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写作>反思>

大班幼儿的反思

HT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幼儿的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幼儿的反思1

每天的餐前活动是看vcd的时间,每位孩子也都盼望着这一刻。

这天中午餐前活动时间到了,原本照以前的规矩是由我说了算,我放哪盘就看哪盘。可是在孩子们抬椅子坐后面的时候,我听见有两个孩子在争论着什么。我上去一问,原来他们俩有一个说:“我想看天线宝宝”,另一个却说:“我才不看那个,我想看猫和老鼠。”于是发生了争议。我灵机一动,何不把“看什么”交给孩子们决定。于是,我把vcd拿在手上,先念了念每盘vcd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们:“今天你们来作主看什么,哪盘举手的人多我们就看哪盘,少数服从多数。但是每人只有一次举手的机会,要考虑好你最想看哪盘。”孩子们思考一会儿后,我就逐一拿出vcd请他们选择。最后选出了人数最多的“猫和老鼠”。大家都很尊重决定,没有谁提出异议。在观看的时候,也特别安静。

从这个小小的选择vcd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同时也发现如果老师能小事上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们选择、做主的权利,你会发现会事半功倍的。这也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权利。

大班幼儿的反思2

主题的产生:

随着天气渐渐的暖和了,孩子们在户外的时间多起来,很多孩子喜欢趴在花坛边上玩土,我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等回到教室时,我问他们玩土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有的小朋友说看见土里有绿色的小芽,我问他们知不知道绿色的小芽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可能是小草吧?有的小朋友说是种子发芽了吧?我对他们的说法没做任何评价。接着我又问他们还发现了什么?有的说土没有以前那么硬了。我接着问为什么?很多幼儿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我根据季节的特点设计“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

网络的编制:

我根据主题活动预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单实线为预设的活动,双实线为完成的活动,若有幼儿自己生成的内容将用虚线来表示。

准备:

春天的照片。

学儿歌

探究过程:

一、谈话——找春天

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2、通过谈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准备:让幼儿父母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公园里看大自然的变化或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过程:

1、教师问:“小朋友,你们到公园去玩了吗?”幼儿说去过了。

2、教师问:“那你们说春天来了吗?”幼儿说春天来了。

3、教师问:“谁能说说春天在哪儿?”

张珈浩说:“小草变绿了,小树上长出叶子了。”

任婉瑜说:“迎春花开了。”

赵航说:“天气不冷了。”

赵海川说:“我看书上说燕子在春天会飞回来。”

赵惠宇说:“在冬天睡觉的动物会醒来。”

胡俊宇说:“那叫冬眠。”

教师接着问:“你能说说哪些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醒来了吗?”

胡俊宇说:“有青蛙、有熊、有蛇。”

李沛然说:“还有乌龟。”

刘佳睿说:“我上动物园时看见很多的小动物从它的房子里出来了。”

教师接着问:“我们出去玩时,衣服上有什么变化呀?”

毕睿宁说:“不用穿棉衣了。”

洋洋说:“不用戴帽子,不用戴手套了。

4、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可真好,春姑娘来了,春风轻轻地吹着,小草会变绿,各种花会陆续的开放,小动物们也出来活动了。那些睡了一个冬天的熊、青蛙、乌龟和蛇也醒来了,我们出去玩时再也不用穿上厚厚的棉衣了。你们喜欢春天吗?”

幼儿说:“喜欢。”教师说:“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春天还有哪些变化吧!”

反思与体会:

在谈话中没想到孩子们把春天说的这么具体,并且情绪高涨,可见家长已经带孩子进行了观察或者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这就增加了教师进行此项活动的信心。

二、远足——春天的照片

目标:

通过拍照,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

准备:

进行安全教育、照相机。

过程:

1、向幼儿提出观察的要求

小朋友我们要到外面去看看美丽的春天,在走路的时候可以把你喜欢的地方或者喜欢的花儿、树告诉老师,我们把它拍下来好吗?

