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好家风滋润我们国旗下讲话
家风无言,犹如春风,有无声的力量,滋润着人的心灵、培养着人的美德;也成为我们汲取不竭的精神动力,找准事业的航向。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一
父亲是在一个秋雨霏霏的傍晚走了。那天,绵绵不绝的秋雨淅淅沥沥,雨水在院子里光溜溜的青石板上无声地流淌……久久地凝视着父亲瘦削、安详的遗容,我肝肠寸断,禁不住用双手捂住面庞,哽咽抽泣,任凭滚烫的泪水顺着指缝缓缓流动……
父亲在教育园地默默地耕耘了40多个春秋。父亲备课很认真,从板书课文的题目到全文段落的划分,从中心思想的确定到全文的写作技巧,从生字生词的讲解到需要掌握的重点……全面详细,无一遗漏,书写认真。教学上,父亲始终探索不止。他说:“给同学们一滴水,自己必须是满桶,否则愧对职业。”
我上过父亲的课,对他讲课时的生动表情记忆犹新。父亲教学时,极少用“填鸭式”的方法,而是把每个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用他的话讲,就是想方设法让同学们记得深、消化快。记得有次背课文,父亲让同学们齐声朗读,然后看谁能先扔掉课本,说完之后,他第一个就将课本丢在了讲台上。
父亲教书几十年,先后调动工作七次。1967年,父亲被调到全县最偏僻的距家30多华里的一所山村小学任教。记得那年冬天,我随母亲去探望,找到那所破旧简陋的学校时,根本无法相信世上还有那样的学校。母亲一进校门,看到等在那儿的微笑的父亲时,泪水盈眶。可父亲却乐观地说:“再差的学校总得有人来教学。”正是在那几间破败不堪的茅草屋里,父亲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地工作了6个春秋。1975年我刚下乡时,由于承受不了农村苦累的劳作,没干几天就委屈地跑回家哭诉。父亲抚摸我的头,说:“我如果不到山区去教书,就体味不到那里孩子读书艰难和生活的困苦。你这么年轻,吃点苦对你今后成长大有好处。”第二天父亲就坚持让我回到乡下。
父亲教书更育人,他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应当“先做人后做学问”。1974年我所在的初中毕业班有40多名学生,可上面规定只允许推荐15人继续升学读高中。当时,担任班主任、校教导主任的父亲竟将自己的儿子排除在外。记得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严寒冬天,父亲对痛哭不止的我说:“我是毕业班班主任,如果我推荐了你,就无法跟其他落榜生父母交代。”40多年过去了,父亲当时说话的神态,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桃李遍天下”,他的学生几乎遍及祖国各地,但无论他们的职位高低,皆对父亲极为尊敬。父亲的学生中也不乏“大官”,可父亲从没有找他们办过任何私事,包括我的弟弟妹妹在家待业时的最困难日子。
父亲的优良品质深深影响着我,我会按父亲的教导走好路、做好事、做好人!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二
家里定了几份报刊,母亲每天都会去楼下的信报箱看一看。那天,我下班回家,母亲说,取了报纸,还有一本书。我随手一翻,是我订阅的《读者》。要吃饭了,没有时间看,那本杂志又被我原样夹在报纸里。到了周六,母亲走过来突然说:“拿回来的书你还没有看,里面写着叫人家要好好工作。”
我好奇地取过杂志。母亲说:“你看,就在书的最前面。”我翻看一看,标题是《没有好工作,只有好好工作》。
母亲笑着说:“是吧?有了好工作还不行,还要好好工作。”
难怪她说了几天,原来是“好好工作”那几个字牵挂着她,让她放不下,一定要我看。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也不认识几个字。可是,她对好好工作有自己的理解。
十几年前,父亲病逝后,母亲来到县城和我一起生活。当时,我在一个清闲的单位工作,一天到晚要做的事情很少,我上班也就懒懒散散,迟到早退是常有的事。母亲来了之后,她看到我到了时间还不去上班,或者提前下班了,总是要说我:“你工作要积极,不然,人家会说你的。”我不好跟母亲争辩,只好老老实实地上班。在她面前,我总不敢懈怠,生怕又迟到、早退被母亲看到了不高兴。后来,我的表现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全县科级干部年度考核中连续四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
