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取得成功的法宝。今天小编为各位搜集整理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供您查阅。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
我作为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基础会计》是我们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总的来说,基础会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这样,后面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每个独立生产经营与核算的企业,都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并结合各单位所处的会计环境,设计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满足会计规范管理需要,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能够指导具体业务操作的具有内部约束力的会计制度,从而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
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
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从而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
基础会计中的会计业务的核算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的,而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就是供→产→销,即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三个环节,以上三个环节即为一个营业周期,资金循环一次。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了解了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对其他行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也能触类旁通,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三、基础会计的学习是以后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
基础会计,顾名思义是会计知识的基础,是入门课程,比如,它对会计核算业务的介绍虽然是以经济业务比较全面的工业企业为对象的,但它对经济业务介绍的深度是很浅的,各项会计核算都很简单,是以单位最基本、最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的.。正是这样,所以对会计核算的全面较深的讲解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而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则是成本会计的内容,而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则要学习管理会计,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
四、基础会计学习应注意的一些方法和态度
1、学习态度
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
2、知识定位
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进行太多太深的扩展,更多更深的知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会依次介绍,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3、学习方法
首先,基础会计中对知识的介绍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对会计核算流程的介绍更是有先后顺序的,而不象中级财务会计是独立成体系的,正是这样,所以刚开始学习时要按照章节的先后顺序由前向后逐渐学习,最好不要打乱顺序,从而人为增加学习难度。
其次,要温故而知新,会计知识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同时基础会计又是如此之重要,所以学完之后经常复习一下,不仅有利于基础会计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后面专业知识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人在基础会计学习中的一些学习认识以及心得体会。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2)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职工个人之间的联系普遍增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迫使企业管理方式必须变革,在这个阶段上,管理会计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等内容;不仅管理会计的实践内容及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以下我简要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要把管理会计这本书大致翻阅两三遍。
在翻阅的过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要与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一定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譬如,我在翻阅时就比较留心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在会计这一领域当中的地位、作用、影响等等。因为我个人认为在首次接触这门学科时,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先了解其形成的一些背景资料。每一个人在首次接触一门新课程时,最难过的也就是这一关了。虽然在学习这些背景资料时会很枯燥、很乏味,但是它对我们以后学好这门课是相当重要的。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看去体会,很快你就会融入到书本当中了。
第二,一定要认真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在预习前还要制定好相关的预习计划。
如,一次要预习多少章节,大约要花多长时间等。在预习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最好用笔划下来或做一个自己看得懂的记号。预习一般至少要把相关内容仔仔细细看上三遍以上,要逐字逐句去理解它,特别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一定要看透、吃透,它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奠基石。
第三,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学习啥,这都是重中之重。
认真听老师讲课四十五分钟,甚过你自己看书两小时。笔记该记的就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书上有的就可以不用记在书上划下来就可,一定要灵活运用,不是说把老师所讲的内容都记下来才能学好这门课。如遇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争取当堂的内容当堂消化。
第四,要把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认认真真地温习一到二遍,把不懂的地方搞懂,实在搞不清楚就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直接抄书后答案或抄同学的作业。做时最好不要一边做一边翻书,那样效果非常的不好。如果实在做不出来时,再翻看书后答案或参照一下同学的解题思路也为时不晚。当然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味地抄在作业本上,一定要先仔仔细细琢磨别人的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实在想不通再问问同学或老师。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做上几遍,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此外,对于这一类难题最好做上标记,以便提醒日后复习时要多留心。
图书馆查阅一些相关的书籍,借回来后看看,遇到好的解题思路就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时用。
简而言之,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关键还是在于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就是在于灵活运用,只要理解透了,啥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3)
