当一名老师。”2009年,19岁的赵刚军高考结束,在填写志愿的时候,赵刚军毅然决然的报考了安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入大学校园的赵刚军和别的少年不一样,他没有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湖畔边,而是一口气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春晖学社等几个互帮互助的校园社团。赵刚军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三块,一块是学习,一块是兼职,一块是助人。

安徽大学老校区的北门有一个香樟雅苑小学,是合肥市筹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围着小学周边是一个城中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基本集中住在这个区域。下午一下课,赵刚军背着书包就奔向公交站,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城中村,挨家挨户的调研摸底,看看这些家庭和孩子们,需要不需要志愿者的帮助。看着稚气未脱、风尘仆仆的赵刚军,孩子和家长们给予了他足够的信任和肯定。赵刚军一边在校园里招聘志愿者,一边联系支教的场地。利用西苑新村的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的两间活动室,赵刚军办起了支教生涯中的第一个支教课堂。志愿者各有所长,有人教艺术,有人教音乐,有人辅导功课。利用每个周末,集中上半天课,看着效果好,没过一个月,报名的孩子就从40多个,一路增加到150多个。

原有的场地不够,赵刚军想从旁边的小学借教室。为了借教室,赵刚军一次又一次的和学校联系。学校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又反复拒绝。2010年9月份的一天,天正热的厉害,赵刚军不死心,看着下午没课,他又搭着公交车来到学校门口。说明了来意,学校的保安不让进,赵刚军就给学校德育处主任打电话,主任出来见了一面,当面拒绝又回去上课。进又进不去,顶着日头,赵刚军就蹲在学校的门口等,从一点等到五点,直到下课,主任下班出门,一抬头看见晒的昏昏沉沉、满头大汗的赵刚军。“他特别惊讶,应该就是那一次,他心软了。”德育主任把他带到校长的面前,帮着他求情,赵刚军成功了。从那时候起,赵刚军在后面的三年大学生活中,每年暑假都会和志愿者们安排一个月的时间,给城中村的流动孩子们办班讲课。支教没有经费,全部都是义务劳动,但开展教学却需要钱。纸张、粉笔、教学用具、出门的车费、电话费,赵刚军几乎把每个月兼职挣的一半都花在这上面。“我生活费中,最大的开支是电话费。拉赞助、联系家长、出门办事,电话太多了。”赵刚军说。“另外,合肥的公交车路线,我也特别熟。我几乎跑遍了合肥市的城中村。

赵刚军曾发动身边来自农村的同学做过一次调研,摸底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虽然说没有糟的一塌糊涂,但无一例外的是受教育的缺项太多,和城里根本没法比。2011年7月份,刚放暑假,赵刚军把支教团队17个老师带回了自己的老家——三元乡张店村。回到自己的地盘的赵刚军一心想帮助现在和他当年面临一样处境的“留守娃”。赵刚军把教室安在了自己的家中。堂屋、后面的“门漏子”,再搭帮着邻居家的两个羊圈,读书声又在夏日清晨的红土地上朗朗响起。

2013年,赵刚军大学毕业,成为中铁四局市政分公司的一名新员工。虽然没有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老师,但他却把志愿者的身份带进了企业。一边忙着工作,一边继续着他的支教活动。2014年,赵刚军兼任市政分公司机关团委书记,他在机关开展募捐,一次募款8000多元,图书300余册,全部捐赠到叶集县平岗乡五里小学。2015年7月,他发起成立的家园发展中心支教团队又一次前往阜阳市颍上县孙庄小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支教,并与阜阳市签订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协议,将利用2~3年的时间定点帮扶当地特殊学校。

从2009年到现在,赵刚军的足迹遍布合肥、六安、宿州、宣城、阜阳等6个城市、近百个乡村,牵头建立支教队30余支,招募志愿者近500人,牵头帮扶乡村小学(包括山区临时教学点)10余所,与团队成员共同募捐、购买、捐赠书籍30000余本,累计联系捐赠各类书籍及各类文体用具价值达10万元。问及赵刚军继续开展支教助学的原因,他只说,“我想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

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篇四

姓名:王辉

事迹:小麦专家40余年痴迷育种 好种子种到亿亩田

类别:敬业奉献

省份:陕西

时间:2015年11月

人物故事:

王辉,男,1943年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科学技术研究,在小麦遗传育种理论、方法研究和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已在小麦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效果显著。

1、艰辛创业

跻身国家冬小麦四大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一亿亩的“西农979”,是王辉教授谱写在中原大地上的丰收之歌。

从两亩试验地到亿万亩生产田,王辉教授的小麦人生,已走过四十余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年逾古稀的老人。王辉教授的品格和境界,正如篇首小麦赋中描写寓意的那样:勤劳无争、奉献无悔、顺天应时、品悦沧桑。