之后,我调到了其他单位工作。在新岗位,我继续勤奋进取,任劳任怨,先后荣获全县、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每次,我把奖状拿回家,母亲都特别高兴。
可以说,这些年,在母亲的无形监督下,不管工作是否称心如意,我都从来不会消极怠工。尽心尽力,力求完美,成为我的工作态度。
我想,母亲特意在我面前提到这篇文章,就是要我戒骄戒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让好好工作成为一种追求与习惯,成为一种优良的家风。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三
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睡个安稳觉。”
父亲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1980年,父亲调到临近的公社当书记,我们姐弟三人还小,母亲身体不好。我四五岁的光景,母亲有时候早上起不来,不能给我们做早饭吃,我便要当信使,去离家里五公里远的公社所在地接父亲回来。每次走到公社,父亲都已经起床了,不是拿着扫帚忙着打扫公社院子的卫生,便是在伏案写着什么。接回父亲,我们便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母亲身体没有好转的时候,父亲还会在深夜赶回来,照顾我们一家人。在我们姐弟三人上了初中后,对于做饭和简单的农活,都能独立的完成。父亲的工作也做了调整,调到镇上派出所工作了。
自从父亲在派出所工作后,他更为忙碌了。父亲有时候十天半月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看着父亲身上的衣服充满了汗味,脚上的胶鞋沾满了泥土。我们一边帮父亲洗着衣服,一边听他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有时候是一则夜间抓捕行动的故事,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和同事们不打手电筒,黑夜摸索着走在山路上;有时候是为了调查案子,在偏远的山里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
对于父亲忘我的工作,记得最深的是1992年的暑假,在一个黄昏,我们父子二人背着苞谷走在回家的路上时,突然,父亲像是发现了什么,他将背上的背篼放在地上,寻着小路上、草丛中稀稀落落的谷粒,开始寻找着蛛丝马迹。我跟着父亲一起,寻过一段路后,父亲闪发出敏锐的眼神,瞪亮了眼睛,对我说:这些谷粒与一件爬货车盗窃粮食的案件有关系!当天夜里,父亲不顾辛劳,到邻村开始走访。凭着平日里的仔细观察和对乡邻的了解,通过大量调查取证,在第3天,一件涉及2500斤公粮被盗的案件宣告破案。
如果说父亲的勤劳在无声中教会了我打理生计的本领,那些不徇私情的处世态度便给了我一面镜子。上世纪80年代,看着镇上工作的很多境况差不多的叔叔伯伯,将家里的人弄进了单位当起了临时工。我就很纳闷:父亲是公社书记,给母亲找一个工作做,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怎么就不见父亲有动静呢?父亲在农忙时节,时常回家来帮助家里忙生产。看着父亲春耕秋收时磨破的手掌,看到父亲肩上被扁担压出的瘀血,我忍不住问过父亲这事。父亲说:“你母亲没有文化,在家务农是最适合的!小孩子不懂,就不要多问。”
我家里最为困难的时候,是姐弟3人上高中后。当时正值经商大潮在大江南北涌动之时,我家却因为读书而开始负债。每当我们提及外出打工或者是开店做生意的事,父母亲都会说一句话:“你们读书没钱,是我们当大人的事;但你们成绩不好,那是你们对自己不负责任!”
1993年夏天,我无意中了解到,父亲工作的镇上,镇政府正在修建门面出售给个人,还有一套住房可以买到。我开始埋怨父亲,为什么不买一间门面,让母亲去开个小店,我们也可以搬到镇上去住。但父亲的话语依然生硬:“不占政府的便宜,不拿公家的东西。这是作为党员,最起码的应该做到的事!”
我工作第一天,父亲告诉我,其实他也有“发财”的机会的。那是在1994年的一个春天的清晨,一辆载着六辆皇冠轿车的汽车路过父亲工作的小镇。父亲的职业敏感告诉他,这辆外地牌照的汽车一定有问题,他叫上同事,将汽车拦下,以例行检查的名义扣押了车辆,车里的人下车后,在父亲的办公室,汽车司机递给父亲装满了钱的大信封。父亲拒绝了司机的信封,将一件涉及重大的案件破获,引起了当地的轰动。父亲谈到这件事时,并没有露出喜悦的神情,而是神色凝重地对我说:“一定要管住自己!”
