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导游词作文
甘肃导游词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甘肃导游词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甘肃导游词作文(精品10篇)】,供你选择借鉴。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1
甘肃自古多奇景。酒泉占据了奇景的小半。去之前,做导游的朋友这么跟我说。回来后我就写了这个甘肃旅游心得,给爱旅游的朋友们分享一下经验。
说是甘肃奇景小半在酒泉,但是我们的首站还是在兰州。去兰州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吃到最正宗的兰州拉面。这份体验可不是其他城市的拉面馆里可以获得的。这里的拉面味道正宗,价格还不贵,真是可以称的上兰州文化食品。其实,说兰州拉面是兰州的城市名片也不为过了,大多数人知道兰州也都是通过兰州拉面知道的。热腾腾的拉面,浇上红红的辣椒,极度的刺激着味觉,而且这里的辣椒吃了不会上火,据说还有美容的功效,经常可以看到很多MM吃拉面,放上厚厚的一层辣椒。
从兰州出发,先去的酒泉。酒泉是个有典故的名字。据说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的美酒,被霍去病倒入泉水中,并与全军将士共饮。所以才有了酒泉的名字。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汉代园林,走进去恍如穿越了时空的隔离,听得到大汉王朝的精神呼转,响越千年。如今,这古老的酒泉泉水依然流淌,在见证了历史之后,又在见证我华夏的民族复兴。当然,去甘肃要去敦煌。这里的文化价值不用多说,飞天就是最耳熟能详的宣传了。这里还有“魔鬼城”的雅丹地貌,景色奇诡,震慑人心。
不过说到地质奇观,自然还少不了张掖的丹霞地貌。既有广东丹霞地貌的石柱林立,险奇并重,又有新疆五彩城的多彩迷离,有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据说老谋子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在这里拍的,景色非常好。甘肃除了莫高窟还有麦积山石窟,二者都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仅仅为了这两个文化胜地就值得专门跑一趟甘肃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其他景色呢。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古时是西北要塞,现今保存完好的城关和长城已经失去最初的防卫意义,就像巨大的骨骼,长眠在空旷的大地上。但是看到它,依然能让人看到过去的烽火延绵,家书抵万金的时代。
甘肃就是这么一个奇景多的地方,只是我的甘肃旅游心得能记述的太少了。更何况甘肃景色的美,又怎么是我的文笔能够描写的呢。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2
大佛寺创建于古夏崇永安元年(1098年),距今近九百年。拒记载,一个叫嵬咩的和尚出外云游,一日间隐约闻有丝竹之声,循声寻去,却不见演秦着,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卧佛一尊,于是便在此建寺,遂为大佛寺创建之始。此寺原来规模宏大,是由牌楼、山门、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 配殿、僧舍和佛塔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并有双眼井、木爪树、金塔六角亭鼎等。万石洪钟重两千余斤,声透九霄。殿宇巍峨壮观,古木参天,是一个清静去处。元、明时期,大佛寺的影响远及欧亚。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留居甘州游览名胜,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大佛寺规模宏大的建筑、精美的卧佛塑像大加赞赏,推崇备至。古哈烈国沙哈鲁王使臣亦曾游览大佛寺,在他的记载中说;“雕刻功夫精致,故诸像皆与活人无异。”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后又改“弘仁寺”。清朝乾隆年间重建。到本世纪40年代,寺内建筑大部已毁。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殿和土塔三处。1985按布局迁建了牌楼、山门,又迁建了三座散存的殿堂。
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坐东西面,为两层楼结构,重檐歇山顶,高20.2米,宽48.3米,进深24.5。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1370平方米。四周木构廊庑。殿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等。正门两侧嵌各用50块方砖拼成的浅浮雕两幅,每幅4.6米见方,刻工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的精品。殿内彩塑现存31雕。正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5米,肩宽7.5,佛手指中可睡一人,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像为木胎泥塑,中空。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右胁而卧。造像丰满端秀,怡静安详。大佛身后塑迦叶、阿汉等十大弟子,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间隔得体,色彩胁调,神熊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壁书,约530平方米,内容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及《西游记》人物等,线条流畅,色泽清丽。
大佛殿后面是藏经殿,木质结构建造。内藏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朱祁镇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的一部佛经,是明正统五年官版印制的,经籍名目每繁多,集佛教经典之大成,共计350种,685函3584卷,其中有明正统初年镇守了陕甘御马监兼尚宝监鲁安公贵集士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花严经》、《胜王经》、《报恩经》、《大唐西域记》等,殊为珍贵,是全省现存最完整的经藏。
大佛寺中轴线上最后部建一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喇嘛式塔,通高33.37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建于文形台基之上,四周有两层木构塔廊。塔座之上有两层须弥座,其中一层须弥座上有八座小塔。第二层座上是覆钵形塔身。塔身之上又一层须弥座,座四周各开五个小龛,龛内供佛像。座顶有相轮。1921年因地震塔顶毁坏,1986年修复。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3
大家好,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区。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龚,大这可以叫我龚导。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丰满沙丘,再抬头望一望,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这宏伟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为了保护这些遗产,请大家在内不扔垃圾,不拍照。
