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12篇
如何准备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快来看看吧。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其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深入开展,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二、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开展“亮家风守家训”活动。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通过开展征集家训好格言、讲述家风好故事、拍摄家庭好风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寻家训、讲家训、守家训”的过程中感觉到中华传统美德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行动自觉。同时,通过学生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带到每个家庭和家族,带动家长和家庭培养起良好家风,进而改进家庭教育环境,实现“用家训育家风,用家风促校风”,推动家训校训两相长,家风校风两提升。
2、通过开展“倡美德做表率”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引导儿童崇德向善,学习身边的榜样,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点滴入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等活动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旗、就餐、课堂、尊师、同学间交往、穿戴、待人接物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主题活动、道德实践,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习生活全过程,让学生感受礼仪之美,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开学第一课”、“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广泛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展演活动、团队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1、开展“孝父母知感恩”活动。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师长、感恩长辈”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
2、开展“赏民俗忆传统”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开展“爱祖国祭英烈”活动。以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月三十国家公祭日、十一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经典诵读教育。
1、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各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符合学情实际的国学教学内容,组织师生读《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经典”活动,保证诵读内容的落实;每星期开展一次“写经典”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写字教学相结合;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礼记》、《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
(四)开展地方文化教育。
1、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师生头脑”;将地方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
2、培育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等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做好地方国粹教育。以学校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活动,如:民间艺术、泥塑、剪纸、戏曲、棋类、书法、刺绣、武术等传统文化精髓教育,将中华文化精华发扬光大。
五、组织保障
1、结合语文课开设书法课、利用早读、课前进行诗文、弟子规诵读;结合美术课开设美术欣赏绘画课。舞蹈、习作可以结合兴趣小组。
2、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利用语文、思品、综合实践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板报进行宣传,利用好团队活动课,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鼓励,提高教育效果。
4、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教师知识能力。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2)
一、指导思想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国家“__”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__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基于以上认识,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融入少先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画、书法、篆刻、天文、武术、象棋、戏曲、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等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二、我们的思考
1、重要性
“盖幸运者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历战争、动乱、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
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树德立志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西方国家早就瞄上了中国的人才资源,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抢挖我们的精英人才。西方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入,实际上就是文化渗透,用他们的价值观来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在这场关系国运兴衰的斗争中,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除了要继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须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
2、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它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热爱和平、
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三、目标与内容
目标:
1、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
3、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
4、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内容:
1、中国书法艺术
2、中国传统戏剧(京剧、沪剧、越剧)
3、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国画)
4、中国陶瓷文化
5、中华民族服装
6、中国茶文化
7、中国酒文化
8、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唐诗、宋词)
9、中华民族音乐(含民族器乐)
四、我们的设想与做法
设想:
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需要,除思想品德课外,我们觉得还应对语文等课程、教材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突出重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注意实效。可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或反映有关中国历代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或展现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资料)加以编辑整理,形成系列教材,有计划地纳入德育课堂。此外,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有目的地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让我们的学生做一个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做法:
1、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与探究课,开发校本课程。
2、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学校文化布置、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节(书画展、茶艺节、民族服装表演、唐诗宋词吟颂比赛、民族音乐表演等)
3、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音乐美术、拓展课探究课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
4、通过《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3)
一、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古城浚县: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水乡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四、校本课程研究内容和范围