新中国历史上,黄淮麦区前六次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者促成了其中的四次。这些学者中有开创小麦育种先河、培育出“碧蚂1号”品种的赵洪璋院士,还有育成“小偃6号”、推广超亿亩、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李振声院士等。王辉教授正是赵洪璋院士的嫡传弟子。从种到收,栉风沐雨,从关中到黄淮,伴随着秋播夏收的岁月轮回,王辉教授把老一辈科学家“扎根黄土、心系民生、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

由于经年累月的大田劳作和东奔西走,王辉皮肤黝黑,身材粗壮,虽为教授,却没有教授的书卷气,反而更接近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老农。

王辉1943年出生在杨凌李台乡五星西魏店,在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没粮吃、饿肚皮的景象和感受深深地烙在心里,“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正是这个单纯美好的愿望影响并支撑了王辉的一生。

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王辉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中填上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1968年,王辉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去部队锻炼,后来分配到眉县农场。1973年回校,很幸运地被分配在大名鼎鼎的赵洪璋院士麾下作助手。在赵洪璋的指导下,热爱育种的王辉很快就钻了进去,成为赵老师手下的得力干将。

多年的科研工作,让王辉认识到育种实践性很强,不下地根本摸不着。试验地、育种目标、亲本选配、田间选择、生产调查、群众需求等各个环节,他都要求团队成员深入大田中、生产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九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十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七月份的室内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八月份的试验安排,再回到九月份的整地,这一整套看似简单的环节,王辉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很熟悉。早出晚归是王辉工作的常态。常常早上天刚亮就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家。在杂交、收获和晾晒时节,由于抢时间,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送到地里,有时出门时就自备干粮,随身带上。工作的忙碌,使王辉由最初的顾不上吃早饭养成了现在不吃早饭的习惯。

1991年,他的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诞生。这时,王辉搞小麦育种已经18年了,开始有了课题和经费,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随后,一批能吃苦耐劳、耐得住科研寂寞、热爱小麦育种的人,在王辉的指导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团队。每年的“五一”“十一”,王辉和这些团队成员都是在大田的忙碌中度过的。“五一”做杂交,“十一”播种。即使是寒暑假,作为高校教师,他们也没享受过。当别的老师享受暑假的时候,他们则正在实验室里考种、做实验,寒假的时候,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关中麦区查看苗情。“选出品种,造福百姓”,扎扎实实的目标,兢兢业业的工作,朴朴实实的作风,严严谨谨的态度,伴随和支撑着王辉及其团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躬耕在小麦育种事业上。“西农1376”、“西农979”、“西农9718”等一个个小麦品种,在王辉的团队中相继诞生。这些小麦品种,因为均具有早熟、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而争相种植,并频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2、人才培养

王辉一辈子痴迷小麦育种,所思、所想都离不开小麦育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普通的小麦常规育种越来越难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生存和发展就变得有点艰难。如何把赵洪璋教授的小麦常规育种的课题传承下去,是王辉经常思考的问题。他把这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他坚持认为,要想出良种,常规育种这条路必须一直走下去,而人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首要条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辉教授组建了小麦育种团队。团队成员虽然都是自己的学生,但成为一个团队后,就变成自己的同事了。怎么样把大家凝聚到一起,让团队充满生命力,是团队负责人要思考的事。对王辉来说,他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啥事都走在前面。“这样,下面的人才会服你。”团队成员孙道杰1993年本科实习时就跟着王辉,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从一个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副教授,指导多名研究生。虽然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63和973协作项目,却还一直是王辉团队的一员。王辉对团队成员的培养很看重,大都被送出去做访问学者或到科研层次更高的国内科研院所去合作研究。现在,王辉教授的小麦育种团队深受业内好评,成果频出,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评为优秀科研团队。

3、产业提升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是北方第一大粮食作物,而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选育出适宜这一地区的单产水平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就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王辉的小麦育种团队育出的“西农979”,于1987年开始组合配置,1997年完成组合配置,2005年经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通过国审。从选育到审定,从品种到良种,从科研到生产,这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条很漫长的路。

育出一个好品种本来就很难,更难的是如何把一个好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1991年第一个品种“84G6”诞生后,王辉背起了自己的种子,挤汽车赶火车,西走宝鸡,东到渭南,找当地的种子站、种子公司介绍过自己的麦种。但效果都不理想。2005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让王辉的团队看到了希望。在学校的支持下,“育种专家+种业集团”的良种推广模式开始实施。2006年,“西农979”落户素有“中原粮仓”之美誉的河南驻马店,迅速进入生产领域。