2、带领幼儿到外面去拍春天的景象,只要幼儿认为是春天的景象都给拍照。

3、把照片洗好后布置出春天的像册。

4、教师和幼儿共同说说美丽的春天。

反思与体会:

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视野发现春天,在照片面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讲述着春天的美景。

三、美术——画春天

目标:

1、学习用点线画出小草,并能选择绿色的笔来画。

2、学习粘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画好的大树、各种半成品(搓好的柳条、剪好的柳叶、花枝、纸做的迎春花)、笔、胶水。

过程:

1、教师介绍材料并按材料分成三组(在大树周围画小草、粘贴柳叶、做迎春花)

2、幼儿按意愿分组进行活动,教师给予分别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延伸活动:

利用作品装饰春天的环境。

反思与体会:

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使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作品,并在展示中把春天述说的有声有色。

四、体育游戏——小猴植树

目标:

1、练习双脚跳过20cm的平行线。

2、培养幼儿钻爬技能,提高游戏的积极性。

准备:

1、小猴头饰、沙堆、“小树苗”、录音带。

2、场地布置如图:

→▲▲▲▲

○○○○

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成一路纵队走入场地,走成圆形队,做模仿操、活动身体各部分。

2、游戏:小猴植树

(1)幼儿排成人数相等的两路纵队分别在起点处站立。语言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猴妈妈要带小猴去植树,可是路上要过河,钻山洞,我们克服困难才能植树,孩子们愿意和妈妈一起去植树吗?

(2)教师示范动作,指导幼儿分组进行练习。

(3)幼儿练习后,听到教师“出发”的口令,排头幼儿起跑,跳过20cm的“小河”,再钻过“山洞”,到终点处取“小树苗”插到沙堆处返回,第二名幼儿继续前进,最后以先完成的一队为胜。

(4)集体游戏2—3次,要求幼儿动作准确、四肢协调。

3、放松活动

猴宝宝们真能干,种了这么多的树,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吧。幼儿听音乐自由模仿猴子的动作,如猴子挠耳、挠痒、舞棒等动作,自然结束。

小百科:春季,四季之一。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牙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大班幼儿的反思3

设计意图:

下雨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自然现象,如果遇上下雨天,孩子们只能在教室内活动,孩子便抱怨,下雨天太不好了,不能让他们在外面游戏、追逐和玩耍。而望着外面的雨,孩子们时常会有一种想跟雨水玩耍的冲动,用手想去接玩雨滴,在小雨中奔跑、用脚踩雨水……爱玩“雨”似乎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顺应孩子们好奇的心里,我们在《幼儿园预设与生成课程》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生成了系列活动《好玩的雨滴》,旨在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雨”的基础上,感受小雨带来的乐趣。散文诗欣赏《顽皮的雨滴》就是这个系列活动中的一个语言活动。

这篇散文意境优美,各种摹声词的叠加运用,让散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语言的韵律美,同时它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雨”,让孩子们沉浸之余欣喜地发现:原来雨还可以这么玩!可以说,这篇散文为孩子们多通道参与、感知生成活动“雨”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如何让孩子们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呢?我采用了“以景入情,情景相融”的方法,用情景贯穿活动的始终,让孩子们在景中学,在情中乐。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掌握相关的象声词。感受散文的意境美、韵律美。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大胆仿编。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活动准备:

1、画有与之散文内容相匹配的课件。

2、头式:牵牛花、房子、窗玻璃、小树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让幼儿谈谈下雨天的感受,说出喜欢或不喜欢下雨的理由。

师:小朋友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2、幼儿讨论雨天里避雨的方法

穿上雨鞋、雨衣、打上雨伞,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3、回忆雨天玩耍的情景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小雨落在哪里?落到屋顶上会发出什么声音?落到树叶上会发出什么声音……等等。

二、想象导入课题讲述

1、教师带幼儿做小蝴蝶飞的动作入场 “孩子们下小雨了不能老是在外面玩呀,时间久了会感冒的,我们还是呆在家里吧!”(课件已经打出,音乐较轻)

幼儿说:“不能出去玩,多没意思呀!”

教师说:“那我们就听听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幼儿说:“妈妈,小雨怎么也会唱歌呢?”

