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范文精选5篇
严格纪律约束自己,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外出报告制度,坚决抵制各类消极腐败,保证管得住自己的手、管得住自己的腿、管的住自己的嘴。一起来看看《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1
驻村扶贫是扶贫资源直接传递到贫困村、户的重要途径,涉及项目多、资金量大,一些贪腐官员借机在扶贫资金上“下功夫”,成为他们腐败和“发扬”不正之风的落脚点。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干部廉不廉,党风正不正,群众感受最深刻,群众评价最重要。“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做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同时也是让党的惠民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我们党所做的这一切深刻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本情怀。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回头看我们的清官郑板桥,感悟颇深,小小县吏爱民之心可鉴。但是现在,在反腐败、纠正“四风”如此紧迫的今天,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人民的名义践踏人民的利益,良心何在?党性何在?
“蝇贪”泛滥,其害如“虎”。近年来,从“小官巨贪”现象,到基层窝案串案,无不警示我们,“微腐败”也会成为“大祸害”。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侵蚀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总书记也曾多次要求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正是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大局、着眼于人心向背的深谋远虑。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决心一定要打赢基层反腐这场攻坚战,不能以恶小而纵之,不能让小恶侵蚀我们党的清风正气。
治理基层贪腐,既要下猛药,也要治病根。创新体制机制、扎牢制度笼子,管住“微权力”是关键所在。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针对“微腐败”的特点,要对症下药,在信息透明、流程监管、强化监督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在征地拆迁、惠民资金、工程建设等高风险领域加大治理力度,坚决斩断伸向这些领域的腐败“黑手”,落实好“两个责任”,从而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让权力健康运行,让干部干净干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肩上的担子不轻,承担的责任很重。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一身正气、坦荡干净,才能带领群众一起创造幸福生活。正风反腐是对全党的一次深刻洗礼。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廉洁意识、法治意识,积极改进作风、依法依规办事,就能挺起共产党人的脊梁,成为群众信任的带头人、贴心人。每一个“廉洁细胞”都生机勃勃,党的肌体就会更加健康有力。顺应人民期待,进一步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我们就一定能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把廉洁政治建设推向新境界。
《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2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首先,利用书籍、强化精神之钙、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其次,利用网络媒体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切实增强自身政治本领,明确思想目标,尽职尽责做好岗位本职工作。
(二)做到心系群众,不忘初心的组工人。作为组工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在工作中,热情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人员,经常探望帮扶户并制定可行的帮扶度计划,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在生活中,我们要心系群众,从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主动让座等等,只要心中有群众,我们组工人心中的那盏“灯”将会更亮。
(三)始终绷紧纪律弦,做干净做事的明白人。严守纪律要求,做到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工作中积极创新,改进工作作风。以“冯新柱案”警示教育引以为戒,严格纪律约束自己,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外出报告制度,坚决抵制各类消极腐败,保证管得住自己的手、管得住自己的腿、管的住自己的嘴。
(四)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守住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要求,做到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触高压线,在生活、工作中做到时刻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要求,保证过硬的工作作风和纪律作风。
(五)履行党员责任义务,做合格共产党人。作为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跟党走,始终铭记党员初心、党员义务、党员责任,时刻提醒自己肩上的义务,履职好党员责任。积极干事,认真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3
“刷白墙”就是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是绝对解决不了贫困问题、刷不掉贫“根”穷“迹”的。要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刷白墙”“贴标语”,多出实招干实事。
扶贫先要扶智。又到了一年开学季,应该多一些帮助贫困生上学的政策。通过支助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能上学,改变未来劳动力的结构,从长远方面考虑脱贫。同时还要扭转思想,把“等、靠、要”的不良习性,通过教育、宣传等正面引导。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穷则思变的斗志,把帮扶与被帮扶变成“双人舞”,而不是“独角戏”,培养贫困户自强不息的生活斗志。
扶贫还要扶志。 扶志,即是帮助人们发挥对生产生活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贫穷懒惰不主动、不思进取等靠要的保守落后思想,调动人们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边贫困户落后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使之意志坚定、开拓进取,立志改变自身贫穷落后面貌的思想,从而促进其个人家庭脱贫甚至带动家乡致富。
扶贫更要扶心。打开贫困对象的心结,不但要给贫困户必需的资金和技术,还要开启他们尘封的精神世界,促使他们真正警醒:人穷不能志短,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在扶贫送温暖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引导贫困群众既心怀感激、好好珍惜,又有羞耻心、进取心,把接受扶贫作为强大的动力,以此鞭策自己,在借助外力的同时还要强化自身内力修为。
《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4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中央每年都极其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在开展专项活动,如此的高压态势,既体现着扶贫资金的重要性,也说明这是条“高压线”。
贫困县作为党和政府在小康社会建设中较受关注的主体,一直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指向和扶助的重点。然而,面对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却不断有“小苍蝇”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制造”扶贫腐败,侵蚀群众应得的政策优惠和实际利益,铸成政策惠民路上的“拦路虎”。然而,究竟是谁给了村干部贪污扶贫资金的“虎胆”?
应该说,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政府助贫的大政方针为贫困县的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但是,“等、靠、要”等“痼疾”的深入,让贫困县尤其是当地政府依旧不能好好利用大环境和政策摆脱贫困。而这些痼疾的影响,是贫困群众不能摆脱精神贫困的根源,更是某些党员干部不能切实将扶贫落到实处的诱因。但是,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不断“铲除”“小苍蝇”带来的“大麻烦”,无疑是让扶贫的良好政策无法收获群众良好回应的最大障碍,而出现此类障碍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对村干部、扶贫干部工作以及扶贫资金的考核不到位。
当前,许多贫困地区所拥有的优先权往往比其他地区多,但相应的发展却比别人慢。要解决这样的现象需要的不仅仅是当地生产、生活、教育和发展模式的改变,是党员干部能够真正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更是要坚决杜绝政策惠民路上的腐败问题。我们国家现有的建档立卡等等的帮扶制度,仅仅能够从政府角度去关注扶贫,而要真正地让贫困地区脱贫,就必须让贫困地区政策落地,让群众真正了解政策、明白政策,监督政策落地的同时也监督腐败。与此同时,需要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真正将监管职责落实到位,真正让扶贫资金用到实处。
《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5
《国家监察》第三集《聚焦脱贫》讲述的是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据了解,近期有些地区收到的群众反映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信访举报件最高有100件重点问题线索。引起了我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将以此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定原则、立规矩、明底线,进一步构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的机制,推动全面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为打赢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用权行为。要从损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入手,对用权行为进行梳理,查找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风险点,明确廉政风险防控内容,深化机构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职能配置,明确工作流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消除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制度诱因,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
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要完善信访举报电话、信访举报网站、政风行风热线等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方便群众投诉和举报,建立多层次听取群众意见、公开受理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机制,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对群众反映的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发挥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层层压实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党政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扶贫部门的牵头抓总责任、相关职能部门的主管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压力逐级传导到县镇、责任压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加大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传递“伸手必被捉”的警示,让扶贫领域形成“不敢贪”的社会氛围,切实维护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
《聚焦脱贫》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