2007年,杨凌新西北种业公司在陕西兴平来祁寨村帮助村民示范种植的近千亩“西农979”被陕西西瑞面粉集团全部收购,拉开了陕西首个优质小麦品种产业化的大幕,售价高于市场普通小麦5%的价格,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一位梁姓村民数着卖麦子得到的2037元,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种了大半辈子小麦,今天着实卖了个好价钱……”

王辉的良种推广事业逐渐铺开了版图:优质、高产、早熟、多抗、广适的小麦品种,走出关中,走出陕西,挺进中原,覆盖黄淮,在小麦主产区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后,陕西其他小麦品种也纷纷仿效这一模式,走出了关中,走入了黄淮。西农979的突出贡献,一是促成了陕西关中400万亩优质麦带建设,二是把以驻马店为代表的黄淮南片广大麦区由中产田变为优质高产小麦生产基地,推进了小麦产业链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王辉教授育成的十多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估计近两亿亩,其中“西农979”已达9000多万亩。累计增收小麦40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黄淮麦区,王辉和他的小麦育种团队依然活跃着。他们的小麦人生也还在继续,育种事业还在延续!

中国好人先进个人事迹1500字左右篇五

粟__,2003年12月8日出生在__县__镇__村一组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当时家庭情况较好,阖家幸福。那时的我天真地想着能和爸爸妈妈能够就这样简单地幸福下去,可不曾想到,在我六岁那年,家庭突变,父亲因脑溢血而导致身体半边瘫痪,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将我和我的家人彻底推入人生的谷底。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无非是将我和我的家人逼入绝境,我和家人又该何去何从。

当我和家人们处于极度地迷茫和无助的时候,社会和各位领导雪中送炭,给予了我们极需要的帮助和温暖。在这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百姓的关心,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在秉持的宗旨、切切实实在努力达到的目标。中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感受到了政府传递给我的正能量,这种力量使我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一颗知恩图报的心、一颗见义勇为的心和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同时,也是这种力量让我能在小伙伴遇险时能够挺身而出救出小伙伴。

在2013年的7月25日,那时的天气炎热干燥,为了防止农田干涸,母亲一大早就去田间打水,一天辛勤的劳作开始了。我则在家里为家人做饭,由于父亲倒下了,母亲便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天天在外劳作,我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务活,做饭便也成为小事一桩,八点多的时候饭就做好了。同往常一样,我盛好饭就给母亲送了去,待母亲吃完我便将碗带回,开始写作业。大约在上午十点左右,邻居家的小孩叫我去玩,我想着写了这么久的作业也该休息一下,让大脑休息一下才能让之后的学习更加高效,于是我决定同他们一起去玩一会。我们就在门前的小溪停住了脚,由于天气较闷热,他们就下水玩去了。夏日炎炎,水确实是解暑的最大良药,看着溪水四溅,就算是没有碰到水,但是,只要是水映入眼帘之中,也让人觉得神清气爽,顿时就多了些许凉意,少了些许燥热,但却更添一抹夏日的味道。

门前的小溪是大家经常去的地方,溪水比较浅,大家水性还不错,于是大家还比较放心,可能正是因为太熟悉,才让大家少了一丝防备心理,放下了警惕。而就在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万事平安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个小伙伴在水中游着游着忽然就沉入了水中,与此同时,另一个小伙伴也“咕咚”一声就沉入了溪水之中。见到此情此景,我来不及震惊也来不及犹豫就以最快的的速度跑去救人,虽然我知道我是一名未成年人,但是当时情况的紧急程度不允许我犹豫,我害怕我犹豫一秒小伙伴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离我和他的家人们远去。于是我马上跳入水中,奋力游向他们在水中消失的地方,拼尽全力将其中一个小伙伴救了上来,但是当时他已经奄奄一息,此时此刻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的是老师在课上教我们如何救援溺水人员的画面。我学着老师的做法给他做人工呼吸,使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将他救醒。可是,这时另一名小伙伴却再也不见了踪影,溪水恢复了平静,但是人心却变得惶恐不安。

我抹了抹脸上的液体,不知是溪水还是汗水,又或者是泪水,它们糊了我双眼,却始终阻挡不了我为救另一名小伙伴的决心。我清楚地知道,现在的我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回家通知到别人来救他,他才能有一线生机。我深刻地知道我的速度快与否决定着死神离他的距离近与否。我竭尽全力地向家的方向跑去,为了能吸引到大人们的注意,我不断大喊着:“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我一边跑一边给他们指路,他们按照我指的方向跑去救命,但是溪水早已经恢复了平静。即使这样,大家也奋不顾身的往水中跳去,都想快点把小伙伴救起来。大家在水中细细的摸索,祈祷着他能够活下来。大家在水中摸索了很久,终于在溪水深处找到了他,可是他已经失去了生命特征。


    156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