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四川导游词>

2019年5篇四川上里古镇的导游词

光宁2分享

  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9年5篇四川上里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19年5篇四川上里古镇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

  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又为红军长征过境之地。又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韩家银子-钱、杨家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五家口”。

  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益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里的得名与当地的一条陇西河有关,因为古时候当地的统治者沿着陇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镇,陇西河的上游叫上里,沿河南下,分别是中里和下里,上里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整个小镇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画一样,因此又有水墨上里之说。漫步在古镇的街上,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美感呢!

  上里古镇有五古:古桥、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筑,五古的代表分别是二仙桥、文峰塔、白马泉、双节孝牌坊和韩家大院。

  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先参观古镇风貌,观赏古桥,古塔,然后经红军石刻游览白马泉,再返回参观“双节孝牌坊”及韩家大院。大家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请注意爱护历史文物,现在就请跟着我一起来。

  好了,感受了上里的古桥和古塔文化之后,我们现在已经来到白马泉。大家看到前方的古庙了吗?那就是白马寺。

  闻名遐迩的白马泉就在寺庙的右边。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宋乾道元年诏封泉池为“渊泽侯”,被奉为神泉。

  白马泉究竟神在何处呢?大家不要着急,请随我来看一看。该泉是全国独具特色的十大恒温间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恒温14℃,泉水潮涌不定期,有时一日数潮,有时数日不潮。

  大家面前这个的四方水潭的龙头处就是白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石上镌刻有龙马浮雕。潮歇时潭水非常平静,当潮来时,刹那间石刻龙嘴和龙腮处涌出泉水。潮退时,泉水一节一节下降,巨石上镌刻的龙露出腰身时,池中便传来“啼嗒啼嗒”的马蹄声,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为“灵泉白马嘶芳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传说古时泉中有白龙,后来龙化为马腾空而出,马因迷恋此泉,常在夜晚月静时来泉边饮水,久而久之,当泉水涌动时,便像马在奔驰,故称此泉为“白马泉”。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其实,这种现象是由独特的地理因素造成的。白马泉一带属石灰岩区域,泉水下面溶洞中的气体常因压力作用而形成虹吸现象。当地下水涌入溶洞时,水位逐渐升高,导致溶洞空间越来越小,而气室中的压强却逐渐上升,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虹吸口被水冲而决口,水从洞中涌出;而水位下降时,压强变小,水往回倒流,回落时便产生了清脆的像马奔跑一样的声音。

  间歇泉在世界各地并不多见,与此类似的有 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实人泉”,乌拉圭内格罗湖畔的‘三餐泉’,我国贵州的猫跳河间歇泉和西藏昂仁县的高温间歇泉等,但仅有白马泉会发出如此独特的马蹄声,并且历史最为悠久。

  好啦,各位朋友,请朝前走,我们一起继续去参观游览“双节孝牌坊”和韩家大院。

  谢谢大家!

  2019年5篇四川上里古镇的导游词(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

  热烈欢迎大家来雅安上里古镇观光。今天将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首先预祝大家在上里古镇看得尽兴、玩得开心,希望美丽的上里古镇和我们的服务能成为各位永远的回忆。

  现在我先让大家先简单的了解一下上里古镇,请大家随我的脚步,共同走进这个历史文化名镇。

  上里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古镇距雅安市区27公里,与名山、芦山、邛崃县相邻,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古镇二水环绕,背面靠山,面向田园,木屋为舍,形成“井”字结构街道,地面石板铺就,茂林、古树装点着小镇民居,以二仙桥为代表的八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既是古镇出入的通道又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1、风格各异的桥文化。上里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代表有: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与清乾隆14年的“立交桥”。

  2、独特的牌坊文化。古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双节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 ,遵诏而建的石牌坊。属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基宽7.8米,出檐1.1米。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20余组,人物10 0多个,雕工精细,人物形象生动,眉目传神。牌坊前树有全石双斗桅杆一对, 分别高11米,气势恢宏,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3、罕见有趣的泉文化。白马泉、喷珠泉是古镇域内独特的风景区,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境内最为奇特的风景区之一。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经深上上里镇采访并报道了上里古镇的奇泉,并与济南市的“趵突泉”齐名。

  4、栩栩如生的塔文化。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

  5、工艺精湛的建筑群。全镇座落四处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

  我们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是好的建议可以告诉我们,便于我们改进以的工作。希望此次的古镇之行和我们的服务能够在大家一生中留下一个非常难忘的回忆。最后就预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有空再来上里古镇来做客!谢谢大家!

  “被韩国”赤裸裸的文化争夺背后

  一直以来,“被韩国”这个词极度敏感地建构于中韩两国脆弱的文化边缘上。曾几何时,可恶的“高丽棒子”向我们开炮了,我们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名人,被韩国人厚颜豪掠夺过去,我们甚至没有机会去做判断,一场无硝烟的文化论战就此展开了,没有什么会有如此号召力,全民一起群情激愤,用最凶猛的文字攻势回击。

  提起韩国,从世界地图上乍一眼看去,这个比日本还小的国家很难让人在世界地图上发现它的所在。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家,诞生了三星,LG,现代,大宇等等一批世界著名企业。“made in Korea”(韩国制造)也因此和“made in Japan”一起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标志,“made in Korea”的爱情剧和影星也在中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地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由此而被各大新闻媒体称为“韩流”,并被广泛传播开来。然而,正是这个不平凡的小国家,最近却频频向它的邻居——中国发起文化侵略,先是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然后又凭一部热销大剧《大长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最近又有消息称,韩国现在正积极筹备题为《汉字起源于韩国》的科学考古研究工作。据可靠消息称,该项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进展。