一、引言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从《基础会计学》到《高级会计学》,经历了从入门到慢慢细化深入的过程,我对会计这门专业课程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其中部分重要的章节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所得税这一章是我个人最为感兴趣,也是觉得最难以深化理解的,所以也投入了比其他章节更多的时间,用来认真细致地理解所得税,进行所得税的相关练习。
二、对于会计学的理解
大一时候,作为新生,之前接触到的知识太少,知识面也很窄,理所当然地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就是和钱有关的经济活动。而现代会计的概念应是: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掌握好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是学习会计学的关键,这是我四年来学习这门课程的体会。
三、对于所得税的理解
所得税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真正理解这句话是在接触了会计学之后。在之前的生活中,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所得税会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联,觉得这只是大人,也就是经济独立的成人才会关心的问题。
在学习了会计学的一系列课程后,才了解,所得税有许多种类,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等,其计税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且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会计准则的更新,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以求能更加贴合实际。
1、所得税的含义
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税法规定的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经营等取得的可用货币计量的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所需各种耗费后的.净额。
2、会计中的所得税
会计中对所得税的处理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来计税,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有差异,由此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是所得税这一章节的难点,也是核心,我觉得要想学习好所得税这一章节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掌握之前章节的学习内容,如果连会计分录这么基础的知识都没办法灵活运用,又何谈学好所得税这一难点章节。
然后需要通过对课本的反复阅读理解,吃透例题与老师课件当中给出的经典练习,勤学多练,理论结合实践。光是有对所得税的深刻理解是不够的,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学科,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合理地运用。
其次,多做练习,开拓阅读,以达到见多识广,尽量避免遇见不熟悉的情况而做出错误处理的情况。
最后我认为应当注重细节,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在处理中是极易出纰漏的,稍有不慎就会照成整个会计分录的错误,影响最终的结果。
3、所得税会计核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并不是所有资产和负债类账户都需要计算计税基础。由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税法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在初始计量时,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般与计税基础相同。在后续计量中、由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货币资金外,一般所有的资产都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因此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很可能出现差异。而对于企业的负债来讲,情况则相反,除去少部分特殊性质的负债如预计负债外,其余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一般都相同。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只需要了解资产账面价值摊销方式与税法规定的差异、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是否存在售后担保等特殊性质的负债,有针对性地计算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即可。
(2)企业所计算出的暂时性差异是余额而不是发生额,因此需要与期初余额相对比进一步求出当期需要记账的发生额。由于资产和负债类账户余额的累积性质,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是资产和负债在产生之时起所经历的各个会计期间内由于会计和税法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合计数,属于期末余额。而会计分录核算所需要的则是当期发生额,因此必须与期初余额相对比以求出当期发生额,其中的原理与计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相同。
4、如何更好地处理所得税中的常见问题
由于我国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在确认企业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企业依据会计准则所核算出来的会计利润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为了与所得税法进行衔接,企业必须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账户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户进行重新计算和调整。如果能够把握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技巧、则可以使涉及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大大简化。
一、不断提升会计信息的效用
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对递延税款及所得税费用在财务报表上的列示要求相对较低,披露过于简单、笼统。为了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其决策有用性,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总数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总数,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说明产生重大递延所得税项目的各类暂时性差异和所得税费用的主要构成项目及其期内分摊情况,以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掌握。
二、完善相关核算体系标准
1、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内,根据部分会计相关要求了解另外的资产还有负债项目账面价值。
2、根据会计准则内在资产还有负债计税基础方面各种手段,通过恰当的税收政策当作前提,了解资产负债表内各类计税基础。
3、系统分析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还有各类计税基础,在彼此出现明显不同的,研究突出特征,不包括明确要求的情况在内,应当细化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掌握资产负债表之内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实际规模,同时和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进行对比,能够系统的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还有要进行处理的资金,将其当成递延所得税。
4、系统分析利润表之内所得税费用。公司根据恰当的税法规定统计现阶段应纳税所得额,把应纳税所得额和恰当的所得税税率统计结果当作现阶段应交所得税(也就是当期所得税),领完根据现阶段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地产所得税负债(也就是递延所得税),当成利润表内要进行评估的所得税费用。调整所得税标准核算程序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失误率,同时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有效保证其实施性还有可理解性,保证各项信息安全性还有相关性。