我们家的家风就在父亲“一辈子都能睡个安稳觉”这样的话里,在父亲一生的勤廉中。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四
我的家中有面奖状墙,上边贴满了我们一家三代各个时期各种奖状170多张。这面墙是我们家人的骄傲,它记录我们的成长足迹。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母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他们的初衷是用奖状墙教育激励我们后辈成长,培养我们争先创优意识,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工作中她们爱岗敬业、勤于奉献,生活中他们互敬互爱、和睦乡邻,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五好家庭”表彰。每次领回奖状,父亲都端端正正地把它贴在墙上。
奖状墙净化了我的灵魂。每次父亲张贴奖状,我都静静地站在墙前,看着父母奖状上的表彰词,不断被激励、被鞭策,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奖状墙是我成长的动力。自然界有雨露阳光也有疾风骤雨,生活中有春风得意也有挫折艰难。每当我工作、学习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想起家中的奖状墙,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信心倍增。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过一道道沟堑,翻过一道道坡坎,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奖状墙是我们的传家宝。在外打拼,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我都要带着一家人到奖状前看看,让孩子读读奖状词,奖励墙成了我家的励志墙,成了我家最有说服力的“思想工作者”。
奖状墙的内容还在更新,奖状墙的历史还在续写,奖状墙的使命还在延续……
【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五
人生就如同大海航行的船,在黑夜里总需要灯塔的指引和照耀,而母亲就是我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
冬日的凌晨,寒气四窜,让我兀地清醒,无法入睡。又一次看到了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碌的身影,为了儿女、为了家而默默地付出,未曾有过一点怨言。母亲是一个很普通的西北农村妇女,小时候因为姊妹多、家里穷,所以母亲没有上过学,这成了她最大的遗憾,让儿女读书成才也就成了她毕生的愿望和动力。为了避免我们再和她一样,她努力劳作供我们姐弟读书上学,自己再吃苦也无所谓。
对于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大西北农村的我们来说,土地就是我们的宝,是一家人所有的经济来源。为了多收成给我们姊妹换取学费,母亲一年四季都要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经常天不亮就要动身,她不仅要牵着我家的牛,拿着农具,而且肩上还要挑一担粪,等到别人到地里的时候,她已经干了一大半的活。年年如此,天天如此,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她深爱的土地、她深爱的儿女。
我初中的时候,母亲去摆地摊做生意,补贴家用。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摸黑走上20里的山路,到集市后,要背着七八十斤的货物爬上一条近乎四十度、长达百米的陡坡,才能把货物从寄放的地方背到摆摊的地方,来不及擦掉脸上的汗便返回去再次背下一捆。每逢下雪或下雨,路更难走,长长的坡上满是冰碴儿,走一步退两步,一不留神就摔个四脚朝天,等把所有的东西背完以后,再开始摆摊,完了再一趟一趟背回去。我无法想象不识一个字的母亲是如何自己学会用加减乘除去算账,也无法想象母亲付出了多大努力后才背着那一捆货物一步一步爬上陡坡,更无法想象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大的艰辛。
母亲非常节俭,总是把好的留给我们,自己受苦受累。她一直再说:“你们姊妹是我的希望,只要你们有出息了,哪怕我吃再多苦受再多的累也是值得的。”在集市上忙碌一早上后哪怕再热再渴,她也舍不得不去买一瓶一块钱的矿泉水,也不愿去吃一碗四块五的牛肉面。忙碌过后便已经烈日当头的中午可,在别人午休酣睡的时候,母亲却顶着炎炎烈日匆匆忙忙地赶回家,顾不上吃饭休息,开始家里家外的劳作。
??2014年,因为高考不理想,所以我变得迷茫、颓废,感觉整个6月的天空似乎都是灰暗的,但母亲却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安慰我,鼓励我,让我重新鼓起勇气。8月,我去复读,母亲开始陪读,给我做饭、照顾我的生活。我每天5点起床,而母亲就4点半起来给我做饭,等到饭做好了、不烫了,才一遍又一遍地叫我起床。因为复读的一年压力大,所以我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但母亲却从未怪我,不管有多少的委屈,总是自己承受;不管有多少困难,总是自己去扛,从不给我说。为了让我多吃饭,给我补营养,母亲总是变着法子给我做好吃的。夜里陪着我做题、背单词。冬天天冷了怕我冻着,一遍遍给火炉添煤;夏天天热了怕我热着,用蒲扇给我扇,自己却满头大汗……短短的几个月下来,母亲人瘦了一大圈。
秋去春回,寒来暑往,炎炎烈日下、寒风苦雨中,都有母亲忙碌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额头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两鬓的白发也见证了生活的不易。生活和岁月让母亲苍老,但却没有改变她对儿女的爱,没有改变她的坚强、乐观与善良。母亲的爱如大海般浩瀚无边,如山岳般厚重。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来报答我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