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主要指千年古城——包括独特的家乡风光,幽静的自然环境;也包括淳朴的民风,底蕴深厚的文化。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主要内容具体是:
第一类环境文化
(一)民间艺术-----杨纪屯的.泥咕咕
(二)人间社火-----主要有杂戏、杂耍、武术表演。
(三)名胜古迹——文治阁、升仙塔、天宁寺等。
第二类民俗文化
(一)概述——地理环境、名优特产。
(二)历史故事——隋末李密。
(三)风俗习惯——祭神、祭祖、婚嫁等。
(四)古庙会——庙会习俗、庙会上的拴娃娃、庙会音乐
第三类传承文化
(一)泥塑艺术——泥塑制作的过程、怎样制作成泥塑的技艺以及制作的技巧。
第四类生态文化
(一)关注环境、关注环保——针对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队活动、黑板报、知识竞赛、社区活动等)。
(二)关注古城旅游事业——由学校少先队带领“雏鹰导游团”同学,利用节假日为游客做小向导;积极发动学生为古镇旅游出谋划策。
五、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古城浚县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1、教师开发课程的过程
(1)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资料,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
(2)收集有关古城浚县文化方面的资料:古城自然环境、古城的名胜古迹、古城丰厚的文化、古城的人文风情、古城风俗习惯。
(3)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古城的风土人情”。古城的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编写教材时我们一是将用学生的习作来介绍古城,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二是我们充分利用古城的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在教材编写时融入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如摄影、小导游、环保小卫士等。教材使用对象:中学。
2、学生开发课程的过程
(1)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宣传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对古城风土人情有初步的认识。
(2)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古城文化方面的资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理。
(3)成立学校研究杨桥古城文化活动兴趣小组,将古城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范围。
(二)课程的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2、成立编委会。
古城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走进古城—浚县》
3、课程开发的规划
①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
②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③使用编写的教材,并征集意见。
④完善、修改校本教材,并正式定稿。
4、制定计划,确保课时。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了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每2周安排一课时,时间确定在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要求课程活动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由班主任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
5、探索课程评价机制。
(1)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①对教师的备课笔记、教学研究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②对教师实施过程的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及其创新行为进行激励评价
③对教师完成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办法
①教师自我评价。
②学生民主测评。
(2)学生的评价
评价内容
①学生参与活动。
②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
③情感体验情况。
④获得成果的情况,包括收集信息的数量、质量、创造性成果。
评价办法
①学生自评互评。
②教师对学生评价,采用书面知识和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
③家长助评,采用“家长助评表”,让学生家长根据各项内容对子女各方面表现进行星级评定,最后对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
六、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效和发展预想
1、构建校本课程。在充分挖掘古城资源基础上,学校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大胆实践、探索,以“环境文化、民俗文化、传承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基本形成,并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实施内容和评价方法。
2、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以“传承优秀古城文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四位教师都参与了古城文化教育活动方案教材的编写任务,每位教师都承担了方案实践指导任务,“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教师的指导能力也在朝科学化方向发展。
3、开阔学生视野,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的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
1、它充分引导学生与社会、社区接触,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各种能力也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每逢节假日,小导游们活跃在古城的景点、街头,带领游客领略水乡的风貌神韵。他们用真诚的态度、生动的语言骄傲地向游客介绍古镇的景点和风土人情,述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2、小记者的作品也充分展示了古城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同时学校也准备出版了全部由学生作品汇集的《走进古城—浚县》一书。学校“小记者”、“小导游”队伍的发展,更是增强了宣传的古城文化的力度。
3、发展预想:规范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校本课程融入办学目标和工作思路,要让我们的校本课程能成为学校的亮点、品牌,得到学校每个人,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赞赏,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我们必须得规范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在“古城风土人情”上做足文章,让它能健康有序地成长。同时我们也期望得到各界、各部门更多的重视扶持,以求得更多的“古城人”共同关注我们的家园——古城的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本课程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立足于反映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4)
寒假将至,根据寒假期间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特点,为引导我校少先队员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和春节,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要求,从小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先队心中生根发芽,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决定在寒假、春节期间开展全体少先队员“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__年寒假、春节期间和新学期开学后
二、活动主题: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
三、活动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内容:
1、发挥自己的特长至少完成一件作品,即写一幅春联,画一幅年画,剪一对窗花,学会几个灯谜,学唱一首民谣民歌,逛一次庙会,赶一次农村大集,看一次秧歌表演,看一次锣鼓队表演,制作一盏“花灯”,照一张过年全家福等。
2、参观我市一处历史名胜。鼓励大家寒假期间在家长带领下,参观我市一处能体现我们潍坊历史文化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化公园等,了解家乡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3、学讲一个传统文化故事。寒假期间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学讲一个如“精忠报国”“闻鸡起舞”“一诺千金”“孔融让梨”等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感受蕴涵在传统故事中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每天为长辈做一件事情。动员少先队员在寒假期间,每天为父母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喂家禽等,为父母长辈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学习一项家务小本领,争做懂事、有责任的家庭成员,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5、做一个文明宣传员。寒假期间,少先队员要把在学校养成的讲文明、讲秩序的好习惯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家人或亲朋好友,远离封建迷信、赌博、浪费、乱放鞭炮等不良习俗和生活方式,在亲朋好友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6、完成一篇征文。结合自己在寻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真实的人和事,完成一篇“我们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我眼中的春节”、“压岁钱的用途”、“传统故事伴我成长”等主题作文。
