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财务知识>

民营企业融资难怎么破

创丰2分享

  民营企业融资难怎么破?要“输血”,更要“造血”!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央视财经评论,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过去一年里,面对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经济接下来将怎么走?如何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也能够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3月10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以及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

  我国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9000多万户,是促进国家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机制的完善,不仅要使民营企业输到血,还能激发企业继续造血。

  “输血”如何更精准?

  新闻背景: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世界难题,提升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也是今年金融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量化目标,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加30%以上。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主要是解决风险溢价较高导致的实际利率偏高问题。

  李稻葵:金融“输血”不可急于求成 需要系统性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 李稻葵:此次提出向中小民营企业倾斜,给予政策支持,我相信是系统性改革的开始。为何说是系统性工程呢?央行牵头,将相对充裕的流动性传导到商业银行和其他的信托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中,给中小企业贷款,这个传动的链条比较长,也需要各个方面的监管机构共同努力。

  具体来说,就是给银行贷款的金融机构利率,要和贷款的风险配套相匹配。虽然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高,但也不能在利率上限制他们。还是要通过引导,要引导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分步式“输血”,不要一次性投入过大。

  马光远:金融机构要主动创新与企业对接机制

  央视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在创新金融机构的机制方面,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特别是商业银行想了很多的办法来服务中小企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将这些办法做进一步的提升?在机制层面如何更好去对接?哪些经验可以更好推广?哪些不可以?

  我们经常谈到中小企业在融资领域的风险,这些年我们在如何预防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通过大数据,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信用问题,随着这些方面的进步,我认为可以在对接机制层面做出更多的创新,建立起与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

  “造血”怎样有活力?

  新闻背景:

  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强调,要注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防止盲目支持、突击放贷,增强对未来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

  李稻葵:理顺机制才能舒筋活络

  全国政协委员 李稻葵:民营科技型企业有点像天才少年班,13岁就上大学了,还没盈利、还没读高中。这一部分学生如果挑对了,他可能以后拿诺贝尔奖。但这其中也有不确定性,关键问题不在于给它钱,还需要对它们进行融资辅导,全方位打通经络。科创板、银行支持的科技企业,同时还要做好辅导工作,比如通过天使投资基金,私募股权资金等途径,帮助他们理顺机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马光远: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

  央视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对于资本来说,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赚钱,培养出一个天才之后是需要回报的。途径在哪里?从国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之后,或者通过收并购等手段来完成。因此在每一次谈到金融体系建设的时候,我认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如何为创新企业的发展建立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

  核心观点:

  李稻葵:支持民营企业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有张有弛

  全国政协委员 李稻葵: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按照客观规律来,有张有弛地推进,尤其是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目前很多的民营经济出现产能过剩,虽然有一些新兴的投资渠道,但有新投资也必须退出旧产业。也就是说,有进有出才能新陈代谢,不能一味地哪一个企业出现问题了,马上给贷款。

  马光远:金融为小微企业服务应该成为一项长期国策

  央视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金融为小微企业服务应该成为一项长期国策,因为小微企业我觉得我们对它的重要性,包括金融对它的重视态度,包括基本政策层面力度还是不够。事实上,没有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中国经济今天能有这么多的活力,能取得这么大的发展。

    223048