教师说:“听小雨正在唱歌呢!”

2、音乐响起,幼儿听音乐想象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三、欣赏散文诗《顽皮的雨滴》

1、提问:春雨是怎样唱歌的?它会落到哪里?

2、幼儿发散性思考,自由回答

3、教师分段朗诵部分散文诗并一边念一边出示课件:

4、提问:发出了什么声音?小雨落在了哪里?象在做什么?

(1)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树叶儿在玩耍。

(2)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3)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荷花的花蕊里。

(4)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

5、演示课件引导幼儿完整朗诵

(玻璃瓶打碎的声音)教师说:“听什么声音呀?(幼儿自由回答)哦原来是--(朗诵散文诗)”(一边念一边出示课件)

四、仿遍散文诗

1、引导幼儿想象象声词:

倾听到小雨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小雨除了落在牵牛花里、屋顶上、小树上、窗玻璃上还会落在哪里呢?做什么事情呢?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回答好的幼儿进行鼓励。

幼儿:我听到小雨哗、哗、哗的声音。

我听到小雨咚、咚、咚的声音。

师:你们听到了这么多小雨的声音,想想看他们会在哪里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哗、哗、哗,那是小雨给小草在洗澡。

咚、咚、咚,那是小雨给大树在捶背。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听。

3、 出示课件让幼儿看画面

师:看看这次小雨又落在了哪里?发出什么声音?在干什么?

4、 幼儿根据画面回答。

幼儿:吱溜、吱溜、吱溜,小雨在游乐场玩滑滑梯。

咚、咚、咚,小雨穿着高跟鞋在走路。

五、游戏:《我和小雨一起玩》

1、请幼儿当小花、房顶、小树、窗玻璃。

2、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台做游戏。

六、带幼儿出活动室。

附:散文诗欣赏:顽皮的雨滴

下雨了,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他舞着美丽的翅膀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嘴里嘟囔着:“没办法出去玩了,真没意思。”

蝴蝶妈妈慈爱的看着鲜花蝴蝶,然后带他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

“妈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怎么会唱歌?”

妈妈向他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听。”小花蝴蝶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的听。

啊,啊,啊,听见了,听见了--

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树叶儿在玩耍。

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荷花的花蕊里。

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

小花蝴蝶高兴地说:“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呀。”

窗外,小雨还在轻轻的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静静的听。

《顽皮的雨滴》教学反思:

以往遇到雨天,教师便组织一些室内活动,一般只想到雨天带来的不便,而忽视了它的教育作用,甚至幼儿被雨所吸引,分散注意力,想去和雨玩耍时,还去阻止他们。本活动充分利用了我们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听”与“想”,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玩和自我探索中进一步了解“雨”的特性。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教师依据散文诗制作的课件更是很好地抓住了散文诗中“声”、“景”的完美交融。其中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和动词“玩耍、翻跟头、钻进、敲”的结合给幼儿的创编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使幼儿感到了散文诗中语言、文字所表现的韵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有人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演等多种感观的统一,使幼儿进一步提高了对词汇、句子的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这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注重启发引导,通过让幼儿在主动探索、操作和游戏等过程中欣赏散文诗,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也让幼儿在玩玩想想中,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大班幼儿的反思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通过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盘操作材料:内有磁铁、铁丝图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木块、布条、纸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

2、每人一个纸杯,内装回形针两个。

3、画有磁铁的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让幼儿发现磁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请你看一看,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

请你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

(1)师: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它的名字叫磁铁。

(2)让幼儿操作盘内的材料,探索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幼儿尝试分类把磁铁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盘子里,教师个别指导。

3、小结磁铁有哪些好朋友,教师做记录,并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好朋友都是铁做的,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4、讲述故事《小磁铁去旅行》,初步了解磁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5、游戏:纸杯里取回形针。

引导幼儿运用磁铁解决问题。

规则:不能将磁铁从杯口伸入,也不能用手拿。

活动反思:

虽说孩子们知道“磁铁能吸铁”,但事实上,孩子对“铁制品”并不熟悉,从他们收集的物品中就可以看出。为此,教师从幼儿现实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孩子通过实验分辨能被磁铁吸起的物品,了解铁制品的特性。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既齐备又有针对性,没出现“幼儿想得到,教师备不齐;教师准备好,幼儿想不到”的尴尬,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幼儿认识上的“误区”。这个活动还可以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继续通过比较、观察、分析等途径,真正建构有关“铁制品”的概念。

大班幼儿的反思5

幼儿的调皮捣蛋并非天性,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去用心,我们的孩子会是体贴和充满关爱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师,而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对待不听老师话的孩子,在我几年的工作中是这样进行教育的:

一、让他们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他们浑身无从释放的能量通过正当的途径释放出来。我请他们做值日生给小朋友分餐具。帮小朋友叠被子等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二、赋予他们重任,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很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我可以让他们当“小小侦察员”。来“管理”其他小朋友,这样他们在要求别人的同时,会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潜移默化的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三、以正面的表扬激励来启发他们。孩子都喜欢表扬、赞赏,孩子虽然调皮,但他们身上总有闪光点,我们应看到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一点点闪光之处也不应该放过。让他们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们做错了事,教师应灵活处理,切忌盲目批评。

通过以上方法教育调皮孩子,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并非“另类”,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也需要表扬,需要爱,需要呵护,需要成人的提醒。与这些孩子相处好,对教育和培养好全班幼儿的良好行为品质也就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大班幼儿的反思6

我们班的孩子最近特别爱美,几乎每个小女孩都特别爱穿裙子,我们班那几个小可爱每天都争先恐后的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我今天这个裙子漂亮不,”每当这时我就会微笑着告诉她们:“你今天真美,像个小公主。”有天,我班的一个孩子的妈妈突然告诉我,她说:“老师,是不是咱们班所有的女孩子都穿着裙子呀;今天早上我们家田田不穿裙子就不上学,我劝了好半天她都不听,我要赶着去上班,就只好跟她穿来了,你帮我跟她说说吧;”这样下去她会更加任性的谢谢老师了;“听了田田妈妈的一席话,不禁让我想起了上周的一次“裙子风波”事件。

那是一天早上幼儿刚入园,我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迎接小朋友的到来,突然我班的盈盈大声叫起来,我匆匆忙忙跑进去一看,原来是女孩子之间在争吵,其中最大声音是旭旭,她说:“我的裙子才好看,还有花边,像公主。”小白说:“我也有,我的裙子还有带子,系上蝴蝶结更美;”我笑了起来,原来她们在比谁的衣服更美。我拉着她们的小手,说:“你们的衣服都很美,没有一个小朋友穿裙子不美,都是老师最喜欢的小朋友。”这才平息了一场小风波。的确幼儿在大班这个年龄上是最爱表现自己的,也是幼儿处在似懂非懂的阶段,如果不教育好很容易让幼儿的性格和脾气变坏的。是我哪里教育错了,还是教育的时候没有把握好尺度,我反复的问自己。

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对全班幼儿做一次调查,并且专门对女孩子讲讲穿裙子的好处和坏处。于是在课上多数男孩子都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女孩子穿裙子是很漂亮,可是天气冷的时候不能穿裙子。而且她们都是为了比美。“女孩子哗啦一字儿都举手了,小白说:“不是的,我们女孩子天生就应该穿裙子,不然怎么说是女孩子呢,我们只是显示女孩子的特点罢了。”我站起来轻轻对他们说:“穿裙子是要挑时候的,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该穿裙子,不应该任性的,不应该为了追求美而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有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只是为了你们的健康着想,所以你们要听他们的话,知道了吗,”这个时候,我班的几个最爱臭美的小不点凑过来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任性了,再也不每天都要穿裙子了,再也不在班上攀比了。”我微笑着抱紧了她们?

大班幼儿的反思7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从阿姨手里接过饭菜时就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好香哦!你们闻到了吗?”

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都翘起小鼻子夸张得闻着。一边闻一边说:“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闻起来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说着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又说“那谁来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处呢?”