现在我闪已经到了彩塑展厅。这里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精妙绝伦。我左边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右边这尊是威风凛凛的大王;右上方这尊是强壮勇猛的力士。最宏伟的是我身后这尊卧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长,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祥。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禁不住啧啧赞叹。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壁画展厅。这里的壁画有很多,内容丰富多彩。我左边是记录佛教故事的描绘神佛形像的,右边的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和描摹自然风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画是什么吗?对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飞天。这一个飞天臂挎花篮,采摘鲜花;这一个飞天怀抱琵琶,银拨银弦;这一个飞天倒悬身子,自天而降;这一个飞天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而这一个飞天舒展双壁,翩翩起舞。你们看了这些壁画是否觉得进入了艺术殿堂?是的,我告诉你们,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好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细细游赏,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4
第二天的早晨,天气依旧非常晴朗,小鸟早在枝头唧唧叫,花儿也高兴地抬起了头,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今天我们要去的是——玉门关。
说起玉门关,就让我想起一首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诗中所描写的玉门关是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如同一座孤城屹立在边塞,据说古时候只要一出玉门关,就等于出了国,可见有多遥远,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旅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玉门关了,眼前的玉门关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雄伟,它看起来就像一块体型庞大、黄黄的、不规则的大豆腐,又像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矗立在沙漠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哗,显得孤独而寂寞。大家都与巨石合了影,我跨过了玉门关,也算是“出国旅游”了一次。
虽然,我们用漫长的两个小时,看到的玉门关并没有给我带来惊喜,却也让我增长了见识。幸运的是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看见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奇景,远远望去似乎看到茫茫的大海,滔滔波浪汹涌澎湃地向我们奔腾而来,非常壮观。到近处时看到的却依然是一片美丽的沙漠风光,尽管我知道“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却任然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今天的旅程尽管来回路途漫长,却让我看到了与城市完全不一样的边塞风光,看到了美丽的“海市蜃楼”景色,也算不虚此行了,真是开心、幸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5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关从小时起就一直出现在诗句中,逐渐成为了一种意象;但当亲临它脚下时,诗句中的一切仿佛成了现实。
去年暑假,我站在玉门关之下。因为它的高大,我不得不仰视它。它虽没有山海关般闻名遐迩,但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他也小有名气;它虽没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的雄浑壮阔,但那屹立不倒的关门仍然透出几分傲气。苍劲而有力的三个字“玉门关”挂在高处,居高临下地望着步履匆匆的游客。我迈步,走进关门,那一块块堆砌的石头坚守自己的岗位,如同中国古代汉朝守卫西域的将士一般,坚定,不屈。我抬手,抚过石头上自然形成的纹理,那曲折的线条仿佛诉说着这里曾经波澜壮阔的岁月,唯有沉默不语,静思遐想,方能感知那一段幽邃的时光。
穿过关门,所见的便只有沙,沙漠。数以“亿”计的沙子堆积起来,成就了这一处壮阔的沙漠。极目远眺,沙堆一个连着一个,在眼界尽头消失。“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阵风吹过,吹起了沙子,吹摇了树上那所剩无几的叶片,萧瑟,悲壮。我蹲下,抓起一把沙子,让它从指间流过,宛如那逝去的时光:一匹匹骆驼背着商品经过此地,肩负着中西交流的使命;一个个僧人踏下坚定的脚印,背负着佛教的传承;一名名士兵抬着将军的棺材,背负着国家的兴亡,沙子落尽,这些都成了过去,但,是壮丽的过去;正因为这些过去,玉门关的每一粒沙子都留有历史的痕迹,深沉而有意义。玉门关的沙子,有着大地母亲的颜色,也有着大地母亲的慈爱、包容。沙漠点缀了玉门关,玉门关成就了沙漠。
玉门,镶满玉的关门,那里承载了如玉般的过去,虽然现在关门上为祈求一路平安的玉石早已不见踪影,但玉门关的精神永远留存!?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6
玉门关是关名,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阳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汽车沿着215国道向西行驶,翻超阿尔金山,就可以到达青海省的柴达木,西部油田,新疆若羌和西藏拉萨。
今天前往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0_年-120_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玉门关。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
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房屋遗迹。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关城北坡东西走向车道直通西域。
玉门关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均为37米,东西墙下宽4米,西北墙下宽49米,开西、北两门。
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叫殷佳怡。希望能在我的介绍下,让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
现在,大家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
大家看到了吗?这个建筑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在活动之前,我还是那句老话: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仅是游览名胜地 ,还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让我们共同祝愿: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 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8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此,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有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常年奔波于这条路上,也常常在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中一个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怀里,准备带出马迷途后再放掉。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伙子咕噜咕噜地叫着说:咕噜咕噜,给我食咕噜咕噜,能台迷途。