五、活动要求:
1、新学期开学后,各班组织一次“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主题中队会,进行交流分享。
2、一至三年级的少先队员,重点展示交流参加活动的体会感受;四至六年级少先队员开展传统故事讲故事比赛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征文比赛,并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少先队员进行表彰。
3、学校对各班活动开展情况和典型案例、好的经验做法等汇编成材料,并向外传宣传推广,并给所在班级适当加分。
4、以上活动,多者不限,最好将各项活动的电子版照片,假期期间及时上传QQ群。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调兵山市中小学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
(1)计划在11月30日进行《弟子规》诵读班会。
(2)12月5日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
除了这两项活动,平时加强《弟子规》的学习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在课间播放《弟子规》歌曲,利用班会时间诵读、学习《弟子规》,尤其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
(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
(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
(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召开校园艺术节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
(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
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1)充分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双技活动”的有效平台,弘扬太极拳,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阅读、硬软笔书法、剪纸、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过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6)
本学期,我园将在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的七项新教育工作中对全园幼儿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修养,推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师生诵读经典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师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星河璀璨,圣贤千古,德播乾坤,文以载道,继往开来。时代需要我们的教育继承传统文化中秀的元素,让那些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思想精粹的睿语哲思熏陶孩子们的言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根本愿望。
二 实施目的
提高幼儿的识字量,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培养幼儿的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爱国和审美教育,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我园诵读内容:《弟子规》。
三 组织机构
(1)成立“国学经典教学与诵读”实验小组
领导小组:杜艳红 方佳雯 胡仙燕 李 凤 姚 叶 董海燕 黎秋群
实验教师:各班主任
(2)实验教师负责“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
四、实施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托、小、中、大)
五、实施办法
1、在教研小组的指导下,选择教材,确定诵读内容。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古文的诵读。
阶段
阶段目标
活动主题
诵读内容
第一阶段:
摸索开展阶段(20__年 2月—20__年3月底)
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此项活动奠基。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3、能初步流利地诵读本学期规定的《弟子规》
我诵读
我快乐
( 教学)
《弟子规》
第二阶段:
巩固提高阶段(20__年4月—20__年5月底)
1、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陶治幼儿的思想情操。
2、幼儿能流利地诵读相关经典书目。并能说出一定的经典故事。
3、能较熟练的背诵部分诗词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与诵读为友与经典为伴 (巩固)
继续诵读以上经典书目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__年6月)
1、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理论成果。
2、检测幼儿好习惯培养的效果,园方进行考核。
3、评选“国学小博士”等。
4、评选“文明礼仪教师”等。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7)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学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教育目标
——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8)
教学内容:
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之一书画艺术,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旨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祖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书画艺术的认同感、亲近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基础。一方面书画艺术已在学生生活的周围出现,学生已初步了解一些书画名家的故事;另一方面,学生并没有对生活中出现的书画艺术从欣赏的角度去关注。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欣赏书画艺术的美,体会书画艺术的出神入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了解、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书画艺术,让学生对中国书画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画;
2、通过学习、交流汇报等活动,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独特艺术魅力,从而更加珍视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谈谈、赏赏、想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作品和开展现场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书画艺术的认同感,并由此产生民族自豪感;
2、通过阅读书画家的故事,启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习得与创造,与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使学生受到勤奋刻苦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书画艺术特点(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追求意境美)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画艺术;
难点:
1、使学生初步对中国书画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中国书画的思想感情。
2、感悟到中国书画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
1、观察生活中那些地方有书画作品和,那些东西印有书画作品;;
2、通过上网等手段了解国画艺术的特点(包括笔墨线条的运用,行书的特点,印章的作用等);
3、搜集齐白石《不叫一日闲过》和《胸有成竹》的故事;
4、经过父母允许,带一件书画艺术品和印有书画艺术品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初步感受书画艺术的神奇魅力。
1、 同学们, 在开始今天的传统文化之旅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作品。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展示本校学生的剪纸作品和叶贴画作品]。
{课件设计意图:通过这两组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感受到,剪纸作品是我们的传统艺术,叶贴画属于现代艺术,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和我们的绘画艺术有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2、 现在,老师再带领大家去欣赏一幅流动的画。
[课件出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是从手机拍的视屏中截取了我所需要的一段录像,在时间上进行了精准的计算]
{课件设计意图:这段动画的播放,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的高超绘画艺术,中国馆选择把书画艺术作为镇馆之宝展现在全世界的人民面前,这说明了书画艺术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粹。}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地方展示的吗?20_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并且是做为镇馆之宝展示出来的。同学们,在这样一场盛会上,中国馆选择把书画艺术作为镇馆之宝展现在全世界的人民面前,这说明了什么?