我刚说完,好多小朋友都争着要回答,飞飞说:“老师,我妈妈说多吃蔬菜就会不生病,还会更聪明。”小茹说:“吃蔬菜会变得更漂亮。”“哦,是吗?那还有谁也喜欢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动下,大家的热情高涨,就连几个不爱吃蔬菜的小家伙也乐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应求,而且小朋友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饭也多吃了。

从此,在每次吃饭前,我总是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吃饭中的乐趣吧!

大班幼儿的反思8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百科:文具包括学生文具以及办公文具、礼品文具等。 现代的释义应该指办公室内常用的一些现代文具:签字笔、水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以及笔筒等配套用品。其他办公用品还包括:直尺、笔记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计算器、长尾夹等。

大班幼儿的反思9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与学校的路线,知道路上不能贪玩,不跟陌生人走。

2.能运用各种标志,符号形象等设计路线图,并清除地讲述。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提问:你家在哪里?谁知道自己家的路,怎么回家?

二.与同伴讨论回家的路

1.小组之间讨论回家的路.

2.个别讲述回家的路.

三.分析路线图,学习画路线图.

1.明确路线与每个地方的标志,设计要简单.明确

2.幼儿画图,教师指导。!出自:banganbu老.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路线图.

四.讨论回家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1.回家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点什么?

2.路上不能贪玩,不能跟陌生说话。

活动反思: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展现了许多数学的信息,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取知识。首先,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在小组内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兴味盎然,积极思考发问并认真解答。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大班幼儿的反思10

教学内容: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及其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感受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提问、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1.导入:教师用图示、实物等方式向幼儿展示水的三态变化,询问有多少幼儿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令幼儿们自己想想水的三态变化,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实验环节:教师出示实验材料,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让每个幼儿感受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3.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几组,要求每组发挥创造力,自主设计实验方法,发表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4.复盘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复盘和总结,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并鼓励幼儿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幼儿在探究中增加对科学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幼儿对实验环节特别感兴趣,他们非常享受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我也发现,在分组讨论中,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我发现幼儿在复盘总结环节中有些放松,因此需要改进。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对复盘总结环节的引导,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总结所学内容。同时,我还打算更加注重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发挥,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更好地认知和理解科学。

大班幼儿的反思1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激发纸工制作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剪刀、纸工第7页《大树和小鸟》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作品

老师手上都有什么啊。幼儿回答一棵大树上住着小鸟。(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二、大树和小鸟

1、观察外形及结构特征。

做手工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做什么。怎样才能使小鸟插进去?

2、教师讲解并示范

一一将图形一一剪下,小心地剪开大树图形及纸条上的空白处;将小鸟图按号码从大树正面插入,然后插至纸条上对应的指缝中。(边延处不易剪得太开,因提醒幼儿小心)

一一插完后,大树上便停满了小鸟,等孩子全部完成后,十分好看。

一一一手拉住大树,一手拉动后面的纸条,大树上的小鸟就会在树上快活地跳起舞来。如果配上快活的鸟鸣声,小鸟就会边跳边唱了。

3、手工作业要求及使用剪刀的安全要求。

三、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继续制作,完成作品。给完成好的幼儿予以表扬。

一起制作大树和小鸟。

四、活动结束

收获成功喜悦。

活动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纸工艺术活动。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大班幼儿的反思1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按图片内容的顺序进行较细致的观察,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继续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让幼儿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情感,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

大图片6张、小图片8张、录音故事《奇怪的桥》、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用亲切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二、观察图片,说一说

教师用语言、手势、形体动作引导幼儿按图片内容的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引导幼儿说完整话,教师及时评价。渗透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教师引导:1你看到了什么?(提示幼儿要说完整话)

2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3你能看着这幅画,说几句话吗?

(二)在观察、讲述第六幅图画的时候,教师引导,使学生感受助人为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三、欣赏完整的故事。

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学说普通话,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教师通过提问题,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力。

(一)放录音故事《奇怪的桥》

提问:故事中有哪几种小动物?原本鸭妈妈是来帮忙的,后来没有帮上,可是鸡妈妈也过了河,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一听。

(二)幼儿说一说。

(三)再听一遍,检验一下孩子们说的对吗?