小伙子听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拿台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呼的飞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伙子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老板说: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老板听后,心里一盘算,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小伙子听罢急忙转告给老板,老板慌了手脚,忙问小伙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小伙子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食言。。老板马上照小伙子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到达小方盘城后,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玉门关。其实玉门关是汉武帝时所建,因这里是古代我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就从此入关,故名。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9
光绪三十二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一个英国人从河西走廊出来后,沿黄河河谷进入兰州,大约在公历3月10日到达兰州。这个叫布鲁斯的英国人先是站在黄河北岸,很抒情地对当时兰州的北城墙进行了“风景如画,给人印象很深”的赞美后,接下来便对如何过黄河进入“风景如画”的城里感到头疼了,他这样写道:
根据季节的变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经过西北部的船桥或乘渡船来到兰州。城市对面的河宽将近有300码,我们途经时,河水尚未解冻。冬天人们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经过,听说每年解冻的时候都会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再安全的时候,这些人还坚持走这条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潜在的危险。对此,兰州诗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黄河冰桥的情形: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元冰大壑填,经过漫步如平地……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约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开,用大木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围上围栏,两岸各立2根将军柱(大铁柱)、6根大木柱,又用两条各长120丈的铁索将船固定在河面上。但这种浮桥属于季节性的桥,因为黄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前必须拆除。英国人布鲁斯紧接着又这样描写了每年春天浮桥落成时的宏大场而:
每年组建船桥的开幕仪式都热闹非凡,主要的官员和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这次盛会。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与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风俗相媲美,那是国王杜格娶亚得里亚的仪式。
冬季,黄河结冰,行人和车马要过黄河,就只有靠冰“桥”。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桥,不但十分麻烦,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资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廓扩铁木尔(王保保)作战时,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黄河大桥西500米处)搭造了浮桥,这是兰州地区最早的黄河浮桥。但这座浮桥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军队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卫国公邓愈率军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桥,以运送粮饷,命名为“镇远浮桥”。20_年后的洪武十八年(1384),兰州卫指挥佥事扬廉,将浮桥移至“河水少缓,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为靠近城区,除了军事用途外,这座黄河浮桥也成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可供民众过河的浮桥。
1920_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20_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一个清晨,数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从新乡火车站简陋的货场里潮水般涌了出来,车轮声,马蹄声,铃铛声,还有梆子,秦腔,花儿,马的嘶鸣,汇成了一曲众声混杂的交响乐,响彻漫漫古道,从新乡到西安,从西安到兰州,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桥建成后,两边建了两座分别刻有“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的大石坊,分别有楹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现在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
铁桥古渡老斜阳,塔影河声寻旧梦……
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甘肃导游词作文篇10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玉门关址。我在这里,就玉门关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 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0_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20_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及欧洲诸国的通路打开了,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人们习惯把东起长安(西安),联络亚、欧、非3大洲,遥遥数千里的交通大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条路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门关和阳关也就成为丝绸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关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将的重要停息站。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西、北两面各开一门,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上宽3.7米,下宽4米,南北墙下宽4.9米。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 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距玉门关15公里处,有河仓古城,为汉代玉门关守卒的粮仓,只存断垣残壁,但犹可见当年之气势。从敦煌去玉门关旅游,只有走戈壁滩上汽车轧出的便道。旅客租用越野车,要请当地熟悉路线的向导带路,以防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