  不知道韩国人是否“畏惧”于此,近日发来澄清信,声明“近期一些媒体刊载的韩国教授称“诗人李白是韩国人”的消息,系不实报道,其他类似“中国文化被韩国”的诸多报道内容,事后经查明大部分报道内容均无事实依据。其余的报道是把某个人的观点当成韩国

  国民的普遍立场,扭曲事实真相并进行炒作。这是否宣告,一直以来硝烟弥漫的文化争夺就此终结,很难说,但回视这一路走来的“眼不见心狂跳”的民族保护姿态,却发现,是那么的赤裸裸,那么的丑陋。 “被韩国”一词,起源于一段时间来,媒体接连刊载的诸如,“孔子、西施、道教鼻祖张道陵等是韩国人”,“朝鲜族发明汉字”,“诗人李白是韩国人”等逆天言论。这究竟是一场潜伏了数年的文化争夺就此展开,还是纯粹无厘头的恶搞。笔者看来,这些都不重要,文化争夺背后喧哗的群情张扬更可怕。

  2019年5篇四川上里古镇的导游词(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

  热烈欢迎大家来雅安上里古镇观光。今天将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首先预祝大家在上里古镇看得尽兴、玩得开心,希望美丽的上里古镇和我们的服务能成为各位永远的回忆。

  现在我先让大家先简单的了解一下上里古镇,请大家随我的脚步,共同走进这个历史文化名镇。

  上里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古镇距雅安市区27公里,与名山、芦山、邛崃县相邻,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古镇二水环绕,背面靠山,面向田园,木屋为舍,形成“井”字结构街道,地面石板铺就,茂林、古树装点着小镇民居,以二仙桥为代表的八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既是古镇出入的通道又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1、风格各异的桥文化。上里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代表有: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与清乾隆14年的“立交桥”。

  2、独特的牌坊文化。古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双节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 ,遵诏而建的石牌坊。属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基宽7.8米,出檐1.1米。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20余组,人物10 0多个,雕工精细,人物形象生动,眉目传神。牌坊前树有全石双斗桅杆一对, 分别高11米,气势恢宏,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3、罕见有趣的泉文化。白马泉、喷珠泉是古镇域内独特的风景区,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境内最为奇特的风景区之一。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经深上上里镇采访并报道了上里古镇的奇泉,并与济南市的“趵突泉”齐名。

  4、栩栩如生的塔文化。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

  5、工艺精湛的建筑群。全镇座落四处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

  我们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是好的建议可以告诉我们,便于我们改进以的工作。希望此次的古镇之行和我们的服务能够在大家一生中留下一个非常难忘的回忆。最后就预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有空再来上里古镇来做客!谢谢大家!

  2019年5篇四川上里古镇的导游词(四)

  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的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距市区27公里。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一到上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建于道光19年的"双孝节"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间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细;梁上还刻有20多组百多个戏剧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礼仪的遗迹,是当时宣扬韩氏"不失身不改驾,终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遵诏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现在镇上还尚存3座石牌坊,即这座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还有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上里的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且风格各异。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桥",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桥。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圆行的桥洞,别有一翻情致。在镇口还有两座一高一底的石桥横跨拢西河,成了进出镇里的交通要道,高桥主要通过进出镇里的车辆行人,从低桥可以转而穿过高桥下面的倒沿河边前行,高低两桥巧妙地够成了“立交”系统。

  上里有作工艺精湛的建筑群,最有名气的是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韩家大院是道光年间在外做官的韩廷藩在家乡建的,根据当时京城的官邸而建。整个建筑由七个四合天井组成,又称为"七星抱月"。院里的布局分明,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说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细,内容丰富,造型多样,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到上里古镇旅游,不可不去镇子以北8公里处的白马泉。白马泉是一处间隙泉,水温在15度左右。泉水从一条石龙的口中喷出,日潮数次,在泉涌出的时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

  2019年5篇四川上里古镇的导游词(五)

  雅安上里古镇,四川十大古镇之一,日前一游。到雅安,客运站有三个载客去处,一是碧峰峡,二是蒙顶山,三是上里古镇。蒙顶山多年前去过。碧峰峡与上里挨近。上里古镇久闻大名,到雅安碧峰峡过后自然得去看看,还可以。

  说到古镇,四川境内的都差不多,石板青桥、老街老屋而已,上里也就这样。但感觉上里的人,纯实些。特别餐饮方面的,招客揽客斯文得多,待客也周到,有山民味。雅安进去不就大山了么。上里负盛名的是挞挞面,两大坨煎炙肥肉摆在面上,吓你一跳,入口,却并不油腻。第一次见这样给面条加配料的。大热天,那么多的油大块垒盆里备用,当天肯定售卖不完,又不便放冰箱,怎样保持不变味的。这样有特色的面食,雅安离成都并不远,而成都居然没有一家分店,不解。是不是气候不适宜肉块的存放。

  我有早上跑步的习惯,住在上里同样起早。边跑步边游观平日没有路过的偏街小巷。东拐西窜,反正小镇就那么大,总得转回来,以此方式知晓小镇总体概貌。印象深的是一条拦隔小镇与田坝的小河,架一石砌桥,名二仙桥。隐约记得曾看过介绍四川古镇的文字插有它的图片。桥的拱弧象满月插入河两端,颇合力学原理,清代乾隆年间建,距今400多年历史,仍在使用中。二仙桥,何谓二仙。传当初给桥取名时,有人在桥上踩来踱去,大概在慎思桥名吧,这时来了两个叫花子与桥上的人发生抓扯。两叫花子不慎落入河中,一会儿冒出两块石头。神仙显灵,桥上人大悟智启,这不就是桥名么。沾仙气,历经年月不朽损。

    4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