四、分组讲故事

由于幼儿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讲述,既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

(一)提前分好组

(二)老师提要求:每个人都要讲一讲,一个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

五、个别幼儿讲故事(鼓励幼儿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1、请一个小朋友讲故事,其他人认真听。教师提示:他讲的好不好 ? 为什么?

2、注重评价,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使幼儿明确自己讲的好,好在哪?其他小朋友学,应该学什么。

六 结束部分

表演故事《奇怪的桥》(通过表演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同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教师组织好孩子。

2、放录音故事,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

大班幼儿的反思13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树和花的基本特征。

2、培养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与快乐。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颜料、餐巾纸、白纸、吸管、印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形状和花的结构、形状、颜色。

1、引导语: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树。它的树干长的怎么样?那树干还长着什么?树枝是什么样的,朝哪个方向长?

2、师:树上还长着什么?你们看这些花有几个部分组成呢?(花芯,花瓣)是什么颜色呢?是什么形状?

3、那我们看看其他的花?

二、欣赏范画,介绍作画方法和工具。

1、师:你们看这些画跟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能猜出来?

小结:这种借用墨水或颜料作画,用嘴代替工具作画的方法叫做吹画。用手指作画的方法叫做手指点画。

2、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作画的工具。墨汁、印泥、吸管。

3、作画步骤:

(1)先用吸管蘸墨汁,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对着墨汁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左或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状。也可以运用吸管来吹墨汁。

(2)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手指蘸上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花和花蕾。花瓣尽量要和花芯靠在一起。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1)画画之前要把袖子卷起来。

(2)用吸管吹得时候,不能将墨汁吸进嘴巴,要往外面吹。

(3)印画时,手指不能将两个颜色混在一起,要用纸巾擦干净再沾另外一种颜色。

(4)尽量保持画面,桌面干净。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集体评价。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谁吹出来的树最好看呢?

活动反思:

这节是美术课,课前我还是准备的比较充分。可是在上的时候,就出现难题了,吹画对于个别的幼儿是个体力活,有些幼儿吹一下,看自己的水彩还没吹出去就说自己吹不动了,这时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了。但有些幼儿很能干,他们吹出来的手提包很漂亮,他们也会去帮助别的较弱的幼儿。等最后的手提包都做好的时候,他们很开心,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是满意。我也很满意。

大班幼儿的反思14

为了切实提高我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磨课”教研活动,从而使他们能在反思和建议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以下是我园开展的青年教师集体舞教学“磨课”教研活动。

“一磨”教研实录

(一)“一磨”活动简案(大班)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附后),能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在舞蹈过程中乐意接受每位同伴的邀请。

2.能创编队形,准确分辨左右,体验与同伴集体跳舞的乐趣。

活动

录音机、磁带、手花和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教师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创编集体舞。

(1)鼓励幼儿找到同伴合作跳舞,体验集体舞的快乐。教师提问:

A.我们现在要创编舞蹈,你能分清左右吗?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帮手——手花,请戴在你们的左手上。

B.你跳舞的时候是否邀请同伴一起跳?你是怎么邀请的?你在做动作时有什么发现?

(2)创编队形。

A.幼儿讨论集体舞队形。

B.根据幼儿讨论的方案完成集体舞的创编。

4.请幼儿谈谈活动的感受。

(二)执教者的自我反思

因为是第一次上舞蹈课,我有很多方面考虑得不周到。舞蹈教学首先是要熟悉音乐,理解歌词,而我在孩子不熟悉歌词的情况下又用了音乐节奏较快的伴奏带,孩子听不清楚歌词,创编动作时就很茫然。再者,在孩子不理解歌词的情况下,我开始做动作,孩子们跟着我跳,无形中我就把孩子的思维给禁锢了,体现不出创编,是我在教幼儿学。分辨左右这一环节进行得太快,致使许多幼儿没有分辨清楚左右。