三、建议采用备抵计价账户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由于确认了一系列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通过备抵计价账户对其进行调整。其原理与其他各类资产的备抵账户基本相同,都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目的都是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使财务报表的数据更为可靠。
四、不断提升相关会计人员素质
由于当前市场经济慢慢和全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会计准则持续转变及健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思想及手段和原来的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相比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不同,能够在会计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方面制定非常苛刻的标准。评估递延所得税资产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工作者自身素质还有能力方面标准非常苛刻。
五、对老师的评价
会计的学习多数时间是理论的学习,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深化,如果全程都是自我学习,那会耗费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往往还会事倍功半。
作为学生,很有幸能接受余老师的指导。老师细致地讲解与点评解开了我许多的疑惑,让我能更加轻松地完成许多练习,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也能更好地跟上课程的进度。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4)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关心的是以小的耗费取得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刚学习该课程的时候,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之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特别在向我们介绍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个账户的适用范围是决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结合前面的知识来准确地认识每一个细节。
在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还记得在学习第一章时,总在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定义要记,就想应付一下了事,反正重点在后面几章,但会计学也是重理论的,它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理论,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教材中在阐述会计核算原理和各种核算方法时多配以实例,这样使我们通过实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并学会运用。它还要求我们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为学习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打好基础的目的。
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可我还要说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基础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有些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优先权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会计这个专业目前学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硬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所以在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重要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我们应该努力、尽心的去做事吧!我想大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清楚客观的认识会计学这个学科的概貌,能看到它的发展前景。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5)
期待已久的会计实训终于在大三开始了,刚开始接触会计基础这门课程时很激动,面对树上所讲的基本入门知识很用心的学习,但是很遗憾,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会计基础居然没有见到一张真实的会计凭证,这也许是老师的一时疏忽,也许是我们刚接触会计,求知欲的缺乏。所以很重视这一次实训。
第一节会计实训课时老师并没有直接开始讲课,很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给我们发了一些会计做账的.必需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讲解了一些会计做账的顺序方式等,让我们大概的了解了以后当我们位于会计岗位的时工作的一些流程,让我们再回顾会计基础的同时步入开机实训的新课程。收工实训正式开始后老师选择了以服务也,工业,商业的顺序由潜入深,由简单单一的做账流程到复杂做账流程。让我们能够通过此次的时序直接上岗独当一面。
在学习会计基础的时候,很多内容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可以说是为了考试在学习,真的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还真是会难住,经过两个月的实训课程,让我们把以前学习的内容更加牢记于心,也让我们明白不同情况下该使用怎样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一步了解。
在服务业,商业,工业实训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工业为复杂,程序,流程比较繁杂,一个不经意就会发生错误,并且当自己一个人做账是就会很难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所以一定要细心,仔细,认真的做好没一个步骤,一个好的会计要对自己负责,对整个会计部门,乃至整个企业负责,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实训课程让我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以后接触的工作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我更加确信自己选择的路。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6)
不知不觉,13周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就要接近尾声了,这次的会计模拟实训主要是根据书上所提供的原始凭证以及一些虚拟的资料模拟做手工账以及上机建账两部分。
通过做手工帐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要做会计是很难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涂或用橡皮擦涂涂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有严格的要求的。书上的每一笔业务都许要认认真真的去思考,再填写到记账凭证上,同时记账凭证也需要注意数字的填写,记账时也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结名称。填完凭证之后便是登账了,必须根据每张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在登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时候也经常容易把金额一栏填写进去。所以我们再做账的时候决对不能有丁点马虎,一定要学会细心,耐心。
做完手工帐的下一阶段就是在电脑上建立账簿,把手工帐做的一切工作重新再电脑里录入一遍。起初以为这应该是很简单的一项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电脑做账也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容易,会出现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毛病。例如:科目没有填写完整,方式弄错,固定资产未分开。
在这次会计模拟课中,我觉得手工做账比上机做账来的.更贴切,更现实。因为是实实在在的凭证和账簿,即使是利用电算化会计,这些基础知识还是要充分掌握的。上机形式比较单一,可以说,只要熟悉流程,大相径庭。而手工,会更加锻炼人的各方面能力。因此,也希望可以多增加手工实训课。
很感谢所有的老师对对我们实验课程的悉心指导,每天都会陪着我们做账,随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收获了不少的会计实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