3、今天我们就去领略我们的另一个传统文化——书画艺术。(板书)
二、交流生活中的书画艺术,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初步感受书画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1、课前你了解了哪些物品中印有书画作品?怎么了解的。交流。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书画作品呢?学校,宾馆,展览馆,饭店,大街上的广告牌等等。
可见历经千年的书画艺术到今天仍然被我们广大的观众所接受,所喜欢,那他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9)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0人。他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前段时间,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四个部分《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
“名人长廊”: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姜尚”“管仲”“孙武”“司马迁”“苏武“五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 了解济南、崂山等名胜。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对联”和“成语”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法学法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课时安排
每周一节课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10)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的教学专业也改了,有英语教学转为教地方课程教学,面临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地方课程,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传统文化》 :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进度。
每周一节课,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五节课中会有一节复习课。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加深记忆。
五、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传统文化的朗诵比赛,将以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时俱进,边学边教,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11)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研活动,学习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知识,继承“仁、义、礼、智、忠、信、孝、勇”的民族秉性。我园以“自然育人,育自然人”为办学理念,系统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形成我园“快乐健康、富有活力、温馨和谐、自主创新”的园本文化,全面提升我园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培养一批“知感恩,会说话,靠自己,敢尝试”的新时代的“龙的传人”。
二、活动主题
1、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活动目标:
发掘、构建我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快速提高我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组织领导:
组长:梁蓉
副组长:杨芳丽
成员:全体语音组成员
五、活动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个幼儿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
六、活动过程:
(一)“走进经典”系列教育活动
1、读(9-10月份)由语言教师负责利用入园时间、午休、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幼儿背诵《三字经》每周背诵10条,语言教师对每周所背内容作适当文字疏通,确保人人熟记内容;。
2、讲(10-11月份)教研组开发校本课程,举办《三字经》解读专题讲座,引导幼儿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3、赛(12-1月份)幼儿园围绕《三字经》开展诸如诵读、知识竞赛、书画、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
(二)强化学生古诗文课内外阅读
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既是语言的经典范例,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蕴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思想历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极好素材。我们将利用语言课堂强化了幼儿古诗文诵读和古代经典名著阅读。各班语文教师根据语言教材的编写,进行适当的拓展,确定每周一首必背古诗篇目。
(三)兴趣小组特色活动:
根据幼儿的爱好和特长,结合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利用中秋、国庆、重阳、元旦等传统佳节,开展书法、国画、舞蹈传统艺术活动小组,让有特长的幼儿在活动小组中得以张扬,使中化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拓展和延伸。
七、活动措施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我园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教研组组织落实、各领域老师协同配合的局面,并把该项活动纳入幼儿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之中。
2、立足园本,制定方案。
幼儿园将结合师幼的具体情况,立足本园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要具体、明确、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体做法,内容简要、由易到难,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园自己的特色。
3、指导检阅,规范提高。
幼儿园为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并将其纳入幼儿园特色建设评比、文明班级考评之中,将开展的专题活动作为开展幼儿园文化建设工作评比的重要依据,使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成为我园的自觉行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常规性活动。力争每学期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为幼儿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提供交流的平台。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精选篇12)
活动目标:
1、感受新年带来的喜悦,知道自己长大了,愿意表现自己这一年的收获,让家长同伴为自己喝彩。
2、通过亲子迎新年活动增进家园联系,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环境创设:
1、幼儿剪纸展示
2、灯笼鞭炮制作
3、悬挂气球、张贴窗花
4、纸筒制作的烟花装饰舞台
活动口号:
新年新气象,展现新风貌。我的表现好,我的表现棒,我的表现!
祝福语口号:
鼠年到到到,祝你好好好,
祝爷爷奶奶福星照照照,烦恼少少少,
祝爸爸妈妈身体棒棒棒,腰包鼓鼓鼓,祝小朋友们喜讯报报报,前程妙妙妙,
祝大家圆梦早早早,全家笑笑笑!
活动流程:
一、我有小巧手
晨间活动:
(1)幼儿折纸(手机、帽子)手工制作(橡皮泥、粘贴)根据班级特色进行区域活动。
(2)教师讲解幼儿园及班级活动及照片PPT展示。
二、我是小明星
幼儿儿歌、歌曲、舞蹈展示
1)开场舞——红绸舞
2)儿歌展示:
选择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幼儿个人、小组、男女分组、整体的形式进行展示《好心情加油站》《五星红旗我爱你》《我们的祖国真大》《唐僧司马咚哩个咚》《树真好》
3)歌曲展示:《我爱你》《国旗国旗红红的哩》《同唱一首歌》《戏说脸谱》《龟兔赛跑》《秋天多么美》《苹果丰收》《捏面人》《猪八戒吃西瓜》《猴哥》《雪花飞》
4)舞蹈展示:《挤奶舞》《哈达献给解放军》《金孔雀轻轻跳》
三、我有大智慧
趣味问答:
1)冬天到了,怎样能让自己变暖和?
2)请你背诵一首古诗,随机解释名词。
3)你知道种子是用什么方式传播的?(莲子、苍耳、蒲公英、豌豆)
4)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风景名胜吗?
5)请你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6)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有哪些?
7)请你演示几个交警常用手势并说出代表意思。
8)新的一年,小朋友又长大了一岁,你又增加了哪些本领呢?
9)小朋友,马上就是20__年了,20__年是什么年?你是属什么的?能介绍一下家人属相(与家长互动)
四、我是小健将
幼儿游戏——自理能力夹豆子
亲子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幼儿、家长PK——蜈蚣竞走抢椅子
五、颁发奖状和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