(三)参研者互动交流

徐老师:活动中手花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幼儿舞蹈时,大多数仍然分不清左脚和右脚。手花是戴在手腕上的。可以让孩子用戴手花的左手拍拍与其同侧的左腿,这样,孩子在伸左脚和右脚时就不容易搞错。

韩老师:教师发现许多幼儿分不清左右,却没有及时给予纠正,我觉得这是不合适的。

曹老师:目标1中提出要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但自始至终,教师并没有鼓励幼儿去创编,而是让幼儿去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

(四)“一磨”活动整体反思与总结

1.活动中好的方面:(1)整节活动孩子们兴趣浓厚,能基本理解乐曲,如能够用“暖洋洋的,心里很舒服”“高兴”“想飞天”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2)教师能提炼出教学的难点在于分辨左右。(3)教师能够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例如“地很滑,我们很容易摔倒”“伸左脚、伸右脚时必须快”。

2.活动的不足之处:(1)教育目标与教育环节脱节。活动的第一个目标重点在于创编,而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够,主要表现在:歌曲相对较长,教师只让幼儿听了两遍音乐,幼儿对音乐的素材感受不足。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在幼儿创编前的示范动作给了幼儿不必要的暗示。第二个目标是创编队形,准确分辨左右,但活动中,教师只是出示了队形图谱。却没有引导幼儿掌握正确创编队形的方法。让幼儿左手戴上手花,但缺少了强调,导致大部分幼儿仍不能清楚地分清左右,在幼儿舞蹈的过程中也缺少必要的纠错环节。(2)个别教育细节的问题:教师能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却没有引导幼儿如何解决问题。幼儿戴手花,教师自己没有戴,导致在引导幼儿区分左右时,不能以标志物“手花”作为切入点。

(五)可行性建议

建议一:方案宜精练,目标的设置应尽量细致、明确,以便实施时可以灵活进退。

建议二:应较早加入音乐的伴奏或者伴唱,最好先用伴唱跟随幼儿,然后用速度较慢的琴声,幼儿进入较为熟练的状态后,再使用更有鼓舞性的录音伴奏。

建议三:教师应引导幼儿使用特定的标志物手花,理解其作用,以帮助幼儿减轻空间认知上的负担。

“二磨”教研实录

(一)“二磨”活动简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在舞蹈过程中乐意接受每位同伴的邀请。

2.能看图谱创编队形,准确分辨左右,体验与同伴集体跳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花和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听音乐,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教师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你听到的歌曲内容吗?

2.集体创编集体舞。

(1)鼓励幼儿找到同伴合作跳舞,体验集体舞的快乐。教师提问:

A.我们现在要创编舞蹈,你能分清左右吗?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帮手——手花,请戴在你们的左手上。

B.你跳舞的时候是否邀请同伴一起跳?你是怎么邀请的?你在做动作时有什么发现?

(2)幼儿讨论集体舞队形,并根据图谱变换队形。(将“创编队形”改为“变换队形”,使活动容量更适宜。)

3.请幼儿谈谈活动的感受。

(二)执教者的自我反思

我觉得目标1基本达成了,目标2达成情况仍然不是很好。细节方面:首先是椅子的摆放不合理。如果摆成半圆形就不会影响孩子们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次是在创编的环节,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为了照顾全体幼儿,我几乎让每个孩子都进行了自己创编动作的展示,导致这一环节时间太长。

(三)参研者的互动交流

梁老师:孩子们创编的积极性很高,但创编的时间太长,而展示的时间又太短。

曹老师:我同意梁老师的观点。课程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幼儿创编动作花去近35分钟,而“依据图谱变换队形”仅用了10分钟,致使教育目标2达成得不是很好。

徐老师:与上次活动比较,对手花的利用度有了提高,但手花仍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少幼儿仍然不能很清晰地分清左与右。

杨老师:由于教师对座位的安排欠妥,孩子在上下座位时显得非常乱,这个时候,教师可适当维持秩序,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

(四)“二磨”活动整体反思与总结

1.活动中好的方面:(1)教师能创设持续的情绪氛围,引导幼儿联想、想象。例如,在引导幼儿依据歌词“请你和我跳个舞”进行创编时。教师用适宜的语言激发幼儿的联想:请小朋友想一想,动画片里王子邀请公主跳舞时的姿势是什么样的?(2)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表现对音乐的理解。(3)能及时对幼儿的创作成果精心评估,发现优秀的“作品”能作为典型用来带动全体幼儿。

2.较“一磨”活动,本次活动中改进较为成功之处:(1)利用琴声与教师哼唱相互结合,让幼儿听清了乐曲,理解了歌词,为创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能够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全面吸纳幼儿创编的动作,不再以教师为先导。

3.本次活动仍需改进之处:(1)目标与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目标2上,帮助幼儿区分左与右,仍需商榷:A.教师要求幼儿把手花戴在左手上,但不少幼儿操作时与教师的要求相悖,教师没有及时予以指导。B.教师没有明确向幼儿说明手花的作用。C.幼儿跳舞伸左脚和伸右脚时,教师应放慢速度,给幼儿充分的自我纠错的时间。(2)教育细节方面:A.座位的排列以半圆形较为合理。B.幼儿创编“你把双手拉着我”时,有不少幼儿是用单手与同伴牵手,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

(五)可行性建议

建议一:增加幼儿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幼儿创编动作后,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去展示他们自己创编的动作,充分体现集体舞“跳”的特点。

建议二:不用逐句对歌曲进行创编,可选取重点乐句和有创编空间的乐句进行创编,以节省创编的时间,有效地缩减课堂容量。

建议三:两次试教面对的幼儿不同,在活动之前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合理修改方案。

“三磨”教研实录

(一)“三磨”活动简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在舞蹈过程中乐意接受每位同伴的邀请。

2.能准确分辨左右,体验变换队形与同伴集体跳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花和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听音乐,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2.集体创编集体舞。

(1)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利用手花帮助幼儿区分左右。

(3)幼儿讨论集体舞队形,体验变换队形与集体跳舞的快乐。

3.请幼儿谈谈活动的感受。

4.请幼儿邀请听课的老师跳舞。

(二)执教者的自我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有了充分思考和反应的时间,活动中我努力体现孩子的主导地位。

(三)全园教师的评议

通过前两次的磨课,本次研讨课目标设置合理,达成情况良好。教师不仅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的创编,还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的队形变换。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收获了快乐,还积累了集体舞创编的基本经验。而且本次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教育的细节,引导同伴之间用眼神和动作进行交流。教师已能自如地掌握活动的节奏,使幼儿在快乐学习中有所收获。(新疆马兰幼儿园韩霞)

大班幼儿的反思15

爱,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声轻轻的问候……也许还可以更简单!今年我任教的是小班,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而又可爱的笑脸,心中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迎来了这37个小天使,忧的是如何帮助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开学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对于午睡呈现出不同的态度。

一部分孩子有午睡的习惯,而且知道午睡过后就是爸爸妈妈来接他们的了,于是只要老师说:“宝贝们,睡觉喽!”他们就开开心心的睡了。可是还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午睡习惯,于是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漫长、难熬的过程。于是在开始的几天里午睡室里难免会传出哭声和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看到这一情况,我忙说:“呀!那个小朋友在说话,把小嘴巴关起来,好吗?”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后,没什么反应,仍然各说各的,而且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一急声音就响了起来:“安静!”这下不仅说话的孩子没有停下来,而且还把原来睡着的几个孩子给吵醒了。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悄悄话。没想到效果很好。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悄悄话,他笑眯眯的闭上眼睛。我这一举动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接连几个,他们马上静下来,好奇的问我:“老师,你对他说什么?”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你们想知道我说了什么吗,那么谁先闭上眼睛,不哭不和小朋友说话我就告诉他。”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后,赶忙把自己的小嘴巴和眼睛闭了起来。于是,我就一个一个的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悄悄话——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美梦!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睡梦中,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笑容。

原来,让幼儿安静的睡觉是那么的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你的爱,让他们自觉的遵守你的规则。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机,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而且现在的时代在变化,环境也在变,孩子更是在变,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只有读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需要,因势利导,灵活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0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